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市委书记在全市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情真意切、发人深省!

[复制链接]
yijiying 发表于 2021-6-4 15: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把树立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第一课题”
——在全市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下面,我着重围绕年轻干部“为什么要树立理想信念”、“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怎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三个方面,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同志们作一交流。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树立理想信念
2014年5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理想信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对于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对于一个民族繁荣复兴至关重要,青年身上承载着接班人的光荣使命,而作为年轻干部更应当坚守自身的理想信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元化,年轻干部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和各种思潮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的年轻人过分看重“房子”“车子”等的物质生活,特别是少数家庭较为宽裕的同志,从小到大都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把物欲享受作为人生的一大快事,甚至是人生追求,却忘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到底要为什么、做什么、追求什么”这个最根本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一)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石。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有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翻开中国的文明史,很多的历史人物给我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既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文天祥、包拯、郑成功、林则徐等等英雄人物,他们为真理孜孜探索、为正义奋斗终生、为救国英勇杀敌,成为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民族脊梁;当然,也有像秦桧、严嵩、和珅等卖国通敌、祸国殃民、惊世巨贪,最终成为“历史的罪人”,留下“千古骂名”。
大家正处青春洋溢、风华正茂之时,正是人生之路起步的关键期,上好“人生第一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年轻干部总感觉很困惑,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到底“往哪走”“怎么走”“走到哪”感到迷茫,胸中无数、心里没谱,有的甚至贪图享乐、空虚无聊,追求安逸、虚掷光阴。当然,价值观的树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磨练和不断努力,有时还会遭受一些波折。1969年1月,年仅16岁的习近平为响应党中央“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毅然坐火车前往的延安“插队落户”,因为开始不适应农村生活,不到3个月就回北京去了,但当时北京正处于“文化大革命”高潮,他又一次作为倒流人口被管制了起来,半年以后只能重回延安,从那时起习近平才真正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主动去接近、了解、融入群众,并且一呆就是七年,成为了梁家河村的一员、“黄土地的儿子”。1975年,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那天,全村人都没上山干活,静静等在屋外含泪送他上路,送了十多里,社员们还在送。这段艰苦岁月对总书记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总书记后来讲,自己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观念、基本特点,都是在延安形成的。
总书记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总书记青年时期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即便是在个人处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始终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对年轻干部来说,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才能在矛盾、问题和困难危机面前坚定不移、坚固不催、坚韧不拔,走出人生的阳关大道,实现人生价值。
(二)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梦想的动力。心学大师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梦想是人生的目标、理想信念就是为了梦想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犹如鸟之双翼、船之双桨、车之双轮,理想信念越坚定,实现梦想的劲头就会越足,也就越可能接近成功。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但要梦想成真就必须坚持不懈的为之努力奋斗,必须要有攻坚克难、敢于担当、不惧失败的坚定信念。
革命战争时期,我们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前仆后起、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靠的也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回顾艰苦卓绝的长征,面对“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红军战士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勇夺乌江天险……靠着草鞋与双脚最终胜利到达陕北,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在梁家河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为了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带领群众打坝、办沼气、办代销店、办铁业社,等等,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竭尽全力想办法克服。特别是在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搞副业是有风险的,很容易被扣帽子,支撑他不畏困难、敢担风险的也正是改变梁家河面貌的坚定信念。
所以,理想信念并不是空的、虚幻的,它是指引方向的航标、源源不断的动力。对青年干部来说,只有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找准正确的方向,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才能在面对困难和考验的时候保持一份沉着与坚韧,才能发自内心地践行群众观点、树牢宗旨意识,保证自己在实现梦想的征程中不畏艰难、行稳致远。
(三)理想信念是提升人生修养的阶梯。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面,说明修身的极端重要性。北宋鸿儒张载的《横渠语录》中提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年轻人就该有这种心怀天下的霸气,才能不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心有远大理想,才不会因一时的工作压力怨声载道迷失自我。广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三升,贪图奢靡享受更不能成为堕落的借口。
一代明臣曾国藩就是立德修身的典型。其实曾国藩的天赋并不高,但曾国藩极为刻苦,他的志向就是当“圣人”,从写日记开始,把自己每天的所作所为,每天早晨一睁眼到晚上睡觉所做的事情,特别是把不符合圣人标准的都摘出来,痛自反省。在日记当中,他还给自己定下每天攻克的下限,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每日读一经,隔三差五地练习作文,就这样对自己严格要求、坚持不懈,最终在政治上、理学上、文学上都有着很高的成就。毛主席、蒋介石对曾国藩都相当推崇,毛主席在青年时期就曾说过“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毛主席讲,“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年轻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道德境界,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始终保持自己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才能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在利益诱惑面前不迷茫不失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著追求,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第二个问题:要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职业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理想信念,作为一个学生,他的理想就是学而不思则罔、学更多知识;作为一个农民,他的理想就是庄稼有个好收成;作为一名医生,他的理想就是帮助更多的病人解除病痛,等等。那么,作为一名从大学校门走进机关大门的基层干部,我们当前的理想是什么呢,将来要做什么呢?这应该是每一名年轻干部不断追问和思考的重大问题。我想,作为当代的年轻干部,一定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大到为党、为国家干一番事业、作出贡献,小到为群众办一件好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学习工作方法,不断积累人生的历练。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年轻干部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看路,一定要正确把握当下、科学规划未来,要珍惜现在的拥有,干好今天再期待明天,真正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最终实现自己的抱负与梦想。
要做一名让党放心的好干部。自从我们踏上机关大门的那一天,我们的人生道路就掀开了新的一页,我们就从一名学生转变成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干部,这既是一种质变,更是一种人生道路选择,我们的人生就有了新的目标、新的方向。习总书记到梁家河插队的时候,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看到梁家河的贫穷落后,看到当地百姓生活的艰难,他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让他打定了要成为一名党员的念头,与我们今天和谐、友善的入党环境不同,习总书记在申请入党的时候面对重重困难,但他却毫不气馁,经过反复锤炼党性,先后写了10份入党申请书、多次递交组织,由于当时习近平还背着“黑帮分子”的名分,公社里不敢批准,最终还是县委同意才批准入党的,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同时经过这番磨炼,更坚定了他要为党的事业、为人民而奋斗的理想信念,这种信念伴随着他从村支书到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省委书记,一直到成为党的总书记始终未曾动摇过。习总书记的这段经历告诉我们,只有直面各种困难与挫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坚定为党尽忠、为民尽职的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要做一名让群众拥护的好公仆。作为党的干部,我们首先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群众情怀。197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刚成为梁家河村支书不久,他带领村里人打井,北方的初春很冷,打井的水源地还结着冰,刺骨的冰水让大家望而止步,他却拿起镐头跳到冰面上率先挖起来,最终带动了村民一起挖井,这就是对群众情怀最好的诠释。古来先贤们也都十分关注百姓疾苦,唐代诗圣杜甫就曾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声;北宋名相范仲淹立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明朝忠臣于谦践行了“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信念,在封建社会,尚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荣,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把为人民服务当成最大使命。金碑银碑不如群众的口碑,我们要扎根基层做服务,多为百姓做实事,不断增进群众感情、提升群众满意度,以勤勤恳恳的态度当好人民公仆,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群众拥护。
要做一个让家人自豪的好儿女。我们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无论我们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子女、是伴侣、是父母、还是兼而有之,我们都希望被家人引以为豪。习近平总书记与夫人彭丽媛的家庭幸福美满,每次提到习近平,彭丽嫒就一脸幸福,她说,我爱人是最优秀的人,他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摆架子。他的同学有的出国成了富翁,他有条件出去,但他却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做人民的公仆,作为党的干部,必须以事业为重,有为才有位。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如今,我们的党员干部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挥斥方遒,要在实践中、工作中释放初恋般的激情,打开海洋般的胸怀,铸造钢铁般的意志,运用冰山般的冷静,努力去开创一番事业!
要做一个让社会认可的好公民。作为一名干部,要在社会上当好自己的角色,这不仅关系个人形象,更关系党的形象。当前,却有很多党员干部“人前人后”两个样。“人前”是正义的化身、廉洁的表率,无论何时都能说出一番大道理,穿着出行低调朴素,教育身边人要清正廉洁;“人后”却干着违纪违法的勾当,大搞权钱交易、贪脏枉法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整个干部队伍的形象。作为党的干部,我们应做到“慎独”,要时刻不忘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不管是在人前人后,还是在“八小时”之外,都应该自觉遵守党规党纪,做到表里如一、身体力行,用自身的言行去维护干部队伍的形象;做到不忘初心,常怀感恩,尽自己所能的去回报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第三个问题:怎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树立一个什么样的理想,是人生的总开关问题;怎样树立切合实际的理想,是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中的生力军,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不渝地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需要从多方面努力,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把加强学习作为实现人生梦想的阶梯。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立德。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基本环节。年轻干部要志存高远,但不能好高骛远,必须要把真才实学作为实现理想抱负的前提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就是酷爱读书的典范。习近平16岁时作为知青来到梁家河报到,公社派人帮知青搬行李箱,其中有两个箱子特别沉,后来才知道里面装的都是书。“爱看书”、“好学”,是他留给陕北梁家河村老乡们的印象之一。实际上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间,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白天干完体力活,晚上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 2013年青年节,总书记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年轻干部应当结合青年习近平读书学习的事例,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习惯,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真正使学习成为工作和生活的第一需要。要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不懈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突出学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打牢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引领者。
二要把基层实践作为增长阅历的大舞台。毛主席曾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基层工作虽然条件艰苦,待遇不高,但却是锤炼才干、增长阅历的练武场。习近平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插队地方最苦、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知青,可以说把最好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梁家河。总书记这七年知青岁月,是他离开学校和家庭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也是他人生旅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站,对他后来的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2004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专访时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堂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总书记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相比之下,当前年轻干部很多都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普遍缺乏实践的历练。《秘书工作》中有一篇文章,总结了年轻干部“八缺八不缺”问题,即: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思想缺感情、不缺干劲缺韧劲、不缺知识缺文化、不缺想法缺办法、不缺能力缺魅力、不缺活力缺定力、不缺情感缺情怀。很多年轻干部之所以会感到迷茫,一方面是急于求成,心浮气躁,不能安下心、俯下身做工作,每天只顾影自怜哀叹前途无望;另一方面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意识不到自身价值,造成内心理想落空。
习总书记指出,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中高级领导干部,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我们不能唯台阶论,但必要的台阶也是要的,一步登天在现在这个时代是行不通的;许多同志有这样的体会,参加工作后,在普通岗位上经历一些难事、急事、大事、复杂的事,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国情、社情、民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接地气”,正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早熟的果子长不大,拔苗助长易夭折。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三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意志的大熔炉。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能不能经受住艰苦环境的考验,是检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试金石。
在七年知青岁月里,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深深体味了最苦、最难的生活,并在苦难中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升华。在刚到延安梁家河时,习近平就遇到很多生活问题,一共熬过了“四关”,就是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每过一关都是一份磨砺,都有一份收获,不断积蓄着人生升华与超越的能量。总书记在回忆梁家河7年岁月时还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曾有三个月没见过一滴油星子,真是‘三月不知肉味’。那年冬天,家里寄来几块钱,我和同窑洞居住的同学买了几斤石槽子里冷冻的猪肉,回来还没烧就把肉切成片吃。”总书记后来说道:“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用积极健康的方式对待困难,一切困难都将不再是困难。希望大家要把艰苦环境看作历练的机遇,在摔打磨练中强化意志,在攻坚克难中增长才干,让理想信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四要把亲近群众作为立德为民的营养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知识源泉。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总书记曾把郑板桥《竹石》的名诗改动几个字,表达他对上山下乡的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始终与村民们打成一片,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用总书记自己的话说是“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起过”。这七年,让习近平知道了老百姓最缺少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期待什么,也促使他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也在此时悄然扎根。多年后他说:陕北七年,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
当前,有些年轻干部和人民群众说不上话,谈不拢,实际上是不会说群众语言,一些空话、套话、废话和书本上的话,群众听了反感。大家都受过高等教育,见识比群众远,但是要学会弯下腰来,学会用群众的话,来回答群众的问题。
做群众工作是一篇大文章。希望年轻干部主动学习群众工作方法,既向领导学又向同事学,从领导做群众工作的实践和细节中来总结群众工作经验,向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讨教,虚心学习其工作方法;主动向群众学,了解群众的生活现状、思维方式、思想动态,善于从群众自治的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五要把严格自律作为行稳致远的警示钟。廉洁自律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铁腕反腐,从严治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赢得了党心民心,群众对此十分拥护。老百姓看一个干部,一看他干不干事,二就是看他干不干净。特别是年轻干部来说,“严就是爱、宽是害”。如果在人生起步阶段就犯下错误、留下污点,人生的道路就很难修复。
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的一言一行,留下了公道正派、克己奉公的佳话,赢得了群众发自内心的尊敬。后来到正定县当县委书记,床上铺的褥子也还是从梁家河插队时就在用的,上面有他亲手打的一百多块补钉。在正定工作期间,尽管工作学习繁忙,但他生活上从不搞特殊,有人提议给他开小灶,他不同意。他说:“吃大锅饭好,大家都一样嘛。”他在城关片下乡,很少坐吉普车,经常骑自行车。他说:“这有三个好处,一是锻炼身体,二是接近群众,三是节约汽油。”曾有人为了谋私利请他去喝酒,他谢绝了,有人给他送礼他拒礼不收,还给送礼者以批评。当要调离正定的时候,他把自己的一些东西分给身边工作的同志,凡是公家的东西一点不要,就是连他最喜欢的《正定县志》也交给了办公室。
廉与贪、正与邪,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特别是最初的那一闪念。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就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很多领导干部甚至高级干部落马,并不是当上领导以后突然思想变质、行为腐化,往往是在年轻时就没有把住第一道关口,在河边湿脚到洗个脚、再到洗个澡,最后无可挽救。
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年轻干部尤其要算清“人生账”,扣好第一粒扣子,把好第一个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避免第一次放纵。这样,才能不把一时之快变成一生之灾,不把一时之利变成终生之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