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与青年朋友们谈成才问题
让青春在成才中闪光—— 与青年朋友们谈成才问题青年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如何成才的问题,感到非常高兴。先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张端喜,今年62岁,系原中共岳阳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1968年参加工作,教了年半书,在乡、区工作1年半,1971年调岳阳县委办,1981年调岳阳地委办(地、市合并后为市委办),主要从事公文起草工作,先后为10多位县、地、市委主要领导起草讲话稿和其他公文稿,直至2001年任市委副秘书长后,先后分管文字、政工、老干、双联等工作,2004年退休。几十年来,我边工作,边关注、研究领导科学、人才学、秘书学等,并担任过市、省领导科学研究会、人才学研究会、秘书学研究会的理事。在这些方面虽说没有什么突出的研究成果,但多少有些心得体会。借此机会,我想根据自己几十年来学习、研究、观察、实践的体会,专就青年朋友成才的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原谅和批评指正。
当前的世界是竞争的世界,当前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到处充满竞争,而知识、人才是竞争的核心。为了赢得竞争,国家、地区、单位、部门考虑的是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引进人才,如何使用人才。而作为个人,特别是青年朋友,则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成为人才。那么,青年朋友到底应如何成为人才,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抢抓机遇立志成才
“人无志不立。”立志是成才前的前提。然而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机遇。经济建设是这样,人才的成长和培养也是这样。在这个问题上,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是最倒霉的一代,成才机遇是不好,很不好,非常不好:出生时恰逢战乱,三年解放战争打得如火如荼,许多婴儿成活不了;儿童时过苦日子,三年困难时期饿得皮包骨,有的甚至饿死了;读书时遇上文化革命,有名的“老三届”上山下乡,耽误了一代青春;结婚时计划生育闹得最凶,每人只能生个“独生子女”;提拔时需要文凭,83年机构改革实行干部“三化”,没有文凭只能靠边站;解决温饱、初步小康加工资,年纪来了又要退休……“脚脚踏在空处”。而你们则不同,你们成才的机遇是好,很好,非常好。目前,我们国家在培养人才方面面临四大机遇:
一是各级领导特别重视的机遇。我们国家由于国情特殊,有一种特别的现象,即“领导现象”。无论开展什么工作,只要领导重视,这项工作就一定搞得好。反之,你有再大能耐,也可能不能如愿。在人才工作上同样是这样。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可以说已对人才高度关注。在毛泽东时代,那时特别重视的是人的数量,强调“在世界的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讲究“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所以在短短的十多年的时间里,全国人口翻番,由4亿多增加到近9亿,但那是在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现象,是非功过,我们不作评说。而且毛泽东特别重视青年人,他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认识的不到位,在相当长时期内,人才成长确实没有形成浓厚氛围。改革开放以后,中央第二代、第三代领导核心以及现在以胡****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则特别重视人的质量。小平同志讲“国力的竞争首先是人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要面向四个现代化”,都是强调的重视和培养人才;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培养一大批能够治党、治国的职业政治家,他们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专业知识、党性修养”,也是讲的培养人才;胡****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则有10多处讲到人才,更是把重视和培养人才纳入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范畴。中央领导重视,带来省、地、市、县的领导也十分重视。有了这种举国一致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氛围,年轻的朋友们要成才就能顺风顺水,顺理成章。
二是社会需求特别强烈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左”的路线的干扰,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宁要“听话”、“忠心”的奴才,不要有本事、能干事的人才。那时学了渊博的知识,炼就了一身本事,往往找不到施展才干的平台。不少的人才大才小用,有才不用,大大挫伤了广大知识分子和优秀人才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文化革命中,许多知识分子,包括不少学者、教授下到“五·七干校”、下到工厂、农村,一呆就是上十年,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和干才。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拔乱反正,人们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分子特别是优秀人才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加上发展市场经济,提倡正当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占领了竞争的高地,因此,知识分子、特别是优秀人才到处大受欢迎。“千金易得,一将难求”。不少部门单位为了吸引人才,出台了不少高招。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后竞争的加剧,对知识分子和人才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湖南理工学院,80年代招聘工作人员主要照顾自己的子弟,90年代初要大专生,90年代末要本科生,本世纪初头几年要研究生,现在则要博士。当然,目前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国际市场的萎缩,我国经济遇到了一些暂时困难,大学毕业生也出现了某些就业难的现象,但这是暂时的。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新的就业门路的开辟以及知识分子、优秀人才就业观念的变化,这种局面不久将会改变。只要是优秀知识分子,只要是优秀人才,不愁找不到用武之地。目前,面对金融危机和就业难,有些大学生存在一种毕业恐惧、就业恐惧,对自己的前途怀有一种怀疑和失望情绪,这是应该消除的。首先应该看到,目前我们国家经济还是蓬勃向上、欣欣向荣,各行各业都在快马加鞭、迅速发展。作为一个青年人,只要你有一定的本事,只要你改变观念,不怕从平凡事干起,从基层干起,而且想干事、会干事,就不怕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还应该看到,现在在就业问题上,一方面有许多工作需要人干,但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大学生、研究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大学生、研究生的就业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技能还不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应从自己这方面入手,而不能怨天忧人。
三是人才政策特别优惠的机遇。过去,由于经济没有搞上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人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吃穿住行都得不到基本的保证,教育和人才工作自然滞后,当然更谈不到有多少人才培养的激励和优惠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国家已经有能力向教育和人才工作作出更多更大的倾斜。中央也好,地方也好,都先后出台了许多优先发展教育和人才的政策。比如大家熟知的九年义务教育、对贫困大学生的补助、教育贷款、教育基金、对口扶持、免费师范教育等,为许多经济仍然存在一定困难的青少年朋友提供了多方面的接受教育、接受深造的条件。现在,只要你愿意成才,只要你有成才基础,你的成才愿望就可以顺利实现。岳阳县筻口镇有一户农民,夫妻都没有多少文化,但由于家风好,四个小孩从小刻苦用功,先后全都考取了大学,并在国家的支持下读完了大学;参加工作后,又都表现优秀,现都成了单位骨干,有的还成了领导干部,就是明证。
四是学习平台特别广阔的机遇。改革开放前,同样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教育工作和人才工作十分落后,相当多的青少年想读书、想成才而得不到机会。十几年前, 报刊上曾刊登过一个大眼睛女孩子“我要读书”的照片,曾经震撼全国亿万人的心。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外,许多青少年不能读书,教育平台缺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整个国家就是那么一批少得可怜的、与需求数量不成比例的学校,真的是“僧多粥少”。那样怎么能够满足那么多的渴望受教育的青少年的要求呢?记得我66年在岳阳一中高中毕业的时候,那样一所优秀的中学,毕业生升大学的比例也只有20-30%,何况其他农村中学!现在好了,不仅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规模的学校大量涌现,而且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空前发展,出境、出国就读也成为一种常态,成才的平台无比宽阔。青年朋友想读书、想成才不愁没有地方,这是当代中国人的幸事,特别是当代青年的一大幸事。在这里,我要特别讲一讲理工学院、职院、民院及电大这些平台。同学们不要小看这些平台。比如电大,在80年代,电大的声誉是很高的,外国人可能不承认其他大学的文凭,但电大的文凭是承认的。电大学生藏龙卧虎,也出了不少人才,我们市委、市政府机关就有不少处以上的干部是电大毕业的。我过来工作的单位市委政策研究室,以及市政府研究室,主要职能是为市委、市政府领导起草报告、讲话稿和重要文件,对工作人员的写作能力要求比较高。但这些年这两个单位的主要笔杆子,至少到目前为止还并不是重点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而是电大、岳大毕业的专科生。我本人就是电大毕业的,是电大圆了我的大学梦。一些
重点大学的文科生,可能是因为实践经验少,往往难以胜任。所以同学们在电大读书,一定要多学点真本事,千万不要有自卑感。
成才机遇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前所未有的,关键是能不能抓住。在这些机遇面前,应该说广大青年朋友是有认识、有决心抓住的,但据我了解,也有一些青年朋友存在一些认识不深、把握不好的情况,概而言之,主要是四只拦路虎:
一是胸无大志。有的青年朋友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什么打算,更没有什么设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了和尚不撞钟”,过一天算一天,过一年算一年,搞到哪里算哪里,整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这样下去,必将坐失良机,浪费青春。“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一个人如果没有雄心壮志,就只能庸庸碌碌混一辈子,那里还谈得上成才呢?
二是贪图享乐。这些朋友特别爱玩,看书学习劲头不大,但玩兴特别足。听课、完成学习任务往往是消极应付,“60分万岁”,而玩起来则没有个边。常常呼朋引类,成群结队,大吃大喝,打牌喝酒,一玩一整天,甚至通霄达旦。青年人天性好玩好动,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没有节制,就既耽误时间,又影响身体,这就不好了。俗话说,“玩物丧志”。吃喝也好,玩乐也好,一定要有个限度。
三是害怕艰苦。当然,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证明,80后、90后并不是骄奢的一代,而是有责任心的一代,能吃苦的一代,但也确有一些年青朋友特别没有吃苦精神,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这也是对自身成才极为不利的。中国有几句古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自古英雄磨砺出,纨绔子弟少伟男”。要学好一点东西,要成就一番事业,不吃苦是不行的。
四是自卑心理。有的朋友总认为自己相貌平平,智力平平,关系平平,没有什么竞争优势,自认低人一等,不敢立志,不想出头,遇事畏缩。其实,人的天赋的差别是有限的,而且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努力,扬长避短,什么事都是有可能办得到的。许多智商不高、甚至有缺陷的人成了大器,如张海迪、杨光、周周等,就是榜样。
总之,在时代的机遇面前,年轻的朋友们一定要打掉这四只拦路虎,进一步放下包袱,振作精神,勇立潮头,早立志、恒立志、立大志,下定决心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为社会多作贡献。
所谓早立志,就是立志要越早越好,俗话说:“三岁看大,六岁看老”,立志越早,成才概率越大。所谓恒立志,就是立志以后要有恒心,一心一意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不要朝三暮四,这山望见那山高。所谓立大志,就是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结合起来,象毛泽东年轻时那样,“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现在,有的青年朋友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捞文凭,捞文凭的目的是为了找好饭碗,找好饭碗的目的是为了图安逸,舒舒服服过一辈子,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岳阳晚报》有个编委委员、高级记者,名叫刘衍清,大家知道他过去是干什么的吗?是个环卫工人。70年代初,我在岳阳县委办工作,他在县委门前的原城北办事处下面当环卫工人,当时他只有20多岁,整天头戴一顶草帽,眼睛高度近视,拖着一部两轮垃圾车,与垃圾打交道,又脏又累。但他胸有大志,白天拖垃圾,晚上看书写东西,开始写得也并不好,慢慢地,一篇篇“豆腐块”见诸市、省报刊,再后有的还上了中央报刊,再后调到市报社,多次得奖,成为了名记者,说明事在人为。
二 珍惜青春 尽快成才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而青春是青年人最显著的特点。认识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的青春。因为每个人都拥有青春,青春是人生的精彩华章。如果说,人生是一部小说,那么青春就是这部小说中最动人的情节;如果说,人生是首诗歌,那么青春就是这首诗歌中的最闪光的名句;如果说,人生是段音乐,那么青春就是这段音乐中最优美的旋律。青春时期抓住了,你的人生不成才也有个七、八成;青春时期浪费了,以后再努力就很难说。“大器晚成”只是少数人的现象,多数人已不可能。因此,每个人特别是青年朋友,要让自己的人生出彩,就一定要认识青春、把握青春、用好青春,让自己的青春时期成为自己人生的骄傲。
所谓认识青春,主要是要认清青春的特质。我不是哲学家,也不是生理学家,只能凭自己的直观和感悟对青春的特质进行描述。我认为青春的特质主要有三点:一是它的宝贵性。人们常说青春无价,就是青春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无论是高官权贵还是富商大贾,在青春的问题上都一视同仁。四川希望集团的总裁、饲料大王刘永好曾经对青年朋友说,要用2000万元买20年青春。这办得到吗?办不到,只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愿望罢了。任何人都不能用权力、用金钱买到自己的青春。二是它的短暂性。青春只是人生的一小段。如果人生寿命60-70岁的话,那么青春时期也就是从15岁到25岁之间的十来年,只占人生10%略多一点。所谓“韶光易逝,青春难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三是它的不可重复性。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是可以重复的,唯独人们的青春只有一次,不可重复。现在有些中青年妇女讲40岁以后,人生进入第二个青春期;有些老年人讲离退休以后,焕发了新的青春,那主要是从心理上、从精神上着眼讲的,从身体上、生理上讲,要回到青年时代的青春是不可能的。有些青年朋友之所以感受不到青春的紧迫,以为自己是青春无限,永远年轻,红颜永驻,那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实际上,在你的不知不觉中,也许细密的皱纹已悄悄爬上你的脸庞,出现在你的眼角。只有认识了青春的这些特质,你才能对自己的人生有个清醒的估量和合理的设计,并按照自己确定的目标,沿着最优的路线疾行,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否则就有可能糊糊涂涂、蹉跎一生。
所谓把握青春,主要是要把握青春的内涵。青春是什么?谁也说不清。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我之见,青春是单纯,青春是活力,青春是朝气。它的基本内涵应该包括:
1、思想纯洁,求知欲强,敢闯新领域,敢迎新事物。所谓“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青春是没有受污染的。现在的老年人回顾一生,往往最留恋的是自己的学生时代;回忆人生的朋友,往往感到同学的情谊最为纯洁无暇。为什么?因为在学生、也就是青少年时代,同学之间的友谊天真、纯洁,没有功利色彩,没有根本冲突。同学友谊的联结点只是善良、真诚、友好,而不是阴谋、虚伪、狡诈。青年人看准了的事物,就会不计利害,一心一意往前冲,历史上好多进步运动,大多是由青年学生发起和开展的,其原因就在这里。
2、思维活跃,记忆力强,容易学习新知识,容易掌握新本领。年轻的时候学东西,学得快、记得牢,以一当十,事半功倍。而上了年纪的人都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思维越来越迟钝,记忆力越来越衰退。有的人总结老年人三句话:过去的事情记得越来越清楚,当下的事情忘得越来越快;坐着就要打瞌睡,躺着却又睡不着;眼睛越看越远,屙尿越却越屙越近,的确是这样。我自己就有体会。前不久在药店买药,见到核桃竟一时不知叫什么东西;有一次见到一个老同事,也一下叫不出名字。而对于青少年时代的乡亲、朋友、事物、场景等却往往历历在目,这种状况令自己想起来都有些愕然。
3、精力充沛,体格强壮,可以攻克难课题,可以挑起重担子。青年人的生活往往有几大特点,就是吃得、睡得、玩得、干得。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休闲,除了学校、单位制度约束以外,他们自己往往没有严格的规律。吃起来猛吃,睡起来猛睡,干起来猛干,玩起来猛玩,那种玩命劲往往令自己的父母及亲人们都为之担心。而老年人恰恰相反,吃不得、睡不得、玩不得、干不得。多吃一点肠胃痛,多睡一点身体痛,多玩多干一点精力不济。青春的上述内涵就是青年人的长处和优势,发挥了这些长处和优势,好钢用在刀刃上,青春就不会虚度,人生就大有作为。否则就会错失良时,浪费年华。
所谓用好青春,就是要激发青春的潜力。青春的潜力有多大,可以说是无论怎么估量都不过分。据专家研究,人的大脑细胞的功能开发,最优秀的人也不到15%,85%的仍在闲置。不知青年朋友们注意到没有,最近几年,我国学术界升起了一颗新星。这颗新星是个女孩子,名字叫王小平,是80年出生的。他的父母亲因为有知识,被打成右派,粉碎“四人帮”后30多岁才生她。为了纪念改革开放、为了感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她的父母为她取名也叫小平。这个小平可也不简单。15岁以高于第二名70分的成绩考入大学,但因知识吃不饱,16岁不顾家长、老师劝止,自动退学,在家自学,17岁登上全国教育学术研讨会作学术报告,18岁在高校办学术讲座,19岁与人合作出版了成功学专著《大成奥秘--超越美国的成功学》,20岁出版《本领恐慌》,21岁出版《第二次宣言》以及《出发》、《奇迹》等书。这些报告、专著一面世就在全国引起轰动。特别是《本领恐慌》,有的大学是师生人手一册。毛主席1937年所说的:“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这段名言,就是王小平第一次公开引用并以此作为书名的。只有短短几年,20多岁的王小平的学术成就就已经超过了许多毕生苦钻的大学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2001年,我在市委政研室主任的任上,在书店发现了《本领恐慌》,立刻被其内容所吸引,并向同事推荐,同样受到广泛好评。
由此说明,人的青春期的潜力是多么之大。怎么用好青春的潜力,我认为一要立足当下,用好每一天。不要“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更不要留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遗憾。二要脚踏实地,办好每件事。大事由小事构成,虚事由实事抽象。好高骛远,崇尚空谈,最终百无一成。历史上,清流议政、马谡失街亭就是明显的教训。三要循序渐进,过好每一关。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仗要一个一个打,欲速则不达,这是常人皆知的道理。四要逐步积累,夯实每层梯。“千尺高楼,积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到以上几点,你的青春活力就会迅速显现。在我们市里,有很多珍惜青春、用好青春的典型事例。如现在的邵阳市长郭光文,现任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李先吉、湖南理工学院副院长余三定、市职院副书记潘岳生、市民院副书记黄湖滨等,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探索规律 科学成才
前面说过,青春朋友成才需要奋斗,需要吃苦。不奋斗,不吃苦,再好的成才理想也只是一种空中楼阁,不能实现。那么是否单纯凭苦学苦干就可以成才呢?我认为还不能这么说。有的人勤耕苦作一辈子,但不会种田;有的人吃了一辈子粉笔灰,但不会教书。单纯吃苦、读死书,也许可以得到好成绩,考一个好学校,拿一个好文凭,但不一定就能学到真本事,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高学历、高文凭的人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有那么多一流人才给二流人才打工?说明单纯的智力、知识、文凭并不能代替 真正的学识才能。目前,全国人民都在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我认为在成才的问题上同样要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循规律,讲方法,不然的话仅凭一股蛮劲,可能事倍功半。循规律,讲方法,根据我个人体会,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Hidden Message *****
四是投身社会实践,要把开放心态与开放人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磁场。所谓开放心态,就是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开明大度,兼容差异,思维灵活,善于人生调整,善于主动学习和借鉴,能够与人沟通与合作。而封闭心态则不同,这些人常常先有立场和结论,先有思维和方法,以一元化的价值、一成不变的方法处理事情,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有了开放心态,才会有开放人生,才能更好成就自己的事业。所谓开放人生,就是个人的发展不受性别、观念、环境、体制、单位、区域、城乡、国度等因素的局限,而是以成功为目标,敢于开拓,敢于进取,敢于创新,经过各种奋斗和打拼,干出一番事业。把开放心态与开放人生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视野开阔、拥有自信、富有胆略、有效策划、高效行动、不断创新整合平台、构建人脉、打造品牌的磁场,就能改变命运、改变人生。在这方面,世界上的犹太人、中国的温州人等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上千年来,犹太人四海为家,流浪到哪里就发展到哪里。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政治、经济都受犹太人操纵。据统计,美国400名富豪中,犹太人占了25%;前40名富豪中,犹太人又占了40%中。有人惊叹,世界的财富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犹太人的财富在自己的脑袋里。犹太人中还出了大批的名人特别是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近代科学三次伟大革命的科学家都是犹太人: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带来了唯物观的革命;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引起了时空观、运动观的革命;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发现了人的心灵深处的无意识奥秘,引起了人的自我认识革命。小小的以色列,只有500多万人口,立国在沙漠上,地方狭小,却在经济、科技、文化、军事上处于世界最发达的地位,令众多的与它相争的阿拉伯国家望洋兴叹,无可奈何。至于温州人,短短三十年,他们的发展遍布中国和世界各地,其成就更是举国皆知。应该说他们都是开放心态与开放人生相结合而奋斗成功的典范。
由于时间关系,就讲这些。谢谢!(演讲者:原中共岳阳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张 端 喜) 2009年2月 前辈教诲,当把握时光,体悟人生,不蹉跎,不后悔。 经验的总结,前辈的教诲,很值得学习。收藏! 成才需要日积月累,需要抢抓机遇,需要不断总结!!!!! 讲得很全面、具体、实在,论证得很好。 很全面,写得很有激情。学习了先。 前辈教诲,应当谨记,应该把握时光,好好工作。 听取下老前辈的意见和建议。。。非常感谢。。。。 看一看,这篇文章阿大声道阿斯蒂芬阿斯蒂芬啥 经历比较坎坷的长者
用自身经历现身说法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