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国资管理系统主要负责人会议刚刚闭幕不久,我们在这里召开公司系统企业主要负责人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资管理系统主要负责人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今年以来的各项工作,认真盘点全年奋斗目标推进情况,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动员公司系统干部员工,大干四个月,坚决打赢“一保一降”攻坚战,全面完成“争创年”目标任务。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对今年以来工作的总体评价
今年以来,系统各企业按照国资管理“争创年”总体部署,全面落实公司四届三次职代会暨2011年工作会议各项要求,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突出项目管理这个抓手,把握“九个着力点”推进各方面工作,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良好开端。
一是“四型”企业建设迈出新步伐。今年以来,公司上下继续咬定安全第一不动摇,咬定从严考核不手软,咬定严防死守不放松,始终保持安全管理的高压态势,实现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以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为核心,全面启动了“四型”企业创建活动。印发《公司“十二五”本质安全型发电企业创建规划纲要》,同步推进“指标达标、管控达标、文化达标”三个层次的创建工作。认真吸取系统内外事故教训,深入开展“四查一改”活动。圆满完成“两节”、“两会”、大运会保电任务,夏季大负荷保电及防台防汛工作稳步推进。1—7月份,公司未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发生机组非计划停运9次,同比减少7次。火电4号、8号机组被评为“全国发电可靠性金牌机组”。公司召开2011年科技大会,全面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组建高铝煤炭资源循环利用研发中心,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煤制天然气公司批准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基地。
二是盈利攻坚取得新成效。在燃料价格持续攀升、经营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公司建立“经营突围”专项考核奖励机制,制定并实施了亏损企业三年扭亏增盈方案。1—7月份,实现利润17.54亿元,完成国资管理下达年度目标的46.77%。发电公司等企业共计争取税费优惠减免2.47亿元,相应增加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6亿元。累计完成发电量1146.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01%,其中存量机组增长11.73%。完成机组利用小时3038小时,同比增加286小时,较国资管理平均水平高273小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60小时。完成入炉综合标煤单价695.43元/吨,较预算升高76.08元/吨,增加燃料成本约26亿元。今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加大燃料全过程管理力度,完成重点合同煤炭兑现率92.20%,同比提高6.91个百分点;配煤掺烧949万吨,降低成本6.46亿元;完成结算与入炉热值差103千卡/千克,各火电企业全部达标。
三是结构调整开创新局面。按照国资管理“十二五”总体发展思路,编制并发布了《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围绕“六大效益基地”建设目标落实了各区域的重点前期项目。公司先后与深圳、广州、潮州、湛江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配合国资管理签署了与辽宁、内蒙古、河北等省区的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公司先后核准黄金坪水电、万胜永风电、法库风电三期、青铜峡风电一期、青铜峡光伏电站二期、格尔木光伏电站6个发电项目,总计113.6万千瓦;燃气热电4个项目、共405万千瓦取得“路条”。非电项目核准二号露天煤矿二期工程。
四是基本建设打造新精品。8月29日,煤化工项目MTP装置打通流程生产出丙烯产品,标志着各界区工艺流程全部打通,成为世界首例以劣质褐煤生产煤基烯烃产品的大型煤化工示范项目。煤制天然气项目以全国第一个投产的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为目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8月26日首台气化炉点火一次成功。煤制天然气项目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界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火电硅铝项目的设备治理及系统完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实现了全流程运行,建设成果受到李克强副总经理高度评价。水电站先后投产两台15万千瓦机组。水利枢纽工程实现黄河截流。长河水电站上游围堰提前达到设计高程。工程创优成效显著,火电二期荣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正在申报国优工程;两个热电被评为国资管理“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五是节能减排创造新纪录。今年以来,以能效对标为抓手,系统各企业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截至7月31日,公司完成供电煤耗321.59克/千瓦时,同比降低4.54克/千瓦时。公司所属59台30万千瓦等级以上火电机组中,8台机组上半年供电煤耗达到全国2010年先进值水平,所占比例为13.56%;5台机组达到行业能效对标最优值水平,所占比例为8.47%。在同类可比的七类火电机组中,公司有六类成为国资管理供电煤耗标杆机组。1—7月份,公司主要污染物排放绩效与去年同期相比,二氧化硫下降14.73%,氮氧化物下降5.45%,烟尘下降8.46%,废水下降22.54%,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低于年计划进度。
六是资本运营实现新突破。在国内融资形势不断趋紧的情况下,公司较好地发挥了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5月19日,在国资管理全力支持下,克服资本市场持续疲软、电力行业景气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成功实现A股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67.4亿元,创今年来以来国内资本市场一次性募集资金之最,拉动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2.44个百分点。4月22日,成功发行30亿元公司债,实现了比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下浮23%的低成本融资。完成了四川水电公司控股权收购,增加水电装机15万千瓦,增加水电在建容量22万千瓦。连续三年在上市公司中首批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受到各界好评。《财富》(中文版)首次推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100排行榜”,公司位居“中国本土公司50强”第17位,是唯一上榜的独立发电公司。荣获《财资》杂志评选的公司治理、社会与环境责任、投资者关系管理钛金奖,是国内唯一获奖的大型发电企业。
七是企业管理谱写新篇章。公司“两全”管理系统自1月1日起上线运行,通过指标、任务、项目、测评、考核、EPS、分析、对标“八大系统”,实现统计、预警、考核、展示、分析、对话“六大功能”,实践成果得到了国资委的高度评价。按照上市公司监管要求,公司不断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系统梳理各领域业务流程,深入查找各级各类风险点,规范搭建内控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引入项目化管理理念,制定了《公司实施项目一条龙管理的指导意见》和项目考核办法,针对公司层面27个关键性项目组建了40个项目团队,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担任总设计师、总指挥,建立了“月调度”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项目化管理格局。积极探索360°对标管理模式,初步搭建了对标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了“对标说清楚”机制,形成了“与行业标准对标、与标杆企业对标”两套对标体系。
八是员工队伍展现新气象。与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相匹配,编制了《“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发布《“人才森林”计划实施方案》,完善了二级十类共计474人的后备人才库。举办第三期青年干部领导能力提升班。组织第三期安全生产专家评选,构建了由国资管理人才、公司安全生产专家、厂级技术技能专家组成的三级专家库。按照公司《关于进一步拓宽人才成长通道的指导意见》,火电等企业先后开展了首席员工选拔工作。在“第九届中国企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中,公司获得电厂化学和脱硫设备运行专业团体特等奖、热工控制专业团体一等奖,8人被评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21人被评为“国资管理技术能手”。
九是创先争优激发新活力。今年以来,公司认真实践《创先争优行动纲领》,致力于加速推进科学发展上水平与创先争优常态化的有机融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关成果先后受到国资委的高度评价。公司系统确定“三大工程”项目1307 项、党建创新项目66项,共推出“每季一星”120个、争创典型经验325个,展示精品成果90项,发布并推广优秀党建创新成果21个。煤化工公司、火电发电公司、热电厂的创先争优活动经验,先后载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紫光阁》杂志。公司文明单位评比在国资管理排名第一,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公司党委荣获“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