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周沙界 发表于 2009-7-11 08:40:14

陈云延安时期读书片段

<p><font face="Verdana">“学好哲学,终身受用”
<p>——陈云延安时期读书片段
<p>□李东朗</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陈云一生爱读书,读书对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延安时期的哲学学习,他自觉受益很大,因此总结说:“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如此之高的评价,真实地反映了勤奋读书对于他的重要作用。
<p>为避免犯错误而刻苦学习哲学
<p>陈云出身贫苦,幼年失怙,在舅舅的资助下勉强读书到高小毕业。他是在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和店员期间,勤奋自学,通过读《马克思主义浅说》和《资本制度浅说》等进步书籍,“了解了必须要改造社会,才能激发人类”的道路,参加了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才华卓显,从而逐渐成为党的重要领导人的。虽然他革命业绩昭著,领导才华过人,在党内颇有好评,但是,他却非常不满足,经常为一种现象而困扰、而思考:人为什么会犯错误?像党的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都是有学问的人,为什么还会犯错误?自己过去也犯过错误,犯错误的原因是否是因为经验少?他特别看重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得到解答,并以此避免犯错误,但在很长时间里未得要领,没有取得满意的答案。抗战爆发后,他回到延安,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组织部部长,繁忙工作之余,仍探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曾三次就此向毛泽东请教。毛泽东告诉他,犯错误的重要原因是“思想方法不对头”,建议他读哲学著作,学习唯物辩证法。毛泽东的话深深触动了他,启发了他,由此陈云开始系统地学习哲学。
<p>此时,正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开辟过程中,陈云既要参加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会议,又要主持中央组织部的工作,十分忙碌,但正如毛泽东当时评价他的:“他有法子‘挤’出时间来看书、来开会。”学习刻苦到惊人的程度,陈云夫人于若木后来回忆说:陈云“读起书来,如饥似渴,有时甚至到了拼命的地步”。陈云一是自学,认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著作,从中领悟处理中国革命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参加中共中央组织的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会,学习、研究孔子、墨子、庄子、荀子等人的哲学思想,同时学习和研究西方古典哲学;三是在中央组织部组织学习小组,亲任组长,通过集体的学习和研讨来提高认识。陈云领导的这个学习小组坚持5年之久,吸引许多工作人员列席旁听,胡乔木评价它在延安“影响较大”,并因此在中央组织部掀起学习哲学的热潮。
<p>多种方法敲开哲学的大门
<p>哲学是理性思维,是抽象的,哲学书籍是不好读、不易理解的。为学好哲学,陈云采用了几种重要方法。
<p>第一,精读。他指出:“要将现有的主要教科书一本一本地读,既不懈怠,也不用着急,一步一步来。”并且首先是把书读懂,他认为,“要读就读懂,不要一知半解。这是达到融会贯通的必经步骤。”
<p>第二,认真做笔记。当时任陈云秘书的刘家栋回忆说:“他在学习时,很注意做好读书笔记,他之所以要求我们做笔记,就是他的经验体会。他检查我们的笔记,同时也把自己的笔记给我们看,大家交换思想。”比如,1940年陈云笔记中的主要内容有:和培元讲的德国古典哲学,物质与意识、主观与客观及时空,现象与本质,认识论,逻辑史;艾思奇讲的费尔巴哈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对立统一和矛盾法则,反映论,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及宗教,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文化起源,孙中山哲学思想;王学文讲的商品生产,价值与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价值法则,剩余价值法则;杨松讲的民族、民族战争与统一战线;王思华讲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等。
<p>第三,集体研讨。陈云说:“几个人在一起讨论一下,可以互相启发,程度低的还可以得到程度高的同志的帮助。”他身体力行,时为中央组织部学习小组成员的王鹤寿回忆说:“陈云同志规定的学习办法是,对很厚的一本哲学书,从头至尾一章一章地一段一段地读,每个星期必须读到哪一章哪一段。再到学习小组讨论会上,每个人都必须如实报告是否精读了规定的章节,谁也不能(包括他自己)借口工作忙没有读完规定的章段,这是学习的纪律。然后开始讨论,各抒己见。”
<p>第四,请著名学者进行学习辅导。先是请毛泽东的哲学秘书和培元辅导,“他思维清晰,讲得透彻”。和培元去世后,继续请艾思奇辅导。“他们对每本书的学习,一般辅导两次。一次是在开头,讲讲这本书主要讲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一次是在大家讨论的时候,根据学习情况,解答一些大家讨论中的疑难问题。”
<p>深刻论述学习哲学的意义
<p>陈云和他领导的学习小组的学习特别是对哲学的学习,是延安时期干部学习的一个典范,是中国共产党当时开展的学习运动的一个典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p>第一,陈云自觉收获很大。他后来曾多次讲道:在延安那段学习对他帮助很大,自从学习哲学以后,讲话做事才有了唯物论、辩证法。他曾长期疑虑和探索的问题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过去我们犯错误,主要是因为不根据客观实际办事,主观与客观相脱离。当然,犯错误的人,也不是对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只是他们了解的情况是片面的,不是全面的,而片面的情况就不是真正的实际。”思想认识的明确必然带来积极的工作成效。陈云过去一向比较注重实际,经过学习哲学,这种认识更自觉更全面了。而这种理念和思想,体现在后来的工作中,就是秉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辩证地处理问题和开展工作,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
<p>第二,给广大干部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陈云后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的体会,总结为“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交换、比较、反复”十五字。“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就是坚持唯物论,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际是对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方法论原则的创造性发挥和具体化。而“交换、比较、反复”是对辩证法的坚持。“交换”就是通过交换意见,“弄清楚全面情况”,把实际看完全,从而弄清楚事物的本质和全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比较”,就是通过对事物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对比,正确地认识事物,把握其本质。陈云认为,“所有正确的分析,都是进行比较的。这是‘试金石’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弄清楚事物的本质。”因此他主张,决策时“必须作出几个比较方案,择优选用”。“反复”就是反复考虑,慎重决策,切忌轻率。这个产生于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朴素的名言,在今日已经成为领导干部正确开展工作的思想法则和座右铭,彰显了陈云哲学思考的巨大魅力。
<p>第三,探索出一条提高干部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亲身的体验,陈云深刻地感受到学习哲学对干部成长、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他反复强调学习哲学。1957年,他指出:“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就总是要犯错误。”“文革”时期,在与女儿讨论学习问题时,他告诉女儿,学好理论是政治上进步的基础,学好哲学尤其重要。掌握了唯物辩证法,就有了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哲学是马列主义根本中的根本”,要求女儿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云站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反复倡导全党学哲学:“在党内,在干部中,在青年中,提倡学哲学,有根本的意义。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上、工作上才能真正提高。”他同一位中央领导人谈话时,专门提出“身负重任和要学习哲学”的问题,指出:“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把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这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理论,最要紧,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因此,首先要学哲学,学习正确的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就总是要犯错误。”对此,邓小平高度评价:“陈云同志建议,要提倡学习,主要是学哲学……这个意见很好。我看应当搞学习运动。”陈云这个从历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经验,对于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成长、对于推进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活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p></font></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云延安时期读书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