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积极推进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对接

[复制链接]
心包太虚 发表于 2009-3-15 22: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江西省新余市是全国57个统筹城乡就业示范试点城市之一。在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中,新余市把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就地就近向工业园区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园区企业的用工对接,做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搞好工业园区用工对接,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走出了一条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向工业园区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园区企业的用工对接的新路子。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288 src="net0902/090212a.JPG" width=688 border=0> 

主 要 做 法

政府高度重视 各方齐抓共管

新余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新余市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实施方案》、《新余市关于大力做好20万农民培训、20万农民转移工作的通知》、《新余市实施失地农民安置工程暂行办法》等,成立了“20万农民培训、20万农民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和解决工业园区用工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市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并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部门责任,推动了工作落实。

市劳动保障部门作为全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主要职能部门,专门成立了帮助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对接领导小组,制定了《新余市劳动保障局帮助工业园区企业招工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与就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导向工作,积极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和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一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公交广告等渠道报道工业园区企业的发展和用工需求;二是开通劳动保障、劳动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加大网上招聘和对外宣传工作;三是通过“致新余市外出务工人员一封信”、组织小分队下乡镇、到村委等形式,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四是开辟就业招聘热线,全方位为求职者服务;五是在市内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条幅,在闹市区组织人员进行专题宣传,发放宣传资料,进行现场招聘。六是面向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局长、企业老总和各类院校校长,发出“致新余市局长、院()长、总经理的一封信”,邀请他们参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向工业园区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园区企业的用工对接工作。

打造工作平台 完善服务体系

目前,全市共有劳动保障事务所37个,建立和完善“两个合同,三个台帐”的工作任务,并且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真正实现了劳动保障服务功能到基层的延伸,架起了一座连接工业园区企业和农村劳动力的“金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城乡一体化的市、县()、街道(乡镇)、村(居委会)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和网络,做到了“数据集中、服务下延、全市联网、信息共享”和“一点登录、全市查询”的目标。同时,积极利用调查登记资源组织和引导工业园区企业签订“二个合同”,即:与各乡镇、村委签订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招聘合同;与职业学校、就业培训机构签订定向就业培训合同。全市建立了“三个台帐”,即:城乡劳动力资源台帐、工业园区和企业用工需求台帐、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台帐。在全市搭建起了用工对接载体和用工对接平台,为工业园区用工对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整合培训资源 创新工作机制

按照政府扶持、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发挥新余市“职业教育城”的优势,对全市职业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做大做强职业培训产业,鼓励有培训愿望和培训能力的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本形成了大中专院校、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互为补充的职业培训体系以及“专业与岗位对接、校长与厂长对话”的职业培训机制。在培训方式上,采用与工业园区用工企业合作和“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形成了以培训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机制;在培训实效上,要求所有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定点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必须将所有培训合格人员转移到工业园区企业就业,否则不予享受培训补贴;在培训模式上,全市各培训机构结合农村实际,在做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整理挑选了一批适合农村、农民的培训工种,将培训地点选在了人员相对比较集中的乡镇和村委会,使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农民,既能有时间照顾到农事家务,又能安心参加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方式取得了三方满意,即“群众满意、村委会满意、培训机构满意”。

挖掘内部潜力 拓宽用工渠道

新余市为确保用工对接取得实效,紧紧抓住对接这个关键环节,采取了各种举措。一是充分发挥各级劳动保障平台作用,开辟光伏企业招聘绿色通道,优先将求职者推荐到以赛维公司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和工业园区企业。二是激活人力资源市场,为企业招聘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全市各种新闻宣传媒体、各种宣传渠道作用,大力宣传新余市人力资源市场和企业用工信息,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知名度;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求职招聘行为,强化服务措施,完善服务功能,并将市劳动保障局对外服务的行政职能全部放到人力资源市场,为用工企业和广大求职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和“零距离服务”。三是积极拓宽市内外用工对接渠道。利用每年的四项公共就业专项活动时机,举办各种类型的专场招聘会和送岗位下乡活动,组织以赛维公司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和工业园区企业参加现场招聘会;并多次与省内外、市内各类职业院校、民办院校和大中型企业进行招聘对接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四是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协管员作用,动员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五是每周五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专场招聘会,为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提供现场招聘平台,周六周日市人力资源市场也正常上班。市人力资源市场全部实行“双免费”即免费为求职者推荐工作,免费为企业招聘。

制定扶持政策 促进企业主动用工对接

新余市通过制定积极的扶持政策,促进工业园区企业主动做好用工和培训对接。一是全面放开免费职业介绍政策。鼓励各类职业介绍机构、社会组织和劳动保障协管员向工业园区企业推荐求职人员,对推荐介绍市内外劳动者在市工业园区企业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职业介绍机构,按就业人数给予每人150元职介补贴;对输送城乡劳动力到工业园区企业就业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就业招聘员,按实际人数一次性给予人均7080元的职介补贴。二是将职业培训政策更多地向工业园区企业倾斜。为鼓励在校学生到市工业园区企业就业,对在省内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凡与市工业园区企业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在校学习期间每人每学年1000元的学杂费补贴;鼓励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与工业园区企业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对与市工业园区企业签订培训合作协议并输送毕业生(培训学员)到工业园区企业就业的市内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按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就业人数给予每人600元的职业培训补贴。三是在企业实行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政策。积极在工业园区企业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通过政府购买工作岗位的办法安置“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失业一年以上低保家庭人员和失地农民,同时加大困难群体向工业园区的就业安置力度。对安置上述困难群体人员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几 点 建 议

新余市在做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中,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和与工业园企业用工对接方面进行了—定的探索,取得了—定的效果。下一步新余市将不断改进方法,不断创新理念,拓宽思路,加大力度,稳步推进,着力优化统筹城乡就业环境,使全市的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对接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在强化就业服务上有新举措。主要是按照“打造一流的就业服务平台”的要求,建设好一个以人为本,一个满足多元化、多样化需求,一个功能齐全的“人力资源大市场”,使之成为全市就业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交流中心和辐射中心,为新余市工业园区企业实现市内、内外用工对接提供更加畅通、高效、便捷的渠道。同时建立一支吃苦耐劳、懂业务、高素质的就业服务队伍,不断提高就业服务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推行就业实名制试点工作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点工作,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园区用工对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提供更多的经验和思路。

二是在“两个合同、三项台帐”管理上有新进展。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完善“两个合同、三个台帐”基础管理,建立跟踪调查、不定期抽查制度,实现三个台帐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确保数据采集、录入、维护、分析真实有效,为政府决策和用工对接提供准确依据。充分发挥两个合同、三个台帐的作用,加大用工对接力度,增强用工对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园区企业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引导市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和就业。

三是在搞好园区企业与省内技工学校的培训对接上有新作为。争取省劳动保障厅和全省各技工学校对新余光伏产业用工的大力支持,定期组织以赛维公司为龙头的光伏企业与全省技工学校开展培训对接,签订培训合同和就业合同,为新余光伏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人才支持。

四是在引导企业改善用工环境,降低用工门槛上有新成效。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用工的宣传,积极引导企业合理确定员工的工资报酬,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同时指导企业按照市场规律,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求制定不同的用工标准,尽量降低用工门槛,简化用工手续,采取宽进严出的管理方式,对劳动者进行人性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切实维护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着力解决劳动者尤其是各类人才“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

五是在劳动保障协管员制度建设上有新思路。尽快建立和完善对全市劳动保障协管员的聘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协管员的培训,落实协管员的薪酬、社会保障待遇,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全市392个劳动保障协管员在充当劳动保障政策的宣传员、企业用工的招聘员、技能培训的推介员、劳动力资源的调查统计员的作用。

六是在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加快技能人才培养上有新突破。加快全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步伐,尽快在我市建立一个面向工业园区的培训机构,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免费开放的公共实训基地,为校企合作、政校合作、政企合作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为全市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实习、鉴定场所,积极推动全市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作者单位: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

责任编辑:邓舫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22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