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动手精准发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div align="left"><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span style="font-size: 12pt;">隆回县位于湘中偏西南,总面积</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866</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平方公里,合乡并村改革后辖</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4</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个乡镇,</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573</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个村(居),总人口</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123.16</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万人,农业人口</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107.3</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014</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年,全县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2.18</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万人、贫困村</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09</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个,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三位。</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015</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年,全县减贫</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3.59</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万人。由于我们基层工作薄弱,基础资料不扎实,在检查抽查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较多,脱贫人口认定核查的综合分值在全省排名明显靠后。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扶贫开发会议精神,深刻反思,负重奋进,将扶贫开发的思路进一步调清,措施进一步调硬,政策进一步调准,方法进一步调新,全民动员,精准发力,以打歼灭战的信心和决心推动扶贫攻坚,明确一个目标,从</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016</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年起每年脱贫</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5</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万人,到</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018</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年摘掉贫困县</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帽子</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到</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019</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年全县</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09</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到</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020</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span><span style="font-size: 8pt;"></span></div><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一、校准</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底子</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解决好</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扶持谁</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的问题。突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精准</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将校准底子、核实情况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提前和基础。<b>一是校准识别方法。</b>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总结提炼精准扶贫识别方法。坚持</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五比五看、一优先、十一不评</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的原则,采取访、看、算、评的四步识别法,校准贫困人口底数。访,就是面上遍访、重点专访、诉求直访、脱贫回访;看,就是看房、看粮、看劳动力强不强,看家中有无读书郎、看家人有没有卧病床;算,就是算好收入账、支出账和脱贫账;评,就是组评、村议、乡镇审、县备案。<b>二是校准帮扶对象。</b>结合上一轮建档立卡成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再筛查、再识别、再精准,把不清不楚变为一清二楚。根据扶贫工作实效,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该出列的出列,该纳入的纳入。发动全县党员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开展</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一进二访</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活动,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回头看</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共清理出列扶贫对象</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7347</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户</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18020</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人,其中</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四类对象</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1285</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户</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3632</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人,重新识别纳入扶贫对象</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6410</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户</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18020</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人。<b>三是校准致贫原因。</b>将致贫原因详细分类,找准贫困原因,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逐个深入贫困户家中,深入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并实行一户一册,对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进行如实记载,分清贫困类型、找准贫困原因、探析贫困程度,切实摸清贫困户是因病、因学、因灾还是因房致贫,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准确的依据。</span><span style="font-size: 8pt;"></span></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二、结好</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对子</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解决好</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谁来扶</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的问题。按照</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的责任体系,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健全</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工作到村、责任到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的工作机制。<b>一是落实领导责任。</b>县委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对全县的扶贫工作负总责,其他县级领导结合各自的分管工作,将</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五个一批</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的具体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县级领导头上。各乡镇也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镇长任第一副组长、专职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并明确扶贫工作由专职副书记主抓。各乡镇、各驻村扶贫队、各村均签订军令状,递交减贫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格局。党委履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主体</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第一责任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的责任,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推进工作落实。政府履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主抓</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责任。严格按照制定的作战图,在精准贫困对象识别、精准扶持措施制定、精准资金投放方向、精准项目资金监管、精准项目进度调度、精准民生兜底保障等方面统筹协调。<b>二是强化基层堡垒。</b>将县扶贫办列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增设</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个股室,从全县选调</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6</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名业务熟练的工作人员负责具体扶贫业务工作。各乡镇设置扶贫办,</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5</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万人以上的乡镇扶贫办工作人员不少于</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5</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5</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万人以下不少于</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3</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人。举办专门培训班,提升业务工作水平。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村</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扶贫员</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作为全村脱贫工作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第一责任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对全村的扶贫工作负总责。着眼于强村富民、强基固本,结合并村工作,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建立村干部优化和人才保障机制,拓宽选任渠道,把村级组织打造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积极从县、乡两级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同志担任</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第一书记</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统筹负责全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为全面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基层组织保障。<b>三是坚持</b></span><b><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b><b><span style="font-size: 12pt;">十方动员</span></b><b><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b><b><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b><span style="font-size: 12pt;">以打歼灭战的决心,动员最强大的力量、投入最强大的兵力、调动最强大的资源,广泛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省市县乡四级联动,选派</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09</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个工作队进驻贫困村,实现全覆盖。深入发动省市扶贫工作队、县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乡镇机关干部、乡镇站所人员、在职教师、医生、村固补干部、工商企业界有识之士、省市驻隆单位、</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两代表一委员</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十个方面的人员参与扶贫工作。每个帮扶责任人都联系一个贫困户,实现一对一精准扶贫,一对一对口扶贫,真帮真扶,快帮快扶。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激励、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扶贫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好各部门各行业的职能优势和行业优势,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凝聚扶贫正能量。</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5</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月</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6</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日,我老秘网县举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万企帮万村</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签约大会,</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12</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家企业与</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12</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个贫困村成功结对,签约农产品基地面积</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5400</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亩,招聘贫困户劳动力</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350</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人。</span><span style="font-size: 8pt;"></span></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三、选准</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路子</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解决好</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怎么扶</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的问题。加快推进贫困村</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12+2”</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工程,即</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安全饮水及五小水利、电力保障、村级道路、产业发展、危房改建、环境整治六到农家</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政策、低保政策、五保政策、集体经济六个落实</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以及农村社会管理和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整合交通、水利、林业、农业、农综、国土、环保、建设、卫生、教育、民宗、发改和旅游等</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14</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个部门的资金</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亿元以上,集中投入到贫困村,解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突出问题。坚持</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一村一策、一户一计</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将扶贫资金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60%</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投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五个一批</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的路径,因村因地因人制宜,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b>一是发展八大产业。</b>将产业作为主要途径,帮贫困户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保持持续增长,实现就地脱贫。重点扶持金银花、烤烟、优质稻、生猪四大主导产业和油茶、百合、辣椒、特色水果四大特色产业。对产业扶贫资金已有专项扶持的,县农业发展资金不再重复补贴;如果产业扶贫资金标准低于县农业产业补助标准,由县财政予以补足。<b>二是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b>结合生态移民、危房改造、避险安置和扶贫易地搬迁等举措,拟定搬迁对象</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1517</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人。制定《隆回县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实施方案(</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015-2020</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年)》,对易地商品房安置的每户补助</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5</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万元,本地搬迁安置的每户补助</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3</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万元,集中安置点再按每户</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2-3</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万元的标准补助基础实施建设。加强和深化扶贫攻坚与政策性金融服务合作,坚持以移民搬迁进城进园为主导,向农发行贷款</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7.8</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亿元用于安置区建设。<b>三是生态补偿。</b>将扶贫工作与加快生态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秀美乡村等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县级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特别是建立完善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逐步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生态治理等项目,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b>四是教育扶贫。</b>坚持扶智与扶志同时发力,按照</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计划指导、培训到户、直补到人、全程监管</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的要求,开展</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雨露计划</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阳光工程、巾帼脱贫、残疾人创业等培训。将贫困家庭学生优先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高中阶段学费、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县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对虎形山瑶族乡瑶族学生的高中学费实行全免,大学学费由县财政全额资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好县职业中专二校区建设,推行以专业群为纽带的中职、高校、企业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科学调整学科设置,加快与市场和企业的对接,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质量。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优先贷款。<b>五是社会保障兜底。</b>建立低保、五保与扶贫信息共享平台,适当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逐步提高到国家扶贫标准,实现</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两线合一</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健全以低保、特困(五保)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主体,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慈善援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不让每一个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掉队</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8pt;"></span></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 Hidden Message *****</div></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div></div> 隆回县位于湘中偏西南,总面积2866平方公里,合乡并村改革后辖24个乡镇,573个村(居),总人口123.16万人,农业人口107.3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全县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18万人、贫困村209个,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三位。2015年,全县减贫3.59万人。由于我们基层工作薄弱,基础资料不扎实,在检查抽查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较多,脱贫人口认定核查的综合分值在全省排名明显靠后。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扶贫开发会议精神,深刻反思,负重奋进,将扶贫开发的思路进一步调清,措施进一步调硬,政策进一步调准,方法进一步调新,全民动员,精准发力,以打歼灭战的信心和决心推动扶贫攻坚,明确一个目标,从2016年起每年脱贫5万人,到2018年摘掉贫困县“帽子”,到2019年全县20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校准“底子”,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突出“精准”,将校准底子、核实情况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提前和基础。一是校准识别方法。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总结提炼精准扶贫识别方法。坚持“五比五看、一优先、十一不评”的原则,采取访、看、算、评的四步识别法,校准贫困人口底数。访,就是面上遍访、重点专访、诉求直访、脱贫回访;看,就是看房、看粮、看劳动力强不强,看家中有无读书郎、看家人有没有卧病床;算,就是算好收入账、支出账和脱贫账;评,就是组评、村议、乡镇审、县备案。二是校准帮扶对象。结合上一轮建档立卡成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再筛查、再识别、再精准,把不清不楚变为一清二楚。根据扶贫工作实效,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该出列的出列,该纳入的纳入。发动全县党员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开展“一进二访”活动,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回头看”,共清理出列扶贫对象7347户18020人,其中“四类对象”1285户3632人,重新识别纳入扶贫对象6410户18020人。三是校准致贫原因。将致贫原因详细分类,找准贫困原因,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逐个深入贫困户家中,深入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并实行一户一册,对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进行如实记载,分清贫困类型、找准贫困原因、探析贫困程度,切实摸清贫困户是因病、因学、因灾还是因房致贫,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结好“对子”,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按照“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的责任体系,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健全“工作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县委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对全县的扶贫工作负总责,其他县级领导结合各自的分管工作,将“五个一批”的具体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县级领导头上。各乡镇也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镇长任第一副组长、专职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并明确扶贫工作由专职副书记主抓。各乡镇、各驻村扶贫队、各村均签订军令状,递交减贫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格局。党委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推进工作落实。政府履行“主抓”责任。严格按照制定的作战图,在精准贫困对象识别、精准扶持措施制定、精准资金投放方向、精准项目资金监管、精准项目进度调度、精准民生兜底保障等方面统筹协调。二是强化基层堡垒。将县扶贫办列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增设2 个股室,从全县选调6名业务熟练的工作人员负责具体扶贫业务工作。各乡镇设置扶贫办,5万人以上的乡镇扶贫办工作人员不少于5人,5万人以下不少于3人。举办专门培训班,提升业务工作水平。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村“扶贫员”,作为全村脱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全村的扶贫工作负总责。着眼于强村富民、强基固本,结合并村工作,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建立村干部优化和人才保障机制,拓宽选任渠道,把村级组织打造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积极从县、乡两级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同志担任“第一书记”,统筹负责全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为全面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基层组织保障。三是坚持“十方动员”。以打歼灭战的决心,动员最强大的力量、投入最强大的兵力、调动最强大的资源,广泛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省市县乡四级联动,选派209个工作队进驻贫困村,实现全覆盖。深入发动省市扶贫工作队、县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乡镇机关干部、乡镇站所人员、在职教师、医生、村固补干部、工商企业界有识之士、省市驻隆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十个方面的人员参与扶贫工作。每个帮扶责任人都联系一个贫困户,实现一对一精准扶贫,一对一对口扶贫,真帮真扶,快帮快扶。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激励、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扶贫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好各部门各行业的职能优势和行业优势,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凝聚扶贫正能量。5月6日,我老秘网县举行“万企帮万村”签约大会,12家企业与12个贫困村成功结对,签约农产品基地面积5400亩,招聘贫困户劳动力350人。
三、选准“路子”,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加快推进贫困村“12+2”工程,即“安全饮水及五小水利、电力保障、村级道路、产业发展、危房改建、环境整治六到农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政策、低保政策、五保政策、集体经济六个落实”,以及农村社会管理和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整合交通、水利、林业、农业、农综、国土、环保、建设、卫生、教育、民宗、发改和旅游等14个部门的资金2亿元以上,集中投入到贫困村,解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突出问题。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计”,将扶贫资金的60%投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五个一批”的路径,因村因地因人制宜,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一是发展八大产业。将产业作为主要途径,帮贫困户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保持持续增长,实现就地脱贫。重点扶持金银花、烤烟、优质稻、生猪四大主导产业和油茶、百合、辣椒、特色水果四大特色产业。对产业扶贫资金已有专项扶持的,县农业发展资金不再重复补贴;如果产业扶贫资金标准低于县农业产业补助标准,由县财政予以补足。二是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结合生态移民、危房改造、避险安置和扶贫易地搬迁等举措,拟定搬迁对象1517人。制定《隆回县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实施方案(2015-2020年)》,对易地商品房安置的每户补助5万元,本地搬迁安置的每户补助3万元,集中安置点再按每户2-3万元的标准补助基础实施建设。加强和深化扶贫攻坚与政策性金融服务合作,坚持以移民搬迁进城进园为主导,向农发行贷款7.8亿元用于安置区建设。三是生态补偿。将扶贫工作与加快生态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秀美乡村等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县级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特别是建立完善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逐步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生态治理等项目,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四是教育扶贫。坚持扶智与扶志同时发力,按照“计划指导、培训到户、直补到人、全程监管”的要求,开展“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巾帼脱贫、残疾人创业等培训。将贫困家庭学生优先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高中阶段学费、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县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对虎形山瑶族乡瑶族学生的高中学费实行全免,大学学费由县财政全额资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好县职业中专二校区建设,推行以专业群为纽带的中职、高校、企业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科学调整学科设置,加快与市场和企业的对接,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质量。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优先贷款。五是社会保障兜底。建立低保、五保与扶贫信息共享平台,适当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逐步提高到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健全以低保、特困(五保)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主体,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慈善援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不让每一个人“掉队”。 根据省市有关部署,按照我老秘网区脱贫攻坚工程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多策并举,合力推进、务求实效,认真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xx年底,原xx区共有农户3.85万户,农业人口11.36万人,有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户388户,人口681人,分别占总数的1.01%和0.59%;由于区划调整,新划入的苏陈、罡杨两镇共有农户1.76万户,农业人口5.98万人,有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户1028户,人口1638人,分别占总数的5.85%和2.74%。我老秘网区脱贫攻坚工程的目标任务是:原xx区20xx年全部脱贫;苏陈、罡杨两镇20xx年全部脱贫,20xx年脱贫率30%以上。截止20xx年1月底,原xx区人均年收入2500元以下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苏陈、罡杨两镇分别脱贫288户、515人和52户、64人,脱贫率分别为32.7%和33.3%。
二、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脱贫攻坚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围绕原xx区20xx年在全市率先全面脱贫的工作目标,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大会,明确各镇(涉农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是本地区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认识到位。为了确保脱贫攻坚工程有序推进,成立了由分管书记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25个部门、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同时,出台了《区委、区政府关于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意见》,作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明确工作责任,建好基础台帐。脱贫攻坚工作必须以详实准确的台帐资料为依据,具体工作中,农经、统计、民政等部门责任明确、通力协作、把好“三关”,高质高效的完成了去年初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年底脱贫攻坚考核台帐填报工作。一是把好业务培训关。区委农工办、区统计局3次联合举办贫困户建档立卡及脱贫攻坚考核业务培训班,共计培训150余人次,组织基层业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就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有重点、有目的的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业务人员工作水平,提升工作质量。二是把好入户调查关。入户调查是数据情况详实可靠的关键,为此,各镇(街)农经、统计、民政部门和村组干部组成调查小组,逐户调查,首先通过一整套的辅助调查表,逐项统计有关数据,然后按照台帐要求汇总填写,最终请户主签字确认。三是把好汇总审核关。根据分工,统计部门具体负责台帐资料的汇总审核,统计人员充分发扬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认真汇总、严格审核,率先在《泰州日报》发表了《xx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监测报告》,脱贫攻坚考核台帐也已按上级要求及时上报。
3、落实帮扶措施,严格监督检查。20xx年,我老秘网区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脱贫目标的顺利实现,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采取区、镇(街)、村三级补差为主,结对帮扶为辅的工作措施。经过前期调查,除依靠多项帮扶措施已实现脱贫的外,原xx区全面脱贫的资金差距为30.8万元,由区财政补贴40%,计12.32万元;镇(街)、村共同补贴60%,计18.48万元。苏陈、罡杨两镇按照33%左右的脱贫目标,分别需要补贴资金1.5万元和0.25万元,全部由镇财政支付。今年初,区扶贫办会同纪委、统计、民政、财政等部门,对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发现,多数村已在春节前将政府温暖送到了贫困户手中,但也有个别村大局意识薄弱,未能按时发放,经检查督促,所有补贴资金已在2月6日全部发放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本帖隐藏的内容
脱贫攻坚工程不是一次短期的行动,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20xx年,虽然我老秘网区采取资金补差的方式确保了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但是从长远看,这也只是权宜之策,下阶段,我们将把工作重心下移,制定帮扶措施,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落实帮扶单位,由区四套班子领导挂钩经济薄弱村,政府部门、重点企业结对农村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确保苏陈、罡杨两镇20xx年全部脱贫,全区不再出现新增贫困户,切实将这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1、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要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一是发展高效农业。帮助贫困农户发展设施栽培和畜禽养殖。对特别贫困的农户,可由财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帮扶单位投资建设设施大棚和养殖棚舍,零租金或低租金提供给贫困农户使用。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可通过财政奖补、小额贷款、村企合作等多渠道帮助解决。组织科技人员与贫困农户结对帮扶,帮助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增收脱贫。二是加强劳动力转移。对有意愿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实行全免费的“五包”技能培训就业政策,补贴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3年内,确保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贫困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非农稳定就业。对农村“零转移家庭”贫困农户的特殊困难劳动力,可由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鼓励有条件的农民通过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贫困农户劳动力提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岗位。三是发展集体经济。通过资源承包、资产出租等多种形式,增加村级发包收入;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规范实行土地流转,增加村集体土地收入;支持有条件的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村级经营收入。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吸纳本地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增强村集体对农户增收的服务和带动功能。同时,鼓励工商企业参与村企挂钩帮扶,支持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经济、扩大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2、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机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强化社会救助,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一是健全社会保障。20xx年,原xx区各镇(街)农村低保标准将提高到2500元以上,苏陈、罡杨两镇也将逐步将农村低保标准将提高到2500元以上。新型合作医疗将覆盖到全部贫困农户,人均筹资标准逐步提高,看病报销比例也相应提高。扩大贫困农户的养老保险覆盖面。医保、养老保险中个人缴费部分,凡是贫困农户无力缴纳的,由扶贫基金、财政资金或帮扶部门解决。二是强化社会救助。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农村特困群众患重病大病的,要及时予以救助。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对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两倍范围内的农村困难群众,以及因大病重病或遭遇突发灾害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由区、镇(涉农街道)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加大对贫困农户的法律援助力度,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按规定落实农村贫困残疾人、孤儿的各项帮扶措施。对农村低保对象以外的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参照当地低保标准给予全额生活救助。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高集中供养水平。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人均年纯收入2500元以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是社会最弱势群体,致富能力弱、增收困难,为帮助他们早日实现增收脱贫,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比如对贫困农户创业在工商登记、土地使用、用电用水、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方面,要给予优惠扶持;对使用本地贫困户劳动力的创业企业,可按规定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挂钩帮扶企业捐资建设公益性基础设施或社会事业项目的,相关费用根据国家规定在税前列支,并在安排企业发展资金、农业龙头企业扶持资金时,优先支持有挂钩帮扶成效的企业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在全社会营造大家共同参与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 二、结好“对子”,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按照“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的责任体系,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健全“工作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县委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对全县的扶贫工作负总责,其他县级领导结合各自的分管工作,将“五个一批”的具体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县级领导头上。各乡镇也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镇长任第一副组长、专职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并明确扶贫工作由专职副书记主抓。各乡镇、各驻村扶贫队、各村均签订军令状,递交减贫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格局。党委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推进工作落实。政府履行“主抓”责任。严格按照制定的作战图,在精准贫困对象识别、精准扶持措施制定、精准资金投放方 四是教育扶贫。坚持扶智与扶志同时发力,按照“计划指导、培训到户、直补到人、全程监管”的要求,开展“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巾帼脱贫、残疾人创业等培训。将贫困家庭学生优先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高中阶段学费、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县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对虎形山瑶族乡瑶族学生的高中学费实行全免,大学学费由县财政全额资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好县职业中专二校区建设,推行以专业群为纽带的中职、高校、企业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科学调整学科设置,加快与市场和企业的对接,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质量。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优先贷款。五是社会保障兜底。建立低保、五保与扶贫信息共享平台,适当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逐步提高到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健全以低保、特困(五保)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主体,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慈善援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不让每一个人“掉队”。 培训到户、直补到人、全程监管”的要求,开展“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巾帼脱贫、残疾人创业等培训。将贫困家庭学生优先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高中阶段学费、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县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对虎形山瑶族乡瑶族学生的高中学费实行全免,大学学费由县财政全额资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好县职业中专二校区建设,推行以专业群为纽带的中职、高校、企业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科学调整学科设置,加快与市场和企业的对接,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质量。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优先贷款。五是社会保障兜底。建立低保、五保与扶贫信息共享平台,适当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逐步提高到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健全以低保、特困(五保)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主体,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慈善援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不让每一个人“掉队”。 扶贫攻坚与政策性金融服务合作,坚持以移民搬迁进城进园为主导,向农发行贷款7.8亿元用于安置区建设。三是生态补偿。将扶贫工作与加快生态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秀美乡村等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县级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特别是建立完善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逐步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生态治理等项目,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四是教育扶贫。坚持扶智与扶志同时发力,按照“计划指导、培训到户、直补到人、全程监管”的要求,开展“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巾帼脱贫、残疾人创业等培训。将贫困家庭学生优先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高中阶段学费、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县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对虎形山瑶族乡瑶族 隆回县位于湘中偏西南,总面积2866平方公里,合乡并村改革后辖24个乡镇,573个村(居),总人口123.16万人,农业人口107.3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全县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18万人、贫困村209个,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三位。2015年,全县减贫3.59万人。由于我们基层工作薄弱,基础资料不扎实,在检查抽查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较多,脱贫人口认定核查的综合分值在全省排名明显靠后。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扶贫开发会议精神,深刻反思,负重奋进,将扶贫开发的思路进一步调清,措施进一步调硬,政策进一步调准,方法进一步调新,全民动员,精准发力,以打歼灭战的信心和决心推动扶贫攻坚,明确一个目标,从2016年起每年脱贫5万人,到2018年摘掉贫困县“帽子”,到2019年全县20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隆回县位于湘中偏西南,总面积2866平方公里,合乡并村改革后辖24个乡镇,573个村(居),总人口123.16万人,农业人口107.3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全县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18万人、贫困村209个,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三位。2015年,全县减贫3.59万人。由于我们基层工作薄弱,基础资料不扎实,在检查抽查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较多,脱贫人口认定核查的综合分值在全省排名明显靠后。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扶贫开发会议精神,深刻反思,负重奋进,将扶贫开发的思路进一步调清,措施进一步调硬,政策进一步调准,方法进一步调新,全民动员,精准发力,以打歼灭战的信心和决心推动扶贫攻坚,明确一个目标,从2016年起每年脱贫5万人,到2018年摘掉贫困县“帽子”,到2019年全县20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隆回县位于湘中偏西南,总面积2866平方公里,合乡并村改革后辖24个乡镇,573个村(居),总人口123.16万人,农业人口107.3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全县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18万人、贫困村209个,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三位。2015年,全县减贫3.59万人。由于我们基层工作薄弱,基础资料不扎实,在检查抽查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较多,脱贫人口认定核查的综合分值在全省排名明显靠后。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扶贫开发会议精神,深刻反思,负重奋进,将扶贫开发的思路进一步调清,措施进一步调硬,政策进一步调准,方法进一步调新,全民动员,精准发力,以打歼灭战的信心和决心推动扶贫攻坚,明确一个目标,从2016年起每年脱贫5万人,到2018年摘掉贫困县“帽子”,到2019年全县20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将贫困家庭学生优先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高中阶段学费、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县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对虎形山瑶族乡瑶族学生的高中学费实行全免,大学学费由县财政全额资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好县职业中专二校区建设,推行以专业群为纽带的中职、高校、企业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科学调整学科设置,加快与市场和企业的对接,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质量。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优先贷款。五是社会保障兜底。建立低保、五保与扶贫信息共享平台,适当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逐步提高到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健全以低保、特困(五保)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主体,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慈善援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不让每一个人“掉队”。 一、校准“底子”,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突出“精准”,将校准底子、核实情况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提前和基础。 健全以低保、特困(五保)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主体,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慈善援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不让每一个人“掉队”。 隆回县位于湘中偏西南,总面积2866平方公里,合乡并村改革后辖24个乡镇,573个村(居),总人口123.16万人,农业人口107.3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五是社会保障兜底。建立低保、五保与扶贫信息共享平台,适当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逐步提高到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健全以低保、特困(五保)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主体,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慈善援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不让每一个人“掉队”。 写的很棒!不愧是前辈,学习了! 五是社会保障兜底。建立低保、五保与扶贫信息共享平台,适当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逐步提高到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健全以低保、特困(五保)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主体,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慈善援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不让每一个人“掉队”。 回县位于湘中偏西南,总面积2866平方公里,合乡并村改革后辖24个乡镇,573个村(居),总人口123.16万人,农业人口107.3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全民动员,精准发力,以打歼灭战的信心和决心推动扶贫攻坚。 全民动员,精准发力,以打歼灭战的信心和决心推动扶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