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青少年教育讲座: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
<strong>提要:</strong>要使得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就需要因性施教。报告人分析了我国现代教育面临的背景,指出我国教育面临四大挑战;然后指出男孩面临的四大危机及其原因。促使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原则是因性施教,教育方法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报告人强调,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亲子关系好坏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br/>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br/> 现在的中国表面上很重视教育,实际上却是一个教育荒废的时代,真正的教育被忽略了。比方说家庭教育,它是对人影响最深刻、最持久的教育,它本来是一种情感的教育、生活的教育、习惯的培养。可是我们现在的家庭就像第二所学校,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技能,忽略了人性、感情、道德教育。<br/> <strong>中国教育面临四大挑战<br/></strong> 第一个挑战,信息化时代动摇成年人的权威地位。今天的父母难当,老师也难当,为什么呢?从来没有任何时代像今天这样,孩子知道很多大人不知道的事,这就是信息化时代动摇了成年人权威地位。70%以上的中小学生认为,在网络方面他们比父母懂得多。中央电视台两次批评一个叫“摩尔庄园”的儿童游戏,结果遭到儿童的群体攻击,往他们网站灌水,他们说“你们不让我们玩这个,难道你让我魔兽争霸、魔兽世界吗?”儿童团结起来攻击中央电视台,很多成年人都没想到。有一个中学生跟我说,“孙老师跟你说实话吧,现在的父母都是‘菜鸟’,我们是精通网络的‘老鸟’,今天的时代是菜鸟教育老鸟的时代”。<br/> 现在的父母特别害怕自己的孩子染上网瘾,我们刚完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调查,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染上网瘾呢?一是家里没有电脑的孩子容易染上网瘾。现在孩子们在一起必谈网络,你孩子连网络都不懂能行吗?还能跟人交流吗?所以他就千方百计要上网,家里没有就去网吧、去同学家里上,谁家大人不在家就去谁家上,失去了成年人的监控更控制不住网瘾。二是父母不会上网的孩子容易染上网瘾。父母不会就没法指导孩子,要不坚决不让上,要不不知道该怎么控制。倒是父母会上网的,该你上你就上,让你玩你就可以玩,但是控制有方、适度,这样的孩子网瘾少。这样一个时代父母不学电脑不行,不买电脑也不行。三是把电脑放在孩子房间的,孩子容易染上网瘾。预防孩子网瘾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把电脑放在客厅、父母房间等公共位置。把电脑放在客厅,孩子上网玩游戏,他坐那儿玩的时候总觉得背后有一双眼睛看着自己,他就得收敛、控制一下,这就是有效的监督。<br/> 在网络时代,父母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像今天这样需要学习,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这就是信息化时代动摇了父母的权威地位。<br/> 第二个挑战,独生子女时代给教育带来挑战。我们成年人很多都有兄弟姐妹,分享的意识很强。现在家里就有一个,好的就是他的,特别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社会心理学认为,独生子女像病人,父母像医生,而兄弟姐妹是护士,“病人”应该跟“护士”在一起,我们很多道理都是从兄弟姐妹当中获得的,可现在没有。“医生”还很忙,“病人”老找不到“医生”,所以孩子老自言自语。<br/> 第三个挑战,孩子性发育提前而性教育依然滞后。十年前调查发现,女孩子来例假的平均时间是12.54岁,男孩子有遗精现象的平均时间是13.85岁,现在估计又提前了。在小学毕业和初一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就发育了,我们做好了性教育准备没有?我们会不会性教育?现在出现什么现象呢?在北京一个非常有名的学校的初一班上,老师上课说,“同学们,最近咱们班出现打架的事件是不能允许的,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庭,大哥哥要照顾小弟弟。”没有想到底下哄堂大笑,老师蒙了,大哥哥照顾小弟弟不对吗?同学为什么乐呢?同学们对小弟弟有另外的理解。老师说“不要笑了,安静一点,冷静一点,咱们同学最近心情浮躁,作业不认真,我告诉你们,咱们这样的学校是好学生就必须做到一条,作业要认真做。”这个笑得比刚才还厉害,老师看不懂了,认真做作业有问题吗?同学们对“做”有另外的理解,那是做爱的做。怎么办呢?你说什么他都往那儿拐弯。孩子到小学五、六年级、初一的时候对性非常好奇,我们的家庭、学校做好这个准备没有?我敢说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地方性教育是先进的。北京出现过某重点高中两个高一的学生把孩子生出来,这是非常尖锐的问题,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校必须应对这样的问题。最近中学生手机上网涉黄的话题让很多家庭不安,2009年中央电视台请我做的四次焦点访谈有两次谈到手机上网涉黄。孩子在家里上网父母还能管住别上黄色网站,别下载黄色图片,孩子拿着手机走了,你怎么看得着?北京一个重点高中,一个高一女生说,“我们班里47个同学人人上网看黄色信息,有男生给我发一个淫秽色情图片或者视频,我看了特恶心。我怎么办呢?我只能发给他一个比他更恶心的,那才说明我有水平,我不怕。”在这样情况下,没有性教育怎么行呢?所以建议家里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应该和孩子很自然地谈一谈性的问题,如果实在谈不了,至少在家里放一两本性教育的书,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br/> 第四个挑战,应试教育带来巨大压力。北京年年上演择校大战,现在小升初是义务教育阶段,法律规定免试就近入学,可是好学校少竞争激烈,又不让考试,就生出各种招。几年前是看公共外语成绩,结果就出现五万小学生参加公共外语考试,后来政府给取消了,取消之后奥数就成替代物了。什么是奥数呢?人大复印资料的一位主编说,“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奥数过程就是反复证明自己是一个傻瓜的过程。”也不能说奥数一点价值没有,但是只有5%左右的数学天才、爱好者喜欢玩这种游戏,绝对不适合所有孩子去学,让奥数成为一个选拔工具简直糟糕极了。现在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就是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的倾向,幼儿园就开课,还布置作业。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把早期教育变成早期摧残。<br/> 教育一定要有一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我们今天教育面对的背景比较复杂,要想让孩子很好地成长,家庭教育特别重要,学校教育改革也非常必要。<br/> <strong>男孩的四大危机<br/></strong> 接下来从因性施教角度谈下关于孩子的个性培养。我和两个儿童心理学博士做了一年半的研究,最近出了一本《拯救男孩》的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说中国已经失去一代男人,独生子女家庭把男孩当女孩养,优秀女孩子多,优秀男孩子少。他这么讲是有道理的,没有磨炼、没有运动、没有摔打,男孩子怎么可能成为男人呢?我们过去提出的是因材施教,现在要举起因性施教的旗帜了。<br/> 据中央电视台的报道,每年8月份特别是8月下旬,很多预产期是9月份、10月份的孕妇都提前剖腹产,就是为了让孩子赶在9月1号前出生早上学,否则就晚将近一年。这个消息真可怕,除了不超过3%的超常男童外,五岁男孩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三岁半女孩的水平,男孩手指运动神经、读写能力都比女孩发育晚。我认为,对绝大多数男孩来说,早于六岁上学就是一个灾难性选择,是麻烦的开始。天不亮你就把人拽起来,他跟不上、听不懂肯定要犯错误、要捣乱,肯定会成为问题儿童。我们现在小学、中学所有的问题儿童、差生绝大多数是男孩子,班干部、队干部、学习好、乖巧的都是女孩子。为什么呢?女孩子比男孩子发育早得多。我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我们的理事长是院士,他说有一个理论说女孩发育周期短,男孩长。比方说,女孩发育的一个周期是七年,男孩一个周期是八年,女孩发育两个周期14岁,男孩发育两个周期16岁,差别很大。但是北京晚报刊登一个消息说,网上调查发现75%的网民赞成早于6岁上学。如果这个调查数据可靠的话,这是一个可怕的民意!现在欧美国家,包括澳大利亚给男孩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晚上学一年。<br/> 其实男孩和女孩生理差别是自然现象,问题的严重性就在于教师和父母忽略这种差别。新浪网请我去给妈妈们做节目,我发现至少一半的妈妈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儿童,或者说虽然现在不超常,经过培养也能超常。其实你再怎么努力,人类智力超常分布不会超过3%,这是铁的规律。有这样一种心情的妈妈就不能理解并宽容男孩子落后,男孩子就遭难了,所以拯救男孩的关键是拯救教育、改变教育。<br/> 现在的男孩子面临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社会危机共四个复杂的危机。<br/> 第一,学业危机。现在小学男生落后于女生,班队干部男生少女生多,三好学生男生少女生多。2008年北京小升初推优入学,很多学校男女比例达1:2,女生是男生两倍以上。中学学习成绩总分女生高于男生,学习成绩最好的女生多于男生,女生优势科目六项,男生优势科目只有三项。现在是女孩全面崛起,男孩全面溃败。再看高考状元,男生占高考状元比例由2000年的66.2%一路下滑到现在的39.7%,女生由33.8%一路上扬至60.3%,最高达64.6%。按说中学男孩子应该赶上来,大学更是男孩天下了,但是现在大学中,从2006年到2008年,每年有五万大学生获国家级奖学金奖,全国几乎所有省份获奖女生是男生的两倍以上,女生占了70.2%,男生只占29.8%。现在北京有20万“蚁族”,20万大学毕业生像蚂蚁一样,为每个月两千块钱的收入奋斗。“蚁族”里也是男生占绝大多数。这个现象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英国、澳大利亚、美国都出现男生全面溃败、女生全面崛起的情况。美国的女性比男性更愿意上大学,更可能读到毕业。<br/> 学业落后产生习得性无助、消极自我的失败型人格,学业失败会导致收入低、职业不稳定、婚恋不理想等各种问题。<br/> 第二,体质危机。现在的孩子哪有时间运动?他们体质下降,肥胖率由0.19%直线上升到11.39%。新华社有一个报道说,自1993年开始,他们持续报道了中日少年夏令营的较量,最近根据18万中小学生体质检测结果写了一个新闻报道,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孩子胖无力影响国家竞争力。<br/> 第三,心理危机。男孩子发生多动症、学习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网瘾远远高于女孩子。<br/> 第四,社会危机,男孩子更容易卷入暴力和犯罪。在工读学校、未成年人犯管教所中,男孩子数量多于女孩子,2007年工读学校在校男生占86.3%。北京未成年人管教绝大多数也是精力旺盛、身体强壮的男孩子。<br/> <strong> 男孩危机的原因<br/></strong> 为什么男孩危机比较大?<br/> 首先,生理上有三个因素导致男孩危机。<br/> 一是荷尔蒙睾丸素。青春期以后,男孩子的睾丸素是女孩子的15倍。睾丸素荷尔蒙发育降低连接大脑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限制两个半球联系。主要管语言功能的是脑左半球,女孩子语言能力强,是因为女孩子两个脑半球的联系均衡而畅通。男孩子语言能力差、爱冒险,爱竞争、爱挑战、爱争吵,就是荷尔蒙睾丸素在起作用。<br/> 二是血清素。血清素是使情绪稳定,帮助控制冲动的生理因素。这么好的东西恰恰是女孩子远远比男孩子多,男孩子好冲动、控制力差,这就是他的特点。<br/> 三是杏仁核。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杏仁核也是男孩不如女孩,男孩子在一起老喜欢打架、冲撞就跟这个有关系。<br/> 其实男孩女孩各有优势,男孩子视觉空间能力、数学能力很强,女孩子语言能力、情感表达力和敏感性强,所以男孩和女孩有不同学习方式和特点,差别很大。男孩喜欢体育,女孩子喜欢音乐;女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语言沟通、聊天、阅读,男孩子喜欢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参与体验。麻烦的是,现在我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的课程,以语言交流为主的课程占了绝大多数,女孩子还能听进去、听得懂,男孩子听一会儿就听不懂了、听不进去了,就坐就不住了,这是他的特点不是缺点。但是问题就在于我们就把它看做问题,是不好好表现的差生。我那次在北京电视台做节目,有一个从法国回来的妈妈很聪明,她有两个儿子,每天领着孩子放学回家,先让两个儿子在外面玩一个多小时,然后再回家,这个妈妈非常高明。为什么呢?玩一个多小时以后,孩子已经把很多能量释放了,运动满足了,回家再写作业,就能专心做了。<br/> 我们现在很多家庭特别可怕,孩子白天没有时间运动,回家要赶快写作业,写完作业以后,有时候家长再加一点,孩子一晚上都在磨作业没有时间玩。这样的孩子特别容易出麻烦,因为男孩子每天至少需要四次以上的课外运动,现在大概连一次都不能保证。现在中小学包括幼儿园追求的校园文化都是以“静”为核心的文化,安静、轻声、慢走、不要跑、不要跳,这完全是违反儿童天性的,这样下去孩子要出问题的。<br/> 其次,父教缺失是男孩危机的重大原因。<br/> 父亲是男孩子第一个男性榜样,是不可替代的。我们连续四年主持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比较研究,就问高中男生“当你遇到烦恼的时候给谁说?”四个国家一样,都把同性同伴就是男同学放在第一位。日本、韩国、美国把母亲放在第二位。中国把女同学、异性同学放在第二位,母亲放在第三位。日本、韩国、美国把父亲放在第五位。中国父亲在前五位榜上无名,排在网友之后。中国父亲可信任度、影响力还不如网友,网友19.4%,父亲15.8%。<br/> 有人说父教缺失这么严重吗?大家都知道象是一个很温顺的动物,一般不攻击别人。最近南非国家公园管理人员发现,南非小象变得非常暴躁,攻击性非常强,去追白犀牛把白犀牛撞倒用脚踩死,以前没有这么残忍的现象。专家研究结果是什么呢?是因为非洲大象繁殖太多了,工作人员就杀了很多老象、公象,而公象有照顾小象、管教小象的一种作用,把它杀掉之后,小象就失去监管变得暴躁不安。<br/> 2002年6月16号,海淀区南极速网吧发生火灾,两名纵火者不到15岁。他们两个人到网吧去玩钱不太够,网吧服务员笑话他们穷光蛋还来玩?他们两个特生气,就把剩下的钱买了汽油,晚上烧网吧。结果不知道那天风向怎么回事,网吧火一着里面的人出不来,烧死了25个年轻人,大部分是大学生。后来这个案子破了,公安局审讯就问你这是干吗?孩子说“我就要烧死你们。”这两个孩子都是父母离异的,爸爸妈妈都不管,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年纪大管不了,学校也不知道他们在哪儿。<br/> 美国的数据很惊人,70%少年犯出自单亲家庭,60%强奸犯、72%少年凶杀犯、70%长期服役犯人、90%无家可归和离家出走孩子来自无父家庭。为什么呢,因为父亲在帮助男孩控制情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爸爸不严自威,爸爸代表一种规则、威严。但是爸爸给孩子又不完全可怕,父亲的作用怎么解释呢?在婴儿四五个月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父亲和母亲的不同。妈妈抱孩子抱得很紧,孩子感觉很温暖很安全,爸爸抱孩子都比较松,爸爸都有劲,晃这儿晃那儿、放在肩膀上、举起来,所以孩子从小感觉爸爸一抱就兴奋,就往上蹿,他知道玩的时间到了,有劲的人来了,可以自由的蹿来蹿去了。任何一个国家、地方的妈妈带孩子的活动半径、力度都很小,做游戏、讲故事、玩土。爸爸带孩子撒得比较远,爸爸带大的孩子胆子大、独立性强。这个给我们启发,人的发展有两个方向:第一个发展亲密性,妈妈有天然的功能;第二个发展独立性,爸爸有天然这个方面的功能。爸爸从养育的方式就给他带来独立、勇敢,要有责任,要有规则。所以爸爸、妈妈的教育都不可缺少。对女孩子也是这样,研究发现父亲关心孩子教育,女孩子会更加有理想、有理性的追求。世界上很多杰出女性都发现父亲对她们有很重要的影响。<br/> 现在父教缺失的现象太突出了。北京的哥就是父教缺失形象代言人,很多的哥都认为老爷们不用管儿童教育,他们的任务就是挣钱,教育是妈妈的事。关于父教的问题,世界上瑞典做得最好,瑞典1995年颁布一部《父亲法》,法律规定当孩子出生第一个月内,父亲要带薪休假一个月,在孩子12岁之前,每年父亲、母亲都要带薪休假陪伴孩子。我觉得中国应该借鉴这部法律,非常需要。<br/>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很难管?可能就是小时候基础没打好。怎么打好基础?韩国前教育部长文龙鳞教授提出,10岁之前的孩子培养的关键是基本道德智能,就是基本的道理能力。孩子在两岁之前,要把安全感、幸福感建立起来,两岁到五岁时,特别要敢于对孩子说“不”,因为两岁到五岁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建立规矩、规则的关键时期。五岁到十岁要继续对孩子进行友谊、诚实等品德教育。十岁以后青春期教育的重要原则是理解和尊重。<br/><strong> 因性施教化解男孩危机<br/></strong> 应对男孩危机,就要因性施教。如何因性施教?<br/> 第一,学校可以分性别教学。北京市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比方说初中体育课开始倡导按性别分开上。我认为可以尝试男女分班但不赞成男女分校,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育评价都要有一套改革。现在的考试制度利女不利男,语数外是主要的课,两门有利于女生,男生只有一门,应该加大运动分数。<br/> 第二,要改变对男孩的态度。男孩有缺点也有优点,但是更多是不同于女孩的特点,要把他暂时落后看作是特点不是缺点。改变对待男孩的方式,当男孩表现胆怯的时候,我们不是一味的指责,而让他学习如何勇敢,如何成为男子汉。对他们的要求要适当,我觉得家有男孩的特别要有这个意识。当然我觉得女孩子也很重要了,女孩子有语言的优势,特别需要多接触一些文学类的、语言类的,语言、文学的熏陶对女孩的智力、情感丰富大有好处。<br/> 第三,提高男教师的比例。包括幼儿园要特别多几个男阿姨,中国现在只有两千个幼儿园男老师。为什么现在男孩子女性化呢?因为身边女人太多了,家里多是女的管孩子,学校女老师也特别多,男老师对男孩子宽容,对性格的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br/> 第四,父亲的参与极为关键。父亲是男孩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再忙碌的爸爸都有可能做一个好爸爸,父教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比方说,有一个女博士跟我说,她在一个小县城长大,她爸爸跑供销长年不在家,但是她爸爸每一次回来都给她买转笔刀,她家里两个柜子摆满了各种各样转笔刀,从80年代、90年代转过来得多少啊,这就是爸爸的心。而且她过生日的时候,她爸爸在遥远的地方都会跑到邮局发一封电报,在小县城接到远方电报就为她的生日,她知道父亲现在有我,很重视我,这就是父教。父教的方法也很重要。比方说有的父亲工作很忙,回来很晚,一看儿子还在那儿写作业,心生怜悯就过来了,“吃饭了吗?作业写完了吗?睡觉。”这不是好父亲,好父亲怎么办呢?到孩子身边坐一会儿,糊噜糊噜脑袋,跟他说“宝贝,今天过得开心吗?有什么事跟爸爸说一说。”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观察儿子的表情,孩子的表情写满成长的密码。你看高兴还是伤心,是犹豫还是舒展?有的孩子看你挺慈祥就开始有一点放松了,说“今天谁谁打我了”,父母碰到这个事怎么办?六个字“大耳朵、小嘴巴”,多问少说,“打你哪儿?我看看是不是伤得厉害,为什么打你呀?你老师知道吗?你是不是很难过,你想怎么办呢?”你得多问让孩子把心中委屈经历说出来,他说出来之后问题就解决一半了,有人关心、有人分担委屈压力就减少了,然后你再给他出几个主意试试看,不行明天老爸再给你出几个主意,这个问题一定可以解决。孩子说这样行,所以说你看是不是讲方法了。有的夫妻离婚了,缺父教怎么办?男性亲戚、男性教练都可以起到一个代理父亲的角色。一定不要说离婚了,从此都是妈妈或者亲戚照料这个孩子,这样对孩子发展很不利,所以父亲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当然还要一条很重要,母亲要特别注意维护父亲的威信。母亲是父亲教育的一个桥梁,有时候稍不注意就容易贬低父亲,母亲这么一做的话,父亲就很难做了。所以母亲要肯定、发现父亲的优点,相互维护。即使离异也不要相互指责、播种仇恨,否则会使孩子对爱情不信任、对婚姻不信任。有一些父母离异过的孩子,将来离异可能性增加,跟这个有关系。<br/> 第五,母亲需要智慧,对男孩一定要放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很小的时候,他妈妈就让他一个人到很远的地方去,非常信任他。我们现在培养男子汉,并不一定让孩子长得高高大大,男孩子最本质的特点是责任感。培养责任感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有岗位、有任务。<br/> 中国母亲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只会示强不会示弱。比方说,<br/>**** Hidden Message ***** <p>说得很有深度。</p> 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