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332 hspace=12 src="net0808/080806a.JPG" width=500 align=right border=0>近几年,新余得益于正确的发展思路、准确的发展定位、得力的发展措施,抓项目、抓重点项目、抓重大产业项目,项目建设和投资强度力度空前,工业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快、质量高、活力强、后劲足、协调好的喜人局面。2007年全市GDP为278.1亿元,增长15.8%,连续四年增速全省第一,人均GDP在全省率先突破3000美元达3200美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近2倍;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为41.6亿元,增长38.4%,年度增收突破10亿元达11.5亿元,连续三年增速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14.9%,居全省第一。
应该说,近年来新余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和人均水平均位居全省前列,而且经济总量快速壮大,但由于新余是个典型的小市(全省十一个设区市中面积最小,人口也仅比最少的鹰潭市多3万余人),离建设经济强市、“经济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序列”的目标,还存在不少差距。一方面,我市经济总量偏小、排位较后的状况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变。全省十一个设区市中,近几年南昌、赣州、九江经济总量稳居前三,属第一梯队。2007年,新余的GDP全省排位第9,仅高于景德镇、鹰潭,与排位第3的九江相差314亿元,与赣州、南昌分别相差424、1112亿元;新余的财政总收入全省排位第6,列南昌、赣州、九江、上饶、宜春之后,与排位第3的九江相差16亿元,与赣州、南昌分别相差33亿元、149亿元。另一方面,尽管近几年我市发展速度较快,但优势不十分明显,2005-2007年新余的GDP平均增速分别比南昌、赣州、九江高0.3、2.9、1.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方面情况稍好点,新余分别比南昌、赣州、九江高8.1、6.9、13.7个百分点,而根据南昌、赣州、九江“十一五”规划预期发展速度,以及对三市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认为,今后几年南昌、赣州、九江有可能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新余建设经济强市,我们既要已有的基础,更要充分正视困难,加倍努力、排难而进。
在新余近几年经济发展不断加速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项目是增长点、项目是支撑力,而重大项目则决定着未来。在打造经济强市、加速进入全省经济第一梯队序列的过程中,我们深知,新余唯有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抓大项目,尤其要抓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税利高的“三高”大项目和特大型项目,才能扬优成势,推动新余经济超常规跨越发展。为此,我市把2008年定为“重大项目推进年”,提出了2008-2011年实施涵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10个方面的10大重点工程(即“1010工程”),正在实施由143个项目组成总投资达8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达389亿元的2008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在这些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中,集聚了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航空母舰”,一些项目大大刷新了单项投资的记录,如江西工业史上投资最大的新钢300万吨薄板工程投资过150亿元,赛维LDK投资过100亿元的1600兆瓦多晶硅片和投资过120亿元2.1万吨高纯硅料项目,昇阳公司投资过100亿元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以及我市历史上投资最多的城市建设项目、社会事业项目,投资达15亿元的袁河抬水工程和投资达6.5亿元的新余高专新校区建设工程等。
这些沉甸甸的项目,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将集聚起巨大的发展能量。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当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重大项目,一旦其总量快速增长,必然带来经济总量的迅速攀升。根据我市近期制定的光伏、钢铁、新材料三大产业发展规划,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情况,我们相信,未来四年间,伴随着我市“1010工程”全力实施和推进,全省三个“千亿工程”核心企业赛维、新钢的裂变扩张,成为带动新余乃至江西省光伏产业、钢铁产业发展的引擎,新余经济将取得重大突破。预测到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800亿元, GDP超过11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60亿元,新余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前三甲,成为全省“经济第一梯队序列”的新成员。与此同时,2011年新余人均GDP近10万元,达到有全国百强县第一位称号的江苏省昆山市2007年水平。
(作者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工程办主任)
责任编辑:沈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