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稿子要有六新

[复制链接]
释然 发表于 2022-5-29 09: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认为,初学写作者的稿子之所以不能见报,十有八九是在“新”字上有欠缺。从一定意义上讲,“新”是新闻的生命,如果一篇新闻稿件在“新”字上无一可取之处,就往往要承受被“枪毙”的后果。因此,一个新闻工作者,也包括初学写作的通讯员,从每一篇稿件的采访、构思、写作开始,就要有强烈创新意识,并力求将这个创新意识贯穿学习和采写的全过程。

然而,对稿件的“新”,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企图使自己的稿子从标题到导语,从事例到角度,从写法到语言,处处脱俗处处出新,那也是太难达到的目标,甚至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在全国获奖的稿子,也不见得处处都好,处处见新。因此,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既不能根本不讲“新”,也不能将“新”的标尺定得太高。换句话说,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力求使自己拿到编辑面前的稿子有那么一点点“新”,当编辑问到“稿子的新(或曰‘亮点’)何在”时,你起码能说出其中的一点或两点“新”,当然你能说出更多的“新”更好。

那么,这一点点的“新”应从何处体现出来的呢?一、标题的“新”。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稿件在编辑眼中的“第一形象”,因此,稿件的标题有无新意,往往是决定稿子命运的关键一环。那么,什么样的标题才叫“新”呢?尽管这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就多数编辑看来,“新”的特征主要存在于以下的方面:

一是少见的标题。凡事少见则多怪,多怪则新奇,如果你的稿件标题,在电脑上一搜索一大堆,那就要再斟酌和挑选一番,如果不是十分贴切,就尽量换掉。

二是简短的标题。一般说来,标题句式越短,主题越集中,越能使人一目了然,领略其中的“新”,否则仅有的一点“新”也会被长标题所淹没。因此,除非万不得已,不要用长标题。

三是有趣的标题。有时候,标题中的一个成语,一个悬念,一点幽默,一句俗话等,都会极大地引起编辑的兴趣,进而吸引他阅读下文。

四是有亮点的标题。标题的亮点,往往是稿件亮点的外在“信号”,观点的新颖之处,角度的奇妙之处,事迹的过硬之处,事件的动人之处,经验的过硬和推广价值等,都力争体现在标题中。标题“新”的特征,还可以举出许多,但举例再多,也不可拘泥照搬,只要你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标题与众不同且恰到好处,那么“新”也就在其中了。

二、主题的“新”。

有的标题能反映稿件的主题,而有的稿件,只有看完稿子才能找出主题何在。所以,当你不能在标题中展现稿件的“新”时,就要力求在“主题”中展现稿件的新,亦即“主题新”。何谓“主题新”呢?譬如当前媒体很少反映的主题,亦即“冷门”问题——这叫“冷中有新”。譬如跑在时间前面的、有预见性的主题——这叫“超前出新”。譬如虽然此主题媒体常见,但你的稿件中有过人之“高招”——这叫“深中有新”。总之,你能做到“人无我有”,这是新;你能做到“人有我好”,这也是新;你能做到“人好我早”,这也算新;你能做到“人早我多”这也属于新。

三、角度的“新”。

一篇稿件,角度新不新,一般通过标题和导语就能看出来。写稿子如同照相,从哪个视角捕捉目标好,一是由目标决定,二是由主观思考和选择而定。这就要凭你的经验,审时度势,力求选择不常见的角度,譬如,别人都选择全景大场面,你能否专挑近特写?别人都喜欢正面突破,你能否来个迂回包抄?别人都喜欢正面提出问题,你能否侧面或反面进入,来个逆向展开?许多稿件擅长报道成绩或经验,你能否偏偏从失利和教训入手?要知道,别开生面的角度往往会使稿件旧中凸现新,甚至使注定“出局”的稿子起死回生。

四、事例的新

新闻稿件中,一个新的事例可以救活一篇稿子。新闻是以事实说话的,而新闻稿件中的事例,就是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编辑会从一篇暗淡稀松的稿子中,找出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事例,并通过对这一事例重新调查和构思,从而编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稿子。那么,什么样的例子才叫“新”呢?一是事迹过硬的事例,起码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有知名度、有含金量的事例,“事例一硬遮百丑”,就是这个道理。二是少见鲜活的事例,起码使编辑看后不觉得司空见惯,不觉得“见多了”,“老掉牙了”,而是觉得有些趣味,有点意思,有点典型或对人有点启发。可见,事例的新在比较和选择中,万不可将连自己都觉得是滥竽充数的例子塞进稿子中。

5 I% S. v; ~9 Y. ?

五、写法的“新”


% H4 b6 Q/ O4 N8 n2 v

写法的“新”,也是吸引编辑和读者眼球的重要手段。当编辑阅读你的稿子时,老气横秋的八股结构使其厌烦,千人一面的“学习了……提高了……一致认识到……”使其反感,假如偶有一篇消息采用的是通讯的写法,通讯采用的是散文的写法,编辑会顿觉耳目一新。因此,力求改变以往老套陈旧的写法,追求独特、新颖和独树一帜,也是稿件出新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初学写作者喜欢按照教科书教给的写法,连稿件的结构和写作顺序都不超越雷池半步,老怕稿件写成“四不像”,其实,越是“四不像”越能吸引编辑的视线,越能使稿件超越旧轨道,闯出新途径。譬如:你把杂文的写法引进新闻评论中,一定比满篇“官腔”要新鲜得多;你把文学的手法运用到通讯写作中,或许能使文章生动形象许多。俗话说“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写法”,只要肯打破常规和善于探索,写法总会“新”起来的。

( k/ y( g9 F" O$ F& ]4 ~

六、语言的“新”


, ?/ Z: l$ J$ t
在新闻写作中,个性化的新闻语言往往会使整个文章自然流畅,新风扑面。有人认为,新闻语言只能板着面孔说话,其实,除严肃的政治性很强的新闻之外,许多新闻也是喜欢有个性的语言:或者诙谐幽默,将文章的情调弄得轻松而有趣;或者土得掉渣,使全文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或者诗意盎然,使编辑或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坠入浪漫的氛围;或者简洁精辟,充满哲理,编辑或读者常常忍不住要抄下几段……这些语言上的新,能抵消和遮掩稿件在其他反面的不尽人意,从而吸引编辑,拨动编辑的编发欲望。当然,语言的新也是以新闻事实的完全真实为前提的,不顾新闻事实而一味玩弄语言技巧是要坚决反对的。
以上只举出6种新,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新。
* ^; W* x0 ?8 j  r
当你把稿子完成之后,不妨再加上这样一道“工序”:问问自己写就的稿件究竟有无新意、有多少新意?哪怕能说出一两条甚至一点点的“新”也好;如果连“一条”或“一点”新意也找不到、说不出,那就狠狠心,把这篇稿子果断“枪毙”,不要任性地将稿子发走去“碰运气”。相信吧,随着你的创新意识不断加强,甚至形成习惯,你的稿件成功率的提升也就不在话下喽。

# P& \! L" h. R* V9 E/ \& F6 H
(作者:杨玉辰,作者为解放军报高级编辑)
5 d/ Z2 u9 F4 e( R6 z4 Z  f"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09粉丝

645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