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之舰 发表于 2013-7-22 16:21:06

文秘杂谈: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本文发表于2014年第8期《应用写作》)

原稿:
    常有秘友抱怨,辛辛苦苦写的讲话或汇报材料,自认为很不错,看着文采斐然,读着朗朗上口,但总不合领导的口味,领导讲时常常又自己动手,或不用稿子脱稿讲。出现这种情况,并不一定是你的文字水平低,而是你的材料还不是领导想说的话,不是工作上需要的话。我曾经当过秘书,也当过领导,写过材料,也看过秘书准备的材料,有一个深深的体会,那就是作为文秘工作者,研究材料固然重要,但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


  文秘工作者不是置身工作之外的工具,而是推动工作开展的一分子。写材料最终是为了服务工作、解决问题的。我们经常讲“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而要想当好“领导”,就必须经常想着领导关注的问题、想着的工作,与领导思路对接、同频共振,而不是游离于领导之外,置身于工作的边沿,为材料而材料。而要符合领导的口味,领会领导的思路,不仅仅是揣摩领导的喜好,研究领导的性情脾气和言语习惯,更重要的是研究领导所担负的工作。如果对大局中心不关心,对工作进展情况不掌握,对存在问题不研究,对思路对策不琢磨,不可能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也不可能写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强的文章。研究工作,就要经常想着工作进展的怎么样,我能为领导决策做些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我希望下边怎么干?向上级汇报,就要想着上级领导想听啥,我们到底做了些啥。我们虽然不是决策者,但我们是决策的协助者和参与者,如果总是让自己游离于工作之外,只是被动地做做“遵命文章”,还何谈参谋助手作用? 材料作用的大小,最终源自于对工作的把握。所有的文字材料都必须围绕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来进行。而中心工作正是领导最关注、投入精力最多的。因此,文秘工作就必须紧扣中心、紧贴中心,嵌入中心,一切围绕中心转,为了中心干,贴着中心写。唯如此,才能把握大局,站位全局,才能把话说透,把问题点准,把带有规律性和根本性的东西揭出来,写出的材料才能切合实际,解决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谈、就事论事。

  古人云,笔墨当随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做文秘的,如果只是在办公室咬文嚼字、闭门造车,即使文字再优美,辞藻再华丽,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一纸空文。对于写材料而言,其思想的高度和思考的深度,决定了材料的高度和深度;其对工作的关注度、融入度,决定了材料的适用度;所谓“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

    也许有人说:整天忙于应付材料,不是看就是写,哪有时间和条件去研究工作呢? 其实处处留心皆学问,无非是多看、多听、多问、多想,但这看、听、问、想,不仅仅是针对材料而言,而是针对工作。

发表稿:

       常有写材料的同志抱怨,辛辛苦苦写的材料,自认为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但领导用时却又常自己动手重写,或不用稿子脱稿讲。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并非你学历水平低、文字技巧差,而是你对实际情况不了解,对工作业务不熟悉,对问题矛盾吃不透,对解决办法把不准。
       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写文章讲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讲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但如果缺乏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了解,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也就无法写出具有‘三性’的好文章。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为文章而文章,从文章到文章,这种方法,永远写不出好文章。”
      李瑞环的话给我们以深刻启示,那就是,对于写材料而言,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因为写材料最终是为了服务工作、解决问题的。我们经常讲“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而要当好“领导”,就必须经常想着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领导想着的工作,做到与领导思路对接、同频共振,而不是游离于领导身份之外,置身于工作边缘,为材料而材料。如果对大局中心不关心,对工作进展不掌握,对存在问题不研究,对思路对策不琢磨,就不可能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也不可能写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强的文章。研究工作,就要经常想着工作进展怎么样,我能为领导决策做些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我希望下边怎么干?我们虽然不是决策者,但我们是决策的协助者和参与者,如果总是让自己游离于工作之外,只是被动地做“遵命文章”,还何谈以文辅政?何谈参谋助手作用?
**** Hidden Message *****

老猫 发表于 2013-7-22 17:58:08

支持余兄的看法,很多东西在材料之外,要学会关门当领导。写讲话稿动笔前,自己要先给自己一个答案。谁来讲,讲给谁听,在啥场合讲,在什么背景下讲,会议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领导在最近的类似会议讲过啥?领导的关注点在哪里?哪些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或批评?心里有底,写起材料才有针对性,才能写出领导想说的话。

西乔 发表于 2013-7-22 19:10:57

一阵见血!
入职之初,一位仁兄给我讲过,“文件,见闻也”。
理论高于实践,源于实践。作为文秘工作者,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就材料写材料,而是要多看多听多思,站在领导的角度和高度上认识工作、琢磨工作,指导工作,真真发挥文以载道的效用。否则,我们苦苦埋首于文字,岂非误己误人误社会!

/ty雪儿 发表于 2013-7-23 12:05:27

本帖最后由 /ty雪儿 于 2013-7-23 13:31 编辑

看到这篇文章首先印入我眼帘的是文章标题,标题用得很好,研究工作确实比研究材料更重要,文字工作者的工作出发点本来就是为了工作而搞材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或许有时我们偏离了工作本身应该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好的问题。只为了材料而写材料,只想到怎么把材料写漂亮,而不是想到材料在工作中起到什么作用,解决什么问题。
以上观点只是个人愚见,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指批评指正。
谢谢余前辈的分享,让我对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把材料写好有了更深的认识。

余之舰 发表于 2014-8-28 10:36:55

本帖最后由 余之舰 于 2014-8-28 10:38 编辑

    谢谢老猫如此细致搞了新旧对照,谢谢各位。    这篇稿子《应用写作》作为今年第8期卷首语刊发了。当时总编说,卷首语不能超过1000字,所以调整删减到了1000字左右。所以大家看到的和网上发表的不一样。通过修改,也精炼充实了些。也使我更深刻认识到“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
    所有的文章都是需要打磨的,而打磨又无止境,想起了“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大家可都不容易啊。
    想起了文稿修改演播室,这个栏目好。过去说修改好像只是写文章材料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实修改是贯穿全方位、全过程的。在修改中总结,在修改中感悟,在修改中借鉴,在修改中成长。任何优秀的材料者基本上都是在修改中变得完美的,每个人就是在修改中不断修正自己而成长的。
    欢迎大家批评!


寒枫洒月 发表于 2015-6-25 19:58:57

李瑞环的话给我们以深刻启示,那就是,对于写材料而言,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因为写材料最终是为了服务工作、解决问题的。我们经常讲“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而要当好“领导”,就必须经常想着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领导想着的工作,做到与领导思路对接、同频共振,而不是游离于领导身份之外,置身于工作边缘,为材料而材料。如果对大局中心不关心,对工作进展不掌握,对存在问题不研究,对思路对策不琢磨,就不可能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也不可能写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强的文章。研究工作,就要经常想着工作进展怎么样,我能为领导决策做些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我希望下边怎么干?我们虽然不是决策者,但我们是决策的协助者和参与者,如果总是让自己游离于工作之外,只是被动地做“遵命文章”,还何谈以文辅政?何谈参谋助手作用?

知足常乐是幸福 发表于 2015-4-3 20:58:42

李瑞环的话给我们以深刻启示,那就是,对于写材料而言,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因为写材料最终是为了服务工作、解决问题的。我们经常讲“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而要当好“领导”,就必须经常想着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领导想着的工作,做到与领导思路对接、同频共振,而不是游离于领导身份之外,置身于工作边缘,为材料而材料。如果对大局中心不关心,对工作进展不掌握,对存在问题不研究,对思路对策不琢磨,就不可能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也不可能写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强的文章。研究工作,就要经常想着工作进展怎么样,我能为领导决策做些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我希望下边怎么干?我们虽然不是决策者,但我们是决策的协助者和参与者,如果总是让自己游离于工作之外,只是被动地做“遵命文章”,还何谈以文辅政?何谈参谋助手作用?

王挺 发表于 2015-3-24 15:53:27

李瑞环的话给我们以深刻启示,那就是,对于写材料而言,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因为写材料最终是为了服务工作、解决问题的。我们经常讲“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而要当好“领导”,就必须经常想着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领导想着的工作,做到与领导思路对接、同频共振,而不是游离于领导身份之外,置身于工作边缘,为材料而材料。如果对大局中心不关心,对工作进展不掌握,对存在问题不研究,对思路对策不琢磨,就不可能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也不可能写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强的文章。研究工作,就要经常想着工作进展怎么样,我能为领导决策做些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我希望下边怎么干?我们虽然不是决策者,但我们是决策的协助者和参与者,如果总是让自己游离于工作之外,只是被动地做“遵命文章”,还何谈以文辅政?何谈参谋助手作用?

泽浪 发表于 2020-5-21 15:20:02

对于写材料而言,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因为写材料最终是为了服务工作、解决问题的。我们经常讲“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而要当好“领导”,就必须经常想着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领导想着的工作,做到与领导思路对接、同频共振,而不是游离于领导身份之外,置身于工作边缘,为材料而材料。如果对大局中心不关心,对工作进展不掌握,对存在问题不研究,对思路对策不琢磨,就不可能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也不可能写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强的文章。研究工作,就要经常想着工作进展怎么样,我能为领导决策做些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我希望下边怎么干?我们虽然不是决策者,但我们是决策的协助者和参与者,如果总是让自己游离于工作之外,只是被动地做“遵命文章”,还何谈以文辅政?何谈参谋助手作用?

smanine 发表于 2021-12-7 00:12:58

我们经常讲“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而要当好“领导”,就必须经常想着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领导想着的工作,做到与领导思路对接、同频共振,而不是游离于领导身份之外,置身于工作边缘,为材料而材料。如果对大局中心不关心,对工作进展不掌握,对存在问题不研究,对思路对策不琢磨,就不可能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也不可能写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强的文章。研究工作,就要经常想着工作进展怎么样,我能为领导决策做些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我希望下边怎么干?我们虽然不是决策者,但我们是决策的协助者和参与者,如果总是让自己游离于工作之外,只是被动地做“遵命文章”,还何谈以文辅政?何谈参谋助手作用?

dhs1987 发表于 2015-3-19 17:52:32

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写文章讲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讲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但如果缺乏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了解,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也就无法写出具有‘三性’的好文章。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为文章而文章,从文章到文章,这种方法,永远写不出好文章。”

heb1984 发表于 2016-9-8 10:15:38

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写文章讲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讲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但如果缺乏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了解,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也就无法写出具有‘三性’的好文章。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为文章而文章,从文章到文章,这种方法,永远写不出好文章。”

科比王者归来 发表于 2016-9-7 17:53:49

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写文章讲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讲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但如果缺乏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了解,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也就无法写出具有‘三性’的好文章。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为文章而文章,从文章到文章,这种方法,永远写不出好文章。”

沉静如水 发表于 2015-3-23 13:59:28

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写文章讲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讲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但如果缺乏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了解,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也就无法写出具有‘三性’的好文章。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为文章而文章,从文章到文章,这种方法,永远写不出好文章。”

烧饼加凉粉 发表于 2013-7-22 17:32:38


有道理。最怕下笔千里离题万里·

余之舰 发表于 2013-7-23 08:27:57

烧饼加凉粉 发表于 2013-7-22 17: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道理。最怕下笔千里离题万里·

谢谢烧饼加凉粉朋友,谢谢!!

余之舰 发表于 2013-7-23 08:29:55

夜猫子 发表于 2013-7-22 17: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余兄的看法,很多东西在材料之外,要学会关门当领导。写讲话稿动笔前,自己要先给自己一个答案。谁来讲 ...

谢谢夜猫子版主持续支持和鼓励,您的支持是俺最大的动力!

余之舰 发表于 2013-7-23 08:32:37

西乔 发表于 2013-7-22 19: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阵见血!
入职之初,一位仁兄给我讲过,“文件,见闻也”。
理论高于实践,源于实践。作为文秘工作者, ...

感谢西乔精评!“文件,见闻也“,真乃一语中的。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重要,真正的秘书说起工作来也是头头是道的。

无限回忆 发表于 2013-7-23 13:33:43

说的太棒了,以前总想着把材料写出彩、写华丽、写漂亮,却忽略了真正的内涵,材料的立意和深度,还请老师以后多多提点

zhangjing9792 发表于 2013-7-23 14:45:10

以前写起材料来,东拼西凑,只写个大概,完全没有什么章法可言,一直都是很疑惑。今天看完这篇文章,觉得写作有了方向性。日后必要好好练习。文章写到我的心里。保留下来,日后好好练习!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文秘杂谈: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本文发表于2014年第8期《应用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