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
发表于 2021-6-10 12:30:52
一个地方的党代会报告,是这个地方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展现出来的是这个的未来的蓝图。
哥的天空
发表于 2021-6-11 11:20:38
学习借鉴,结合实际,在充实
君莫笑
发表于 2021-6-14 11:15:36
立足中心城区发展定位,借鉴先进城区的成功经验,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抓什么”的原则,加快补齐城市高端业态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我的工作
发表于 2021-6-24 06:41:48
确实是好文章,值得学习借鉴
春秋
发表于 2021-7-6 08:41:48
风路为重要纽带,以新一轮旧城改造为重要契机,有序布局建设一批高品质楼宇经济带,打造具有现代气息、通透感强的xx城市大道,不断提升城市气质。着力提升商圈功能。积极顺应电商发展大潮,加快推动坡子街、金鹰、茂业、万达、铁塔等商圈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商业、旅游、文化及休闲功能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新生态的商圈经济。要加快东
新津带恶人
发表于 2021-7-7 16:26:46
风路为重要纽带,以新一轮旧城改造为重要契机,有序布局建设一批高品质楼宇经济带,打造具有现代气息、通透感强的xx城市大道,不断提升城市气质。着力提升商圈功能。积极顺应电商发展大潮,加快推动坡子街、金鹰、茂业、万达、铁塔等商圈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商业、旅游、文化及休闲功能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新生态的商圈经济。要加快东西
zdd9566
发表于 2021-7-12 08:49:03
励精图治 继往开来
在江北新区建设中全力担当历史使命
——在中国共产党XXX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XX区第四次代表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省市委重要会议要求,回顾总结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共浦口区第四届委员会和中共浦口区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和带领全区干部群众,积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全力打造“双创高地、智慧新城”,为加快江北新区建设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浦口区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与体会
过去的五年,是浦口历史上发展机遇汇聚、综合实力提升、城乡面貌变化、群众生活改善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在省市委正确领导下,区委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抢抓机遇、应对挑战,锐意进取、务实苦干,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圆满完成区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我们坚持与时俱进,紧扣具体实际,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的战略部署,实现了理念思路的优化完善。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强富美高”和“五个迈上新台阶”的要求,提出了建设“四个生态”新浦口的理念思路。把构建“四个生态”作为落实“五大理念”的具体实践,作为打造“五型经济”的路径抓手,不断丰富内容、完善机制,区域发展的整体性、有机性和协调性显著增强。围绕创业创新的人文生态,以公共技术、公共财务、公共交流、公共政务“四个平台”建设为重点,.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服务链的布局和延伸,让人才创业创新成本更低,成功的希望更大。围绕健康宜居的自然生态,明确大都市近郊美丽乡村定位,扎实推进连接、整治、建新、基础、提升等五大工程建设,水墨大埝等珍珠村特色显现,1247个村整治任务全面完成,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区。围绕法治诚信的社会生态,把大联勤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在整合行政资源的同时扩大群众参与度,推动“联勤联动、群防群治”,促进不在秩序的部件快速回归正常秩序。围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突出忠诚、干净、担当,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强化追求卓越的成就意识、寻找路径的创新精神、“钉钉子”的落实态度和遵守规则的法治思维成为干部队伍思想共识和行动指南,社会各界对浦口党员干部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我们改进工作方法,统筹协调各方,扎实推动区委决策的民主集中,实现了工作机制的高效有序。坚持抓战略把重点,确定“沿江、沿山、沿河”发展战略。长江沿线高端产业和现代都市形象逐步显现,275万平方米的软件园西区、特别社区等创新载体陆续建成,开发区20平方公里、科工园13.2平方公里框架拉开;老山沿线坚持保护与利用有机联系,建成40公里老山生态廊道,求雨山文创园加快推进,登山、跑步、骑行三大有氧运动的品牌特色逐步形成;滁河沿线着力提升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创建5个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比重超过36%。坚持抓改革促创新,树立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高新区托管盘城街道、开发区带动“三街五园”体制不断完善,国土空间优化再开发深入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快推进,涉军土地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和协调机制初步建立。坚持抓党建带队伍,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区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出台“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和监管意见,推进议事效率和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抓督查强落实,完善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区委常委会集体督查街道部门、园区平台工作。突出民生实事的督查落实,累计投入242亿元,实施民生项目313个,引入南京一中等优质名校7所,和南医大共建综合性医院,全面建成桥北文体中心和浦口市民中心;着力完善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并轨提标,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
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完成重大任务,不断夯实加速崛起的基础后劲,实现了区域实力的增强跃升。坚持把任务考验当作提高工作标准的机会,在全局中抓关键,在关键中抓具体,浦口竞争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借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之势,提高发展标杆、目标追求,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7%、15%以上,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跃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十一五”末的2.5倍。借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势,制定出台20条激励措施,引进各类创业创新人才700多人,集聚科技孵化企业670余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实行组团推进重点产业,台积电、华昌龙之谷等63个总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成功落户,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0%。借服务保障亚青、青奥会之势,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深化,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实施,累计完成征地拆迁1215万平方米,实施旧城改造地块50个,建成各类保障房6万套,新建绿色通道154公里。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长效化,在全市考核排名跃居前列。桥北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成效明显。
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改进工作作风,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实现了执政能力的巩固提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扎实推进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开展系列活动,提高政治素质。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加强思想建设的抓手,深入开展“三个为什么”大讨论、“两聚焦”等主题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工作标准。注重把握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从制度层面有效探索,构建“三评一议一记录”干部综合考评体系,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建立党建工作追责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严格纪律约束,履行主体职责。深化“两个责任”落实,持续正风肃纪,出台“十二个严禁”的纪律规定,建立干部作风监管平台,加强源头防腐建设;出台“常态化问责办法”,严肃追究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不廉洁,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457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88人次,挽回经济损失3300余万元。充分保障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的职能发挥,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作风改进。
同志们,浦口的发展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我们明显感到浦口的发展潜力和特色优势更加显现,国家战略的政策利好越来越多,前来投资考察的大型企业越来越多,前来创业创新的高端人群越来越多,前来休闲旅游的市民也越来越多,浦口的知名度、影响力正在扩大。成绩的取得,归功于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归功于历届区委打下的良好基础、老同志的关心帮助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共浦口区第三届委员会,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区部队、驻区单位和所有关心支持浦口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且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坚持以遵循规律把握发展机遇。五年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区域竞争,我们努力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做到看清楚前路、把握住规律,在有限空间中挖掘潜力,在既定体制下优化路径,在要素制约中破题闯关。从高新区、开发区“园区带街”的顶层设计,到打造“四个平台”的机制建立;从“农地重整、村庄重建、要素重组”的资源整合,到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的挖掘塑造;从产业发展基金的从无到有,到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的培育壮大、PPP模式的推广运用,等等。只要我们找到现实工作与客观规律的结合点,实现发展基础与发挥优势相统一,就能在抓机遇、提效率、打基础上赢得先机、创造条件,这必将推动浦口开辟新境界、实现新跨越。
第二,坚持以遵守规则保障行稳致远。五年来,面对积累的社会矛盾和繁重的任务,我们预估风险、保持定力,努力推动工作讲原则、有规矩。无论是议事决策规则的制度化,还是推动各项工作的标准化、项目化、责任化;无论是征地拆迁的“加强研究、严格规范、坚决公示、加大强制”,还是大联勤“及早发现、早期干预”的网格化机制;无论是健全常态化的问责机制,还是建立干部综合考评的“三评一议一记录”制度。只要我们看准的事,坚持、坚定、坚守,就能推动对抗减少,成本降低,促进社会对规则的认同,形成“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这必将推动浦口厚积薄发、蓄势腾飞。
第三,坚持以遵照民意落实党的政策。五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从民意出发、从问题出发,从战略性系统性、基础性保障性的工作抓起,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围绕改善市民生产生活环境,全力以赴完成动迁拆违治乱整破行动,夜以继日实施“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努力把“政府想做的”与“群众想要的”统一起来;围绕解决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居民消费合作社、市民征信体系、乡贤会等工作试点推广、逐步覆盖。只要我们为人民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就能促进群众对干部队伍的认可,增强对党委政府的信任,这必将推动浦口攻坚克难、无往不胜。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的主要问题:融入国家战略的主动性不够,对外开放力度不大,参与区域竞争合作的成效不明显;经济综合实力不强,转变发展方式任务仍然艰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潜力还未充分释放;改革的前瞻能力不强,针对性举措不多,推进速度不快;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满足市民需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水平不高;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执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浦口发展能力的提高影响很大,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二、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切实担当江北新区建设重任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面临更大更好的机遇,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其中影响力最大、最直接的就是国家级新区战略。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是新一轮开放和改革的前沿。建设江北新区有利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使浦口成为区域发展新增长极;有利于统筹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促进要素集约节约利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有利于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有利于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战略。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江北新区不仅是全省的江北新区,是全市的江北新区,更是浦口的江北新区。借力借势江北新区建设,提高浦口发展能级和影响力是时代的机遇,服务服从江北新区建设,发挥浦口力量承接好任务是历史的责任。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获批的新区有18个,这些新区都有明确的国家战略目标,各具特色各有优势,都在抢抓国家机遇,总体势头强劲竞争激烈。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既要融入和落实多重国家战略,也要立足资源禀赋、保持定力走出自身特色发展道路;既要有对外开放的理念,也要有加强合作的态度;既要服从大局,也要重点突破;既要有力有序推进,也要突出速度效率。只有敢于担当、勇于竞争,才能努力创造新区质量、新区效益、新区速度、新区经验;也只有这样,浦口才能乘势而上、不负机遇,不负省市信任、群众期盼。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突出“建设江北新区”这一中心任务,突出“双创高地、智慧新城”这一发展定位,重点把握生态是优势、创新是灵魂、环境是竞争力、效率是生命线“四个关键”,着力推动自主创新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和对外开放合作,全面提升浦口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全力开创江北新区发展新局面。
突出“建设江北新区”这一中心任务。国家省市对于江北新区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供给,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的集聚,以及关键领域政策体制的先行先试,给予更大空间、更加开放优惠的政策。今后五年,全区上下要把借力借势新区发展、服务服从新区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借力借势,就是要增强主动意识,瞄准新区“三区一平台”的发展定位,敢借、会借,善借、借成,找准重点工作的结合点,先行先试的发力点,构筑优势的着力点,切实推动浦口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服务服从,就是要增强大局意识,把思想行动统一到新区的战略部署上来,主动调整步伐适应节奏,把任务当机遇,不讲条件、不打折扣,积极融入新区发展贡献浦口力量。
突出“双创高地、智慧新城”这一发展定位。打造“双创高地、智慧新城”,既是国家级新区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彰显优势、形成后劲的内在需要。以山水宜居为追求,注重发挥好浦口山水泉林的独特生态优势,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居环境优美舒适、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便捷有序为核心,推动公共配套完善、营商环境优良、社会秩序井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要素及资源配置运转高效;以开放包容为导向,更加注重双创要素集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全面激发社会各界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同时努力营造共建共享的社会人文环境,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成为市民的共同追求和精神价值。
重点把握生态是优势、创新是灵魂、环境是竞争力、效率是生命线“四个关键”:
生态是优势。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浦口自然禀赋优越,要擦亮“全国生态示范区”这个金字招牌,把绿水青山作为发展的目的,同时让绿水青山的优势成为金山银山的支撑。以优良生态推动发展,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最刚性条件,作为吸引高端人才、高端产业的最有利因素,打造人才集聚和技术创新高地。以优良生态改善民生,突出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努力用“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的理念引导居民生活方式改变,保护好自然,利用好生态,不断完善生态体系,彰显生态优势。
创新是灵魂。江北新区的主攻方向是创新发展。南京高校众多,创新资源丰富,要充分挖掘潜力,为我所用。加快全面创新,推动人才、项目、金融、平台等创新要素集聚集成,打造新制度、新机制,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策源地。推进全域创新,把全区913平方公里自然生态、社会人文、城市功能等方方面面的资源整合起来,激活各类创新主体,形成全社会创新氛围。推动深度创新,围绕“把研发当产业,把科技成果当产品”的思路,构建完整创新链,实施创新各环节的精准服务,切实提升技术创新和人才创业的能力。
环境是竞争力。创造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是浦口提升地区软实力、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要围绕降低企业成本节约交易费用,以平台搭建、市场开拓、政务代办等环境建设为重点任务,提高服务精准度,为创业创新创造便利条件。要围绕问题导向开展工作,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行政审批简化、管理流程优化,完善模拟审批机制,构建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体系,提升政府的服务效能。要创新工作方式,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在诚信档案运用、海外维权等方面先行先试。
效率是生命线。新区开局起步阶段,一切贵在速度、贵在效率,贵在浦口与新区之间的“协同”。“协同”就是精简高效、接受指导,完成任务、迎接挑战。一方面,要切实增强对理念、目标、任务等方面的协同,注重方向步调一致,形成各条块凝心聚力服务保障新区建设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突出“以我为主”,加快建立“服务月”“挂钩联系”“监督考核”等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确保对上联络全覆盖、责任落实全覆盖,努力创造新区效率、刷新新区速度。
三、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
围绕江北新区“三区一平台”战略任务,浦口要相应找准发展定位。能不能有效集聚要素,打造带动区域发展的自主创新重要引擎;能不能完善新型城镇化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能不能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能不能增强国际资源配置能力,提高跨区域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未来五年的工作至关重要。我们既要看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发展信心;也要直面深化改革创新的困难,着力破解难题,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本帖隐藏的内容
一、高起点构建创业创新生态,在打造自主创新先导区上体现国家影响力
按照省委“一中心、一基地”的战略部署,推动全域创新、全面创新、深度创新,加快构建完整的创业创新生态链,努力在主导产业关键环节形成核心技术能力,代表国家队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
培育多元创新主体。积极推动以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参与制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依托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力度,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建设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打造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开展跨领域、跨学科前瞻性研发,促进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鼓励支持外资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区域性研发中心,积极培育一批社会化投资、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研发机构,形成研发服务集群。激发全域创业创新活力,支持园区与高校共建创业创新学院,做强软件园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等一批创业园。
促进创新要素集成。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的机遇,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强化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整合国家级留创园等创新资源,深入落实自主创新20条政策,重点在增强原始创新特色、提升创新转化能力上取得突破,真正成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排头兵。深入实施“创业浦口”人才引进计划,与海外知名企业、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重点引进引领产业发展的顶尖人才和团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区。加大银政企合作力度,加快引进各类创投企业和创投机构,鼓励支持种子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建设集支付、交易、融资、辅导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
完善创新制度体系。优化政策供给,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借鉴中关村等先进园区发展经验,创新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和专业团队参与各类公共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更好地发挥各类资本、人才协同促进科技创新作用。积极推动股权激励改革试点,通过期权、分红权等多种方式,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及国有企业科技人员的职务科技成果产业化。探索建立江北(浦口)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设立成果转化基金、建立成果转化工场,让创新链的每个环节都能成为商品,创新劳动都能实现价值。落实新技术产品“首购首用”政策,完善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体系,支持高新区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高价值专利创新示范中心,推动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提高创新服务水平。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的布局和培育,重点推进“四个平台”建设,提升创新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服务能力。拓宽公共技术平台服务范围,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建立完善集成电路、基因检测、卫星导航等创新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提升公共财务平台服务能力,瞄准企业资金需求,通过政府购买、共建产业基金等方式,引进专业财务机构,提供融资、财税、咨询等各项服务。延伸公共交流平台服务触角,探索组建跨区域创客联盟,鼓励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增强公共政务平台服务效能,完善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手段,创新科技计划项目审批和监督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一站式”办结服务,不断优化创新环境。
二、高质量提升功能品质,在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上体现中国特色的浦口实践
围绕绿色、智慧、人文、宜居目标,不断优化城乡建设布局,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基础功能配套,全力建设便捷有序的智慧新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高层次谋划城乡总体布局,积极推进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多规融合”,高标准修编各项规划和城市设计。以建设特色小镇为抓手,促进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的协调并进。坚持生态立区,狠抓生态环境修护和城乡环境改善,加快构建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绿色发展评价体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城镇化过程中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的追求。积极试点学区制、推广集团化办学,加强苏杰、汉开等品牌学校培育,加快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形成与多样化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加快引进台湾明基医院等高端医疗资源,江北国际医疗中心和南医大第四附属医院投入运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推进现代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强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建设与新区未来发展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以建设智慧新城为目标,积极推进高速光纤、wifi全覆盖和泛在物联网等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在政务服务、商务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试点推广“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项目,形成智能式运行管理和服务模式。深入推进求雨山、城西站等重点区域旧城改造,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浦口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和国际健康服务社区,高标准展现中心城区品质形象。进一步健全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山南“四纵八横”的干线路网和山北“三纵三横”的骨架路网,推进地铁4号线、11号线、长江五桥等建设,着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使城市开发的最新技术、最新成果在浦口集中展现。
丰富美丽乡村内涵。坚持大都市近郊美丽乡村定位,做好“美丽乡村+”这篇文章。深入推进“十百千”工程,高标准建设珍珠村,创建示范村、特色村和宜居村。不断完善投入、运营及利益分配机制,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管水平。丰富滁河观光休闲功能,深入挖掘村庄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推广“村史馆”标准化建设,推进民宿经济发展,彰显浦口美丽乡村文化特色。推动美丽乡村从抓点连线向全域覆盖,围绕主导产业和主题活动,塑造休闲农业精品游品牌,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暨乡村旅游示范区。引导农民向规划保留点集中,抓好增减挂钩等土地整治工程,实现特色村庄保护和人居环境的功能化改造。积极开展农田水利重点片区和水土保持建设,加大小流域治理及农村河道、河塘疏浚整治力度,改善农村水环境。
营造共建共享氛围。弘扬浦口精神、讲好浦口故事、传播浦口声音,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从遵守秩序、文明出行、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等具体事情着手,完善市民行为规范,促进形成良好道德素养和社会风尚。以法治浦口为引领,深入推进信用建设,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提升全民守法自觉性。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建设发展的各个领域环节。紧扣精准扶贫要求,突出“扶志扶风”,综合运用合作开发、产业培育、吸纳就业、政策兜底等方式,确保22个经济薄弱村、9000多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继续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标准,重点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800万平方米。以大联勤统领社会治理,围绕标准化和特色化建设,更大力度聚合行政资源,更大范围引导群众参与,着力展现自助互助的社会氛围。扎实推进政社互动和基层协商式民主,深化居民消费合作社和乡贤会建设,实现政府管理和社会自我调节良性互动。
三、高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在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上体现国家竞争力
主攻“4+2”产业方向,加快培育延伸产业链,集中力量抓好高科技、龙头型项目建设,积极抢占全球产业分工的制高点。
着力促进新兴产业集聚。坚持产业链发展思路,补齐补强产业链条,重点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机车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强化台积电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促进上下游企业集聚,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依托高新区生物医药谷,聚焦新药研发和医疗器械两大产业方向,着力引进培育世界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生物科技园区。完善轨道交通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特色园区配套,推动依维柯、越博等重大项目投产,形成整车50万辆以上的产出规模。培育壮大北斗卫星导航、环保和新材料、光纤传感等产业,聚焦关键技术,形成规模效应,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20%以上。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用新技术新模式新要素支撑新经济。紧扣“去产能”,持续推动造船、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把开发园区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园区带街发展战略,超前谋划珠江科技园、沿江都市产业园的“腾笼换鸟”,尽快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技术含量,增加市场定制规模。实施互联网制造模式创新,加速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传统企业装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全力支持浦镇车辆厂等企业成为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国家级示范企业。制定“鼓励类产业目录”,引导企业在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等领域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产品质量和标准化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品牌。
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重点发展软件信息、旅游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恩智浦、IMEC共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IC智慧谷。借助南京软件园等专业平台,以企业信息化改造为切入点,提高软件设计与开发、产品数字化、运营智能化等方面服务能力,提升业界影响力和话语权。结合核心区CBD建设,支持重要战略投资者以及各类金融机构入驻,推动金融、总部经济集聚发展,打造城市中心商贸区。整合老山、温泉等旅游资源,加快推进老山生态旅游体验园、汤泉省级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建成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打造南京北部高铁综合性枢纽经济区,促进桥北商圈等区域高端商务商贸产业发展;加快七坝港区深度开发,稳步推进全国二手设备流通示范基地建设,建成海尔、辉瑞等特色电商仓储物流园区。
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确保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围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新增设施农业1.5万亩,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积极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每年新增合作社示范社5家,家庭农场经营面积达16.5万亩。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雨发生态园提档升级,加快省农垦国际生态科技示范园、江苏高科技农业集成创新园建设,打造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强化确权、赋能、搞活的思路,稳妥有序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开展集体资产权益量化、股权固化等改革试点,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实施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到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60%。
四、高水平推动协同发展,在打造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上实现与国际接轨
树立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不断提高自身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水平,着力构建更高层次的区域开放发展格局。
以国际的视野扩大开放领域。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机遇,加大力度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围绕参与国际分工协作,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出口企业跨国布局,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积极培育开放型竞争优势,依托高新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重点扶持软件研发外包、生物医药外包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放宽准入门槛,推进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加快搭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开展创新试点,引导电子商务向电子认证、在线交易支付、物流配送和信用评估等服务一体化方向发展。
以合作的态度拓展开放深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互动,实现共同发展。按照现代化、集聚化、国际化的要求,依托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建设,推进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应用研究中心和智能制造创新平台落地。支持科工园加强与台湾工研院、台湾科学园区的协作,推动两岸跨境投融资服务,打造对台合作交流高地。围绕建设国际健康服务社区,深化与台北医学大学合作,培育“医、养、护、康”一体化的健康全产业链。加强国家级新区互利合作,积极承接浦东新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产业。加强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联动,实现金融、物流、创意、技术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在南京都市圈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快推动跨界联动管理,探索区域互利共赢的新路径。
以完善的机制提升开放能级。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支持本地企业充分运用境内外上市、国际并购等多种方式,吸纳先进生产要素,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增强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实力和水平。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认定评价制度,对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出入境、留居许可等方面提供快速通道。争取外资金融机构经营准入政策倾斜,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在区内设立分支机构,依法经营人民币业务。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和新型城镇化的差别化供地政策,完善相应的地价体系,探索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全面提高重大外资项目的承载力。
以优质的政务营造开放环境。围绕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在公共服务、政务公开、社会治理等方面优化流程。探索“不再审批”管理模式,创新“多评合一”中介服务模式。能在网上办理的,不须现场办理,能“立刻”的不要“逐步”,能“全面”的不要“局部”。完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处罚权改革,推广模拟审批、联审联办、代办办结等创新举措。加快推进七坝港区、南京北站建设,强化与上海港、太仓港等协同协作,打造辐射皖江和苏北地区的综合性港口物流枢纽。积极推动设立“一关三检”出入境管理机构,争取建立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以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为重点,制定与国际标准衔接的任务清单,探索建立和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商事登记制度体系。积极申报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投资热情,让社会资本有更多的投资获利机会。提高行政透明度,建立完善体现投资者参与、符合国际规则的信息公开制度。
四、强化党建保障汇聚建设新区的强大动力
习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要牢记嘱托,不忘理想信仰,不忘宗旨责任,忠诚干净担当,继续带领人民群众砥砺前行。建设江北新区,广大党员干部是主体力量,领导干部更是主心骨。我们要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从严治党,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切实凝聚起全区上下建设江北新区的智慧力量。
增强党性修养,坚定新区建设的信心决心。建设江北新区是中央省市各级党委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着重提升“三个能力”。实施前瞻能力提升工程,以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增强对战略性布局的领会和阶段性工作的把握,促进思路长远、措施连续。善于研判形势,推动新区机遇和现实条件相结合,着力把机遇抓牢,把短板补齐,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彰显。实施执行能力提升工程,面对新情况新要求,切实“想清楚、有办法、防风险”,从顶层设计入手,寻求整体解决方案,努力做到逻辑清晰、方法管用、落地高效。面对重大任务,要有目标、有问题、有责任,不断提高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群众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完善“行村制”等常态化联系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倾听心声,在调处纠纷、关心冷暖、满足需求等方面用心用力用情,切实提高群众的认可度。
激发队伍活力,强化新区建设的责任担当。抓机遇重在提振精神面貌,广大党员干部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努力增强建设新区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区每个部门都是新区各部门的协同办事机构,要用新区的视角指导浦口发展,用浦口的力量承担新区战略的责任落实。围绕中央省市部署,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改革的见识和逻辑,提升改革的敏感性和预见性,着力推动关键工作有突破、重点工作见成效、风险防范见机制,形成与新区发展相匹配的支撑力量。建立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对工作中敢于担当造成的失误,区别对待、分类处理,给改革创新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深入推进知行周记制度,完善“三评一议一记录”综合考评体系,强化多角度考量干部,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统筹抓好“一把手”配备和领导班子整体建设,着力提升“遵循规律、遵守规则、遵照民意”的工作水平。
加强组织建设,夯实新区建设的基层基础。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威信,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落实和群众的支持。我们要以“三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着力推动工作方法、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创新,不断巩固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责任型党组织建设,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细化党员责任、义务、荣誉、负面“四张清单”,强化正向引导和纪律约束。增强党建工作主业主责意识,加大基层基础保障,构建全覆盖的困难党员关爱体系。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微社区”“大联勤+基层党建”等多种形式的平台,打造为民服务品牌。围绕新区建设要求,持续开展为企业办实事活动,提高措施针对性,引导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中进一步转作风、强基础。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分类设置专题、分级开展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赴知名高校、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提高工作能力。拓宽教育渠道,注重把党史和村史、党风和家风教育相结合,确保党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强化勤政廉洁,营造新区建设的良好氛围。政治生态是发展的软环境,我们要从严从紧正风肃纪、尽心尽力提升服务,以浦口党员干部良好的“小生态”促进新区形成风清气正的“大气候”。以党章为准则,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用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激发担当精神。始终坚持作风建设“四个强化”,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执行力。聚焦“两个责任”落实,更加注重发挥党委主体作用,加大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准确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管厚爱,挺纪于前,持续贯彻《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遵守道德高线,严守纪律底线。保持反不廉洁高压态势,着重查处征地拆迁、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注重以一个问题的解决形成一类问题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督查工作,增强区人大监督的成效运用,支持区政协履行民主监督等职能,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督查的机制和模式,形成各方齐抓共管、推动发展的合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腾飞蓝图催人奋进,跨越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为加快打造“双创高地、智慧新城”,全力推动江北新区建设而努力奋斗!
有关注释
1.五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枢纽型经济、生态型经济。
2.“十百千”工程:十村示范、百村提升、千村整治。
3.三个为什么:为什么工作标准不高,为什么缺乏争先进位的干劲与激情,为什么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不强。
4.两聚焦:聚焦历史遗留问题,聚焦企业服务保障。
5.三评一议一记录:对干部实行实绩评价、能力评价、作风评价,民主评议和诚信记录。
6.三区一平台: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7.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8.“4+2”主导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交通装备产业,现代物流业和科技服务业。
9.四个强化:强化追求卓越的成就意识、强化寻找路径的创新精神、强化“钉钉子”的落实态度、强化遵守规则的法治思维。
蓝森林
发表于 2021-7-15 17:52:19
感谢分享,参考学习一下
不争
发表于 2021-7-24 10:47:14
“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抓什么”
店小二
发表于 2021-7-24 23:30:07
博采众家之长,撰写新的华章。认真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