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战争 看外交 看组织
——读罗贯中《三国演义》
陈 晋
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养兵过多,打起仗来,对经济的破坏确实很大。有时确实像蝗虫一样,飞到哪里就把哪里吃光。三国时董卓把长安到洛阳一带的人都杀光了,把洛阳完全毁灭了,打仗时没有吃的东西了,就吃俘虏。
——摘自毛泽东1959年12月至1960 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见《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
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
——摘自薄一波《回忆片断》(见《人民日报》1981年12月26日)
东汉末年至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统一于晋,这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动荡的年代,同时也是群雄并立、豪杰盛兴、纵横捭阖、人才辈出的时代。唐代杜牧诗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李商隐诗曰:“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这说明唐代已可能有三国故事由艺人演述。三国故事的大量传播始于宋代,“说话”艺人通过加工渲染,以讲故事的形式说给听众,听众又添枝加叶传讲给他人,使三国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而且增加了许多传奇色彩。到了元朝,《三国志平话》刊印,但文字粗简,事多荒诞。到明代罗贯中,在《平话》的基础上,删除荒诞,根据史籍,并加虚构,成60余万字的《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 1330年—约 1400年),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相传为施耐庵的学生,曾参与《水浒传》的修订加工。他胸有大志,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府,明朝建立后不得志,转而从事小说戏曲的创作。其《三国演义》的内容是描写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之间的历史事件,重点描写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及其兴衰过程。全书120回,第1回到第33回写黄巾起义、军阀混战和曹操平定北方,第34回到第50回集中写赤壁之战及战后天下三分,第51 回到第115回重点写蜀汉的建立、巩固及与魏、吴的斗争,最后5回写三国归晋。它以三国历史为骨架,其基本轮廓和基本线索以及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与历史记载相去不远,但具体内容、血肉部分则出于虚构创作,故有“七实三虚”之说。其中夸张虚构的如:桃园结义、借东风、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单刀赴会、玉泉显圣、空城计等等,写得栩栩如生,动人心魄。它最长于描写战争,善于抓住每次战争的特点,把描写重点放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战争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无论大的战役或小的战斗,都写得各具特色、毫不雷同。在人物塑造上,它善于把人物置于尖锐复杂的斗争中,通过各自的言行表现其思想性格,运用略貌取神的手法,通过粗线条的勾勒、环境气氛的渲染来取得传神的艺术效果,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已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三国演义》是毛泽东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的书。这点,在他 1936 年同斯诺的谈话中便有回忆。
《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战例,其虚实分合,攻守进退,以小打大,以少胜多,应战应和,应擒应纵,胜负得失,都有可借鉴之处。毛泽东也显然从它学习到了战争的知识。可笑的是,“左”倾教条主义者曾经攻击毛的军事路线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不过是“把古代的《三国演义》无条件地当作现代的战术,古时的《孙子兵法》无条件地当作现代战略”。只要能够战胜敌人,从《三国演义》中获得的知识,为什么不能用于现代革命战争呢?对此,毛泽东从来不讳言。他多次说过,在井冈山时期,他没有读到《孙子兵法》,但读了《三国演义》。事实上,他在讲话和文章中,常常引用《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事例。
古田会议后,为了阐述“宣传鼓动重于指派命令”的道理,毛泽东给大家讲了《三国演义》中老将黄忠大败夏侯渊的故事:黄忠本来年老体衰,很难取胜夏侯渊。可是诸葛亮使用了“激将法”,把黄忠的勇气鼓动起来了。于是黄忠表示:如不斩夏侯渊于马下,提头来见。结果,黄忠果然杀了夏侯渊。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讲到“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举了中国古代6个有名的战例,其中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这三次战役,都是《三国演义》中用浓墨重彩着力渲染过的,分别见《三国演义》第30回、第49回和第84回。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人物中,毛泽东推崇的是诸葛亮和曹操。他俩在军事战略上都是一流的。1957年11月在莫斯科期间,一天晚上,毛泽东请胡乔木、郭沫若及十来名工作人员一道吃饭时,也有议论。他说:“我们论三国,替古人担忧吧。”随即与郭沫若纵谈三国历史,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猇亭之战,讲了诸多战例。你一段,我一段,夹叙夹议,谈到热烈处,毛泽东忽然转向翻译李越然问:“说说,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
李越然回答不出。毛泽东接着说:“诸葛亮用兵固然足智多谋,可曹操这个人也不简单,唱戏总是把他扮成个大白脸,其实冤枉,这个人很了不起。”又说:“古时候打仗没有火箭和原子弹,刀枪剑戟打了起来,死人也不见得少。汉桓帝时有多少人口?”
郭沫若随口应道:“晋书地理志作五千六百万。”
毛泽东说:“现在还统计不全,到处有不入户人口,那时就能统计全?估计算是五千六百万。到了三国混战还剩多少人口?”
郭沫若回答:“史书载,黄河流域‘户口骤减,十不存一'。三国合计,人口大约六七百万。”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毛泽东引王粲《七哀诗》后说:“曹操回原籍,‘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了多少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死了多少人?比比么,三国又死多少人?原子弹和关云长的大刀究竟哪个死人多?”
毛泽东深深叹息,继续说:“现在有人害怕战争,这一点不奇怪。打仗这东西实在把人害苦了。战争还要带来饥荒、瘟疫、抢掠……为什么要打仗哟!应该防止它,打不起来再好不过;可是光顾怕,这不行。你越怕,它就越要落在你头上。我们要着重反对它,但不要怕它。这就是辩证法。”
最后,毛泽东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书,至少要读它三遍。”
60年代初,毛泽东的案头有一套《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册。他对卫士说:“小人书不简单哪,言简意眩,道理也一目了然。”他还给卫士尹荆山讲赤壁大战,讲夷陵之战,说孙、刘联合一把火烧了曹操,烧出了一个三国鼎立。还说刘备犯了错误,被火烧连营死在白帝城。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稳定了蜀国形势。
毛泽东注意《三国演义》中关于战争的描写,体现了他的战争观。一方面看到战争的残酷性,对人口,对经济的破坏;另一方面认为,防止和反对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不要怕它。
毛泽东还提出,读《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还要看组织,举的例子是刘备集团取西川、入成都后,同当地文官武将一道建立蜀国的事例。他用这个故事说明外来干部一定要同当地干部搞好团结,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此外,毛泽东在讲话和文章中,还时常引用《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事例来说明正确处理干部人事关系的道理。
1957 年,他在上海干部会议的讲话中说: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也像鱼跟水的关系一样。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在小说里,诸葛亮可以未卜先知,呼风唤雨。毛即以此为例,说明即使是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有其局限性。1957年他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中说:“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这是中国的成语。中国还有一句成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
(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