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odles
发表于 2018-11-8 18:19:11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到位
nandy
发表于 2018-12-3 06:15:31
大力推进改革,从强上把监督力量凝聚好
Andy-东晓
发表于 2022-9-26 20:28:41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a1016000628
发表于 2022-10-18 11:19:17
在当前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新形势下,工作量不断加大,理论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纪检工作存在不平衡现象,个别存在疲于应付现象,纪检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纪检干部存在专业知识相对滞后现象,专职不专业,缺乏像法官、检察官那种专业素养,对于具体纪检工作,属于那种“推一推动一动”情况;个别纪检工作存在“应付了事”心态,现场到了,检查看了,报告发了,后续该动真碰硬整改销号时,时间拖的旷日持久,这种纪检“威力”的边际效应不停弱化,形成的现状是没人把纪检当回事儿,甚至说你是绊脚石;有的公司一提纪检,就是领导不重视,下面干啥都费劲,瞎忙活一场,临到最后一把手给否了。
建议意见:一是抓好一岗双责这个“牛鼻子”。要争取一把手的支持,要争取班子成员的支持,就要拿一岗双责来说事,我们当前的一岗双责,还是叫得不够响、抓得不够彻底。要用足用活“一岗双责”,坚持定期集中研究纪检专项问题和随时“敲支部书记门”相结合,定期“出题”,先把投入纪检工作的时间和精力的“量”给提上来,进而提升纪检的“质”。
二是破解“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组织帮助纪检干部解决掉选拔任用、轮岗交流等“后顾之忧”后,纪检干部要避免被业务部室呼东呵西,临时叫过去充花瓶签字现象,纪检干部要拉长耳朵、瞪大眼睛,对于研究重大资金使用、重要人事任免等会议要提前报备,早做功课,做足功课,带着话语权和底气主动列席参会,对于分片联系公司的工作内容、人员情况、岗位职责等重点事项、重要资金,要亲自深入到下面去看、去听、去问,不直接面对一线,纪检就永远是“二传手”,道听途说就不可能专业起来、权威起来。
三是对于整改销号,现在往往存在两套话语系统(这样似乎也行,那样也不是不可以),一定要较真、认真,做到“凡事彻底”,做到一锤定音,你自己觉得可改可不改,首先自我打折,一定意义上就是打纪检权威的折扣,纪检就更不可能被人敬畏,没有权威。
三是纪检要讲究方法技巧,学会借力打力,比如办公用品的采购、内部业务的谈判招标,要修正的是制度,建台账,明清单,而非死死盯着某个部门、某个人去搞纪检,这样既容易得罪人,还容易激化矛盾,建议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原则,从制度完善、流程再造、建立清单台账等角度出发,牵好这个头,同时把其他部门拉进来,把工作分解、传导出去。
879299514
发表于 2023-6-25 13:17:05
实现“三转”必须理解“三转”的科学内涵,找准方向。转职能就是要找准位置,强化主业,突出工作重点,围绕作风建设,惩治fubai、预防fubai和加强自身建设,强力推进落实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行动,切实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转方式就是查找在运用监督方式推进工作上的偏差,把工作重点放在监督职能部门履行法定监督职责上,有效解决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找准纪检监察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严格执纪问责。转作风就是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忠诚度,胜任度,融合度和满意度,以过硬的作风打造“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三、“三转”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光族
发表于 2023-9-26 20:27:04
二是顺应形势转方式,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工作职能转变了,工作的方式方法就必然要进行与之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形势,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和提升工作效率。在重点突出监督检查、案件查办、教育预防等主要职责基础上,抓好“关键的少数”、“少数的关键”,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岗位,管钱、管物、管人、管项目的部门(单位)和干部;前移关口,强化抓早抓小,“治病救人”。重点对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和行政效能、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的一般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处置,有效遏制问题严重化。
新手不识路
发表于 2025-3-18 15:13:15
工作职能转变了,工作的方式方法就必然要进行与之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形势,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和提升工作效率。在重点突出监督检查、案件查办、教育预防等主要职责基础上,抓好“关键的少数”、“少数的关键”,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岗位,管钱、管物、管人、管项目的部门(单位)和干部;前移关口,强化抓早抓小,“治病救人”。重点对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和行政效能、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的一般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处置,有效遏制问题严重化。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