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从“破窗理论”谈保密工作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3-17 19: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从“破窗理论”谈保密工作

( V7 n" K/ |9 }; E

王川洪

% e/ ]2 r. V" w$ ?! l: D6 V , Z+ p0 i* |6 C+ e* ^# a ) V' v% Q Y: g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辆崭新的汽车停放在既不太热闹也不太偏僻的街道上,没有锁上车窗和车门,然后在隐蔽处安装摄像头,利用闭路系统观察周围动静。结果,行人匆匆而过,整个上午无任何人窥伺或靠近。下午,这位教授来到车前,用锤子打碎了两扇车窗。刚过5分钟,就有两个人探头探脑地过来,一看车窗破了也没人管,就把车上的收音机卸下来拿走了。又过了几分钟,有人把轮胎卸走了……半天之内,这辆汽车变得面目全非。

/ `. K3 Z- D' e! F& ^# E

由此,专家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而去打破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无人问津、杂乱无序的状态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实践证明,发生泄密事件的单位,往往是出现了“破窗”现象——也就是保密工作出现了漏洞,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等问题暴露出来才石破天惊。因此,保密工作从根本上讲,必须防止“破窗”现象。

. |6 Z; R8 ~: d2 Q! P, I

加强敌情意识

% |" K" E" [! ]$ w

筑牢保密防线

* x- L9 M7 e3 ` ~9 k. t' A; A

近年来,一些地区和单位泄密事件时有发生,给国家安全和利益带来严重损害。从发生的泄密事件性质来分析,有近60%的属于过失泄密,主要表现为涉密人员思想麻痹,疏忽大意。如有的涉密人员出差时随意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造成涉密文件、资料被盗或丢失;有的在工作中图方便,将涉密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或局域网上,或将秘密文件用电子邮件传递;还有的在搬迁办公室或离岗、退休时,将清理出来的涉密文件和内部资料作为废弃物随便堆放,甚至卖到废品收购站。许多重要的机密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敌对分子所窃取。

7 l% L- E: `8 v5 o0 d7 j) l% y4 p

我们许多同志之所以保密意识淡薄,从根本上说是由忧患意识和敌情观念不强造成的。同样是泄密,在战争年代马上就可能显现出严重后果,要么在战场上立即吃败仗,要么是敌后或敌占区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而在和平年代,其破坏性却往往是潜在的、滞后的,但这种破坏的后果却同样不可低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涉密人员、涉密活动等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外籍高管进入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国防军工领域,重点国有企业境外上市,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涉密业务的服务等等,使泄密渠道不断增多。“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刀光剑影”,保密工作呈现出更加复杂和严峻的特点。

4 T! @# ~7 O/ U

2004年7月海南省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备受媒体关注的台湾间谍嫌犯宋孝濂案,一审以间谍罪,判处其有期徒刑4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宋孝濂,化名张晓圆。自2002年4月起,宋孝濂带着搜集情报信息的任务先后多次潜入海南琼海市、三亚市,以旅游为名,搜集反映海南政治、经济动态的报刊、地图等资料,观察、刺探我军地理及建设情况,绘制有关军事示意草图,后被我公安机关抓获。这一窃密案件警醒我们,境外情报机关的窃密活动始终没有停止,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面对日趋复杂的保密与窃密的斗争形势,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对国家的安全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履行好保密工作的责任,为国家秘密的安全建立起一道可靠的防线。

1 q$ {) t: {) S0 Z. W7 P

加强法规意识

1 M1 J* s6 A) r! t% R

依法从严治密

- `, h: S" d+ J, t& \8 p0 _

遵守保密法规是保密工作最重要、最基本的行动底线。在现实工作中,保密法规不可谓不细,要求不可谓不严,而我们一些单位在对待“踩住底线”问题时,往往是遮遮掩掩,出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现象,使许多保密法规成了摆设。调查表明,大多数泄密案件的发生,基本上都是涉密者有章不循、有法不依造成的。有这样一个案例:某省一位退休干部被境外间谍机构策反,多次找到以前的老同事,以“想写个东西,找点材料参考参考”为由借阅涉密文件,甚至一句“年纪大了,眼睛花了,能不能借回去慢慢看”,就让他轻而易举地借出了许多涉密文件。这些受过保密教育的涉密人员,明明知道涉密文件的管理制度,却连一丝防备、一点警惕也没有,任由这位窃密者在收文登记本中挑文件。此案涉及的众多涉密人员,无一例外听过保密课,有许多人对保密法规也烂熟于心,但他们保密意识淡薄、不遵守保密规定却是不争的事实。

: [! ^* S$ j( F) f

依法履行保密职责的过程,就是一个严守保密底线的过程。保密工作必须突出一个“严”字。经济越是发展,国力越是提高,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越是严峻,遵守保密法规就越要严密,保密执法执纪越要严格,查处泄密问题越要严办。“严”要体现在各个方面,特别在党政机关和军事单位更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

, K# Q9 V4 {0 C1 P9 p2 o) x

涉密单位必须通过严格的管理让不法分子望而生畏、无处下手。要从“两脑”(人脑和电脑)和“五室”(办公室、业务室、打字复印室、计算机控制室、保密档案室)入手,切实加强保密督促检查工作和涉密人员教育工作,真正做到涉密人员违规操作时能及时发现,有人管、有人抓,把失误和误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3 n+ _) c; d- [

制度是重要保证。在保密工作过程中必须加强法规意识,要克服“有法不依”的问题。随着《保密法》的贯彻实施,国家已经基本形成了保密法规体系。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将这些法律规章进一步细化,变成各单位保密工作实践中十分“管用”的制度。涉密人员只有把遵守保密法规内化为自觉意识,才能使保守机密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4 J8 d$ Q; s! f) c

加强责任意识

" f* N5 h0 t8 t7 o

把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 a/ k+ _' q8 V2 Y" [2 ]; v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当责任感成为一个人的习惯时,也会慢慢成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做好保密工作,责任感是必不可少的。当前,新形势给保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挑战,保密的职责范围,早已从保密室的小天地,扩展到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涉外等各个领域。涉密人员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服务大局,把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当作神圣的职责,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自觉性,尽职尽责地做好保密工作。

) Z" ]2 `4 Z5 i; y7 M8 j, R. k

加强保密工作的责任意识,关键是把工作落到实处。当前,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党政机关,一些业务范围广、人员数量多的单位普遍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计算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快捷、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计算机失泄密案件的不断增多,据初步统计,已占总案件的60%以上。海南省各级党政机关十分重视计算机的保密管理问题,不仅强化责任意识,坚持“谁使用、谁负责;谁建网、谁管理”的原则;同时制定严格的保密管理制度,明确规定“ 五不准”:一不准在外网上使用涉密存储介质;二不准在内外网上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三不准将办公和涉密计算机联接外网;四不准擅自在内外网上发布或传输内部工作信息和涉密信息;五不准将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送交非指定单位维修、销毁或赠送、出借、遗弃。各单位对“五不准”严密组织实施,细化操作管理,纳入保密责任制。按照不漏一个单位、一个人员、一个环节的要求,做到一级抓一级,使之成为人人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工作习惯,确保万无一失。

9 e$ C" F3 ]! S* b. O! Y% |1 Q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涉密部门和单位对保密工作要狠抓落实,要按照责任内容,把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和每个工作人员,做到人人皆知;要经常对计算机、涉密载体、涉密会议和手机保密管理等泄密高发环节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漏洞,消除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4 X! k* A/ x! B$ T" V " t) L9 I B) d# U7 F% r " W4 n7 n. w+ ?+ V z9 _ $ F( E3 i: b0 T1 w: F! q: d

2 M+ Z- O8 K- G; }

(作者单位:海南省保密局)

- S% U+ W9 D9 k( [5 x0 |

 

, [$ _* }( J! W3 q+ S4 [- x1 y 3 Z! r; i+ h5 N; ~2 N

 

5 d ^& k+ X0 G2 ~$ e5 n8 t4 V


2 l f' c8 C; q( @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绝世赢贼 发表于 2013-12-12 17: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保密工作大于天啊。非常重要。
 
songt07 发表于 2015-6-9 17: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写的入木三分啊,留下了学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