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习惯到人格修炼(我的得意之作)
古今中外,任何成大器者,必有一段灵魂自觉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在深刻的内省和反观中,才能成就自已的大家之气。 可是,如何才能使自已走一条自我观照的道路呢? 汉学儒家,老庄孔孟,或静或仁,都是人格修炼的精髓。可是平凡之人,俗浅学识,了难悟道。及至后来程朱理学,讲究“形而上”的思考,注重知行合一,同样是修身的准绳。然而,在某种程度而言,人的认识相对容易达到一种较高层面;但是人的行动,却有时往往会离自已的思想很远。正是这种原故,“知”与“行”的分离,让许多的人们无缘修身成正果。 人从嘎嘎落地到讶讶学语,从初学启蒙到完成大学学历,算一算需要二十三年。这个时候的你,人们会认可你是“有知识的人”,是个“知识分子”。在这个年龄段的人,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欲望很强。 但同时,也是心比天高,却是眼高手低,接下来不断的经验和教训,标识着人生方向和轨迹。这时,有人在经验和教训的指下,苦练心法,就如同接通冥冥之中的气场一样,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最终走上一条知行合一的道路。 也有人身心疲惫,如同一个胀大的皮球,突然地泄气了,失去了形状,淹没于滚滚红尘之中,了无声迹。 因此,我们愿意成为前者,完成自已的人生过程,修成正果,功德圆满于人世间,而不愿沦为后者,变成芸芸众生。如何苦练心法?心法如何“练”才得法度? 从“戒”入手,首先戒除自已不良生活习气,清除头脑中不良想法和动机。 然后,确立良好习惯和行为。一直努力去做,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取代不良嗜好。时时反省自已的“一闪念”,在取代不良嗜好和克制冲动中,斗争自我,折磨自我,再把这种“自我折磨”所产生的痛苦,视一种更深层次的快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会获得一种切身体验,获得一种切身的感悟。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定力。 拥有了这种定力,人就会自然而然感受到澄澈和清爽,然后,慧根自生。一种宏大之气自然如影随形了。这就是古人所谓养成浩然之气。 于是以学问的深刻,气度的雍容,恬静而智慧地面对这个世界,表现出不贪婪,不妄想,做事沉稳,工于心计;同时善于沉默,自已隐藏,放低姿态,极端地控制自我的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让意志得到锻炼,而面部表情松弛自然,收放自如。在更多的时候,在那上面看不到内容,没有愤怒,气恼,和激动,更象谦逊,平静,以及彬彬有礼,一旦具备了这种气质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人格已然圆满了。内心的坚定与深厚,自省与虚心,达到与外部世界最和谐的沟通。 愿矢志适之!(放在这里,衷心希望得到各位师长批正)好文。看标题,还以为是本次征文活动的来稿呐。 老师,是的。是为征文而来。 人生六戒:
1、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2、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3、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4、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6、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黄老鞋 发表于 2014-1-26 14:51
人生六戒:
1、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2、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受教!感谢关注!戒字,修身之本,在细节上,在行止间,也是信念里;莫望速成,也不能急就,必须珠积寸累,花一辈子,也受用一辈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