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有信必复"中的政府姿态是关键
有信必复可能吗?有信必复很难吗?有信必复有必要吗?一个官网的有信必复受热捧,在全国4.5万个政府网站中会不会产生涟漪效应?<p> “判定是否贪污不能以身体胖瘦为依据”——这是四川成都新都区政府官网回复网友“泰兴镇观东村当官的个个肥头大耳,不贪才怪”的一句话,幽默的表述赢得不少网站及网民追捧。该网站“香城新都网”被网友称为“最务实也最有个性的官方网站”,并不仅因其幽默回帖,更因其对网友的有信必复,且不删帖。</p>
<p> 我们见的更多的官网,有的是网民咨询有去无回,偶有回复,也是官腔十足;有的是“长睡不醒”,在线咨询栏目显示回复最新时间,居然是两年前某月某日;更有错误百出的,如河北邢台市行政服务中心网站,网友咨询如何养牛,得到的回答却是如何办理离婚,网友咨询如何办理准生证,却被告知请咨询南水北调办公室——原来是网站的内部代码出了问题,之前也有黑客侵入而致政府网站瘫痪的。如此懈怠管理下,也就谈不上令网友满意了。</p>
<p> 有信必复可能吗?网民来信大体分几类:一类是关于个人生活的,如一网友为即将失业而苦恼,广西公路管理局网站回复“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心态最终决定你所处的高度”,人性化的劝告赢得一片叫好,该网站被称为“最幽默最认真”官网。不打官腔,心平气和,讲究说话艺术,这类问题的回复相对容易赢得喝彩。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body>
<tr>
<td><!--招行-->
<div id="adhzh" name="hzh">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body>
<tr>
<td></td></tr></tbody></table></div></td></tr></tbody></table></p>
<p> 另一类也简单些,“某条路太烂了,得修修”,“某条街太闹了,得管管”之类的投诉,事情不大,回复、解决起来也不太难,但要有耐心。</p>
<p> 再一类是有举报性质,但没太多实据,多带些牢骚。对此,一句“判定是否贪污不能以身体胖瘦为依据”,把道理讲明白了,人的气也就顺了,误解、偏激就少了。</p>
<p> 最复杂的,是涉及若干利益纠葛的举报,如举报某官员贪赃枉法,或投诉哪里拆迁不公,就不是几句幽默回复可化解的,需要大量艰苦的后续调查与处理。但官网给了百姓一个便利的举报通道,如果这一通道畅通,可能就会少了几拨进省城、进京城上访者。同时,它可能让很多官员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时时被无数双眼睛盯着的压力,这比起监管部门派人暗访督促公务员勤政廉政,更事半功倍。</p>
<p> 有信必复很难吗?新都区网上信访科只3个工作人员,当然背后是一系列制度要求相关部门配合,可见这事也没多难。前提是人家把政府网站的管理当回事,对于这一网上信访通道,不是当成应付上面的摆设,而是当成政府的“一面镜子”,对网友提问没有爱理不理,也没有“围追堵截”,而是努力拆除官民之间的隔膜之墙,搭建沟通之桥。有了这样的定位,后面具体的事就顺当了许多。</p>
<p> 有信必复有必要吗?有网民评价新都区网站的做法,“这是一个挑脓包的过程,脓包出现一个,挑一个,病也自然而然地好了。”换句话说,就是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问题由小积大。近来一些重大群体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有些事看似突发,实际上都有一个“民意—民怨—民怒”的过程,即由民间纠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而转化、升级。如果苗头刚出现时,有关部门反应敏捷些,不捂着压着,积极疏导、化解,最后不致于难以收拾。</p>
<p> 有信必复的核心在于政府的姿态,即是不是把政府信息公开当回事,是不是把百姓的网上上访当回事,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网民挑刺,能不能尽可能化解积怨。</p>
<p> 一个官网的有信必复受热捧,在全国4.5万个政府网站中会不会产生涟漪效应?近日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发布的《中国行政透明度年度报告·2009》披露,两年前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政府网站承担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职能,但调查显示过半数省级政府不及格,越往基层表现更差。人们期待这种状况能尽快改善,期待官网能放下架子,离百姓更近。(刘文宁)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