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唐代以前我国疆域的演变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3-17 19: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唐代以前我国疆域的演变
, ~+ F5 c+ u+ Y3 R+ L ——中国疆域变迁问题初探(上)

2 k+ R0 o7 O/ [3 u

葛剑雄

) E4 p' a+ R, u" X! F

编者按: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但我国的疆域是如何演化和变迁的,许多同志并不了解,然而却很关心。我们选编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关于中国历代疆域变迁的文章,旨在帮助广大秘书工作者了解历史上中国疆域的沿革,掌握人口迁移、民族融合的大体情况和深层内涵,以史为鉴,在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7 O7 M2 p5 e6 Z( l ) |3 V8 W v5 v3 |+ O- O

要讲中国疆域的变迁,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在各个历史时期,到底什么是“中国”?这个概念在今天已非常明确,但是历史上,“中国”的含义是逐步变化的。我们现在发现的最早的证据,是在陕西出土的一个古代的器物“何尊”上的铭文,其中已经出现了“中国”两字。

* J. J2 N* ?8 N( L

这个“中国”与今天的中国是否一样呢?实际上相差很大。“国”开始的意思就是一个城、一个邦或者一个邑。住在里面的叫“国人”,住在外面的就是“郊人”。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很多的国,一般就称为万国。古人有“万国来朝”的说法,说的是大禹大会诸侯,应召而来的有“万国”。其实并不是真的有一万个。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名字可考的国确实有好几千个。所以当时国的概念很小。

$ m9 X' v- q2 e* R% l+ h

“中”原来的意思是一面旗帜。最早的“中”字的右边还有几横,表示旗上飘扬的流苏须。但这个旗帜不是随便插的,商代人一般插在兵营或者什么地方的中间,这个旗帜一插,大家就聚集在它的周围。所以这个字就演变为中间、中心、中央的意思。这两个字合起来,“中国”,就是在万国中处于中间的国、中央的国。由此延伸出来,在地域上就是中原,就是一大片平原或者一大片地域中间地方。这是“中国”的本义。

- L, Q/ C- O, N/ d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演变过程。历史上的“中国”的概念跟今天的不同。一般认为从18世纪60年代到1840年以前,就是乾隆中期到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的领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这是中国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拥有的领土,而以后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才使我们国家领土的形状从一片秋海棠的叶子变成了一只雄鸡。历史上所有在这个范围里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在这个范围里建立的政权不管是不是属于中央政权管,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概念是经过# H( u6 b; f$ d" [1 i9 H9 y ProductID="谭其骧" w:st="on">谭其骧教授和很多专家学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长期研究,到80年代所形成的。经过党中央批准,由外交部审查通过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对历史上边疆的处理就是按照这个原则。

. n& C+ M& C2 Y% y7 R

疆域和领土的区别

, B9 t- _% ]4 K W. B% T

疆域和领土有什么区别?

# }. S9 k* ^9 g$ T& D8 p

首先,我们今天讲领土,是以明确的主权为根据的,但疆域所指的境界就不一定有非常完全的主权的归属。《二十四史》上讲到某个朝代的疆域,都是一个大致范围,所谓“四至八到”。历史上中国基本上没有受到过外来敌人的侵略,直到16世纪初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相继航海来到中国,才使中国受到些局部的威胁,但中国本部从来没有受到过外敌的侵占。游牧民族,譬如契丹人、女真人、满族人进来以后慢慢就变成中国的一部分。军事上的征服者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非但没有把自己的文化和观念带进来,反而被同化了,甚至自称炎黄子孙。在与西方接触之前,中国没有一个确切的领土概念。

! s9 e2 A. X, H. c& u

第二,领土包括往空中和地下的延伸,即领空、底土、领海及其底床。就是说,中国的界线划到之处,外国从天空至地下都不能超过这条线,往这里的地下打个洞也是侵犯。称疆域的时代还只有冷兵器,没有飞行器,这些因素就没有意义。

4 H1 j( t* U( X) ~

第三,领土一般有明确的界线,而疆域的界线往往很不明确。画历史地图就碰到过这类问题,有些边界只能画虚线,因为它从来没有划定过。中央政权跟边疆很多地方从来没有划定过线。比如说,游牧民族跟农耕民族之间,除了筑有长城的地方有一条界线,很多地方从来没有划定过,有些是无人区。即使有长城的地方,长城内的政权也经常派军队甚至老百姓到长城外面去垦殖,游牧民族有时候也越过长城到里边来活动。又比如现在讲元朝的北界一直到北冰洋,主要根据就是从贝加尔湖再往北找不到其他民族或人群了,但实际上当时的蒙古人或其他人不可能到北冰洋边上去活动,这条线也是虚的。领土的拥有者都有明确的领土意识,疆域的拥有者却未必有主权意识,往往根据各自的标准来做出判断。比如明朝人的著作里经常称西藏为“西番”,不把它当成自己的疆域。明朝人一般认为到打箭炉外面就是化外之地,就不去管了。但是为什么现在我们强调明朝也拥有对西藏的主权呢?因为元朝的时候,中央政府先后设立总制院和宣政院这两个管理全国佛教的机构,由它有效地管辖西藏。明朝初年也继续封西藏的这些地方为法王,并派使者去过,以后才不闻不问。清朝不仅恢复了对西藏的管辖权,并且加强了。从疆域和主权延续的角度讲,明朝时并没有其他外国对西藏行使主权,元朝对西藏的主权统治当然就延续到明朝和清朝。这是不言而喻的。

$ L6 p: p$ z& Q: V" I) h

疆域是一个政治概念,不是一个文化概念。中国历史上的确有些地方不是今天的中国领土,甚至当时也已不是中国的疆域,但它们在文化上更加接近中国,比如说朝鲜、越南、日本。应该承认越南、朝鲜,甚至包括日本,它们与中国文化上的同一性远远超过很多少数民族,超过西藏、新疆,但是讲疆域的时候不能含糊。

; ~$ d$ `* K' f7 [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中国历史上疆域究竟是怎么变迁的?

- t' F" r7 K' ?6 N6 O" g

秦朝的疆域

" F' y: c8 c9 i5 |

以往有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说法,这个概念不对。我一般用秦始皇统一六国,因为秦朝的疆域远不能包括现在的整个中国。

. u: Z1 s! V7 T9 c F2 l* A

秦朝的疆域基本上只限于今天中国的东部和中部,但它已经包括朝鲜的西北。平壤西北的海边这一块地方,当时都叫做辽东。在战国后期,燕国就开拓到那里了,所以燕长城的起点也在那里,以后合为秦长城。顺便讲一下,今天从嘉峪关到山海关的是明长城。秦长城是从辽东经过赤峰一带,然后到阴山,再下来到陇山,西边到甘肃的岷县。但秦朝的行政区并没有完全覆盖这一范围,它主要统治的还是北方,南方很多地方,比如福建、浙江南部,基本没有什么人口。秦始皇派军队越过南岭去征服越人,战事不利,延续了好几年。为了运输粮食,在今广西兴安境内开凿了著名的灵渠,将湘江与漓江连起来,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后来在今两广建立三个郡:一个是在今天广东一带的南海郡,一个是在广西的桂林郡,还有一个是在广西与越南北部边境的象郡。但是在西南,秦朝的统治非常稀松,实际上大部分地区还是由当地少数民族自己统治,秦朝只是控制了交通线和几个行政中心。尽管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这么一个真正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时间是公元前221年。秦朝在全国建立了36个郡,后来大概增加到48个郡。最近在湖南新发现的秦简中记载了一个洞庭郡,是原来我们都不知道的。估计秦朝可能共有50来个郡。中央政府通过50来个郡统治差不多上千个县,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 Y: E6 s* h8 T8 e

汉朝的疆域

: s$ J* \' k1 E6 d) E& q

汉唐盛世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汉朝是开端。

U1 ]8 h0 s( ^* x/ A! N

西汉的疆域有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开始在朝鲜半岛上设立四个郡。那时的朝鲜政权基本是从中原迁过去的汉人建立的政权,不是后来的高句丽人。秦朝灭亡后,赵佗(河北正定人)趁机割据岭南,以后又扩张到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等到汉朝平定南越,它的疆域就包括越南大部分,设置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就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还包括今缅甸一些地方。河西走廊原来是匈奴人的游牧区,因当地匈奴战败降汉而成为汉朝的疆域,汉朝的势力也通过河西走廊扩展到西域,一直到巴尔喀什湖,与清朝全盛时的西界差不多。但是我们注意到,今天的东北、内蒙古与蒙古、俄罗斯等地是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活动范围,其中与汉朝对抗的主要是匈奴。匈奴尽管一度投降汉朝,但是汉朝并没有把匈奴地区作为自己的疆域。当时有一句话“长城之内天子有之,长城以外单于有之”,这是双方的基本界线。西藏那个时候还没有统一起来,有唐旄、发羌等部族。西汉的疆域范围在中国历史上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中国内地农业地区在这时基本上统一并确定下来了。以后虽然有的时候有伸缩,但是一直到清朝这个界线才最终被打破。

2 D! b% w4 ~* }: m

东汉的疆域有所收缩,特别是在今越南的南部,主要原因是当地的林邑建立自己的政权并向北扩展。朝鲜半岛上也是这样,东汉对中央山脉以东的地方已经管不到了。只有在西南,由于哀牢人的归属,疆域有所扩展。东汉后期,随着大量少数民族内迁,西北大部分地方已成为“羌胡”的聚居区,东汉已经无法在这里行使行政管理。

1 T3 u+ p* S* a7 F

唐朝的疆域

6 M9 n8 w* B- c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和隋朝的短暂统一,到唐朝完成统一后,就形成了空前辽阔的疆域。

# C# T8 m1 J2 ^; B8 X9 q1 v

讲唐朝的疆域要注意一个问题。“文化大革命”期间,我的老师谭其骧先生等人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时,一些人主张尽可能将中国历史上的疆域画大,认为这样做才是爱国。因此,往往会将一个朝代东南西北曾经达到过的最远的范围画在一幅地图上,实际上不能这样。拿唐朝来讲,以前都讲唐朝西面到达咸海,东面到达朝鲜半岛,南面到达越南,北面到达贝加尔湖、北冰洋。其实它不是同时拥有那么大的疆域,也不是始终有那么大的疆域。唐朝拥有蒙古高原与贝加尔湖流域是在唐太宗时候灭掉了东突厥以后。唐朝扩张到咸海边,是因为波斯(今天的伊朗)发生内乱,波斯王子投奔唐朝,唐朝派军队把他送回去,封他为波斯大都督,统治的地方就是咸海以东。但是时间很短,只有三年的时间。唐朝在朝鲜半岛,包括一度占有朝鲜半岛南部的时间也很短暂。一直到唐高宗时期,在平壤建立安东都护府,并且把朝鲜人大量内迁,有些人一直迁到四川。但是唐朝还来不及往朝鲜移民,而朝鲜人却不断地反抗,因为反抗太激烈,所以安东都护府在平壤只存在三年时间,就迁到辽东,以后又迁到辽西。所以地图里画的是唐朝一度达到最大范围,实际上并不是始终拥有那么大的疆域。但越南北部还是稳定的,一直到唐朝末年,当地的土豪开始造反,驱逐了唐朝的地方官。公元10世纪,出身于当地豪强世家的吴权打败南汉军队,自立称王,建立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一般就认为此后越南才成为一个脱离了中国中央政府的独立政权。

" \/ ^! t" q8 N

唐朝到安史之乱以后疆域就缩小了很多。唐朝征服东突厥后不久,突厥人在蒙古高原重新建国,以后回纥人在蒙古高原兴起,并且一度非常强大。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黄巢起义的时候,都曾经向回纥(后改称回鹘)人借兵。东北这一带尽管在地图上还划在唐朝的范围内,其实已经控制不住了,在这些地方设置的都督府只是名义上的。唐朝后期最多只管到今天的辽宁辽河下游,再往北根本就管不到,只剩下名义上的。当地的棘辐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渤海国。朝鲜半岛虽然还有一点名义上的归属,实际上已经是独立的政权。

/ q/ ]5 t s) f N6 w

唐朝后期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就是吐蕃,今天西藏的祖先。当时是吐蕃的极盛时期,疆域非常广大,包括今天新疆和中亚的一部分,也包括今天尼泊尔、四川省的西部、云南、甘肃的大部分。吐蕃一度占据了河西走廊,当地有大量汉人,不少人被迁到西藏。所以严格讲,在今天的藏族人里面也有一些汉族人的血统。所以中国的民族其实并不是那么纯而又纯的,各民族之间不断交流融合。另外一点就是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政权的疆域都是变化的,有伸也有缩,从来没有说,曾经到过哪里,以后就非达到那里不可。(未完待续)

( Y7 x/ i3 l+ |

 

8 W3 h# x/ o, E7 F x9 }' Z7 T * e" z, T& r+ d

  ) h0 s: K& R: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