shao184 发表于 2021-3-1 23:14:07

领军人才、精英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以及专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匮乏短缺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严重影响三明推进发展。

一土 发表于 2021-3-3 16:37:25

谢谢分享,向你学习。

MAX波比 发表于 2021-4-7 16:40:16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乡镇工作是基础性工作,工作没人做或做不好势必“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共产党之所以取代国民党执掌政权,一个根本法宝就是共产党非常注重基层、基础工作,共产党有牢固的基层支部堡垒,而国民党的基层组织非常松散。我们打江山的过程就是人才在农村不断积聚的过程,所谓农村包围城市,农村搞好了,大城市就是囊中之物;革命成功,江山易主,人才不断涌向城市,城市成了现代文明的中心。“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政治现象。反映在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上就是,乡镇干部队伍人才流失,年轻干部向城市、机关流动。在欠发达地区,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乡镇干部队伍现状

我在湘西南一个贫困县H县搞了近五年,到过三个单位,包括两个乡镇,当了近三年副职。所到之处,干部的生存状况、精神面貌、思想作风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一个乡党委书记说:“干部有这么多,就是缺能干事的人。”这句话最起码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乡镇并不缺少干部。机构改革不是立杆显影,人员分流是换汤不换药,照样拿工资,照样吃财政。99年机构改革把乡镇文广站、农综站、企业站、经管站、水利站作为差额单位,实行差额拨款,多年来,站所人员材夜思不断,拨款也从最初的人平几百元到现在的人平14000元每年。今年的乡镇机构改革重新把这些站所纳入全额事业拨款单位,并把国土所、林管站、畜牧站等原来归口职能局办管理的单位划归乡镇管理,乡镇机构换了几块牌子,但人员多了许多,原来赋闲或出去另谋出路的人员纷纷返回上班。以一个23000余人的三类镇为例,改革后,机关工作人员就达到了近50人。

二是干部在年龄、素质、精神面貌、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问题,缺少能干事的人。当前的乡镇干部大部分是40岁以上的,30岁以下的干部很少。基本上是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很多都从农村招聘上来的干部,部分人员还没有脱产,与时代、群众的要求存在着差距,比如在电子政务大行其道的情况下这些人基本不会电脑。有些年过50的干部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上升空间不大了,也摆起老资格来,不愿意做事了,基本上是抱着等退休的态度。乡镇领导也基本不会再叫这些人做事。尽管这几年选调生、选拔生、大学生村官不断下基层,但也未在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况且,这些年轻干部经验浅,办事还不老道,培养需要过程。

三是年轻、能干事干部流失。成熟起来的年轻干部存在着大量的流失。一个城郊三类乡,2007年8月有30岁以下干部2人,2008年8月只剩1人,2009年8月达到3人,2010年8月就剩1人。往往存在这种情况,年轻干部刚来,搞不到几个月,就被县委、政府两办、组织部等以借调的名义抽上去。这个情况为很多乡镇党委书记恼火,“占我的编,拿我的补助,却帮你们做事、、、、、、”剩下的干部不是领导干部就是年纪大的,领导们都身兼数职。我在G镇搞党委委员期间,即当政法书记,又当武装部长,还兼安监站长,同时又分管林业、交通。综治、武装专干长期空缺,我既当分管领导,又当综治、武装专干。

一方面是大量的干部赋闲找不到事干,整天一张报纸一杯茶,喝喝小酒打打牌,另一方面是很多重要岗位缺少人干,这个矛盾很是突出。一个乡镇行编一般是13-15个,综治专干、办公室秘书经常空缺。找一个好的秘书和综治专干成了许多乡镇主要领导的心病。每年7月间,很多选调生来报到,乡镇往往会去组织部要人,但他们的心态也是复杂的,外地选调生,担心你不安心,把你培养起来了,你翅膀硬了就要飞,本地选调生吧,你虽然安心但很多部门也在盯着,说不定哪天就把你挖走了。目前在H县的选调生中,不是出去了就是在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或其他一些部门,真正在乡镇的没几个人,就是在乡镇也无非就是刚来的,这些人也在磨刀霍霍,凡考必参。一个邵阳的选调生,2010年以大学生村官身份考入选调生队伍,先是被组织部抽到创先争优办搞了半年,期间参加了科级领导干部考试,取得了第一名,但没上,后来到了乡镇,全省范围内的所有考试每次都参加,而且成绩都不差,是铁了心要走的,担保不了哪一天真的插翅腾飞了。

初步统计了H县2007年——2010年选调生的数量,大概是30人左右,现在2007年的3个都走了,2008年的还有1个在乡镇,2009年的大半不在乡镇了,2010年的也有好几个不在或长期不在乡镇。新进公务员也是,工作满2年的基本上不在乡镇了。大学生村官也往往通过选调生考试、省考国考跳出“农门”。

二、造成年轻干部流失的原因

年轻干部往外飞,乡镇留不住人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流向的途径看主要是考试,其次就是县域内的借调,从流动方向看主要是县直机关,大城市、省会城市的党政部门,还有一些体制外的流动,比如辞职下海、转行、打工等等。分析其原因,从主观上来讲,人性趋利避害,城市机关相对待遇好,生活设施好,工作环境好,文化娱乐条件好,年轻干部刚从城市下来,对城市生活还是很向往的。这里主要从客观上来分析。

1、乡镇财政很穷。H县地处湘西南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长期以来处于全省发展的第三方阵,是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加上又是军事禁区,开发严重滞后。2008年财政收入刚刚突破亿元大关,农村人均纯收入2600多元,我工作第一站的Y乡2007年做的统计报表上人均纯收入才1500元,之后两年也徘徊不前。以前主要靠木材增收,所谓“木头财政”,但现在树买了,山光了。全县叫得响的工矿企业没两家,一个是恒达造纸,一个是湘能水电,每年能纳税超一千万。乡镇就更没有大型企业了,主要就是靠上面的转移支付。有个让人高兴又心酸的故事,H县努力争取到了所谓的四顶帽子——“视同少数民族开发县”、“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县”、“省级财政困难县”、“革命老区县”,这个让全县干部群众津津乐道,县委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都讲,但我们仔细想想,人家都是讲如何上项目,如何搞经济,可我们却是找政策伸手要。就好比一个低保户,是弱势群体,要靠国家的救济。乡镇这块更是让人心酸。一个人口13000余人的三类乡,工作人员40来人,一年的转移支付只有10几万。乡党委书记说:“乡政府的大门闯开着,四个轮子要转动,上面要来检查指导,逢年过节干部职工眼巴巴地望着你,我们的压力也好大的,去上面讨钱,像乞丐一样,喝酒喝得胃出血、、、、、、”尽管这样,干部职工的待遇和福利还是很差的。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一个月工资也就760,再加上三个月发一次的地区生活津补贴2000多块钱,还要扣个人所得税,扣住房、医疗等补贴,一个季度到手的工资也就4000块钱左右,除去吃饭开销,基本上就没钱了。一个2007年参加工作的选调生,2009年解决副科,工作四年后,手头没一分存款。

本帖隐藏的内容
2、乡镇工作好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工作千头万绪,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群众的切身利益要靠乡镇来实现。粮食补贴、家电下乡补贴、低保、农村危房改造、水利设施改造、农电改造、道路硬化等等,乡镇政府一头连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一头连着民生,民生无小事,件件是大事。同时计划生育、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的重任压得人喘不过气,动不动就是一票否决,搞不好就要掉乌纱,就要被端饭碗。还有常年累月的党务工作,一个接一个的运动和活动,搞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接着又是创先争优,虽然虚,但必不可少,搞了乡镇的还要指导村里的。村干部大都文化素质不高,很多东西根本不能按照要求落实,这样乡镇干部就要帮助或是直接代替干了,既当乡干部,又当村支书。做得不好也是要摘帽子的。2010年H县的一个兄弟县,一个组织委员因为不知道“四议两公开”,被免了职。工作中,乡镇干部走村窜户,起早贪黑,特别是中坚骨干,往往身心俱疲。H县民风淳朴,酒文化浓厚。上级领导来了要陪酒,到下面去也要喝酒,很多年轻干部喝不了酒也要撑着,往往喝坏了肠胃,喝垮了身子。“三年乡镇长,把胃献给党”就是真实的写照。

3、乡镇干部真苦。乡镇干部处于公务员队伍的最低层,地位低,很多群众根本就不把你当回事。特别是现在,老百姓是“不偷不抢不怕你,有吃有喝不求你,有了事情就找你,办不好事情就骂你”。上面要考核,各项指标和任务压头,今年是目标管理,明年又是绩效考核,签不完的责任状,看不完的文件纸。比如计划生育工作,一方面要求搞优质服务,要依法行事,另一方面又设了各种考核指标,有计生率,社会抚养费征收面、协会、基层基础工作等等,然而老百姓生育观很难改变,抗拒不交社会抚养费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工作中两头受气,满足不了群众,也面对不了上级。乡镇干部处于农村,生活条件差,吃食堂,喝脏水,住危房,但老百姓依然要骂“吃冤枉”,动不动就说要去上面告你。一个乡的人大主席,农村招聘干部,对农村工作还是挺有感情的,一次为了帮群众解决引水灌溉问题,反而招群众围攻,说他把柴油机搞来怎么不搞油来。真让人哭笑不得。乡镇干部的前途也是很让人揪心的,很多干部一熬就是二、三十年了,可还没解决级别,更别说当领导了。一个工龄35年,副职干了近20年的老乡镇坦言:“在乡镇起点低,反正也难得高升了,没有关系就是在这退休了、、、、、、”一个35岁的年轻干部,乡镇换了4、5个,一直还是个小科员,怨声很大,本来工作积极认真,后来搞得神神经经。有个08年的选调生看到这个情况后感慨万千,下定决心考出去,后来真的去了省委党校。乡镇干部的文化娱乐生活也很单调,年纪大一点的就是打牌、斗牛、打货货、打麻将,年轻的没事做就上网。那些思想活跃的年轻干部,特别是外地的选调生,面对着清贫、寂寞的生活,又怎能不想着出去呢老秘网


三、对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改变人才流失这种局面不是一时之事,目前要做的就是转思路、打基础、建机制。

首先说转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首先就是思想观念的差距。经济建设需要解放思想,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同样需要解放思想。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往往形成了封闭、保守、盲目排外的思想。早些年,在H县,好不容易引进一个投资者,人家刚刚进场,工商来了,公安来了,税务也来了,还有国土局也要来凑凑热闹,就把人家吓跑了。对待干部也是如此。小地方往往形成了一些小团体,以家族、地缘、姻亲等为基础。比如在H县就形成了所谓的“小河片人”和“大河片人”。小河片人掌了权,小河片人欢呼,大河片的人“拿了事”,大河片人庆祝。最近几年有所改善,没有表现得这么强烈,但观念仍然存在。对于外地的干部,也不同程度存在排斥。人们往往存在这样的想法:你外地的,迟早要走,到时我们有事就找不到你了,也帮不上忙的。尽管组织上没有这样的想法,但在坊间很是普遍。因此,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仅领导干部,最主要的还是干部群众,领导干部是干部成长生态,普通干群更是干部成长环境。这个转观念的过程比较漫长,要从上自下,经过几届班子努力,要开展一系列的活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再说打基础,主要是经济基础。这个是最关键、最重要的。有钱就好办事,有钱的家人人会当。留住人才,就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我们知道,中国的公务员大部分集中在乡镇,他们托起了共和国大厦的基础,但他们的待遇却是不能和城市相比的。就是同一个地区,乡镇的待遇也是最差的。举个例子,H县乡镇年终奖平均也就1200元左右,但县直单位就远远不只这个数了,少的5000,多的几万。打经济基础不仅是做大蛋糕,更重要的是如何分配蛋糕。笔者建议,经费一定要向一线倾斜,向基层倾斜,向艰苦地区倾斜。各级财政拿出一部分钱,设立乡镇工作专项基金,直接拨给乡镇,用于干部津补贴和生活补贴。对于选调生、选拔生、大学生村官,关心不仅停留在口头和纸头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对于落户和扎根基层的高学历人才,可以为其提供住宿、安家等条件。对于在艰苦岗位的干部要发放岗位津贴。通过经济的满足和刺激,促使年轻高学历有能力的干部扎根乡镇,建功立业。

最后说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封闭的地区更要有开明的思维、开阔的眼界、开放的胸襟,打破论资排辈、打破地域偏见、打破裙带关系,任人唯贤,任人以德。要建立健全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机制,畅通年轻干部干得好、上得去的渠道,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搭设平台。要建立机制鼓励待业大学生、待业退伍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初步探索村党支部、村委会聘任制,在实行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国家积极帮助,拿出专门的经费,把村、支两委班子纳入专职化和正规化。健全从这些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干部的机制,一是通过定向招考公务员,把聘任的优秀村干部转为国家干部,二是通过领导干部公开招考,把特别优秀的村主干吸进乡镇党委、政府班子。这部分人员的进入,不仅使乡镇干部结构改善,更使乡镇干部始终保持稳定,更有利于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部 陈玉新)

扶我上神评 发表于 2021-5-19 12:22:55

破解人才引进瓶颈问题的对策建议

萤火虫 发表于 2021-9-20 15:33:45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小学生静静 发表于 2021-11-22 08:56:43

办公室是各级党委、政府或各部门的参谋部、后勤部、服务部,是窗口、桥梁和领导的“左右手”。文秘人员作为办公室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一名新生 发表于 2021-11-22 14:00:34

标题亮眼,内容实在!

莫逍尘 发表于 2021-11-23 15:36:36

针对人才工作提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的新要求。

llxxmao 发表于 2022-4-5 11:58:38

虽然开展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活动,但实际效果不理想。近3年来共引进各类人才2506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43人。但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如2013年厦门引进各类人才3976人形成强烈反差。同时,在人才

鲁人才 发表于 2022-4-18 14:57:57

关爱留才。政府对人才做到政治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人格上尊重,心理上满足。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破解人才引进瓶颈问题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