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用心去写。只有用心去写,才能写好、写妙。公文写作既不容易,也不是高不可攀。说不容易,就是没有坚持不懈的执著追求,不下苦功夫,基本功不扎实,没有一定的实践积累,要写好是不可能的。认为公文写作没什么道道,恰恰说明还没有入门。说不是高不可攀,就是只要正确对待困难,不断学习,勤学苦练,把功夫下到了,保证有好“收成”。而且“收成”与下功夫的程度成正比。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个示范动作。“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苏格拉底这样问。学生们都笑着说:“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苏氏再问这些学生的时候,全班却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了下来,这个人就是以后闻名于世的大哲学家柏拉图。由此可见,任何事都要用心去做,成大事者都是坚持不懈、用心去做的人。公务员都生活在“履行公职”的环境中,有的同志能写出很好的信息、调研文章,有的则找不着素材;对同一项工作,有的写出来被上级部门转发了,有的写得平平淡淡;在同样的条件下,有的学历高、工龄长的可能没写出多少高水平的公文来,“眼高手低”,有的刚考上公务员几年就写出了不少好文章,硕果累累。如此等等,原因和差别在哪里呢?在于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的组织表达能力,也就是用心或没有用心、用心到什么程度的差异。也就是古人说的“功夫在诗外”。在于自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职工作结合的悟性上。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什么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因为他花了四十年的心血!为了写《资本论》,细读和写过摘要的书籍多达1500多种。为了写好英国劳工法的20多页文字,他把英国图书馆的有关书籍、报告全部翻阅过。所以说,《资本论》浸透了马克思的心血。
* U. h3 p3 _! N Y2 r! M0 `" z8 a- U; x1 @, R* U, _" L 2 t( d0 b# X+ z& w2 a" Y
+ N, E$ K1 m2 p; `, ]第二,要掌握公文写作的共同技巧。公文作为宣布主张、传达决策、交流情况、指导工作的重要工具,公务员应该充分运用好这一工具,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本地区、本部门的事业发展服务。一是要掌握公文的特性。公文是用政策、真理来打动群众的。大家都知道,公文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用范围很广。根据内容、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公文可以分为行政公文、常用公文和专用公文。3 x9 F7 o/ c: G p* ]+ S( @
: {, t+ i1 O8 T$ i6 [. h! @. x; X8 _' h% b
(一)行政公文。它是指十五种公文,即命令(令)、指令、决定、决议、指示、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这十五种公文也叫“法规公文”。 e# E8 O6 u' v# M" @5 U
+ Z1 U$ q6 K+ O7 @& W" ?, @. y( ?& ^
(二)常用公文。它是国家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经常使用的公文形式,以汇报工作、沟通情况、总结经验、商洽工作为主要内容。如计划、规划、简报、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等。这些常用公文(也称事务文书)在行政约束力和法律效能上,不象行政公文那样鲜明、强烈。. A& H2 q+ S; Y2 P: r3 v9 }
+ T: ]5 t+ N3 `# k6 T& a/ P# f9 B: z
(三)专用公文。它是指国家司法、外交、公安、科研、经济等机关、单位、部门所使用的专业性公文。它一般都有特定写作格式和惯用词语,内容专业性很强。如“起诉书”、“二审判决书”、“市场调查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 H8 ] v) |. L( M H$ L6 w
弄清公文的特点,是写好公文的关键。公文具有什么特点呢?有十大特点,这就是:①政策性。就是说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令的工具。②真实性。真实是公文的生命,公文所使用的人、事、数据等,必须翔实无误。③实用性。公文针对性强,目的明确,内容必须实实在在,有情况、有问题、有解决办法。④条理性。公文结构要简洁、层次清楚。需要办什么、注意什么、办的程度与要求等,都要讲得有条有理。⑤直叙性。开门见山,平铺直叙。⑥严肃性。每句话必须有源有据,提要求必须实事求是。⑦时间性。大部分公文一般是要执行、要办理的,具有很强的时间性。⑧程式性。公文都有统一的文种,有特定的格式和要求。⑨说理性。就是说法规、说事理。⑩简明性。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要求:“情况要确实,观点要明确,文字要简炼,条理要清楚,层次要分明,标点符号要正确,篇幅力求简短”。此外还有保密性等特征。这方面,大家可以到书店买本关于公务员写作实务一类的书来参考,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3 e; i f1 c, d8 u8 m5 p2 F& S; T" W& R+ i9 \0 K. U$ ? 1 _- U3 l0 c* s7 b# V+ [
1 t8 |& g) k/ {' M0 s7 \, E第三,要依据工作需要储存材料。各位公务员由于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性质不同,因而积累储存材料的内容也有不同。储存材料必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根据工作内容分类别分项目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储用结合,以储助用,以用促储,从而养成良好的积累储存材料的习惯。一般地说,存储材料要广征博采,多多益善。但面对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知本经济接踵而来,信息多如牛毛,目不暇接。因此,要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根据你所在单位的职能职责,有所选择的存储材料,建立起个人的小资料库。这个小资料库里一般储存什么材料呢?①基础性材料。就是一些通用材料。如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阶段政治学习材料和所在单位、部门、地区的概况材料。特别是概况材料,如本地区面积、人口、GDP、财政收入等材料;本部门工作任务、人员编制、隶属关系、大事等。基础性材料,有时常用,所以要常备。②政策材料。要认真阅读上级来文,特别是政策法规性的文件。看到有关新闻媒介上刊登的这类文字,要摘要或剪下来保存,以便查阅。③领导思想的积累。要注意积累上级部门与本部门领导同志对问题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尤其是领导对某项工作的新提法、新要求等。同时,还要注意一下领导的用语习惯。④业务工作材料。首先要注意积累本单位的基本情况统计数字;其次要积累本单位、本行业的新成果、新动态资料;再次是新闻媒介或单位简报中工作经验、工作研究等材料;最后,是积累本行业相关的其他材料。⑤语言材料。公文语言讲究庄重、朴实、明白、准确和精炼。平时要注意阅读和积累。⑥公文格式汇集与储备。就是将上级部门发的不同类型、文种的文件,如通知、决议、决定、指示、纲要(工作要点)、细则(办法)、通报、报告(请示)等,收集成册,供工作中参考。这就应了老百姓的一句俗语“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应急的时候,拉出来一参考,比着葫芦画个瓢,虽然“文章最忌百家衣”,也比拿不出来强,也算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基础吧。储存材料的目的在于应用。为了方便应用,积累存储材料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摘要、报刊剪辑、资料卡片、复印等,但要有个文字索引,以便分门别类的查找。, i' T+ z8 ^: u6 Y
. _, [0 b, ?3 O6 |( L
* O9 [6 ~5 t' a2 @第四,举一反三,一材多用。大家都用芹菜作原料做过菜吧?我见过一个这样的厨师,芹菜茎炒菜,芹菜叶做菜饼,芹菜根做成了咸菜。我们公文写作,对材料的运用,也要这样。要举一反三,一才多用。但这里不是说重复用,而是换个角度创新用。
6 c* s" u5 E, ^7 f" Z2 a8 U* z7 n' z; z & W, R l* W( h
) N X2 b' ~$ k, P公务员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材料,这么多的材料不可能都写到文章里去。下一步就是如何选择好材料、用好材料的问题了。材料选择的根本标准就是写作目的。首先,要选择对路有用的材料。对路就是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焦点,有用就是经得起筛选,说得白一点,就是要选跟得上形势、适合口味的材料采用来写。一般地说,要选择时事倡导的材料,选择真实而新鲜的材料和典型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才能以少胜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次,要精选角度。青岛啤酒集团九十年代发生过一个摆梯子的故事。在青岛啤酒集团生产车间的一个角落,因工作需要,工人需要爬上爬下,因此,有人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时,就将梯子支上;不用时,就把梯子放到拐角处。为了防止梯子倒下砸人,还贴了张纸条,“留神梯子,注意安全”。这样过去了几年后,有个熟悉汉语的外国专家看到,他把字条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这两个纸条的区别在于角度不一样,前者仅仅是提醒,后者则排除了安全隐患。从公文写作上说,一个材料可以使用的角度很多,苏轼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公文写作就要根据写作目的,选择一个最佳角度表现出来。但是有个要求,这个角度要符合领导要求与撰文目的。比如说,某单位主要领导“班长”表率作用、“班子”凝聚力较强,工作成绩明显,按照上级要求写一篇经验性总结,这是写作目的。撰稿人围绕这个目的,从“班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出发,收集了很多材料,经过分析,把材料分成了三大块,形成了材料框架:一、发挥凝聚作用,形成团结战斗集体;二、发挥导向作用,使“一班人”不偏离方向;三、发挥协调作用,使“一班人”步调一致。再次,多方位用材。大家收集材料不容易,有些可能用起来意犹未尽,有的可能根本没派上用场,费了心血的材料,弃之可惜,有目的的写作又不能堆砌材料,怎么办呢?举一反三,一材多用。公文写作者就好像是一个木匠,水平高的木匠,大块板材做门做窗,小块板材做小家具,符合做大梁的当梁,符合做牚的做牚,剩下的小木块还能做成木楔,起加固作用。我们在公文写作时也要向这个聪明的木匠学习。1993年底,我在接受起草《泰安市机构改革工作总结》时,结合工作搜集了很多资料,写完总结上报省政府后,觉得这些材料虽然不能写入总结,但与总结的材料结合起来,还是有用的。于是,就写成了篇工作经验,题目是《泰安市县乡机构改革回顾》,发表在《泰安论坛》1994年第一期上。换了个角度,加以归纳提炼后,写成了篇新闻稿,题目叫《泰安市县乡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发表在《中国机构编制》杂志1994年第5期上。使收集的材料“三用”,有效的利用了材料资源。一材多用,最常见的是写成信息、工作汇报报上级部门后,改下文体写成新闻可以投稿;写了总结后,还可以修改写成经验介绍,写成工作通讯等;写情况报告,还可详细梳理一下写成调查报告等等。这些要靠写作实践中多练、多揣摩。( {1 z9 n3 y* B3 s1 J
第五,多写多改,才能修炼成“佛”。有位领导讲过,任何人一年都是365天,但是效果却大有差别。有的同志在工作岗位上努力的实践,认真地思考和研究问题,不断出成果,这样的同志和那些整天高谈阔论、浅尝辄止,或者串场OK的同志相比,前者的一年要等于后者的好几年。这个比喻,深刻地说明了付出才有回报,懒散是写作的大敌。有的同志可能认为,写作影响业务工作,而实际上是,凡是工作忙不忘写作,任务重不忘研究,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勇于实践的同志,业务提高就快,工作质量就高,作的贡献就大。反之,整天忙忙碌碌,腿勤脑不勤,业务素质往往是一年又一年的在一般层次上循环,挑不起“大梁” ,唱不好“主角”,这就是说,要“多写”。就像唐代诗人皮日休说的“百炼成字,千炼成句”但公务员职责分工不同,也不能“瞎写”,要紧密结合工作来写。如何自觉地结合工作来写呢?第一,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为“结合”的主攻方向。从某种角度上讲,公文就是形势的引导者,好多文件就是指导改革创新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在本地区本部门有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实践、去探讨。可以说,衡量一个干部的能力强不强、素质高不高,主要看对新情况、新问题摸得透不透,抓得准不准,研究出的政策当不当。第二,坚持边工作边写作。公文写作就是与工作紧密相连的,不管工作多忙,任务多重,都要坚持勤写多练。有一位同志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他刚参加工作不久,下一个会议通知,领导刚交待完,他就把起草的“通知”交给领导过目。领导很惊讶,这位同志告诉领导说:“您交代工作时我就打好腹稿了”。后来,这位同志就成了领导的秘书。他有什么秘诀马?没有,只不过是他看到别人下通知时他就坐在办公桌上写份通知练,熟能生巧而已。第三,要把积极性与计划性结合起来。就像到了半年写半年总结,到了年末写年度工作总结一样,要把积极性与计划性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在一年工作开始的时候给自己列个计划,且要细分到月,全年写多少条信息,搞几次调研,争取被上级或新闻媒介采用多少等。使自己有个奋斗目标。第四,坚持不懈的写。有的同志可能会说,我经常写,常常投,就是不见采用。我说,一,你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必见成效。二,你不妨换换写法,第一步,先模仿着简报上刊登过的信息或报刊上发表的稿件写,它那一段怎么写你就怎么写。他写的是工商你就改成你的工作写,写上几次你就悟出其中道道来。第二步可以向这方面有专长的同志求教,征得其指导,这样比自己摸索着进步快得多。第三步写好后让大家提意见改,逐步完善提高。走完这三步,就会由“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
; ]0 u! b6 T4 g y再说多改。从古到今,几乎所有的文人、名人、伟人写东西,都强调一个改字。郑板桥就提倡写文章要做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毛泽东主席说,“写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修改,然后发表”。谢觉哉同志强调:“改,比写要常常费时、费力”。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足足改了16个月。第二卷的原稿,现在保存下来的就有八种之多。由此可见一代伟人的锲而不舍的修改韧劲。久诵不衰的“推敲”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唐朝诗人贾岛骑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到了韩愈,便向韩征询意见。韩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比用“推”字好。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 T/ I3 b9 L! l" I* L* H) b+ r% E) b$ L; F& N- {# `6 g# L/ ^ ( S9 ^/ j) ~ b) M; N' ?
. V8 E) F9 d# ^$ ~修改的重点有四:一是看表达领导意图是否准确全面? 二是看是否符合政策法规?三是看材料选用的是否符合主题?四是看文种、体式及结构是否规范、得当。然后再推敲语言表达方面、遣词造句方面的小毛病。如何修改呢?一般地说,有自改和他改两种方法。自改就是自己反复琢磨修改提炼提高。他改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请专门人员把关的方法。就是写好之后,交给秘书交给功底较厚的人,给自己的稿子提个意见。第二种是逐级修改。可交给科长、局长等领导,层层把关,以提高文章的水平。第三种是讨论修改。把有关人员集合在一起,针对文章内容,各抒己见,从而取长补短、把文章改得更好。总起来说,修改文章要顾及全文。首先从大处着手,把思想内容修改的完善妥贴,然后围绕内容进行形式方面的精雕细刻。这两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为突出思想性主题对材料的取舍,会导致结构的变动;锤炼一个言简意赅的词句,又会强化内容的作用。所以必须根据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要求来修改。1 ]/ o$ u$ K( b, D" S5 _; b7 W& L' l
同志们,文无定法。写公文说是一回事,写又是一回事。提升公文写作能力,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更何况学无止境!苦熬步入苦干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再见的时候,见到的是一个在公文写作能力方面有了新的提高、新的成就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