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组织部长:学历不等于能力,平台不等于本事

[复制链接]
释然 发表于 2022-5-8 11: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组织部长:学历不等于能力,平台不等于本事走好从政每一步在省市组织部门新入部人员集中培训班学员暨省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李小三

组织部门是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等重要工作职责,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


无论大家过去从事什么工作,进入组织部后,都必须自觉遵守党对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的要求,做一名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新时代组工干部。


今天想借此机会,以“走好从政每一步”为题,同大家作个交流,与大家共勉。


第一步:尽快适应,开好头、起好步,严肃认真地走好入门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青年,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粒扣子没扣好,后面的扣子都会扣错。


干部成长也是这样,走好第一步至关重要。如果一开始就走偏走歪、走得不端正,以后的路就会走斜走错。


人们常说“孺子可教”,说的就是这个人是可以教育培养的。如果“胚子”没有搞好,一开始就心术不正、投机取巧,那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当干部首先一定是好人,但好人不一定能当好干部。人生道路有很多,从政只是其中一条,有其特定的能力素质和基本要求,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行稳致远。


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只有不断增强信心、积累经验,老实做人、本分做事,才能尽快适应环境、适应工作、适应部门、适应文化、适应别人。


前不久,我讲过“不适合当领导干部的十四种人”,如果属于这十四种人,不仅自己疲于应付,也会影响工作的推进和事业的发展,最好早作其他打算,不能盲目地选择一条并不适合自己的道路。


所以,新入部的同志,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进入组织部门为什么?到了组织部干什么?在组织部和别人比什么?不能浑浑噩噩混日子。


(一)坚定信念,把好人生正确方向。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信仰的人,是心有所依的,怀着一种美丽的、高尚的信念活着,是真正幸福的;而没有信仰的人,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和能力,内心永远无法得到充盈和富足。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只小船,人生征途就是茫茫大海,而信仰就是大海行船的“指南针”。


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要时刻保持科学和理性精神,永做富有理智、头脑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不迷信、不盲从。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从井冈号角到长征战歌,从遵义曙光到延安油灯,从西柏坡到天安门,如果没有崇高信仰的巨大激励和鞭策,是不可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


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即便是在个人处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也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为我们树立了坚守信仰不动摇的楷模。


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自然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挫折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理想信念犹如精神之“钙”。党员干部如果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最终“褪色”“变质”。


座谈会、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不廉洁分子,就是因为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导致政治上动摇、经济上贪婪、生活上堕落,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也让自己坠入了深渊。


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守政治信仰,筑牢理想信念,自觉加强政治训练、政治历练,炼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加强学习,夯实履职尽责基础。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干部是干出来的,也是学出来的。但学历永远不等于能力。


有人说,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就更快了,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有可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当今时代,知识爆炸、信息“裂变”,是一个加速时代、跨界时代、迭代时代,如果我们不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就解决不了本领恐慌的问题。


只有把学习作为自己的刚性需求、人生爱好和生活方式,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才能真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学习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学习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核心竞争力。每个人的先天智商和能力其实都差不多,学习能力的强弱是人与人之间后天拉开距离的重要因素。


好学习者不寂寞,爱读书者不易老。要以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修为,与古今中外的先贤大德跨越时空对话交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升自己的格局境界和道德品行。


要以学习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吸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文化人、修身养性,“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内化为一种自觉追求、一种内在需要、一种时代责任、一种兴趣爱好,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做到以学润德、以学增智、以学创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事有所成,则必学有所成。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而不用,只是个书橱、书柜、书虫而已。


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群众学,带着问题学,结合工作学。


首先要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常识比知识更重要。要养成边学习边研究的习惯,坚持学而思、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在学习研究中探求工作的本质和规律,用推动工作的成效检验学习成效。


尤其是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很强,只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依靠学习练就过硬本领,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三)摆正心态,正确对待进退得失。


境由心生,境随心变,相同的处境,不同的心态,会有不同的结局。


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好的心态是积极状态的催化剂,是事业成功的垫脚石,可以使人乐观豁达、积极进取。反之,心态不好,总是一味地抱怨、不满,患得患失,就会放大工作生活的困难,终将只会故步自封、平庸无为。


有人说:“进入组织部,天天有进步。”有的干部错误地理解为只要进入了组织部,就进了“保险箱”,提拔任用就指日可待了。


正因为有了这种错误心态,个别干部到组织部以后,就有了坐等提拔、自我设计的思想,即使被提拔任用了,也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浮气躁,急于“进步”,三年不“动”就怨天尤人,满身的失落感。


究其原因,都是心态不好造成的。


既要平常心,又要英雄气。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淡泊名利,保持良好心态。”人生在世,金钱、名利、地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知足才会常乐。


要善于克服人性的弱点,正确认识权力、地位、政绩,摒弃官本位主义和特权思想,坚决避免自我膨胀,时刻牢记“自己也是百姓”,保持一颗平常心。


同时,也要有点革命英雄气,敢作敢为、激情满怀、奋勇当先,把“平常心”和“英雄气”完美融合。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人皆有进取之心,但是想得过多,刻意了就会扭曲,就会频出一些不好的动作,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自己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去做了,即使期望落空了,也问心无愧。


要把视野放远些、胸襟放宽些、境界放高些,正确看待个人荣辱得失和进退去留,不计较一时成败、一职高低,不沾名钓誉、不互相攀比。凡事从最坏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以知足感来看待眼前的一切。


(四)培养良习,好习惯受用一生。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好习惯能成为人生的助推器,成就一个人;坏习惯会成为致命的绊脚石,毁掉一个人。


研究发现,21天可初步形成一个行为习惯,3个月就可以固化下来。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领导干部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利于个人成长,更会直接影响同事和下属,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发展。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人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不易改变,甚至伴人一生,影响一个人的发展与成功。


俗话说:“好习百日修,恶习一日染。”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很长时日,坏习惯却很容易形成。


特别是刚入部工作的干部,大都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加要注重从入部的第一天起就开好第一笔,从细处着眼、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付诸行动、不断总结提升,努力培养好习惯,坚决抵制坏习惯。


好习惯成就优秀人生。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优秀属于把一切优秀品质习惯化的人,只有养成一个个好习惯,才能成就优秀人生。


当干部要注重培养诚实守信的习惯,说真话、道实情,言必行、行必果,不当“三拍”干部;注重培养严谨的习惯,始终以严肃严格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不搞大而化之;


注重培养执行落实的习惯,今日事今日毕,事不过夜、案无积卷,不养成“拖延症”;注重培养俭朴简约的习惯,带头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不浪费、不折腾。


还要养成不怕吃亏甘于付出的习惯、理解他人和与人为善的习惯、沟通协作的习惯等。


(五)注重形象,当干部就得有干部的样子。


形象是一个人的衣着相貌、言行举止、精神气质、道德情操等外在的集中反映,是由一点一滴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凝聚起来的。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形象搞坏容易重塑难。


党员干部的个人形象不仅代表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风、政风的集中反映。在群众眼里,党员干部的形象就是一种导向、一种引领、一种范本。


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形象意识”,当好“形象大使”。特别是组工干部,社会关注度普遍较高,更不能在群众和基层干部面前端架子、搞特权、耍威风,决不能玷污了组织部门这块“金字招牌”。要“样子”不要“架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样子’与‘架子’,表面上看有点相似,内在的含义则有天壤之别。‘样子’是好的形象,是群众欢迎的形象,不是外表,而是指干部的德才和实绩。‘架子’则是徒有其表,而且是群众不欢迎的形象。”


当下,有些党员干部每天沉醉于“权力空间”,不管走到哪里都要与众不同,摆出“官老爷”派头,看似威风八面,却破坏了干群关系,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当干部,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要始终心系百姓、心怀党的事业,做出干部该有的样子,决不能把功夫花在形式上,将心思用在摆谱上。


好形象不是“装”出来的。自己的历史是自己写就的,形象怎样不是自己说了算,要靠组织、社会、群众来认定。干部树立好形象的基础,是把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锤炼扎实。


“干”字当头就是干部应有的形象。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对工作充满热情,克服“等、靠、要”的惯性思维和“怕、僵、满、木、私、浮”的懈怠情绪,把精力放在“正道”上、放在“正事”上,以党的事业为重,把工作作为第一责任,拿出一股子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劲头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那种只想当官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只想捂着乌纱帽为己当官、不想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面子工程”和领导作派是换不来好形象的。


第二步:不忘初心、奋发有为,扎实稳健地走好干事创业之路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党员干部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人从出生到少年、青年、中年,这是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谁也不可抗拒的。


干部成长也一样,从科级到处级到厅级等,是一个逐步历练的过程。守成者没有前途,奋进者才有未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干部于部,就是要干字当头。不干就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不干就不适合当干部,更不适合当组工干部。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和事业的发展,不少人将会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成为事业的骨干,这个时候就更要以实干为荣、以实干为责、以实干为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乘风破浪、锐意进取,一往无前、干事创业,做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奋力谱写出新时代的合格答卷。


(一)不忧不惧不惑,内心强大最重要。


“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为圣人之勇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战无不胜取决于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智者不惑。


强大者最温和,虚弱者最残忍。强大的内心不是能够战胜世上的一切,而是敢于面对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和问题,是要有坦然接受挫折失败的勇气、宠辱不惊的心态和不畏困难愈挫愈勇的胆识。


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要面对更复杂的环境,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更需要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让强大的内心力量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做到不惑于心、不困于情、不乱于行,在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人生道路上创造不俗的业绩。


心若安好,一往无前。没有过不去的事,只有过不去的心。心理学研究认为,宇宙就是一个场,我们人的心灵也是一个场,你内心的磁场强大,就能吸引强大的东西,凝聚外界正能量。


现实生活中,那些担当重任的人,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那些志存高远的人,总是能熬过漫长的磨难,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些干大事的人,总是能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最正确的选择;那些干劲十足的人,总是能表现出比别人更加旺盛的精力。


这些人之所以出色,就是因为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敢于直面前路的坎坷,纵使困难遍布,也能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要立足当下、活在当下,做好当下的事、处好当下的人、把握好当下的时间,学会等待和积累,保持定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经历过狂风暴雨,体验过高山低谷,见识过人生百态,才能磨砺强大的内心。不要一遇到事情就烦躁,一点委屈也受不了。


既要有理性,又要有激情,冷静理智地处理问题,保持一种谦虚、从容、淡然的心态,不卑不亢、从容不迫;正确对待职务权力和个人得失,看淡名利,志存高远。


逆境时,保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韧劲,积极面对、妥善处理困难挫折,不断提升抗压能力,懂得自我调压;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挫折的磨砺中,干锤百炼,熔煅成钢。


顺境时,要静得下心学习,沉得下心干事,不断清洗思想上心灵上的灰尘。尤其是身处高位时,更要自警自省,抵住诱惑,不迷惘、不迷茫、不迷失、不迷途。


(二)心正一切正,公道正派是最大的德。


公道正派是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思想作风和人格力量的体现,是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


坚持公道正派这个为人做事的价值理念和根本原则,首先需要的就是内心纯正,做到襟怀坦荡,没有私心杂念。


只有以公为道、持正为派,时刻用“正”的要求来规范自己,才能切实用好权、履好职,永葆党员干部应有的先进、纯洁的本色。


组织部门肩负着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的重任,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是组工干部最大的德。政从正来。治事理政,贵在公道正派。


我们党是工人阶级和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这种性质决定党的干部必须姓“公”。


党章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要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干部就必须时刻将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恪守公道正派的价值观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公权力,是公器,千万不能以权谋私。政者正也。


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骨干,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把正心作为正言、正身、正行的基础,带头修心、正心,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时刻保持公心,分清是非对错,不为诱惑所动、不为私欲所蒙,始终保持一心为公、公私分明的政治品格。


要以正带人、以正服人、以正育人、以正资政,带头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敢于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严格按党的政策办事、按组织原则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保持责任感、使命感、庄严感,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决不能拿原则换人情,决不能用权力搞交易。


(三)平台不等于本事,要优秀不要优越。


优秀的干部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通常来说,一个人要干事创业,有能力没有平台不行,有平台没有能力也不行。


党员干部的成长,既靠自己努力,更靠组织培养。正是组织给予了平台,我们才得以施展才华、干事创业,实践锻炼、自我提升。


但平台不等于本事,关键还在于自身硬。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感恩组织、珍惜机会、用好平台,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中练就本领、展示优秀、呈现卓越。不能错把平台当本事。


民间有一个故事:寺庙的一头驴,在驮佛像回寺的路上,很多人对它虔诚膜拜。它自以为高贵,回寺以后,不肯再拉磨。僧人放它下山后,驴因为挡住迎亲队伍的去路,遭到了百姓的痛打。最后它才明白,人们跪拜的是它背上驮的佛像。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平台,不要错把平台当成自己的本事。很多时候,一个人离开了平台,可能将一无是处、一事无成。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追求自我优秀的动力,抵制自我优越感,经常检视反省自己,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切实做到不好高骛远、不骄傲自大、不自我膨胀,踏实干事,守好本分。


要把岗位职务当责任。领导岗位不是休息场所,领导职位不是一种待遇,不能把岗位当享受,也不能把职位当炫耀,岗位就是责任,职位就要做事。


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本分,担其责、成其事,这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领导干部的职位越高,责任就越大,要求也越高,本事也要越大。


面对岗位,要爱岗敬业、只争朝夕,做到在位一分钟、奋斗六十秒,在履职尽责中体现价值、找到乐趣。面对职位,要心存敬畏,唯恐能力不够、履职不好,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始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做到有才能不张狂、有本事不摆谱、有成绩不张扬、有贡献不宣扬。


(四)行百里者半九十,自始至终不懈怠。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从政之路如同跑马拉松,非意志坚定者不能完成。


一个人在领导岗位上经过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磨炼后,一般都会日趋成熟,正值干事创业“黄金期”,如果在这个时候放松自我鞭策,就很容易精神懈怠,或守着眼前“一亩三分地”自娱自乐,或自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坐等升迁,或产生“人到中年万事休”的念头,懒得干了,全然将当初的雄心壮志抛至脑后。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篱松劲退千寻。”进入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懈怠”的危险离我们并不远,只有坚持到底,才能一以贯之。“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从政之路上,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并不难,能坚持一段时间也不算难,难的是一路风雨兼程、一直矢志不渝。


每个领导干部在前进道路上都会遇到“娄山关”“腊子口”,也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和诱惑,只有不忘来时的路,紧绷脑子里的那根“弦”,始终保持脚步不停歇,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坚韧毅力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昂扬斗志,数十年如一日沉潜实干,才能事有所成。


正所谓“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风华正茂日,正当奋进时。山有脊梁而巍峨,人有精神方挺立。


任弼时同志长期抱病工作,竭诚奉献,他说“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被称为“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


而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开始时总是热血沸腾、抱负满腔,可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地就丧失了动力、没有了毅力、磨灭了斗志,最后事业碌碌无为、不知所终。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新时代,领导干部更要以顽强拼搏为人生信条,立志追求卓越,时刻带着一股子韧劲和闯劲,大胆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大胆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对工作保持“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放不下”的态度,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当好新时代的奋进者。


(五)当官避事平生耻,担当是干部的本分。


曾国藩《治心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说的就是为官从政理当担当作为、务实苦干,对偷奸耍滑、怕事躲事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一份责任要有一份担当,遇到问题不能回避,要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工作。


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本分,如若不想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就是丢了本分、失了本职,无疑是最大的耻辱。不做“怕事佬”,要做担当者。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身处领导岗位,肩负“造福一方”的重任,必须要有大担当、真担当。如果“避事”而不积极干事,“躲事”而不认真处事,该说的话不说、该干的事不干、该负的责不负,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不担当,实质就是对党不忠诚,就不配当干部。


领导干部即使已经走过千山万水,仍然需要不断跋山涉水,越是任务艰巨,越要以更加强烈的担当精神,努力锤炼宽肩膀和真本领,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善接最烫的山芋,想干愿干积极干、能干会干善于干,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引领担当作为的风气,努力干出一番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来。


不做“官油子”,要做老实人。“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有的领导干部经常自作聪明、处处讨巧,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如何博人眼球上,今天喊个口号、明天换个思路、后天搞个宣传,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上不仅没有什么实际成效,反而招致大家的厌恶。


自作聪明者终究聪明反被聪明误。领导干部必须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忽悠,主动认领、主动承担责任,讲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把做事的原则内化为做人的准则,自觉做老实人而不是“两面人”。


当然,老实不等于务实,如果没有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能力,老实就会变成无能,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要以肯干提升境界、以敢干展示气魄、以实于赢得尊重,靠真本事立身,靠干实事吃饭,做到既老实、又务实。


(六)不畏其难不厌其烦,心甘情愿奉献自己。


事业任重道远,责任重于泰山。身处领导岗位,是组织的信任、人民的重托,是要吃苦受累、干实事的。


任劳更任怨,是领导干部成熟的重要标志。


干事创业过程中,不会一直风平浪静,不会始终一马平川,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也未必总能获得点赞,有时领导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的不是群众的“幸福指数”而是“埋怨指数”,特别是在触及复杂利益、处理困难问题时,可能还会引发不解、怨气甚至批评。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种落差,怨天尤人不断,抱怨声声不息,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任劳本应当,任怨显修养。


领导领导,既要“领”又要“导”。相比普通干部,领导干部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压力更多,对其党性修养、能力素质、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章》规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就包括“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任劳”是职责所在,在其位就得谋其政;“任怨”是气度体现,要有容忍之心,能以德报怨。


领导干部要以“任劳任怨”之心来对待工作和群众,不怕吃苦,更不怕埋怨;要以对党和国家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耐得住“艰苦”、受得住“委屈”、经得起“误会”;要以“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坚毅,不计个人荣辱,在“任劳任怨”中不断历练提升。


以奉献为荣,以奉献为乐。《礼记》写道:“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这句话在新时代的解释就是“奉献”。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共产党人便是当今中国的脊梁。


甘于奉献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政治品质和个人修养。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决定了党员干部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无私奉献当作自己的永恒追求。


热爱人民、忠诚于党的孔繁森,“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的杨善洲,都是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真实写照。当干部,就是要甘于、乐于为党献身、为民奉献,自觉做到有功劳时不伸手、有苦劳时不计较、有疲劳时不抱怨。


组工干部,更要有甘为人梯、甘做“嫁衣”的奉献精神,心甘情愿为他人当好“绿叶”,乐于“成人之美”。


(七)严守纪律底线,干成事还要不出事。


领导干部要严守纪律底线,干成事还要不出事。当干部首先要对自己负责,才有资格谈为党尽责。


新时代当有新气象新作为,领导干部胡干乱干蛮干已“无用武之地”,必须坚持纪律底线,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增强拒腐防“病”的本领,千万不能因为常在河边走就“湿鞋”。


自己不打倒自己,谁也打不倒你。


领导干部随着职务的提升,“被利用”“被围猎”“被投资”的风险随之增加,对自律能力带来了严峻考验。要防微杜渐,守住“诱惑关”,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侥幸、不任性、不贰过,自觉远离和抵制各种诱惑,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要洁身自好,守住“自律关”,慎权慎独慎微,把为民谋利作为行使职权的出发点和归宿,习惯“吾日三省再身”,经常扪心自问,自检自省、自我约束,保持清醒头脑。要从善如流,守住“监督关”,自觉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同时,还要监督好自己的家人,树立良好的家风。纪律规矩是带电的“高压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使所有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党规党纪、模范遵守法律法规。”


领导干部要始终把纪律规矩当作戒尺置于心间,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通过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全面严起来。


第三步:保重身体、保住晚节,坦荡淡然地走好退休之路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任何工作都有时限,一个人年纪到了,就应该退下岗位,这是党的干部政策,也是自然规律。


但领导干部工作了大半辈子,退休代表的不仅仅是从繁忙的岗位上退下来,随之带来的更是一系列的转变,从职场到家庭、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能否正确看待这些转变,是必须过好的关。


(一)慎终如始,谨防“五九现象”。


“五九现象”是指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临近退休年龄之际,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贪腐、“狠捞一把”的现象。


当下,在临近退休的领导干部当中,有的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便想在从位子上退下来之前,为自己留条后路,为子女留点财富;有的居功自傲,自以为对党和人民贡献很大,对比自己的所得,内心失落,心态失衡,于是产生了赶快补偿的错误心理;有的心存侥幸,打“时间差”,同他人达成“约定”,“退休前办事,退休后收钱”,妄图给自己的贪腐行为披上“隐身衣”,等等。


一日得失看黄昏,一生成败看晚节。干部退休前后,考虑生活保障渐多,利益诉求渐多,而自我约束相对减弱,这也是政治免疫力相对较弱的一个阶段。总觉得脱离了组织,没人监管,思想上、作风上便松懈了下来。


如何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保住晚节,永葆共产党人的纯洁性,这对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个守不住晚节的领导干部,最终的结局必定是令自己和家人感到无比难过和无地自容,也让世人感到惋惜和不屑,更愧对党和人民。


一时的自律容易,一世的自律很难。防止侥幸,保住晚节,必须加强自律,做到慎独慎微


要自觉遵守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操行自守,不欺暗室,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退前退后一个样,坚持从小节、小事严起,严防诱惑之“微”,严杜蜕变之“渐”,见微知著,及时改正小缺点、小错误,警惕小侥幸导致大错误。

(二)身心健康,安享晚年生活。


退休后离开了长期工作的岗位,告别了熟悉的工作环境,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社会关系网络也发生了变化。


退休还意味着将会失去某些权力,更重要的是失掉了原来所担当的那个角色的情感,改变了几十年的行为模式,导致一些退休干部失落感、自卑感、空虚感和孤独感等负面情感随之而来,如果百无聊赖,不及时自我调整,就会有害于身心健康。


不可太念往,生活自有真情在。在位时身上的光环、荣耀、成绩,很多得益于组织给予的工作平台,离开了这个平台,或许会让我们有机会去认识真正的自己,并接纳这个真实的自己。


如果因此生气、愤怒,咒骂那些当初你一手培养的骨干有问题,那么恰恰不正常的就是你自己。


不妨换个角度看看,这个时候还有谁愿意欣赏你的能力、赞叹你的工作、乐于同你交往,才知道什么是虚假、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弥足珍贵的人间真情。


不可太放松,生活充实最重要。大家都知道弹簧,越往下压弹得越高,如果没有压力它就失去了弹的动力。


人也是一样,工作时连轴转疲于奔命,退休后突然闲下来,太放松了,身体和精神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产生不适,甚至郁郁寡欢、离群索居。生命是永远需要激活的,适度的紧张才可以长寿。


积极主动转换角色,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可以让思维和行动保持在平均水准以上。


要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培养兴趣爱好。比如,参加老年大学、订阅自己喜欢的报刊、结交良师益友,参加书法、摄影等活动,让自己过得充实一些、丰富一些。多陪伴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用和谐的亲情驱走空虚感。同时,也要开展适合的体育运动,提升生命的活力。


(三)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


虽然退休了,但有多年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继续奉献社会,为党的事业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余辉余热,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


要怀着对党和人民事业无比深厚的感情,不忘初心,继续发扬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牢固树立党员的先锋形象。


做好传帮带,积极关心下一代工作,向青少年讲历史、讲传统,传思想、传精神,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发挥自身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保持政治本色,永葆党员身份不退休不褪色。


入了党的门,一辈子都是党的人。


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传谣不信谣,特别是在事关大是大非的原则立场问题上,敢于抵制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3粉丝

656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