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济在元元
波澜壮阔的扶贫开发事业
陈增光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上,我省福鼎市磻溪镇赤溪行政村长安新村作为“中国扶贫第一村”,以其独特的发展背景,浓缩了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开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其沧桑巨变中,人们也从一个侧面读出了共和国所走过的辉煌历程。
风起于青萍之末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来自我省宁德地区的一封群众来信,并配发了《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文章针对“尚有局部地区和少数贫困户,在生产生活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有一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现状而大声疾呼:“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就是领导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果让这些贫困现象长久继续下去,不但会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愧对那里曾为革命做出过牺牲的父老乡亲。”
这封来信所反映的福鼎县下山溪村曾是老区基点村,解放30多年,人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全村18户81口人住在破烂不堪的茅草房里,穿着是又补又衲的破衣裳,有家婆媳两人仅有一条裤子轮流遮体,“祖祖辈辈吃番薯度日,偶尔到外地买几斤大米,只能在春节两顿,或供妇女坐月子吃几天……”
《人民日报》编辑部收到这封题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贫致富”的人民来信后,便很快以内参件呈报给中央,一位领导随即作出重要批示。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就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十分积极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这些地区的人民首先摆脱贫困,进而改变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发展商品生产”。全国划定了18个贫困地带进行重点帮扶。
一石激起千重浪。一场针对贫困人口在全国范围展开的波澜壮阔、旷日持久的反贫困事业序幕由此拉开。下山溪村也因此被国家扶贫办确认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福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通知》精神,相继出台了67条扶持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措施, 把扶贫工作纳入“七五”计划。省直各有关部门在物质、资金等进行单独切块,优先安排和支持贫困乡村发展生产。由此发轫,我省全面进入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省里确定了贫困标准和重点扶持区域,成立了专门机构,建立各级领导和各有关职能部门与贫困县、乡建立挂钩点制度,选派万余名干部到扶贫第一线工作以及实行“以工代赈”、信贷扶贫等新的扶贫政策。
进入新世纪,省委省政府在原有基础上,将工作着力点从贫困县转向贫困村,积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开展产业化扶贫等措施,进一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户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经过20多年的努力,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效,全省242万贫困人口彻底摆脱了贫困,提前6年实现国家提出的到2010年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目标。欠发达地区整体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造福工程”惠万家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扶贫事业的推进,除了要有强烈的发展愿望、积极的政策措施、充分的资源准备、必要的发展条件等,还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尤其是那些交通不便、相对闭塞的老少边岛地区,采取单纯救济或一家一户扶持做法,局限性很大且成效并不持续。
下山溪村就是一个典型。作为全国第一个亮相的特困村,扶贫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热心帮扶,看到报纸的全国各地数百位爱心人士纷纷寄来现金、衣被等。但这里山高路远、自然条件恶劣:全村没有一丘水田,唯有眉毛式、斗笠型的小块农地,山场虽有却贫瘠不堪、尽长荆棘;偶尔成熟的水果被山猴摘走,种下的庄稼被野猪拱翻,家养的山羊常被恶狼叼去……
历时10年的艰辛努力,到1994年底,全村人均年收入还不到200元,依然没有摆脱贫困。
面对长期积累下来的贫困现状,必须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思维方式积极探索。对那些“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甚至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村落,我们组织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整体搬迁。这一形式也迅速得到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赞成和支持。那时我在宁德地委书记任上,下乡从霞浦县海岛武沃村的一家搬迁户新屋对联上读出了老百姓发自肺腑的心声:上联“造一方新天地”,下联“福万家感党恩”。我取了上下联的头一个字,将其命名为“造福工程”。
下山溪村也决定借鉴这一形式走出脱贫致富新路径。全村筹集了30多万元资金购买了水泥、钢筋和砖瓦,加上村民们自己投工投劳,在距原村庄8公里的赤溪行政村中心地兴建了后来被命名为“长安新村”的安置点。举村迁徙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各尽所能寻找新的生产致富门路,没多久就有部分群众率先脱贫。
实施“造福工程”,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偏远山区自然村、革命老区基点村群众的通路、通电、通水、通信、通广播电视等“五通”问题,改善了生存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举村搬迁后,群众迅速融入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增加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收入水平,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也进一步增强。而居住在山边、沟边、岩边、溪边、河边、库边的群众通过搬迁,远离了山体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一些高山区群众搬迁后,减少了对原居住地的林木砍伐和生活污染,缓解了生态压力。此外,这些群众进入城镇后,也有利于城镇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发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从1994年开始,我省把实施“造福工程”作为促进老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每年都把它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重点帮扶。经过各级长期不懈努力,截至2008年底,全省有4289个村实施了整村搬迁,在中心村、集镇、工业园区周边兴建了近2000个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先后搬迁了42万人。
走过沧桑话扶贫
我省扶贫开发事业所走过的发展历程并非一路高歌,而更多的是在艰辛的探索中开拓前进。在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完善政策、强化手段中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许多有益启示:
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帮扶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由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区域之间、群体之间存在不平衡和落差现象是正常的也是客观的。广大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群众受益于扶贫开发的福泽,他们热切希望能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和更好发展条件,不断分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他们也更深切呼吁着扶贫开发工作不松劲、不停步。共产党人的历史职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使命也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扶贫开发。
二是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扶贫开发本身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无论是进一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还是扶持贫困群体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生活水平,都要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战略中,认真贯彻“四求作为”,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的扶贫开发路子,把自然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结合起来,把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扶贫开发后劲。
三是必须不断探索促进扶贫开发的好形式、好抓手、好平台。“造福工程”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扶贫开发的好形式、好抓手、好平台。说它是一个好形式,是因为这种形式扎实有效、独辟蹊径,是切合实际的创新举措;说它是一个好抓手,因为它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突出重点且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说它是一个好平台,因为它能够把各方面的力量集中起来,实现有限资源投入的产出最大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要大胆探索新的发展形式、构建新的发展载体、开辟新的发展渠道,把资金、物资、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要素集中起来,推动质量更好、层次更高的扶贫开发。
四是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资源动员整合机制。历史经验表明,动员和组织各方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开发建设,不仅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而且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爱的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和谐。我省过去10年在对口支援中,仅省直挂钩部门就给予20个欠发达县以近300亿元的资金扶持,沿海地区投入到山区的资金也达310亿元,帮扶项目近3000个,新增产值330亿元,新增税利50多亿元。为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把社会各方扶贫力量动员和整合起来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各级老区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扶贫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和团体作用,共同形成社会扶贫合力。
随着我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农村扶贫标准的提高,我省扶贫工作进入了“开发扶贫”和“救助扶贫”两轮驱动的新阶段,逐步向精神物质双扶贫方向发展,我们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继续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基本经验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资源整合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努力为海西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作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