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建设美丽三明之路
建设美丽三明是我老秘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三明的必然之路。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正确审视三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要在厘清内在矛盾和关系中,宏观把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三明有效路径。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点多、线长、面宽,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为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思想观念、发展方式、体制机制、资金筹措等多个环节采取措施,综合应对,多打“组合拳”。三明要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基本市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三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在治理措施上要发挥好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双重作用。推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发挥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政府主导,即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尽快修订和出台新的政策法规,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和经营活动,向公民积极宣传文明的生活方式,并进一步强化执法工作,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统筹做好生态文明意识普及,充分利用好电视、报纸和网络等现代媒体进行生态知识宣传,要把宣传的触角向工厂、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延伸,争取用最管用的方法把最实用的生态行为方式传达给公众,提高公民保护生态系统的自觉性。社会参与的主体包括企业、NGO(非政府组织)和所有公民。企业要在政府政策指导下,努力在生产环节降低产品对资源的依赖,在流通环节降低产品对能源的消耗,在消费环节降低产品对环境的污染;NGO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辅助政府多做有利于形成良好生态风尚的宣传,积极组织各类有益环保活动;公民个体要在居家生活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使用节能灯、出行多乘公交、节约用水用电、空调使用控制温度、多植树等等。
二、在发展路径上要处理好生态建设和其他建设的融入协调。生态建设是建立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处于这一基础的主导位置,这就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发挥好其导向驱动作用,使所有建设发展都逐渐“生态化”。其中尤其要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是当前我老秘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大难题,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离开经济建设抓生态建设是“缘木求鱼”,而脱离生态建设搞经济建设又是“竭泽而鱼”。因此,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生态建设要求把环境承载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促社会经济行为主体不断加强环保资金投入与技术创新,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尽量利用循环再生产资源,激励其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获得新的经济效益。二是加强生态建设必然会对一些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限制,但这并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这一结论已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态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验证。目前,我老秘网市首要目标是创建生态城市,打造生态产业:一是加快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
三、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1)强化机制创新。一要建立利益导向机制。一方面要用足用好有关生态补偿资金,使专项资金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结合三明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真正做到“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恢复”。二要健全评价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考核指标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合理考核评价干部政绩,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既抓当前,又谋长远;既抓发展,又抓保护。要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制,强化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的环保工作责任,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生态环保工作不达标的地区和部门,以及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三要健全投入机制。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事业,在环保和生态建设上。各级财政要优先安排生态文明专项资金和工作经费,并逐年增加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资金投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要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凡是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产业化的项目,都要积极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四要完善应急机制。要高度重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督促所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地方或企业制订应急预案,建设应急处理设施,有效遏制环保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危险化学品、重金属、造纸、医药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风险源信息库。要切实落实各级生态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加强应急演练,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公共事件。
(2)强化政策引导。一是政策研究。围绕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和省不仅制定了规划,而且已出台和正在制定相应配套政策。要重点围绕产业升级、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把这些政策逐项理清楚、研究透,并结合三明实际,制定更具针对性、指导性的政策措施。二是用好政策。比如,《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向原中央苏区县倾斜;将闽江源列为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加大对国家公益林生态补偿投入力度,等等。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支持革命老区苏区、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加快发展的机遇,加大汇报、对接力度,切实把这些政策用足用好用活。三是争取政策。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专门的生态补偿等政策法规,省里也将加大对生态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要密切关注,找准争取政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及早策划项目、对接项目,积极争取更多中央和省政策性项目资金,加快推动我老秘网市生态建设。四是拓展政策。积极支持生态项目申请国家、省专项资金和银行信贷、设备租赁融资,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切实让企业享受到环保带来的好处,激发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3)强化环保队伍建设。一要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切实在经费保障、人员编制上予以倾斜,逐步完善环境保护机构建制,配备必要的监测执法等设备,支持各级环境监测执法标准化用房建设。二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全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环保基础数据库,建立重点污染源远程监控和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体系,逐步建成以地表水、空气、噪声、污染源、生态和应急监测为主的全市环境监测网络。三要建立健全执法监管体系,完善环境执法工作机制,充分运用行政、法律、市场等多种手段,强化对排污单位的监管,有效提高环境监察工作水平。●赖长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