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th346137261 于 2021-5-18 11:12 编辑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进之路
中共江苏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江苏作为东部省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走在最前列、体现高水平是党中央的要求和全省人民的愿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江苏工作作出重要讲话指示,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江苏聚焦“高水平”和“全面性”,把质量领先和过硬作为目标,奋力写好“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小康篇章。去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大关,人均GDP居全国省区之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4万元台阶,255万低收入人口脱贫摘帽,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由局部好转迈向整体提升。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赋予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新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遵循新发展理念,江苏正在努力创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新业绩,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现代化新篇章。
一、坚持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统一认识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江苏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坚持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先后推动解决“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停在过去时”和对新思想“理解不深入、行动跟不上、落实缺乏创造性”的问题,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
我们把学习新思想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并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具体要求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坚决把讲政治放在首位,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解决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看清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加快破除与之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学习新思想,全省上下思想高度统一,视野更加开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一些重大社会关切、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推进了一批对江苏发展具有长远支撑作用的标志性事项,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二、让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把握新时代新特征新要求,紧扣“强富美高”建设总纲领总目标,深化“两聚一高”新实践,确立“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展开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量”工作布局,在全国率先建立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和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强富美高”成为江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 在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创近年来最佳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3.2万家、居全国前列,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
经济增长方面,着力把握“稳”与“进”的平衡,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现实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实现了高基数上的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转型升级方面,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着力稳固制造业,通过制定科技改革措施、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实行省领导挂钩产业链制度、打造30条优势产业链、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700亿斤以上。
区域协调方面,统筹沿海发展与沿江转型,以美丽江苏建设为统领,以江河湖海为脉络,以推进沿海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系统优化提升全省空间格局和生产力布局,推动沿江沿海沿河沿湖融合发展、特色发展。
生态环保方面,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263”专项行动,把长江大保护作为压倒性任务来抓,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省级资金1300多亿元、带动各级财政总投入近万亿元,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扩展到省域全境;协同推进环保整治和转型升级,联动解决“重化围江”和苏北小化工问题,加快全省化工钢铁煤电等行业转型升级、优化布局。
改革开放方面,坚持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双向发力,强化改革系统集成,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挖掘释放国内市场巨大潜力,在畅通内外循环中实现更好发展。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加强自主性谋划、创造性落实,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苏北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江海联动发展,徐州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海港建设起势,通州湾新出海口、滨海港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通道建设提速,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江苏自贸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推进。
三、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作为不懈追求 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率先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围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最基础最关键的问题,采取系统性措施,增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创造高品质生活。 一是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在全国4000元脱贫标准上将江苏省标准提升到6000元,集体经营性收入18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全部帮扶达标;
二是制定出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强弱项“1+5”文件,确保小康质量过得硬;
三是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八个更”要求,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遵循新发展理念,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系统化推进脱贫攻坚、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事业全面发展。比如,在全面提升苏北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顺应“四化”同步发展规律和群众愿望,有序推进苏北农村住房改善,三年累计改善约25万户,群众满意度达93.3%,有效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农民文明素养显著提升;围绕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系统推进教育改革,扩大教育资源优质供给,更好满足江苏孩子对上高中、上大学的愿望;聚焦疫情防控中暴露的公共医疗卫生短板,加强各级各类医院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形成与江苏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通过努力,到2020年,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390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25、是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度超过90%,年新增就业占全国1/10以上,全国文明城市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四、加快提升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高效能治理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与重要保障。近年来,江苏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高品质生活的制度体系和区域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抓好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先进文化凝心聚魂,以法治建设保驾护航,以科学方法提升治理效能,凝聚最广泛的智慧力量,形成一系列有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效能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干部真正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融入血脉、见诸行动。 二是以实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为抓手,着力提高干部履职担当作为的能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鼓励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形成了比学赶超、奋发作为的浓厚氛围。
三是以强化基层建设为鲜明导向,持续为基层减负增效。加快补齐基层治理短板,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在抗疫抗洪大战大考中充分彰显。
四是以守牢“四条底线”为基本要求,切实做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工作。针对区域发展、城乡融合、社会治理、安全生产、党风廉政等8个方面22个领域的关键点、薄弱点和风险点,开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项行动,加快完善制度体系和治理链条。在去年以来的疫情防控中,江苏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做到患者零死亡、医院零感染,形成了“可知可控、精准防控”“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等有效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