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11-11 08:29:30

见证共和国60年巨变和纪念人民政协60年征文汇编

<p align="center">前言</p><br/>
<p>&nbsp;&nbsp;&nbs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60年前的10月1日,当巨人毛泽东嘹亮的声音响彻全世界的时候,新中国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升,在东方的天空亮成一道风景!</p>
<p>&nbsp;&nbsp;&nbsp; 60年的足迹写就一部中华民族的奋进史,画出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并将“飞起来”的轨迹。中国人自己研制的“两弹一星”震惊了全世界,载人航天科技实现了太空行走,在“世界屋脊”开通神奇的“天路”,取消了征收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即将建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科学发展,社会和谐……</p>
<p>&nbsp;&nbsp;&nbsp; 与祖国同步,这60年,福建的各行各业产生着同样巨大的变化——从教育到医疗,从石油到饮水,从出行气象到农业灌溉,从自力更生到两岸合作,从污染到治理……60年的辉煌凝聚着每一个建设者的心血和荣耀。作为为此作出贡献的全省各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他们是这些变化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们自豪、他们骄傲。</p>
<p>&nbsp;&nbsp;&nbsp; 今天,他们拿起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福建惨淡的当初与生动的今朝,让我们在用心感受和思考的同时,更加珍惜我们所赶上的时代,并奋发有为,去建设祖国更美好的明天!</p>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11-11 08:29:53

<p align="center">三明,见证共和国60年巨变</p>
<p align="center">&nbsp;</p>
<p align="center">叶继革</p><br/>
<p>  三明,是共和国60年巨变最好的见证。作为共产党亲手缔造的城市,几代建设者披荆斩棘,在这里创造辉煌——落后的山区建起了福建省重要工业基地,荒芜的良田打造成全国商品粮基地,闭塞的闽中小城建成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昔日的小市已成为今天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之一。</p>
<p>  我是新世纪新阶段三明加快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1999年从浙江省衢州市市长任上交流到三明市,历任市长和市委书记,曾与三明人民共甘苦、共奋进。经过10年磨砺,三明与伟大祖国一样,续写了辉煌历史,正在迅速崛起。</p>
<p>  基本小康迈向宽裕小康</p>
<p>  10年仅是历史长河的瞬间,但创造的成就却足以在历史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三明地区生产总值从204.2亿元跃升到666.92亿元,增长了2倍以上,是建国之初(1952年,下同)的120倍;财政总收入从16.32亿元增加到63.15亿元,接近翻两番。</p>
<p>  区域实力提升了,群众也更加富裕了。10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604元增加到16013元,是建国之初的15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849元增加到5853元,是建国之初的104.52倍;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27.8平方米增加到30.6平方米,农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33.72平方米增加到36.8平方米。10年的变迁再次说明,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惠及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p>
<p>八闽“井底”跃升为海西枢纽</p>
<p>  三明过去人称八闽之“井底”,然而正是这10年,却经历了从“井底”到“井口”的嬗变: </p>
<p>  2000年,三明史上第一条出省的福(州)银(川)高速公路动工建设,2004年建成通车;去年底,泉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通车总里程已达368公里,高居全省第一。而今,前进的步伐越来越快,永(安)武(平)高速公路三明段实现路基单幅贯通,永(安)宁(化)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动工建设,建(宁)泰(宁)、厦(门)沙(县)、三明绕城、永(安)漳(州)、尤溪至莆田兴化湾、三明至明溪高速公路,也很快要在这里交织。</p>
<p>  51年前,深居闽中的三明人第一次听到火车的汽笛声,轰动全国的鹰厦铁路横贯三明城。然而,50多年过去了,三明新增铁路为零、快速铁路为零。“一定要改变三明铁路建设滞后的状况!”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和莆田联手策划了三明史上第一条向(塘)莆(田)快速铁路;“砸锅卖铁也要打通内地经过中部通往沿海的第一条快速铁路通道!”省委书记卢展工发出战斗檄文,国家铁道部大力支持,迅速将其列入国家“十一五”铁路建设规划,向莆铁路已于2007年底动工,可望在2013年建成通车。在“向莆”效应的带动下,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浦(城)建(宁)龙(岩)梅(州)、南(平)三(明)龙(岩)、泉(州)永(安)长(汀)铁路前期工作全面展开,今、明两年将陆续开工,三明正在成为海西快速铁路建设的大工地。同时,三明机场建设加快推进,起飞在望。</p>
<p>  人们都说,三明这10年交通条件的变化,赶上前50年变化的总和,这种变化就是伟大祖国实力强大的最好见证。</p>
<p>  沿海腹地建成产业集聚地</p>
<p>  交通变化点燃了三明人民的激情,因工业而生、产业而起、企业而兴的三明,开始了新一轮跨越:</p>
<p>  10年来,三明每年全市第一场大会就是项目工作会,重大生产性项目打“头阵”。围绕冶金及压延、汽车与装备制造业、林产工业、矿产品加工业和生物医药,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在增总量、提效益、强后劲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冶金产业集群跻身全省13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行列,产钢能力达到500万吨、中厚板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结束了福建没有自产中厚板的历史;载重汽车产能达到1.5万辆,成为全省最大的载重车生产基地;林产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跃至全省第一;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产值以年均50%的速度递增,列入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区域; 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已入园企业526家,2008年实现产值116.27亿元、利税5.02亿元,沙县金沙园成为海西中部最大园区。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工业产值、上缴税收、外贸出口和项目投资已占全市的“半壁江山”。</p>
<p>  “三农”始终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10年间,三明市的农业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沐浴着党的农村政策春风,三明国家商品粮基地向优质稻示范区提升,跻身全国优质烟区,成为全省苗木、花卉种植基地,粮食、笋竹、苗木、花卉、水果、蔬菜、食用菌产量居全省前两位,有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9个中国特色之乡称号等。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设也成了一大亮点,新农村“五大工程”、“六项服务”和“132计划”,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得到农民群众的赞誉。</p>
<p>  三明本无市,是党的一声号令,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汇聚这里,万众一心、白手起家,一座新兴城市在平地建起。然而,受计划经济影响,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三明一次又一次遇到了三产薄弱的尴尬。培育三产、搞活三产、壮大三产,成为三明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10年间,建成福建最大的海峡西岸金属材料制品市场和12个年交易额超亿元市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特色会展、闽中物流园区、城市物流中心等项目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标志,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加快流通产业发展试点城市,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98年翻了三番。</p>
<p>  山美水美,三明魅力无限。泰宁是我省现有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正在申报“中国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品牌;三明市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拥有了36个国家品牌。一个又一个旅游景区的升温,为三明注入了新的生机……</p>
<p>  林业特色彰显对台新优势</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明森林覆盖率达76.8%,特色在山、潜力在林。2003年起,三明把农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上,积极探索、率先突破。永安市被国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联合调研组誉为全国林改的一面旗帜,洪田村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三明工作时曾指出“林改意义确实重大”。  海西战略,让三明为海峡两岸合作创造了良机。依托体制、机制优势,三明申报设立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2005年6月得到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p>
<p>  借助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平台,三明不失时机举办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到2008年已连续举办四届,2007年第三届林博会成功升格为国家级会展品牌。去年,第四届林博会参会参展嘉宾客商达到2430人,签约项目168项,总投资125.12亿元。到2008年,新批办涉林台资企业、总投资、合同利用外资、累计到资数,分别是设立实验区之前的1.3倍、7.1倍、5.8倍、2.5倍。</p>
<p>  打造特色基地——设立明台合作区。引进台商、台湾农民,创立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今年升格为国家级;突出品牌联姻,实现大金湖与日月潭“两水”对接,促成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与台湾野柳地质公园的合作。在国务院海西政策的鼓舞下,三明规划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正在打造集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台湾农机、生物医药为一体的台商投资区。</p>
<p>  文明典型走向繁荣之区</p>
<p>  作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之一,三明连续四届12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连续15年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连续5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并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p>
<p>  提高人的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10年来,三明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创办了第一所本科大学三明学院,组建了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不断取得新突破,市农科所培育的“汕优63”,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市机床有限公司实施的“大尺寸矩形平面光学零件高精度磨床项目”,列入了国家“863计划”。</p>
<p>  文明的三明人和业兴。民心、民生,始终是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在全省率先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在全国率先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充医疗保险,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建立功能较为合理、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多项诊疗新项目和新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三明市第一医院升格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苏区文化、客家文化、抗战文化、朱子文化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色文化,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长足进步。</p>
<p>  回眸60年巨变,回顾10年的跨越,坚信在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征程上,三明一定会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p>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11-11 08:30:51

<p align="center">忧济在元元</p>
<p align="center">波澜壮阔的扶贫开发事业</p>
<p align="center">&nbsp;</p>
<p align="center">陈增光</p><br/>
<p>&nbsp;&nbsp;&nbsp;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上,我省福鼎市磻溪镇赤溪行政村长安新村作为“中国扶贫第一村”,以其独特的发展背景,浓缩了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开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其沧桑巨变中,人们也从一个侧面读出了共和国所走过的辉煌历程。</p>
<p>&nbsp;&nbsp;&nbsp; 风起于青萍之末</p>
<p>&nbsp;&nbsp;&nbsp;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来自我省宁德地区的一封群众来信,并配发了《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文章针对“尚有局部地区和少数贫困户,在生产生活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有一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现状而大声疾呼:“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就是领导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果让这些贫困现象长久继续下去,不但会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愧对那里曾为革命做出过牺牲的父老乡亲。”</p>
<p>&nbsp;&nbsp;&nbsp; 这封来信所反映的福鼎县下山溪村曾是老区基点村,解放30多年,人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全村18户81口人住在破烂不堪的茅草房里,穿着是又补又衲的破衣裳,有家婆媳两人仅有一条裤子轮流遮体,“祖祖辈辈吃番薯度日,偶尔到外地买几斤大米,只能在春节两顿,或供妇女坐月子吃几天……”</p>
<p>&nbsp;&nbsp;&nbsp; 《人民日报》编辑部收到这封题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贫致富”的人民来信后,便很快以内参件呈报给中央,一位领导随即作出重要批示。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就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十分积极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这些地区的人民首先摆脱贫困,进而改变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发展商品生产”。全国划定了18个贫困地带进行重点帮扶。</p>
<p>&nbsp;&nbsp;&nbsp; 一石激起千重浪。一场针对贫困人口在全国范围展开的波澜壮阔、旷日持久的反贫困事业序幕由此拉开。下山溪村也因此被国家扶贫办确认为“中国扶贫第一村”。</p>
<p>&nbsp;&nbsp;&nbsp; 福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通知》精神,相继出台了67条扶持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措施, 把扶贫工作纳入“七五”计划。省直各有关部门在物质、资金等进行单独切块,优先安排和支持贫困乡村发展生产。由此发轫,我省全面进入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省里确定了贫困标准和重点扶持区域,成立了专门机构,建立各级领导和各有关职能部门与贫困县、乡建立挂钩点制度,选派万余名干部到扶贫第一线工作以及实行“以工代赈”、信贷扶贫等新的扶贫政策。</p>
<p>&nbsp;&nbsp;&nbsp; 进入新世纪,省委省政府在原有基础上,将工作着力点从贫困县转向贫困村,积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开展产业化扶贫等措施,进一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户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经过20多年的努力,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效,全省242万贫困人口彻底摆脱了贫困,提前6年实现国家提出的到2010年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目标。欠发达地区整体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p>
<p>&nbsp;&nbsp;&nbsp; “造福工程”惠万家</p>
<p>&nbsp;&nbsp;&nbsp;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扶贫事业的推进,除了要有强烈的发展愿望、积极的政策措施、充分的资源准备、必要的发展条件等,还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尤其是那些交通不便、相对闭塞的老少边岛地区,采取单纯救济或一家一户扶持做法,局限性很大且成效并不持续。</p>
<p>&nbsp;&nbsp;&nbsp; 下山溪村就是一个典型。作为全国第一个亮相的特困村,扶贫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热心帮扶,看到报纸的全国各地数百位爱心人士纷纷寄来现金、衣被等。但这里山高路远、自然条件恶劣:全村没有一丘水田,唯有眉毛式、斗笠型的小块农地,山场虽有却贫瘠不堪、尽长荆棘;偶尔成熟的水果被山猴摘走,种下的庄稼被野猪拱翻,家养的山羊常被恶狼叼去……</p>
<p>&nbsp;&nbsp;&nbsp; 历时10年的艰辛努力,到1994年底,全村人均年收入还不到200元,依然没有摆脱贫困。</p>
<p>&nbsp;&nbsp;&nbsp; 面对长期积累下来的贫困现状,必须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思维方式积极探索。对那些“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甚至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村落,我们组织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整体搬迁。这一形式也迅速得到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赞成和支持。那时我在宁德地委书记任上,下乡从霞浦县海岛武沃村的一家搬迁户新屋对联上读出了老百姓发自肺腑的心声:上联“造一方新天地”,下联“福万家感党恩”。我取了上下联的头一个字,将其命名为“造福工程”。</p>
<p>&nbsp;&nbsp;&nbsp; 下山溪村也决定借鉴这一形式走出脱贫致富新路径。全村筹集了30多万元资金购买了水泥、钢筋和砖瓦,加上村民们自己投工投劳,在距原村庄8公里的赤溪行政村中心地兴建了后来被命名为“长安新村”的安置点。举村迁徙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各尽所能寻找新的生产致富门路,没多久就有部分群众率先脱贫。</p>
<p>&nbsp;&nbsp;&nbsp; 实施“造福工程”,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偏远山区自然村、革命老区基点村群众的通路、通电、通水、通信、通广播电视等“五通”问题,改善了生存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举村搬迁后,群众迅速融入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增加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收入水平,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也进一步增强。而居住在山边、沟边、岩边、溪边、河边、库边的群众通过搬迁,远离了山体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一些高山区群众搬迁后,减少了对原居住地的林木砍伐和生活污染,缓解了生态压力。此外,这些群众进入城镇后,也有利于城镇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发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p>
<p>&nbsp;&nbsp;&nbsp; 从1994年开始,我省把实施“造福工程”作为促进老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每年都把它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重点帮扶。经过各级长期不懈努力,截至2008年底,全省有4289个村实施了整村搬迁,在中心村、集镇、工业园区周边兴建了近2000个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先后搬迁了42万人。</p>
<p>&nbsp;&nbsp;&nbsp; 走过沧桑话扶贫</p>
<p>&nbsp;&nbsp;&nbsp; 我省扶贫开发事业所走过的发展历程并非一路高歌,而更多的是在艰辛的探索中开拓前进。在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完善政策、强化手段中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许多有益启示:</p>
<p>  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帮扶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由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区域之间、群体之间存在不平衡和落差现象是正常的也是客观的。广大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群众受益于扶贫开发的福泽,他们热切希望能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和更好发展条件,不断分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他们也更深切呼吁着扶贫开发工作不松劲、不停步。共产党人的历史职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使命也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扶贫开发。</p>
<p>&nbsp;&nbsp;&nbsp; 二是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扶贫开发本身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无论是进一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还是扶持贫困群体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生活水平,都要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战略中,认真贯彻“四求作为”,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的扶贫开发路子,把自然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结合起来,把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扶贫开发后劲。</p>
<p>&nbsp;&nbsp;&nbsp; 三是必须不断探索促进扶贫开发的好形式、好抓手、好平台。“造福工程”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扶贫开发的好形式、好抓手、好平台。说它是一个好形式,是因为这种形式扎实有效、独辟蹊径,是切合实际的创新举措;说它是一个好抓手,因为它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突出重点且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说它是一个好平台,因为它能够把各方面的力量集中起来,实现有限资源投入的产出最大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要大胆探索新的发展形式、构建新的发展载体、开辟新的发展渠道,把资金、物资、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要素集中起来,推动质量更好、层次更高的扶贫开发。</p>
<p>&nbsp;&nbsp;&nbsp; 四是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资源动员整合机制。历史经验表明,动员和组织各方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开发建设,不仅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而且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爱的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和谐。我省过去10年在对口支援中,仅省直挂钩部门就给予20个欠发达县以近300亿元的资金扶持,沿海地区投入到山区的资金也达310亿元,帮扶项目近3000个,新增产值330亿元,新增税利50多亿元。为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把社会各方扶贫力量动员和整合起来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各级老区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扶贫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和团体作用,共同形成社会扶贫合力。</p>
<p>&nbsp;&nbsp;&nbsp; 随着我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农村扶贫标准的提高,我省扶贫工作进入了“开发扶贫”和“救助扶贫”两轮驱动的新阶段,逐步向精神物质双扶贫方向发展,我们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继续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基本经验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资源整合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努力为海西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作更大贡献。</p>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11-11 08:32:04

<p align="center">福大往事</p>
<p align="center">写在建国60周年之际</p>
<p align="center">&nbsp;</p>
<p align="center">施祖美</p>
<p>  </p>
<p>  我从福州大学一名学生毕业后长期在福州大学工作,并在本世纪初任学校党委书记,亲身经历了福大的发展。谨略记几件往事,藉此深情怀念我学习工作过的母校,并向60周年国庆致贺。</p>
<p>大手笔</p>
<p>&nbsp;&nbsp;&nbsp; 1958年是共和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全国大跃进的浪潮中,福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发展工业人才匮乏尤其是工科人才匮乏是一个最大的瓶颈。当时省属没有一所能够培养工科高级专门人才的本科大学。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叶飞同志,在受命指挥炮击金门的紧张军务中,以非凡的魄力决定举全省之力,创办一所工科大学——福州大学,为本省工业建设提供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服务。1958年10月25日,福州大学正式挂牌筹建,从此福建高等教育翻开了重要的一页,福建人民很自豪地将福大称之为共产党自己创办的大学。</p>
<p>  指挥千军万马的骁勇将军,办高等教育也是大手笔。叶飞同志决定要把福州大学办成“南方清华”,高起点的办学定位,为福州大学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手笔体现在学校创办的方方面面。比如调集全省精兵强将组成强有力的学校领导班子,省委书记处书记贾久民同志任校长,文武全才的张孤梅同志负责全面建设工作,科学巨匠和教育大师卢嘉锡负责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这一强势阵容是其他高校所未见的。又比如采取边建校边招生的超常规办学模式,在学校创办的当年,就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用借读厦门大学的办法,在人才培养中抢得先机,提前受益。再比如充分利用省内外优质资源,加快学校发展进程。在省内,把厦门大学化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一半成建制地转到福州大学,早早就构建了福大的以工为主学科体系,又从国内延揽一批师资力量,组建了有实力的师资队伍。为了学校的实验室建设,省委不惜拿本省宝贵的木材,与上海、沈阳等大城市换取大型精密机床等教学实验设备。特别是在3年自然灾害学校面临下马的危难之际,叶飞同志力主福州大学不能下马,下决心“当了裤子也要办福州大学”,显示了省委领导的魄力和远见。福大师生和校园谈及建校初期省委和叶飞书记的决策和部署,总是赞叹不已。&nbsp; </p>
<p>传家宝</p>
<p>&nbsp;&nbsp;&nbsp; 50多年前,福建的经济社会是很落后的,特别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3年自然灾害期间,各方面条件艰苦,凡亲生经历者都终身难忘。福大创办初期,百业待兴,又遇到3年自然灾害,使办学工作困难重重。在张孤梅同志为核心的校党委带领下,师生员工边建设,边办学,校园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简易教室和实验室里,师生们依然认真地教书、听课、做实验;在竹棚搭盖的简易食堂里,师生员工踩着泥巴、天天啃“带钢”、“无缝钢管”(大家戏称海带、空心菜为带钢、无缝钢管),吃粗杂粮,依然津津有味;在土坯垒的简易宿舍里,师生员工依然勤奋工作、学习、生活。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孤梅同志作为党的高级干部,在学校创办中,身先士卒,带领党委一班人与全校师生员工同甘苦,共患难,亲临一线。正是在这种艰苦奋斗创业精神、模范行为的感召下,广大师生员工才能如此齐心协力,福大也才能在短期内初具规模。到文化大革命之前,福州大学已成为省内唯一的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新型本科大学,在校生已达2400多人,形成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福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艰苦奋斗精神已深深根植于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心中,成为传家宝代代相传。</p>
<p>名师情</p>
<p>&nbsp;&nbsp;&nbsp; 在福州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科学和教育界大师卢嘉锡先生是杰出的奠基者。卢老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60多年。在他从研执教的辉煌历程中,创办福州大学是其经典之作。作为福大的奠基者,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为福州大学科学准确定位,并以严谨求实的大师风范,培养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福大人,锻造了福州大学的又一精神支柱。</p>
<p>  福州大学创办之际,省委省政府特调厦门大学副校长卢嘉锡先生到福州大学任副校长,全面主持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卢老以其科学家和教育家特有的睿智和眼光提出了福大必须坚持理工合校的办学模式和以工为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这在当时全国绝大多数是理工分家办单科性学校的基本布局下,是难能可贵的。福大在长达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工结合、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福建、服务全国,不仅使学校自身快速发展,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迅速成为省属高校的领跑者,而且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福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p>
<p>  卢老的严谨是出了名的,干部、教师、学生无论是做工作,还是做教学、做科研、做实验,工作不负责、不落实,学习不认真,做实验粗心马虎,在卢老那里是过不去的。特别是在科研上,卢老不仅学术造诣精深,成果丰硕,而且极为严谨,一丝不苟,任何马虎应付都不行,更别说造假。如今,卢老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已成为福大人精神大厦的支柱之一,教育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努力弘扬和践行这一精神。校园里矗立着卢嘉锡先生的铜像,师生和校友常到铜像前缅怀,鞭策自己遵循教诲,有所作为。</p>
<p>新崛起</p>
<p>&nbsp;&nbsp;&nbsp;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伴随高等教育事业春天的到来,福州大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新一届领导班子主要抓了三件大事。</p>
<p>  一是拨乱反正。从1978年开始,校党委组织了强有力班子,认真抓好落实党的政策工作。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排除干扰和阻力,大胆平反冤假错案。首先为原党委书记张孤梅同志彻底平反,以后又为无辜遭受诬陷迫害的师生员工平反昭雪。这使福大的教职工队伍重新振奋起来,以新的面貌投入到学校的改革发展之中。</p>
<p>  二是联合办学。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建设迅猛发展, 10年内乱造成的人才断层和匮乏问题凸显出来。福大党委及时抓住机遇,走了一步与国家部委联合办学的好棋,既满足了国家需要,又发展了自己。</p>
<p>  三是提出办“万人、综合、重点”大学新目标。万人就是在校生规模达到1万人以上;综合就是坚持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同时,发展经、管、文、法等学科,成为综合性大学;重点就是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为福大后续发展确定了正确的方向。办学规模逐年扩大,90年代中期在校生达到万人规模。学科建设从80年代开始发展经、管、文、法、艺,到90年代中期已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结构布局。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则标志着跻身重点大学行列。至此,经过多年奋斗,万人、综合、重点大学的战略目标全部实现,学校发展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p>
<p>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福州大学目前全日制各类在校生已超过3万人,其中研究生达到5000多人,发展速度相当快。福建省从2002年开始启动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建设。目前,福州大学也已搬进大学新区。现在我不时还会到福大新老校区走走,回想在老校区的创业时光,对比新校区的优美环境和一流硬件设施,不免感慨沧桑巨变。</p>
<p>  现在福大无论办学规模还是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均居省属高校前列。相信经过全体福大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南方清华”之梦自有圆梦之时。</p>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11-11 08:32:59

<p align="center">从乘车看口号和机制</p>
<p align="center">&nbsp;</p>
<p align="center">谢元清</p>
<p>  </p>
<p>  谈到乘车,这30多年来,我有太多的感慨。</p>
<p>  第一次见到汽车大约是在1975年,那时村里没通公路,离村四五里远的山脚下,大历伐木场修了一条简易公路,有汽车来运木材,于是村子里掀起一股看车热潮,我和2个小伙伴也加入其列,特意去看车。第一次见到的车是老解放。大概是我们的好奇打动了司机,汽车装好木材后,司机特意让我们3个小孩挤进驾驶室,坐了好长一程路,为此我们激动了好几天。不过,“看车潮”后来却给村里带来悲剧:有个8岁的小孩,看车返回途中掉队迷路,全村人找了数天没找着,后来发现饿死在离村十几里外的山上——其实小孩已走到离村几百米远的岔路口了,只是小孩是沿着那条板车路走来的,板车路被运毛竹的板车走得特别的光鲜,小孩又沿着那条板车路离村而去,走到尽头……想不到汽车诞生一个多世纪后,竟有人为了看它一眼而献出生命。现在的小孩好像对汽车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因为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一睁开眼,就已到处是汽车,好像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的。</p>
<p>  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坐车却是在1976年。那一年,伐木场那条公路延伸到村里,许多“日本车”来运毛竹,村里大人小孩又掀起一股搭便车去“大所在”的热潮。所谓的大所在就是现在的建西镇,大约离村30公里,不过那里曾经设置过林业所。我和另一个小伙伴缠着两个大人跟他们去大所。那时司机都不太乐意带人,我们4人爬上已装好的毛竹堆,等到汽车开动,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说明司机已默许我们搭车了。记得路过松林村时,一个人没注意,额头碰到村子谷楼通往晒谷架的横桥,血流如注,大家一看吓坏了,却不敢吭声,深怕惊动司机,被他责怪,只好匆匆扯出手帕包扎一下了事——那时不知怎的,人人都喜欢带手帕。我们到建西,什么东西也没有买,只在街上、百货公司逛逛,等汽车卸完毛竹,又爬上车斗跟车回来。我想那时去一趟建西所带来的激动绝不亚于现在去一趟北京。</p>
<p>  后来,村子里通往岚下公社的公路修通了,运木材的车多了起来,我们出门学会了爬车,到哪里赶墟只要打听到某车会去某处装木材,我们就一古脑爬上去。有的司机不乐意带人,就上车赶人,人赖着不走,就把人们的猪笼、篓筐、扁担等扔下车。不过东西扔下后,人们捡起来还是照爬不误;有的司机则故意把汽车往相反方向开去,大家以为搭错车,赶忙叫停,等车停下,大伙一下车,他又调转头“逃”走了;还有的司机故意把车子开得飞快,然后突然急刹车,把人震得大呼小叫,目的就是要把人赶走。我有一次碰到这种刹车,胸部肋骨碰到车上一只螺帽,疼了好几个月呢。不过,大多司机面对我们这种赖劲,都毫无办法,折腾一阵还是将车开走。</p>
<p>  第一次坐班车却是在1978年。那时,我在岚下公社中学读高一,县科委与县教育局举办全县中学生数理化竞赛,我们3个同学被学校选中参加竞赛。第一次坐班车进城倒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只记得那时班车没有进城,我们在县城河对岸下车,乘渡船过河。3人轮流背着一大袋黄豆,走了两三里路才赶到住地——教师进修学校。那时没有出租车,倒没有感觉有什么不便,好像走路是天经地义的。现在要是没有出租车,恐怕天都要塌下来。</p>
<p>  1979年,我考上建阳农机校,坐车的机会也相对多了。我去学校要走30多里路到房道镇,从房道镇坐车到建瓯,再从建瓯坐车到建阳。那时班车特别挤,我最怕的是上学挤车,挤车那个场面现在还历历在目:车一到,大家就骚动起来,争先恐后地追着车跑,车还没停下,门外早已围满了人,车门一开,没等车上的人下车,人们就“轰”的一声往上挤,有下不了车跳窗户的,也有从窗户上的,直挤到关不了车门,车上的人转不了身为止。那时只要能挤上车,管它如插笋也好,如装猪也好,没人计较。而每每此时,又有一帮扒手,趁火打劫。父亲有一次挤这趟车,就被扒了30元钱。</p>
<p>  1982年,我分配岚下公社人武部工作,那时坐车还不甚方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到县人武部开大会。人武部领导对与会者坐车视为一件大事,由人武部统一登记购买返程车票,天一亮就安排用早餐,尔后安排两辆吉普车,按照车次先后,轮流将每个公社与会人员送到汽车站。</p>
<p>  那时通往各公社的路都是沙石的,灰尘非常大,乡下人进城,一眼就能看出来——身上蒙着一层灰蒙蒙的尘埃,头发基本都是灰白的。</p>
<p>  乘车难状况的改变,始于允许私人经营客运。</p>
<p>  80年代初,巴士应运而生。“巴士”这个名称几乎在一夜之间叫响城乡。“巴士”是英文Bus的直译,大概是从港台泊来的吧,80年代不是有一部香港喜剧叫《巴士奇遇结良缘》吗?然而,“巴士”的寓意不仅仅是“公共汽车”,它实际上成了“个人客运”的代名词。“巴士”叫法能够深入人心,是否意味着人们对这个从资本主义世界里泊来的时代新宠的推崇和对过去官营“老爷车”的一种否认与愤诉产生的某种共鸣呢?</p>
<p>  记得我所见到的第一辆巴士车身两旁印着鲜红的大字:招手即停。“招手即停”这在当时是多么新鲜与吸引人啊!现在谁的巴士再印上“招手即停”的广告,大家准会笑掉大牙。因为当下你只要往公路边一站,不用招手,就可能有接二连三的的士、摩的、人力车在你身边停下来,热情地问:“师傅,去哪里?”</p>
<p>  “招手即停”本来是客运服务的常态,只是“大锅饭”体制给扭曲成了不可思议的了。所以,我十分认同有人把改革开放的成就概括为一句话——人性的回归。</p>
<p>  现在乘车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单从服务上说,帮助乘客提行李,扶老人、小孩上车等等已是司空见惯,成为理所当然的了。而最让我感动的,却是今年我在洋口镇沙墩村附近看到这样的一幕:有一位老太要回县城,步履蹒跚地从一个乡间小道走来。她看到有一辆面的路过,就急忙招手。面的停下,司机看到老太太在公路的另一边,路上有车辆来往,走过来坐车,存在危险了,就大声呼喊:“别过来,别过来,我过去接你!”老太太大概有些耳背,听不懂司机的意思,面的一启动,她以为车要开走,急得又一边招手,一边要过公路,司机一见,又赶忙把车停下,大喊:“别过来,别过来,危险!”如此,司机不厌其烦地重复好几次,直到老太太看懂了司机的手势,站在路边等时,司机才绕了一个360度的弯,把面的调转头,驶到老太太面前停下,老太太从从容容地坐上车,面的又绕了一个360度的弯,调转头,往县城方向驶去……</p>
<p>  我看到老太太“享受”的尊严与体面,想到“大锅饭”时代的挤车,想到时代的进步……我的眼眶湿润了。</p>
<p>  我常常想,那时候的车站码头,也不难见到墙壁上赫然写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 这5个字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用什么机制来落实这5个字呢?没有落实机制,“为人民服务”更多的时候则成为空泛的口号。现在没有哪家客运公司、哪个个体营运者刻意标榜为谁服务,但是“挣钱机制”却可以促使他们买更多的车、更好的车,更好地为乘客服务。这种服务倒是实实在在的。</p>
<p>  历史都是前进的,纵向对比历史得出进步的结论,有人不以为然。然而,有一点却是明确无误的:机制比口号可靠得多!改革开放是否就是为了探索寻求这种机制呢?</p>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11-11 08:33:24

1992年9月30日18时许,天已经有点黑了。周纯富爬上60多米高的炼塔,拧开喷油油嘴,5套炼油装置正式投产。4小时后,生产线上流出了福建“第一桶汽油”,且品质合格,福建“无油时代”结束了! <br/>
<p align="center">难忘福建第一桶油</p>
<p align="center">&nbsp;</p>
<p align="center">陈小平</p>
<p>  </p>
<p>  1989年1月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签订了合资建设协议书,正式成立福建炼油厂,任命周纯富为福建炼油厂第一任厂长。这位第八届福建省政协委员,提起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事,平静而又自豪地说:“我亲历了福建第一桶油的生产!”</p>
<p>&nbsp;&nbsp;&nbsp; 一</p>
<p>  1988年4月18日,湖北荆门石化总厂工会主席周纯富正带队在安徽考察,忽然收到一封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加急电报,火速赶到北京。第二天一早,中国石化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陈锦华在办公室里向他宣布:“中国石化和福建省政府要在福建合资建一个炼油厂,经总公司党组决定,派你去福建筹备建厂。”周纯富欣然受命,时年49岁。</p>
<p>  1988年6月,周纯富独自一人从湖北荆门亲赴选定的厂址福建湄洲湾南岸的惠安肖厝(现为泉港)实地考察。6月18日,恰逢传统端午节。惠安人正在虔诚地插艾烧香,祭神拜祖。这位略带川腔、身材高大的汉子,跳下福厦公路的长途汽车,爬上一辆柴三机(当地俗称“蹦蹦车”的三轮摩托),直奔湄洲湾南岸的乡村小镇肖厝。到了肖厝,他看到的是一片低矮的石砌住房、碎石小道,见不到一条像样的现代公路。“没路、没水、没电,怎么建炼油厂?”他倒吸了一口冷气。</p>
<p>&nbsp;&nbsp;&nbsp; 1988年9月6日,周纯富带着6人小组赶到福州,住进酒店,参加福建炼油厂初步设计审查会。会前,时任副省长施性谋来酒店看望他们,说:“福建没有大的工业,福建很需要这个项目。福建没有石化工业人才,福建很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p>
<p>  会议期间,周纯富拜访了时任福建省省长王兆国、省委副书记贾庆林、副省长施性谋,泉州市委书记张明俊、市长陈荣春、副市长王文泰等省市领导。</p>
<p>  周纯富等负责筹建的同志,主张建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炼油化工企业。他们向中国石化总公司和福建省领导汇报时提出:建设福建炼油厂,要突出一个“早”字,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体现一个“新”字,新思维新管理新格局;贯彻一个“高”字,高速度高科技高效益;要做到四个一流:一流的建设速度,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物质装备,一流的素质。周纯富的想法得到了中石化和福建省领导的坚决支持。</p>
<p>  1988年10月,怀揣着创业决心和激情的周纯富和全国石化系统调来的47名技术骨干,进入惠安现场办公。随后,从大庆和兰州调来的一批精英,也加入了筹建行列,成了第一代“福炼人”。</p>
<p>&nbsp;&nbsp;&nbsp; 二</p>
<p>  干起来才是真的,干起来才知道难。</p>
<p>  当时,炼油厂所需30多亿资金全部靠贷款。而我国宏观经济恰恰进入调整时期,银根紧缩。周纯富却一心要把他的“早”“新”“高”付诸实施。要早、要新、要高,就要从基建工程开始,就要打破老习惯,开创新路子。周纯富提出了“小筹建,大承包”的基建管理新模式,福炼本身只管筹款和成本控制、监督工程进度、建设质量,充分利用建设施工单位的管理资源和成功经验,基建工程由施工单位全权承包。这样做,新生的福炼就不必背上上百人的基建班子,还可以提高建设速度和质量。实践证明,他的新模式将基建投资严格控制在预算成本之内,为全国大型基建工程的成本控制写下了新纪录。</p>
<p>  经过4年多的建设与奋斗,终于在1992年9月30日结出了硕果。那天18时许,天已经有点黑了。周纯富爬上60多米高的炼塔,拧开喷油油嘴,5套炼油装置正式投产。4小时后,生产线上流出了福建“第一桶汽油”,且品质合格,福建“无油时代”结束了!</p>
<p>  从动工兴建到建成投产,只用了40个月,建设工期之短,速度之快,在全国同行中名列第一。前5套炼油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试生产当年,炼油厂就正式承担国家生产计划任务,加工了10种国内外原油约200万吨,生产出160万吨成品油,创利税3亿多元。这在同行中是相当少见的。</p>
<p>  1993年9月,福建炼油厂10套炼油装置全部建成投产,年加工原油的能力提升为250万吨。创造了当年产生效益。这在国内石化业同行中至今仍然独一无二。</p>
<p>  “不做则已,要做就要20年不落后!”周纯富说。在当时,国内其他炼油厂都是一个炼油装置一个控制室,仪表还全靠手动、风动、电动等控制。而福建炼油厂10套炼油装置,只设一个中心控制室,且全部采用电脑自动控制。这是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需引进一套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电脑自控系统。该系统价值180多万美元。报告打到了中石化总公司,讨论了几次都定不下来,可把他急坏了。最后,还是时任中石化总公司总经理的陈锦华拍板:“上!”</p>
<p>  此后,福建炼油厂派出一批技术骨干到美国培训近3个月,学习系统的操作控制。回来后,把它运用到煤油生产中去,为我国石化企业开创了全新的生产控制系统,还为兄弟企业培训了大批系统控制操作人才。由于采用了一个控制系统,福炼成了年加工原油250万吨生产能力的企业,而只用3000名职工,仅为国内同等规模炼油企业职工人数的三分之一;生产车间操作工人仅313人,达到国际同等规模炼油企业的先进水平。</p>
<p>  三</p>
<p>  在周纯富等一批批拓荒者16年不懈努力下,福建炼油厂跨跃了3个台阶:福建炼油厂——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当年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荒丘,如今成了工厂林立、一片繁荣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在这里,已建成投产及在建的石化及相关企业39家,总投资530亿元;一座世界级规模的石化基地拔地而起。这过程凝聚着周纯富和广大福炼人的心血和汗水。</p>
<p>  1998年,年近60的周纯富调往厦门石化开发办任副主任。但人们记住了他和他在福炼走过的不寻常的岁月,以及所创下的不寻常的业绩。2009年1月6日,泉州市隆重举行“海西骄子·名城之光”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泉州市杰出、优秀经济人物颁奖典礼暨第四届泉州经济年会。周纯富被评为泉州市30位杰出经济人物之一。</p>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11-11 08:33:46

<p align="center">从建阳山城的桥说开去</p>
<p align="center">&nbsp;</p>
<p align="center">李加林</p>
<p>&nbsp; </p>
<p>&nbsp;&nbsp;&nbsp; 我的老家在四川, 1947年底随父母辗转到建阳。我亲眼目睹了我的第二故乡60年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所发生的巨变。</p>
<p>&nbsp;&nbsp;&nbsp; 建阳是座具有1800年悠久的文化古城。我国著名的大理学家朱熹在这儿创建了闽学(即考亭学);大宋提刑官宋慈出生在此。建阳市区崇阳溪、麻阳溪在此汇合,贯穿境内,形成了如同武汉三镇的格局。据史载,建阳古城曾先后有4座古桥,大多是石墩木质结构。由于灾害及兵燹,到了1949年5月11日建阳解放时,城里仅剩下“一座半桥”。“一座桥”指水南桥,乃石礅单层钢杆架梁木面桥,全长185.5米,桥宽仅7米,是唯一维系南来北住的交通桥。1967年1月2日,“文革”间的两派发生群斗,竟一度封桥,过往车辆只得绕道邵武、顺昌,才能抵达武夷山。我家住在城内狮子巷口,中学就在河对岸,上学时还得绕道水南桥,步行七八华里,花上一个小时才能抵达学校。“半座桥”指童游桥。因其一半是长达数十米,高2.5米的石堰,另一半则是由14个石桥墩连成的木板桥,木桥常被洪水冲毁,只剩半座石堰,因而被人们称作“半座桥”。每每遇到春夏发洪水之时,石桥墩上的木桥在一夜间定会被洪水冲走殆尽,两岸群众和车辆要想过桥,只得乘坐轮渡。此种情景,一直延续至1970年6月,政府才在童游桥下游300米处新建一座石墩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才略有缓解。此桥取名为水东桥,全长251米,但车行道仅7米,两辆汽车在桥上交会,司机都得小心翼翼。</p>
<p>&nbsp;&nbsp;&nbsp; 改革开放30年来,建阳与全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市区拓展,街道拓宽,连接三镇的桥梁也增至到8座。1985年拓宽了水西桥; 1988年投资272万元,重新建造了水南大桥,采用最新式的贝雷钢架结构,全桥由3孔净跨50米桥拱组成,全长193米,桥宽20米,可同时4辆汽车交会;1993年对水东桥加宽改造,使桥面宽增至14米;1996年政府又投资了780万元新建了五里樟大桥,桥长253.4米,桥宽14米;2004年10月投资1100万元,建成塔山大桥,使城郊的交通要道变成双线,极大方便了城内群众到火车站乘车或进塔下工业园区上班。</p>
<p>&nbsp;&nbsp;&nbsp; 2005年,市北郊的南林、赤岸一带,被辟为闽北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市区规划逐渐北扩至赤岸。2006年赤岸大桥开始兴建。这座投资3000多万元的大桥横跨崇阳溪。巨大的桥墩,宽达38.5米的双向6车道的桥面,优雅壮观的石拱,使该桥气势恢弘,显得格外壮观。与此同时,建成的麻阳溪高速公路大桥全长500米,由于采用小箱结构建成,使整个桥体宛如一条长龙,横卧在平静的麻阳溪水面上,十分美丽壮观。如今南浦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坐在南来北往的汽车上俯视桥下水平如镜的溪水,乘客定会为此种美景而拍手叫绝。</p>
<p>&nbsp;&nbsp;&nbsp; 从桥发生巨变的一个侧面看历史,别有一番风趣。社会的兴衰在桥上也留下深深的痕迹。从桥的规模、结构、造型乃至选用的材料,不仅能反映出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民风世俗,而且从中可以看到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所显现的前进步伐。值得一提的是,笔者从市里新的“十一五”规划和城市旅游新规划的蓝图里获悉:在此期间内还分别将在潭山和南林新建一座索道景观桥和公路大桥。</p>
<p>&nbsp;&nbsp;&nbsp;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伫立在桥上,可以望见大桥灯柱上闪亮的灯光,与桥下流动着的银色波光交相辉映。假如你是离乡多年的游子,一定会为家乡的巨变而自豪而骄傲。</p>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11-11 08:34:02

在乌山山麓,把漳江上游的水尾、下墩两条溪流拦腰截断,筑起大坝,逼水上山,穿嶂越涧,劈开24座山头,盘绕100多个层峦峻岭,跨越15条溪河,开挖一条85.7公里长的渠道,蜿蜒在秀丽的群峰之中,矫健地飞渡八尺门海峡,把水送进英雄的东山岛。——这就是向东渠。
<p>&nbsp;&nbsp;&nbsp; 1970年9月动工,1973年3月建成的向东渠引水工程,是云霄、东山两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为艰巨的建设工程之一,也是当时福建省较大的引水工程。</p><br/>
<p align="center">回望向东渠</p>
<p align="center">&nbsp;</p>
<p align="center">吴亦强</p>
<p>&nbsp;&nbsp; </p>
<p>&nbsp;&nbsp;&nbsp; 新中国成立前,云霄县虽有漳江流贯全境,但无水利设施,易旱易涝,“三天无雨火烧埔,一场大雨变成湖”,人们眼巴巴地看着奔腾不羁的江水白白流入大海,两岸数万亩良田却禾苗枯焦,有种无收。有时一阵暴雨,山洪暴发,江水横溢,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p>
<p>&nbsp;&nbsp;&nbsp; 新中国成立后,在云霄县委的领导下,兴建了杜塘、百花洋水库、虎头潭抽水机站和南北江水闸等,改善了灌溉条件,农业生产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漳江之水仍未得到充分利用,沿海部分社队依然摆脱不了旱涝威胁。1970年,云霄县革委会领导,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从漳江上游拦河筑坝,劈山砌渠,引水浇田的设想,以解决云霄的受旱问题。后经讨论,初定扩大工程规模,送水东山的规划。这一决定,反映了群众的愿望,鼓舞了东山人民,他们积极承担了在云霄境内的扩渠、打隧洞、架设渡槽等一部分建设任务。</p>
<p>  工程开工以后,全县10个社场都成立民工团,各级领导带队,组织了2万多名建设大军,有的父子争上场,兄弟齐参战,姑嫂同上阵,有的夫妻共远征,新婚夫妇建“向东”,一家5员竞先进。民工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挥舞锄镐,昼夜奋战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战胜了一个个困难,攻克了一道道险关。工程进入挖方不久,主干渠在上河附近地段,被石狮山挡住了去路。此山巍然伸出两块巨石,俨然两只威猛的雄狮,山上悬崖绝壁,山下深潭数丈。必须在这里劈掉几十米高的石壁,从半山腰开凿1条渠道,令渠水从石狮嘴边流过。肩负这一艰巨任务的峛屿公社民工,组织一支精悍的民工突击队,他们攀崖登壁,抡起铁锤,把一根根木桩打进石缝里,作为立足点,大家挥舞开山锄,先刨掉斜面土石,再用锤砸钢钎撬,砸碎了岩壁,撬开了石群,硬把石狮山打了一个大缺口。然后,民兵们脚踩峭壁,抡钎凿炮眼,埋炸药,爆顽石。这里,在山巅有一块巨石横插在岩壁上。要撬掉此石,困难而危险:若从旁边撞击,无立足之地;要站在上头撬挖,会连人带石往下滚。最后,两位基干民兵英勇而上;民兵柯国文一手紧抱大树,一手抓住陈阿陶系腰的布带;让阿陶腾出双手握锄抡钎,勇挖边角,猛撬石缝。他们俩协力攻坚,硬是把这块几吨重的巨石翻下了山,排除了障碍。就这样,他们激战2个多月,搬走了3.4万多立米的土石方,终于在坚硬的巉岩峭壁上,凿通了一条450多米长、底宽3米的盘山石壁渠道,推进了挖方工程的进展。到1972年秋天,基本完成了挖土填方的开渠任务。</p>
<p>&nbsp;&nbsp;&nbsp; 土方任务基本完成后,即加紧各种建筑物的施工。但是,当时摆在面前的最大困难便是缺乏钢筋、水泥。于是,立即改变方案,决定自力更生,就地取材,改钢筋混凝土为坚硬的石头。可是要建数百处建筑物,需要20多万立米的石,非轻而易举的事。工程指挥部发动各社场群众、城关居民、机关干部和学校师生都来参战,数百架手推车、独轮车、牛拖板车和几百艘木帆船,组成浩浩荡荡的“海陆运输队”。人民解放军还派出汽车,赶来增援。整个工地上,掀起了“千车万载运石忙”的竞赛热潮。</p>
<p>&nbsp;&nbsp;&nbsp; 为了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各民工团都坚持边备料、边砌筑,打响了砌筑风吹岭渡槽的战役。砌拱阶段,他们起初采用“满堂式”支撑木拱架,但木材奇缺成为突出的难题。技术员和干部、民工共同研究、琢磨,试制成功了“双铰夹合木拱架”,为国家节省了大量木料。但是,要把2~7吨重的拱架、钢丝网水泥槽和一块块数百斤重的条块石,吊上20~30米高空,缺乏吊装、卷扬机械设备,又遇到了新的困难。吊装师傅和技工民工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用木料和钢丝绳制成土绞车,采用单杆吊、龙门吊和活动“丁”字架,解决了全部吊装问题,从而提前建成了这座高18米、长200米的渡槽。它腾空而起,横跨云平公路,巍峨屹立,令人赞叹。</p>
<p>&nbsp;&nbsp;&nbsp; 风吹岭渡槽的建成,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工程建设。不久,建设者们又用水车的结构原理,设计出一种“轻型、薄壁、大流量”的新型渡槽——世坂渡槽,构造精巧、质量坚固的渡槽宛若瑰丽的彩虹,高挂云天,气势磅礴。与世坂渡槽紧接的上窖钢筋混凝土双管倒虹吸,也在技术人员的精心设计、施工指导下,克服了水下作业的困难,战胜了多次暴雨洪水,按质按量建成。它犹似蛟龙跃海,“吞涛吐浪”,使渠水从左岸的巷头山,顺坡倾泻管内,通过漳江中游河床,又逼上右岸居龙山岗,再奔流归渠,充分显示出巨大的威力。</p>
<p>&nbsp;&nbsp;&nbsp;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了“向东渠”。全渠建筑了两座135米长的拦河大坝,18座总长7335米的石拱渡槽,浇筑了1座637米长、内径2米的钢筋混凝土双管倒虹吸,铺砌4座计有910米长的暗涵,还有水闸、溢洪堰、过路桥等447处建筑物。在两年多的建渠历程中,云霄、东山两县人民共投入82万多工日,共完成挖填炸砌土石方485万立米。受益农田面积共14.7万亩,其中云霄县为8.7万亩、东山县为6万亩,占两县耕地总面积近60%。整个工程宏伟壮观,被誉为劈山跨海的人造长河。每逢灌溉季节,“水在天上流,人在地下走”,真是巧夺天工。当年有一首民歌,是它的生动写照:“挖山凿石打隧洞,悬崖险谷披彩虹,百里长渠显威风,云霄河山展新容。”</p>
<p>&nbsp;&nbsp;&nbsp; 1973年3月12日,在世坂渡槽槽址——大瓦埔,举行了隆重的剪彩通水仪式。这一天,风和日丽、春意盎然,全县1万多人参加大会;这一天,滔滔的漳江水,遵照人民的意愿,顺着新开的“向东”渠,奔腾直泻;这一天,沿渠挤满了争看幸福水的人们,清甜的江水流到那里,那里就人声鼎沸,一片欢腾。有的老人还掬起江水,细细品尝,脸上绽开了幸福的笑容。</p>
<p>&nbsp;&nbsp;&nbsp;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向东渠”的建设成功,凝聚着云霄、东山两县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激发了广大群众大办农田水利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建渠后的几年,两县中小型水利建设星罗棋布,日益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岁岁丰收,多种经营连年增产增收。</p>
<p>&nbsp;&nbsp;&nbsp; 目前,在漳江上游又兴建一座宏伟的峰头水库,蓄水量达1.8亿立方米。它建成后,将与“向东渠”和现有的水利设施,配套组成漳江灌区,进一步利用漳江水源,使灌区内7个社场的广阔良田,更好地受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添新的光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见证共和国60年巨变和纪念人民政协60年征文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