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x% f8 _9 S% f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领导的点拨、同仁的心得以及网友的分享,贡献归功于大家,笔者仅做些搬运工和裱糊匠的工作,希望对大家进一步提高文稿工作水平有所裨益。, T4 Z0 l6 @, H0 f6 r4 F( Q9 T/ n
一、树立正确文稿观
5 p* I/ V5 C2 \: y7 r研究文稿工作,首先要问一问“文稿工作苦不苦”“文稿有什么用”“好的文稿有没有标准”,这是树立正确文稿观的基础。$ V8 ?) d3 I3 l) C! x# ^" I f
第一问:文稿工作苦不苦?0 d" Y* Y1 p- ^9 B4 M7 `2 Z
1990年3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对于办公室工作,他体会最深的有四个字:“重”“苦”“杂”“难”。他说,“办公室每一位同志都是很辛苦的,整天有干不完的事,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工作,连星期六也难以休息。赶写材料的秘书更辛苦,工作强度很大,超过了一般部门的工作量”。文稿工作的确很辛苦。% e7 l3 W: @1 c6 A
那文稿工作到底苦在哪里?《秘书工作》有篇题为《说说文稿工作的那些“苦”》(作者:廖万里)的文章,概括了五种“苦”,我觉得很到位:一是艰苦,主要指角色转换、知识转型、文风转变、情感转移的艰难;二是刻苦,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非得下苦功夫不行;三是痛苦,水平提高不快感到痛苦,稿子写不出来感到痛苦,稿子写得不好感到痛苦,犯了不该犯的错误感到痛苦;四是辛苦,对文稿工作人员来讲,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连续作战早已习以为常;五是清苦,做好文稿工作,通常要忍受常人不能承受的寂寞和清苦。不同的人,对苦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办公室有一位老领导曾经说过,苦是接近极限的感觉。只有到了快要承受不住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苦。! ?% a! {7 ` u/ G" K
文稿之苦摆在面前,如何让它看起来不那么苦呢?有位老领导告诉我一个化解文稿工作之苦的“方法论”:一是吃苦普遍论。各行各业、每个人都要吃苦,不同的是有的吃苦在先,有的吃苦在后。二是吃苦职业论。人要生存必须工作,干好工作必须吃苦,可以把吃苦理解为一种谋生手段。三是吃苦排他论。吃苦的岗位是重要的岗位,吃苦的人是重要的人。四是吃苦回报论。平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吃苦必有回报。五是吃苦道德论。可以为领导分忧解难,可以为他人减轻负担,常吃苦的人会获得道德上的崇高感。
' C P! H' I1 T4 W- h* f% K+ b0 f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年轻干部来说,应当有这样的见识,吃苦是个人成长、进步时会出现的必然现象,对于文稿之苦,不应该回避它,而应挑战它、战胜它,做到苦中作乐、苦尽甘来。
3 X" Q z' G* A) Z3 k第二问:文稿有什么用?' B0 h+ T: e' k$ z. ?' T4 N
我认为,文稿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以文辅政,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为领导和机关服务。毛主席说过,“革命夺权靠枪杆子和笔杆子”。小平同志说过,“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不懂得用笔杆子、不会拿笔杆子,这个领导就是很有缺陷的”。在机关单位,指导和推动工作大量依靠文件或领导讲话,请示、汇报同样需要文稿支撑,与其他单位联络沟通,同样离不开文字工作。因此一个机关的文稿服务能力怎么样,往往关系到机关效能。材料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工作水平,如果每个人都能拿起笔杆子为领导服务,那机关的素质和能力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二是安身立命,文稿能力是机关工作的基本功和核心竞争力。有位领导说过:搞文字综合的人,让他搞具体事情,往往也能搞得好,而让搞具体事情的人来搞文字综合,就不一定能够搞得好。笔杆子是机关最稀缺的人才之一,文字功底好的人很受欢迎、易被器重,但也要防止被标签化。, i, Q0 a- ?% O
8 v- n# I, z% I1 R0 Y. |) v* }第三问:好的文稿有没有标准?6 H4 V6 S: i" G
对于什么是好的文稿,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一个文稿,有的人会点赞,但另外的人看了会嗤之以鼻,说明大家心中评价文稿的标准是不完全一样的。有的人说,好的文稿看新意,如果老是写那么几条,老是那些内容,文稿就会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有的人说,好的文稿看立意,立意好,文稿才能立得住、写得顺、打得响;有的人说,好的文稿看满意,文稿好不好,只有领导满意才是真的好。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则认为,文稿的基本标准: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悟到的新观点,从中可以看出你对原理的理解是否到位;二要有一个精心挑选的例子,证明你已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了;三要有一个贴近的比喻,这就考验你是否吃透了原理,能否做到深入浅出;四要有与文件不同的语言。有位市长有个金句:一流的文章有新观点,二流的文章有新逻辑,三流的文章有新素材。“有新观点”,就是要“出思想”,这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最难的。思想性、指导性是文稿的灵魂所在,是制高点,是分量和质量。6 ~' i4 D1 O+ Z" K6 {. T
二、把握文稿工作规律
0 q2 m: p6 P6 R; Y下面,我从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行文逻辑、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写作规范、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讲话风格,以及文稿工作中的一些“潜gz”和“冷知识”这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写作的规律。. `! k7 L. Y3 E n
(一)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行文逻辑: G a! `; m5 A, G) u n
所有的公文都是围绕推动工作展开的,怎样抓工作才算到位,网络上有经典概括。我们说过,文稿写作重在研究事情,做事情的方法,对文稿写作非常有借鉴意义:- ^2 F# L! {+ p4 c* O* B j! o
1.动员工作说思想。从讲话者的角度讲,开会讲话就是要把参会人员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工作部署下去,所以要把重要性、紧迫性这些利害关系讲清楚。把大家的思路引领到一块去想,让听者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就好做了。
! T3 m! w. s1 }: ]2.汇报工作说结果。领导听取汇报,最关注的是结果。所以在撰写汇报材料时,一定要有结果思维,把结果呈现出来。
9 D/ S u: U4 d: I$ p, |3.请示工作说方案。不要让领导做问答题,而是要让领导做选择题,要把方案和倾向性意见给到领导。1 j% g7 B% ]6 u; x9 b
4.总结工作说流程。要把工作过程中的关键点包括亮点、难点总结出来。
" V& N2 F! ~8 d7 S1 d! y5.布置工作说标准。布置任务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工作标准交代清楚,以便受众按图施工、抓好落实。
) E) }0 L5 k( x2 o+ A6.回忆工作说感受。重点是交流工作中的感悟,揭示得到哪些启示、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f$ I7 r% p5 r6 b# T+ r
(二)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写作规范
1 G/ r$ }$ Z/ k文稿用在不同的场合,写法是不同的,这里提供23个范式:# {$ Y5 G" i3 [) N; L I6 v
1.党代会、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内容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要求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庄重。
4 M$ z. A9 G0 @8 p2.会议开幕词。一般在比较隆重的大型会议上使用。内容主要是讲明会议的目的、意义及开法。要富有启示性、鼓舞性。0 o r1 F( y8 h4 k L
3.会议闭幕词或会议总结讲话稿。主要是总结会议的收获,要求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富有号召性。1 J. c" u( ~+ a9 n
4.工作会议讲话稿。根据既定的会议内容对某一项或几项工作提出要求。要讲得鲜明、透彻、实在。
$ N1 h$ `. \% ~% S- U5.动员会议讲话稿。主要讲进行某项工作的意义和方法。要讲得入情入理、振奋人心、鼓舞斗志。
w. c- B5 D+ K3 m6.庆功会、表彰会讲话稿。主要是概括、总结、肯定受表彰单位或个人的成绩和经验,对其进行表彰、鼓励,对面上提出学习、推广的要求,要富有激情和感召力。
2 @$ c( _ P& V. h! y2 K7.庆祝会、纪念会讲话稿。根据庆祝、纪念的主题,立足现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要讲得客观、准确、实际。
) f* n8 ~- Z2 @5 F3 f8.专题报告会的报告。如学习理论心得报告,外出考察报告等。内容要有厚度、深度,给人以启示和借鉴。2 u1 _( I" ~* E/ J4 \0 x1 y1 p
9.碰头会、汇报会讲话稿。根据碰头、汇报的情况,肯定成绩,针对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强调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要有具体要求,有力度。
" H: s n' A; V/ X9 Q' V10.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讲话稿。充分运用与会人员看到和听到的先进事迹和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要求学习、推广,促进工作。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号召力。# I e! @ X' D q0 n+ ~ K
11.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讲话稿。根据与会人员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工作或进一步研讨的意见、要求。要有较强的概括力和条理性。
. x) Q" ~" D0 d( B2 W2 V+ c! p$ j12.综合性会议上的专题发言稿。主要是分管某一条战线、某一方面工作的领导同志在综合性会议上就自己分管的战线或工作讲情况和意见。要主题突出,富有资料性、参考性,并注意不过分强调自己分管工作的重要。要讲“实”,不要讲“虚”;要讲“适”,不要讲“过”。. D+ P, T$ r! f3 k$ t
13.在新旧领导工作交接会议上的讲话稿。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会议讲话稿。在这种会议上往往有三个讲话,一是卸任领导的讲话,一是接任领导的讲话,一是上级领导的讲话。卸任和接任领导的讲话,都要讲得谦虚、诚恳,并有表态的意思。上级领导的讲话,则要对双方都给予肯定,并对该级领导班子及下属提出一些要求和希望。' N1 h) ^/ U v8 C
14.在各种邀请会、协作会、联席会上的讲话稿。这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会议,这种会议面对的不是下级,而是外地、外部门的客人。作为东道主发表讲话,要对客人表示欢迎,对本地、本部门的情况作一简介,还要讲会议的目的和议程。要讲得诚挚、热情、实在。3 x. J. m6 {" i! S! d
15.通过广播发表的讲话稿。广播讲话要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v# V0 |7 B3 u4 T) d
16.通过电视发表的讲话稿。除讲座可以稍长一些外,电视讲话也要求简短、通俗。! h4 ?+ G+ L$ [! }8 ^* w2 D! `. i: F
17.通过报纸发表的书面讲话。要篇幅简短、措词严谨、富有文采。
3 @$ k3 j) U2 p; p+ x- \" }18.现场散发的书面讲话。主要是阐明对某项行动、某件事情的观点,要求简明、准确、适当。) G% Y$ ]# w6 h" m! R
19.签约仪式上的讲话稿。这种讲话主要是对所签合作契约予以积极评价,对合作方表示感谢,对合作事项充满信心、寄予厚望。要简短、礼貌。
0 I& k& x" l6 [8 ]4 d. \20.接见、会见时的讲话稿。接见下级单位的代表并发表讲话,主要是表示某种褒奖、慰问和鼓励;会见客人,主要是表示友好和友谊。要简短、亲切。
9 m$ s, k4 j0 s* X21.文艺演出、文艺界联欢前的讲话稿。主要是为了庆祝节日和表示友谊。要简短、富于激情。" q6 M: Q( L" w; x1 b6 V
22.致辞。包括欢迎词、感谢词、答谢词、慰问词、祝贺词等,用于专门的仪式或宴会等场合。作为“致辞”,必须有别于一般的讲话,要措词严谨,具有文采,形成书面。
! G( i- J+ ^0 I/ c23.调研报告。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工作、揭示问题、提出对策的文稿。一般要求用案例和数据说话,用严密的逻辑进行推理,以及用富有创见的对策取胜。
6 I5 U7 ~+ U% L0 M5 P
' J8 n6 C2 @7 ]( w2 m6 R" }8 Y+ i(三)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讲话风格
6 h# l4 I5 A0 w; U5 i! m9 D领导讲话稿,是以个人名义代表组织发表的书面材料,所以机关的材料包括领导讲话但不限于领导讲话,一定会打上个人的烙印。
4 R4 k% U' f+ v' X1 l1.要适应领导文风
) E% X9 h4 `; `5 C6 `/ L% y长期从事文字岗位的同志可能有这样的“江湖经验”,就是每当有新领导到来,千方百计向领导原单位的同志索要领导讲话电子版(尤其是录音整理稿),最直接目的就是想知道新领导的文风,通过快速学习模仿,使文稿更加符合新领导的个人风格。比如,有的领导喜欢讲道理,有的领导喜欢摆事实,有的领导喜欢以数据来说话,有的领导不喜欢标题对仗工整,有的领导不喜欢用排比句,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文稿起草中予以体现和注意的。) R" i9 ^. E- h3 g6 r
2.要把握领导意图
$ q' h$ [1 W, M$ S/ Q在笔杆界有句俗语: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就是当你给东家打工的时候,做事情如果没按着东家的要求去做,即使累死了,也是没有功劳的。把握领导意图最大的敌人是信息不对称:一是空间上的不对称。比如,领导在某次调研时发表重要观点,而你没有参加这次调研。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主动去问“领导有什么指示”。一处有个好传统,就是领导的多数调研和会议,都会安排人员去听,听后回来要原汁原味在处室里传达学习。二是时间上的不对称。领导以前讲过的,由于时间久了,我们忘记了。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记录领导的精彩观点、思想火花,并经常性运用,形成“肌肉记忆”。比如在安全生产领域,我们耳熟能详的金句有“不出事、再出彩”“洗楼式排查见底”等等,就经常在文稿中被引用,成为了高频词汇。三是语意理解上的不对称。有可能是领导语焉不详,有可能是我们一知半解,这时候除了学习和琢磨外,向领导或领导身边人请教是很好的办法。
- S0 N& z; p+ Q R( {9 K8 R关于如何动态把握领导意图,笔杆子李永新(笔名:愚拙)根据实战体会,总结了“七个查”:一查领导讲话,可以向办公室、政研室或牵头单位的相关同志询要;二查领导批示,可以通过领导的秘书、办公室文秘及督查室等综合处室的同志获取;三查政务信息,可以通过政务网站、公众号获取;四查会议纪要,可以通过办公室或牵头处室获取;五查汇报材料,可以通过办公室、政研室或牵头处室获取;六查领导审定的文件、方案等材料,可以从相关综合处室、业务处室获取;七查领导发布的言论等理论文章,可以从相关报刊获取。
1 n5 P# k( N j* @' Z(四)一些所谓的“潜gz”和“冷知识”
9 k- s6 T4 [2 r! Y经常发现有些问题困扰着我们的新手和外行,这里作一个解答。
: Q, g" g4 C) S) T/ l( |4 K1.领导应不应该自己写稿子?写材料要耗废领导大量的精力,如果每一篇都是领导亲自来撰写,就会过度占用领导资源,是一种低效的组织配置。1981年,中央专门发出指示,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亲自动手准备自己的重要讲话、报告,亲自指导、主持自己领导范围内的重要文件的起草”,并指出“这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关键词一是“指导”、二是“主持”。领导干部不必什么都亲自执笔,但重大文稿要亲自指导、主持起草。
9 S( P! i# B( r8 m7 n2.机关文稿,本质上姓“公”不姓“私”。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作家、把文稿当作自己的私产,对修改意见要从善如流,不要和领导太计较文字上的“一城一池”。
) b: o; d+ }, f+ C ]3.要多写盖住还能讲的稿子。有位厅级领导认为,同样的内容“讲”和“念”相比,听者接受信息的效果是三比一,“讲”是“念”的三倍,这是有实验数据证明的。因此,领导没有照稿子念,我们不要想不通。关键是要给领导提供有所启发、有利于发挥的点,事后注重整理领导的讲话录音。. ]0 H; O |* a
4.文稿的篇幅不宜太长。如果上级对文稿没有字数限制,那么可以从人的生理规律来把握。一个讲话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因为多数人在全神贯注30分钟后,注意力会明显下降。一般人每分钟读150字到250字,这是把握公文字数的一个重要参数。+ I& [" j3 @; n3 }% f
5.“三段论”的合理性。我们发现不少同志写文章喜欢用“三段论”,当然这里的“三段论”不是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而是指文章写成三个部分。比如:“过去、现在、将来”“成绩、问题、对策”“统一思想、突出重点、加强保障”等,这些都是文稿中常用的“三段论”。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一点、两点太少,超过四点就不太容易记住,三点刚刚好,不多不少且容易记住。
6 Q" V ~8 ?% r, e& ~2 X9 w7 g6.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句话大家都可能听过,对不对我不下定论,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文稿工作本质是研究事,抄出来的文章注定是没有灵魂的,而且近年来“抄出个违纪”的案例屡见不鲜。但对于新人来说,多方借鉴的确是提升文稿能力的重要途径。我的建议是,在写一篇文稿时,起码借鉴10篇以上的同类型文稿,反复琢磨,如果融会贯通、博采众长,这就变成了吸收借鉴,而不是抄袭了。; z# g1 @: U$ o$ X
三、将精品意识贯穿于文稿全生命周期
/ v: _( W" A1 L; r7 |下面,我从审题、会商、立意、备料、布局、撰写、修改、校对等8个环节入手,和大家探讨一下“一篇好文稿是怎么炼成的”这个问题。3 }$ q$ k1 t1 v0 g% m4 X! h
一是审题要“准”。接到材料任务千万不要贸然动笔,要先弄清楚这个文稿任务的背景和具体要求。根据经验判断,只有少数通知会附上详细提纲,多数通知则是语焉不详,除了通知之外,相关联的批示、指示、讲话、方案、文件等也要尽可能掌握。特别是要加强与上级单位的沟通,尽可能多地获取背景信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文稿起草的要求。有一次,我们接到口头通知,说上级通知还在签发过程中,让我们先参考往年要求加快起草总结材料,我们按往年篇幅写了1.5万字,结果正式通知只要求写5000字,当时如果多问一句就好了。2 [1 _2 f3 A0 x5 \$ ^8 \7 [
二是会商要“勤”。第二步,还是不能动笔。遇到重大文稿任务,会商一下非常有必要。办公室建立了重大文稿会商制度,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好制度。接到重大文稿任务后,建议提请分管领导或相关负责同志牵头,召集相关业务负责同志、综合部门同志一起围绕文稿任务开展会商,进一步获取更多的业务信息、碰撞出思想火花。据我个人经验,通过一次重大文稿会商,基本能够梳理清楚“这个文稿重点写什么”的问题,而且可以向与会单位现场布置素材报送任务,效率是蛮高的。. d/ s" j0 G1 F! J
三是立意要“高”。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对于一篇文稿来说,的确当得起统帅的地位。举个例子,泰州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主要领导职务调整,市长升任市委书记,他的讲话主题是“为建设幸福泰州接续奋斗”,而离任市委书记的讲话主题是“泰州在我的血液里”,非常契合场合、符合身份,中心思想非常明确。我看到很多领导讲话,标题常常为“在某某会议上的讲话”,主题思想并没有体现到标题中去,建议大家在以后的文稿起草中,提炼出主题写入标题。
7 i p' |8 ]4 ?' u$ U8 S. w* O四是备料要“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资料储备充分,才能厚积薄发、广征博引、游刃有余。“走上领导岗位,拿烟的姿势终于从左手转到了右手”的笔杆子江晓斌,在《伏案八悟》中写道:“多种信息的交汇,会赋予我们新的思维;多种思想的碰撞,会裂变出更多的思想。”这是从更高级的视角来理解资料储备的重要性了。建议同志们重点从四个方面准备“粮草”:第一类是上级的说法,可以从上级的文件、领导的讲话中梳理,重点是掌握固定的表达、经典的表述。运用这些素材可以接上“天线”,让文稿迅速提升站位,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第二类是本地的实际,可以从平时调研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基层或兄弟单位报送的最新总结、报表、简报中获取。运用这些素材可以接上“地气”,特别是有生动案例和翔实数据支撑,文稿就不会太空洞;第三类是外地的做法,最大的来源当然是互联网,同时你在兄弟城市的同行人脉也非常有用,有时甚至能够拿到同类型的材料,借鉴价值非常高;第四类是领导的金句,要把领导在调研、会议等场合临时性发挥的观点、思想火花、金句记下来,在文稿中经常使用。当然,功夫在诗外,关键靠平时。平时就要做有心人,做好学习和积累。3 ?* |" D0 X3 B5 ^$ y
五是布局要“稳”。这里重点讲一讲提纲的问题。好的提纲能够见思想、见思路,真正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提纲结构要稳,常用结构有并列、递进、总分、混合等;提纲逻辑要稳,比如,“形势怎么看”“形势怎么走”“接下来怎么干”就是经济形势分析常用的逻辑结构;提纲内容要稳,尽可能从重点工作着手,在同一维度梳理形成小标题,比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这“十五字方针”,拆开来拟制成小标题就组成了一个稳定的提纲;提纲文字要稳,提纲要尽量用领导认可的文字,把领导反复说的写入小标题,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我们服务过一位领导同志,他的金句很多,这些金句不仅非常形象,而且能很好地揭示工作规律,于是写作班子提出了“金句就是小标题”的提纲战略,实践证明,此类提纲写成的文稿通过率很高。
z' N i4 m9 e4 d+ x六是撰写要“实”。关于好文风,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时有精辟的阐述,简而言之就是三个字,即“短、实、新”。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题为《好文风基础是“实”》的文章,指出“实”的具体含义就是“真实、充实、平实”。真实,就是结合实际、饱含真情。首先是增强问题意识,着眼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充实,就是有理有据、有血有肉。文稿要达到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要有内容、有“干货”,关键要有事例和数据。平实,就是平易近人、朴实无华。要把长句改成短句,把官话套话改成人话,删掉所有的废话。
9 W6 g, ?0 Z- w- ^8 ]% {) k七是修改要“深”。文稿修改工作很重要,有人把它比作文稿写作的“推进器”、提高文稿质量的“美容刀”、文秘人员提高写作能力的“垫脚石”。文稿修改工作不仅仅指文字的修改,更重要的是内容的把关。前不久,某城市有干部“因工作粗枝大叶,对有关文稿审核把关不严,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而被问责,这个教训,同志们要吸取。建议大家把修改工作放在以下几个重点上:一改大标题,直到把中心思想完美呈现出来;二改小标题,使标题更精致、结构更严谨;三改顺序,使行文更有逻辑;四改内容,增加遗漏的,删除多余的;五改文字,使文章更精炼、更有文采。对于重大文稿,如有可能,建议成稿后也会商一下,通过集体推稿,进一步提升文稿质量。, T$ X: t* L, f6 m5 U3 j' s( t
八是校对要“细”。文稿校对是保证文稿质量的重要环节。这里有几种校对方法:反复校读,如果没人给你校对,就反复逐字逐句读一遍;换人校读,往往能把起草人熟视无睹的差错找出来;多人校读,至少一个人读,一个人看,这样更容易发现错误。建议校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校观点,尤其不能犯政治性、常识性差错;二校结构,逻辑结构不能错乱,包括序号出现跳号等情况;三校数据,看是否已经更新到最新数据了;四校文字和标点,看是否通顺、准确。
0 s; N" d/ |7 Y9 ~$ q9 l3 u最后,我要跟大家说的是,文稿写作是一辈子的修行,值得我们认真对待,无论在什么岗位。要认真对待每一块“豆腐干”,比如写一则小信息、一篇工作日记;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公文,比如拟写一个通知;要认真对待每次发言机会,发言前要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梳理。
: r% d$ J& q& e3 L! e7 x2 e! O9 [; G" G. L
2 [9 R& E9 g8 S8 I/ C1 D6 \/ ]" J$ B2 \- e! U# s2 ~,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