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猫为虎三步骤(一)----浅谈公文修改
本帖最后由 长安老耿 于 2014-9-24 16:05 编辑一、解题:什么叫“化猫为虎”?
我曾经写过一篇《“照虎画猫”三步骤》的系列文章,说的是初学写作者,怎样入门写公文。在那篇文章里,我说:
什么是虎?什么是猫?
领导要求起草的文件,就是我们将要画的“猫”。但是,我们没画过猫,怎么办?好办。你去找一只“虎”来,照“虎”画“猫”就行了。“虎”是什么?“虎”就是公文的规范文本。
在本文里,我还是套用上边的比喻,把领导要求修改的、或者我们自已要修改的公文称之为“猫”,把修改之后的合格的公文称之为“虎”。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化猫为虎”。
“化猫为虎”,就是修改文章。
也许,您注意到了,我写的是“化”,而不是“画”。为什么用“化”而不用“画”呢?我以为,“画”者,只不过是画皮毛而已。凡是大家,表面上,看其用笔在“画”,实则,用心在“化”。 “化”者,一是,“化”灵魂,二是,“化”筋骨,三,才是画皮毛。此“画”,也是“化”,由内而外的“化”。
凡是大家,都注重文章的修改。“马克思写《资本论》,从计划到草稿都经过了多年的和多次的修改。他给恩格斯写信说‘这自然象生小宝宝一样,在一阵剧痛以后用舌头去遍舐那活宝宝,多愉快呀。’在文学家方面,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据说修改过七遍。他们写那样大的作品还改了又改,我们平常写短文章更应当多加修改了。”(何其芳《西苑集》)
何其芳先生说过,“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那么在,修改公文 “化猫为虎”的过程中,要用那些功夫呢?
上文,我解释了为什么把修改文章叫做“化猫为虎”。在此,我想说一说,怎样才能看出,要化的“猫”有什么毛病。
二、诊断:“病猫”病在那里?
那么,在修改公文 “化猫为虎”的过程中,要用那些功夫呢?
记得,好象是陆游吧?他对想要学写诗的儿子说过:汝要学写诗,功夫在诗外。俗语云:功夫在外不在内。
把这两句话的本意,借用并延伸一下,是不是同样可以说,修改文章的功夫,也在文章之外。
几乎每个人都看过大夫。你看,大夫给病人看病时,首先,要对病人进行诊断。西医,惯用听诊器,血压测量计,还让你先去做种种名目的化验、拍片子。**呢?先让你把手伸出来,号一号脉。然后,才给你开药、打针,做手术。
因此,我们在“化猫为虎”之前,首先,要对“病猫”进行一番诊断,看看这只“猫”病在哪里。
大致说来,病猫的诊断分为三步:
一、询问。
一问“病猫”的领导。一篇公文完成之后,要送交领导审阅。领导如果不满意,往往指示要进一步修改。这时,你切不可拿起稿子,转身就走。而应该向领导询问对文章的修改意见,越详细越好。这一步,不可忽略。俗话说,干活不由东,累死都没功。二问“病猫”的主人。如果,你是修改同事的文章。还应该问一问同事,请同事谈一谈他对自已文章的意见。并且,最好是把问之所得都记录下来。
二、体检。
怎么“体检”呢?我的笨办法是阅读,并且至少要读三遍。这就是“三读”:一读查立意,二读查结构,三读查语言。鲁迅先生说“写后至少看两遍”,改文章也应这样。鲁迅尚且“写后至少看两遍”,我们改文章,有时是改他人的文章,看三遍也不为多也。
三、写“病历”。
就如同大夫给病人诊断后要写病历一样,修改文章,也要写修改意见或修改提纲。初学者写在纸上,笔杆子写在心上。 “病历”写些什么内容呢?一写领导对文章修改的要求;二写文章原作者对文章的意见;三写自已阅读时发现的“毛病”和修改的思路。
其次,开“药方”,照方抓药。
**** Hidden Message ***** 好好回复,认真学习,这个更有针对性。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写材料都是拿别人的文章来改,要改成自己的东西,符合当地的实际,切合领导的思想,化猫为虎,化字体现了精髓。 旧文章读出新味道,别沉了,重新推荐给大家。 、写“病历”。
就如同大夫给病人诊断后要写病历一样,修改文章,也要写修改意见或修改提纲。初学者写在纸上,笔杆子写在心上。 “病历”写些什么内容呢?一写领导对文章修改的要求;二写文章原作者对文章的意见;三写自已阅读时发现的“毛病”和修改的思路。 学而不思则罔参考,看看怎样化猫为虎 “化”字精髓,精辟。我要学习。
很好的文章,很想看下去啊,很用心的回复 总之就是拿别人的变成自己的,然后再拿别人的,再变成自己的 汝要学写诗,功夫在诗外!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