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搞透是写好材料的基本前提。 写材料,最根本的还是研究事。材料拟写的深度、广度、温度,最终取决于对事的研究程度。从这个角度讲,与其说是“写”材料,不如说是“谋”工作。 只要能把工作搞透、兜全,即便写不出流畅圆润的好材料,也能提供详实的一手素材,成为一项领域的业务通。这样的业务通,只要有笔杆子稍微指导下,就能成为一域的笔杆子。 要成为综合领域的笔杆子,至少是半个业务通,或者具备短时间搞清搞懂业务的学习能力、专业素养。 那么,究竟应如何深度掌握情况,练就写材料写得快且好的硬本事呢? ' f! V! k( _/ A) ^5 X
( }+ W0 u/ r3 P4 N8 R% K
01 关键在平时
5 F- T3 q1 _5 S2 E4 w要想保持输出端持续的稳定,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的写作状态,就需要持续稳定的输入,动态掌握各方面的情况。 很多工作,需要动态掌握的情况太多,需要输入的会议材料、讲话材料、信息材料非常多,都需要深阅读深思考,对人的体力和精力考验是极大的。但没有这些做支撑,肯定写不出高质量的文稿,工作也很难干在点儿上,在输出端难以做到稳定高质量。 因此,把功夫下在平时,把任务散到闲时,争取做到闲时不闲沉淀储备、忙时不忙有粮不慌。 1.立足大局工作和领导关切,广泛搜集、调度和研习上情、下情、内情、外情,动态掌握上面的政策资讯、下面的一线实践、内部的具体进展、外部的经验做法,大集成地动态梳理相关工作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理论前沿、形势问题、对策思路,做好组织和领导的眼睛和外脑,确保拟写材料的始终站位高、视角广、思路新、措施实。以“外情”为例,若在市一级工作,全国排名前30市、全国资源禀赋相近市、全省其他市的综合性材料,均应该主动收集研习。研习中,重点参阅亮点思维、共性方法及可复制、可借鉴的措施办法。 2.对一些例行的文稿,不要被动等上面通知,要主动及早谋划设计、及早调度调研,全面弄清情况,科学研判形势,科学研究举措。其实在上级那里挂号的大事是能够数过来的。平时要一直保持敏感性,多储备素材,多掌握情况。如此,在任务来时,才能第一时间明确进展部分找谁要最新情况最新数据,问题部分从哪几个材料中汇总并找谁确认,下步打算可从哪些重要材料中找方向。 3.随时关注工作动向,及时搜集整理有关进展情况,形成一个进展模板,隔一两周就主动更新一次,在推动工作的同时,也能随时应对各种“遭遇战”。 4.建好电子文档库,及时捕捉好材料好素材,精读泛读后及时分类备存,养成分类动态储存研究前沿理论、动态资讯、典型经验的习惯。 5.建好材料柜,或者按业务或者按上下内外或者两者兼容地存放有价值的重要文件资料、会议材料、讲话材料及各类信息载体。 J2 _* F7 i4 m U
02 战时要“恶补”
5 m" \3 o: N; `1 z+ g+ t; o2 d: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