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稿,从基本组成看,一般会包括文字和数据两种要素。文字能表达意图,数据也能说话,并且,用数据说出来的话,往往会比文字表达的意图更加简洁明了,更加易于接受,甚至更加让人震撼。所以,学会让数据说话,是值得文稿起草者花时间和精力加以揣摩研究的。那么,如何让数据说话呢?笔者有几点想法与大家共勉。 一、用鲜活的数据说话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数据才是鲜活的数据?真实是鲜活的前提,数据一旦失了真,那就是镜中花、水中月,也许看起来好看,但是实际上无用,甚至会造成决策失误。鲜活的数据必须具有时效性,也就是及时性,这就要求我们使用的数据必须是最新产生的,一般应以最近一个统计时间段的数据为最新数据,比如以年度统计的数据,上一年度的数据就符合时效性要求。第二个问题,怎么获取鲜活的数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获取鲜活数据的最直接、最可靠的途径,就是调查研究,而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数据,对调研者有着很高的专业要求,必须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并在调查研究中加以灵活运用,否则从工作一线获得的一手数据,未必能全面准确反映一线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数据固然很好,但是因为其专业要求高,所以我们还经常从专业部门获取所需数据,这些部门往往都是产生数据或者以数据为生的部门,前者比如住建局、发改委,后者比如统计局、调查队。而通过这两种方式得来的数据,也要认真加以甄别,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 二、让数据说话要遵循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文稿起草提要求时指出,要多用事例、数据来佐证,增强文稿的说服力和逻辑性。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只有富有逻辑性的数据运用才能增强文稿的逻辑性,杂乱无章的数据堆砌则会适得其反。比如,某单位总结上半年工作成绩时,只是把数据拼凑起来,从成绩上看是有数据、有真相,却看不出工作思路和举措,这样运用数据不但支撑不了成绩,还会让人怀疑数据的客观性。那么,如何让数据以富有逻辑性的方式呈现呢?笔者认为,应当“抓大不放小”。“抓大”就是从大的方面讲,数据的呈现要有章法、成系统,千万不能漫无目的、杂乱无章,而要做到文字与数据相辅相成、珠联璧合。比如,同样是总结上半年工作成绩,可以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从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文化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高质量、人民生活高质量等六个方面分别予以总结说明,这样一来,不仅成绩一目了然,工作的思路举措也清晰明了。“不放小”就是一方面数据自身之间要和谐。比如,一份汇报材料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46.73万人,其中,城镇职工140.75万人,城乡居民305.99万人。”把后面两个数据加起来,总数竟然是446.74万,原来是由于小数点后面四舍五入而造成的误差,这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另一方面要保证数据在使用中不矛盾,归根到底就是口径要统一,不能同一个数据在同一份材料中前后矛盾,也不能同一个数据在不同单位的材料中出现矛盾。比如,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在向本级人大报告工作时,两家均有涉及的数据,一定要保持沟通协调,否则容易出现数据“打架”。 三、要用数据说出广度、深度和高度 数据的价值在于分析。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资源,运用好数据,挖掘出价值,也能出生产力。所以,在起草的文稿中让数据说话,显然不能止于数据的有序罗列,更要对数据挖深、拓展、提升,进而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文稿效果最优化。一是要学会多向比较。具体可以在横向上与周边地区、先进地区比,看自身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位置;也可以在纵向上与前期比、同期比,看自身取得的进步、存在的差距。比如,有一段材料这样写道:“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40.5亿元,同比增长7.2%,增幅高于广东、上海和山东,高于去年全年1.6个百分点。”这段材料里的数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运用同比的方法,一目了然地反映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这个主要经济指标的情况。二是要追求更深一层。在文稿中出现的数据往往比较宏观,如果能够进一步加以分析,往往会让受众有比较直观的感受。比如,一篇汇报材料在介绍本地河蟹产业时写道:“本市大闸蟹产量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是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但如果仅仅这样表述,那么受众可能不会对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留下深刻印象。若再加上一句“这就相当于,全国每吃掉10只大闸蟹,就有1只产自本地”,这样一分析,听众就有了更加直观也更为深刻的感受。三是要注重理念引领。数据往往是零碎的,甚至是琐碎的,前面讲了数据要有章法、成系统地呈现,这还只是形式上的要求,用数据说出高度,必须用理念来支撑和引领,这样不仅会让数据活起来,更会让文稿新起来。比如,写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可以按部就班地围绕着指标体系写,但如果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引领,来支撑整个内容,那么数据不仅能各就其位,更能恰如其分,同时,整篇文稿的层次也会得到质的提升。 (作者:王昌正 来源: 应用写作杂志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委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