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 发表于 2013-11-18 20:52:59

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学而篇第六章 2013年11月18日

       2013年11月18日下午,贾陆英老师继续在老秘网第三QQ群“重温经典读书会”,与大家分享交流《论语问答录》第六章。老猫在会议中,讨论太精彩,忍不住开了小差,观看了“现场直播”。现将聊天记录稍作整理,以飨读者。

贾陆英: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探讨《论语》学而篇第六章: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一种含义指学生,另一种含义指为人弟和为人子的少年,本章指后者。入: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出:指到外舍就师学习。文:指古代文献。

    孔子说:"年纪幼小的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出外要尊敬师长,言行要谨慎而又诚实可信,广施仁爱于众人,而亲近其中有仁德的人。这样实际做了以后,还有余力和闲暇,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问:为什么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答:孔子认为,对少年弟子的教育,要把德行、也就是有关仁德的几个基本要求——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放在第一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行”字,是躬行实践的意思,强调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德行修养,要实际去做,有余力再学习文献知识。这主要是从为学的次序上说的,不能误解为重德轻文。

    《论语•子张篇》第十三章也讨论到这个问题,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优”:即指有余力。做官有余力要去学习;学习有余力要去做官。学习与做官,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终生为之奋斗的两件大事,也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两件大事。古代许多有作为的人,既是官员,又是学者,他们的成功,就在于把为官和学习两件大事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一个少年弟子的成长进步,从学习的次序说,要从德行开始;从做人的要求说,还必须学文,二者不可偏废。

    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把这一章作为总纲,分别按照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几个部分,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写成《训蒙文》,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人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流传甚广,影响甚大。

    问:余力学文的“文”,是指具体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吗?

    答:“文”,指古代文献,其中包含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深刻道理。孔子所谓余力学文,是指人文教育,也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它当然包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绝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现代教育中,存在着一种重知识传授,轻人文教育的弊端。十七大报告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正是继承和弘扬了孔子治学之道的精神。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用之才,必须把传统教育中重视人格培养的优良传统融入现代教育之中,使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发扬光大。学校对于学生,家长对于儿女,千万不要只重视他们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定要把育人作为根本,把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放在第一位。


夕惕若:

贾老,弟子有一点看法:这一篇文字,是在讲质与文,先做到了质朴,然后求文,这个“文”,可不可以理解为通“纹”,是质的一种装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一些都是在讲质,一个人的品德、品质,只有这一些做到了,才可去学文,装饰自身,做到表里如一,彬彬君子,如果,没有质而去学文,只能是徒有其表,文过饰非

贾陆英:

这样理解有道理。文,更深一层,指人文教育。既有如何做人的内容,又有具体知识和技能。一个少年弟子的成长进步,从学习的次序说,要从德行开始;从做人的要求说,还必须学文,二者不可偏废。

夕惕若:

对,贾老这番话和朱熹的观点很合,朱熹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贾陆英:

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证明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一条最重要、最根本的经验。《弟子规》就是这样一本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书。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从小让孩子学习做人的道理,遵守必要的行为规范,正是抓住了他们长大成人以后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性环节和根本。

夕惕若:

对对,我现在还没结婚,打算将来有了孩子,先让他把《大学》背下来,就像明朝杨士奇。我觉得背下来之后,随着慢慢长大,会印证的。

红豆不惑:

现在的幼小教育,《弟子规》只是念在口,没有落到行为上。背下来的和行为烙印是有区别的。言传身教,甚为重要;所以身为父母老师的,应该首先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行。可是现在幼小阶段的教师质量,真是不敢恭维啊。小红豆现处幼小衔接班,有时老师布置的作业,看老师写的哪些个字和笔顺,真是让人汗颜啊。任我怎么给她纠正,她就是一口咬定“老师是这样的”“老师是对的”,真是误人子弟也。大家都心知肚明,某某不是个好东西,可明里当面却都是阿谀奉承、拍马溜须的,暗地里却也鬼鬼祟祟、谨遵潜gz。


贾陆英:

《弟子规》只是念在口,没有落到行为上。——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学习德行,重在实际去做,身体力行。先背下来,慢慢理解。我的建议,小孩子还是先背弟子规为好。

破风弃俗:

贾老师,这段文字可不可以概括理解为尊人、爱人是入世学习的前提?那贾老师您对“知行合一”怎么看?是“知”重还是“行”重?

贾陆英:

可以的。做人要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对待父母、兄弟、师长、朋友、广大民众,第六章都有交待。知行合一,是辩证的统一,就认识论而言,当然是行重于言。实践第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夕惕若:

      刚才大家的讨论又让我想起了司马光的“德才之辩”,复制过来给大家看看。

       司马温公: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所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也无所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这段文字是司马温公《资治通鉴》第一卷的内容,我把它叫德才之辩。

潜龙: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故云,“宁可得罪君子,万万不可得罪小人也!”然有德无才者,终究难成大业;有才无德,更是危害不浅矣!观之于整个社会,德才兼备者越来越少也

贾陆英: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近些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导向就是人才培养的方向标。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存在着偏重于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传授,而忽视人格塑造的现象。这种现象扭曲了教育的本质,也违背了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中华文化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把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作为根本目的,把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当作第一位的任务,在此前提下进行具体知识和技能传授。我们党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是我们在新世纪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有才无德,国之贼也。不要羡慕小人得志。要在社会上立足,立得住,立得牢,立得长久,还是要做个君子。

夕惕若:

一个人成功不一定是因为读书,但是成功之后不读书,肯定会失败。现在的教育,忘记了初衷!教育最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呢?是通过教授知识来健全人格,现在重文不重质了,把教授知识当成了目的,可谓离题万里。《楞严经》里面有这样一段讲述:佛者伸金色臂,舒五轮指,遥指明月,问信徒,你们看到了什么,所有人都说看到了月亮,可是佛祖只是伸了手指,他们却看到了月亮。教育,传授知识就是手指,培养人格才是月亮,现在的人,都见指而迷月了

吉祥天:

每个时代都有小人得志,如果存在即合理。。。那小人得志符合的也是社会的潮流,也许没有圣人立足久远,但是在历史长河里,占一小段是没问题的。

贾陆英:

教育,传授知识就是手指,培养人格才是月亮——比喻得好。教书育人,育人是根本,第一位的。目前,在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脱离的大而空、形式主义等倾向,《弟子规》以《论语》的“学而”篇第六条为总叙,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对孔子关于“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教诲,进行了具体化的演述,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时应用的礼仪和规范,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在社会上如何做人,都非常贴近。把《弟子规》引入儿童和青少年教育,有利于克服德育中大而空的问题,使德育贴近学生实际,达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溶化在学生行动中的效果。对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弟子规》,同样应当按照古为今用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弟子规》讲的是中华传统道德,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对此,我们既要继承,又要创新,要赋予《弟子规》中的古训新的时代内涵。这样,它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符合现代文明的节拍,才会被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接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夕惕若:你年纪虽轻,博学多才,博闻强记,努力啊,前景光明。


夕惕若: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对,我极力支持贾老观点,现在的学校教育必须强化国学!方法比努力重要,目标选错了,只会越走越远,教育也是这样

睡虫西麦:

弟子规很好,我试过一个班级,整体风范加强很多

贾陆英:

睡虫西麦:想必你是一位中小学教师,能坚持在班中做如是试验,不简单。大环境的改变,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你我都在其中,我们是主人翁,不是在一旁指手划脚的看客。在“国学热”中,兴起了一股阅读中华经典的热潮,青少年读《弟子规》,就是典型的一例。对此,社会上和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从总体上看,这是一件好事,但家长、老师和社会方方面面应给予积极的引导。——这段话,算作总结吧。

潜龙:

刚才看了《绿色生活》作文,作者确系古文奇才也,从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若不做好传承工作,包括古典文学在内的传统文化逐步失传,是难以避免的。现在就连中文本科毕业的一些大学生,其文学修养都一般般。

六耳弥虫: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万物,此獍也。今其不宜瞡瞡,遗祸搙孙,当修长远之道以藾万世。此结尾意味深长

千帆过:

多用生僻字,孤芳自赏也。白话文可以写成白开水,也可以写成五粮液

院长:

文风不好

潜龙:

有此同感,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都没有如此奥涩。哈哈,文白相间的文章是一种高雅,这个我赞同。古文,肯定很少人去看了,但是我认为在一些景区景点等有关场所,撰写的一些碑文还是文白相间为好,单纯的白话文就像喝一杯白开水,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可惜国内至少百分八十的风景区都是如此,前几年在崂山景区,看到范曾的崂山赋,为之一振。究其原因,缘于大多数的管理者文学素养低下。所谓质而无文,其行不远矣。当然,个别景区上乘之作也有,依老夫之见,多为文白相间之作。

列那狐 发表于 2013-11-19 21:08:47

呵呵,先支持一下。
有一个词叫“德才兼备”,首先是要做一个有“德”之人,其次才是有“才”之人。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过于注重“才”的教育,而“德”的教育却是后置了很多。一直觉得“德”与“才”是树干与支干的关系,树干笔直而高大,才会枝繁叶茂……

余之舰 发表于 2013-11-26 20:34:43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对这句的理解,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其实说的都是做人,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说的是先做人,后有其他的道理。做人永远都是根本!!

文祉彬彬 发表于 2013-11-20 11:09:34

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足见德的重要性,现代教育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

小小的确幸!.... 发表于 2013-11-19 10:04:35

对于德和才,古人早就理论得很清楚,所以在无论在政界,还在商界。还是个人修为都是一样的道理!

小小的确幸!.... 发表于 2013-11-20 12:37:39

育和德是相互相成的,现实的教育是脱节的,德的教育的漫长的。需要大环境和小环境的融合。

hye_314 发表于 2014-6-25 13:10:58

学做人是第一位的,学技能相关的知识是第二。。甚至是第三位的。。。但学习是贯彻始终的。

负薪请醉 发表于 2013-11-19 21:12:34

经典!讲解中的经典!一直想认真学习论语,这下有贾老师的指点,不愁理解不了了!顶!!!

wxjfbd 发表于 2014-7-13 19:35:30

老祖宗的东西,真是因时不同、因地不同,或许这才是最动心的

激扬文字 发表于 2014-6-18 11:19:18

德才兼备之人甚少,关键是德居帅位才为人之本,才为人之能。

凌云 发表于 2014-6-16 09:33:08

行重于言。实践第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倒错人生 发表于 2013-11-19 20:34:14

听说老秘花了很多心思,友情支持一下

北国0235 发表于 2013-11-19 21:37:47

对《论语》进行的深入解读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启示

夕惕若 发表于 2013-11-20 09:45:53

{:soso_e154:}先读、后思、再论、然后有所得

江苏省委秘书 发表于 2013-11-20 13:39:14

经典论语国人需认真学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学而篇第六章 2013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