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 发表于 2014-8-21 08:19:37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p>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部署。</p><p><br></p><p>《意见》指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融合发展,使我们的主流媒体科学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p><p><br></p><p>《意见》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正确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创新发展、坚持一体化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p><p><br></p><p>《意见》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同时,要适应新兴媒体传播特点,加强内容建设,创新采编流程,优化信息服务,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p><p><br></p><p>《意见》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按照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规范管理、确保导向的要求,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p><p><br></p><p><h1 id="p_title" style="margin: 10px 20px; text-align: center; 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22px; line-height: 39.130435943603516px;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SimHei, SimSun; color: rgb(51, 51, 51); ">人民日报新媒观察:媒体融合的四种思维和路径</h1><h4 class="sub" style="margin: 10px auto 5px; text-align: center; 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27.826087951660156px;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51, 51, 51); "></h4><p class="author"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4.34782600402832px;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51, 51, 51); ">沈&nbsp;&nbsp;阳</p><p class="author"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4.34782600402832px;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51, 51, 51); "><br></p><p class="author"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4.34782600402832px;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51, 51, 51); "><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left; "><strong>  结合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版权思维和底线思维,传统媒体在媒体生态圈,从内容走向服务,从传统媒体本位走向新媒体本位  &nbsp;</strong></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left; ">  我们讨论新媒体,什么才是新媒体呢?微博、微信和客户端是新媒体吗?个人认为,它们只是一种产品形态,它们都有生命周期。</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left; ">  以今年的世界杯为例,有一个媒体用大象预测球队胜负,在任何一个平台都没有火起来。世界杯期间,火起来的是另外两件事:一个是央视女主播在微博里玩交互视频;另一个是百度的数据预测。4年前曾很流行的章鱼保罗,现在不流行了。这意味着现在新媒体的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具体可以抽象成4个方面:</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left; ">  第一种抽象形态是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仍然是舆论的小演化中心。中国最流行的20个移动应用,在社交媒体和网络的累计下载量超过33亿次。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当下社交的重要形式是分享一切可以分享的东西。</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left; ">  第二种形态是自媒体。自媒体的传播讲究自然、自有、自我和自律,其原则是自己拥有一切可拥有的东西,也就是自媒体、自商业、自生活这样一个整体的发展环境。</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left; ">  第三种形态是政务媒体。政务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有6种:一是支付宝,例如其与浙江政府进行金融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合作;二是政务微信,比如广东模式;三是百度大数据,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四是政务微博的模式;五是新华社的政务整合模式;六是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的问政模式。政务媒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是公开一切可公开的东西。</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left; ">  第四种形态是数据媒体。比如前几天海南岛发生自然灾害,一个地图可以基于移动数据,让用户随时看到每个村庄的灾情,了解灾民现在需要什么、怎样去帮助他们。新闻生产的方式一定会转变,成为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渠道融合、多平台互动。这就需要大数据,其核心思想就是计算一切可计算的。</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left; ">  这四种思维是对新媒体融合的哲学考虑,需要传统媒体与“四媒”融合。传统媒体是底盘,社交媒体是走网络的群众路线,自媒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政务媒体是为网民服务,数据媒体是“多算胜,少算不胜,何况于无算乎”。</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left; ">  面对移动互联网,媒体人员如何调整?移动互联网配人应该最多,网站其次,纸质版配最少的人,这需要一个大的思维转换。新媒体的融合,就是要跨越空间、瓦解时间、重塑关系和创新服务。结合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版权思维和底线思维,传统媒体在媒体生态圈,从内容走向服务,从传统媒体本位走向新媒体本位。相信媒体的重塑将有极其宽广的空间。</p></p></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