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久经职场的“笔杆子”,还是懵懂入行的“新战士”,大家都可能遇到因缺乏思路而无话可写、提笔困难的困惑。 如果出现类似“症状”,那一定是写作者思想缺氧、灵魂缺钙导致的。 这时候请不要急于前行,有必要停下脚步,为治愈“困惑”吸吸氧、补补钙,调整状态再出发了。
那么,该如何治愈写作“困惑”呢?雨果说,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1 阅读 就要读好书
什么是好书?好的定义应当是相对的。我们即便阅读同一本书,也许你视若鸡肋,他人却视若珍宝,这需要视人而定,量体裁衣。 同等条件下,我们首选作者知名度高、著名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这样在质量上相对有保障。 比如,当前市面上流动的公文写作书箱,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仅用京东搜索关键词“公文写作”,就出现了2700多个商品,如此之多的工具书,质量肯定是良莠不齐的,这就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掌握辨别真伪的技巧。 民间常常流传这样一句话,中文系出不了笔杆子,文学院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 显然,这是一句玩笑话,当不得真。 但往往群众朴实的语言里闪耀着真知灼见,这恰好为我们如何选择好书提供了思路。 一些所谓的“学者”“专家”出版的公文类工具书,与机关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老笔头”“笔杆子”们相比,前者在理论研究上或许更胜一筹,但论操作性、实用性,还得选择后者,他们的书才是机关公文从业者真正需要的“好书”。 2 阅读 一定要真读书
真读书,就是要进行有益有用的阅读。 什么是有益有用的阅读呢? 1.从读文件中找思路 接受任务后,苦思冥想而没有思路怎么办? 当我们走投无路之时,不妨认真研究一下上级文件,通常能从中找到突破口。 特别是政治领袖的系列重要讲话,一定要仔细研读揣摩,他们的每句话都蕴含着丰富寓意与营养,每个词语都能延伸为一系列研讨文章。 如果我们陷入思维混乱,而不知如何突围时,领袖讲话也许能引领我们找到突破口。
2.从读历史中找思路 历史就像一台复印机,总是不断地重复再重复。现在很多现象都能从历史洪流中寻到轨迹和影子。 我们常讲“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就是这个道理。 机关里的“笔杆子”往往比较注重学习历史,几乎人人都是“业余”历史专家,他们尤其对我党我军的发展壮大史,更是了如指掌。因此,他们常常能从历史事件中获得灵感,从而下笔尤如神助。 当我们遇到写作瓶颈时,不妨从历史事件和片段中寻找影子与启发,只要我们对历史如数家珍,深入透彻地理解,就能以史为镜,推陈出新,从而启迪思路,寻找到写作方向与灵感。 3.从读报刊中找思路 机关人读报在群众看来是清闲、是不作为的表现。其实,读报是机关人提升思维层次、提高自身修养、坚定信仰立场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阅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求是》《红旗文摘》等报刊杂志,应当成为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 作为公文写作者,更应坚持每天每月必读,特别是党的重要报刊的相关评论、理论、政治版块,更要逐句研读,只要持之以恒,就能从中找到写作突破口和思路。 3 阅读 必须要会读书
当今网上不缺读书的人。最近有人在网上宣称自己每月能读完几十本书。这个读书速度与数量确实是非常人所能及的。 能读书不等于会读书。我们暂且不论如此高速读书质量如何,就公文写作者而言,笔者是不提倡如此读书的。 现实生活中,能读书与会读书是有质的区别的,尤其是在特殊行业,“会读书”比“能读书”要重要得多。 作为公文写作者,如何读书才算会读书呢? 1.要端正心态 为读书而读书,只是自欺欺人的把戏,做给人看的形式主义是要不得的。 公文写作是有行业素质要求的,写作者应自觉端正态度,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与修行来培养。 机关“老笔头”个个经受过“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考验,战胜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最终才拥有厚积而薄发的收放自若。 初涉材料的写作者,更应以师为鉴,自觉端正读书心态,这对激发写作者脑海思想火花的迸发关键而重要。 2.要日积跬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机关“老笔头”没有无缘无故的下笔有神、思如涌泉,他们的驾轻就熟和轻车熟路都是日积跬步的结果。 初涉公文写作行业的“新战士”常常感到有心无力,根本原因就是不会读书,不喜欢做读书笔记,没有汲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教训。 久经沙场的“笔杆子”,几乎人人一个私密资料库,这些资料库收集整理了“笔杆子”多年来的读书体会与心得,以及读书摘录的名言金句,因此“笔杆子”很少遇到才枯思竭的尴尬,这是与写作新人的最大差别。 因此,养成做读书笔记是迈向“笔杆子”行列的第一步。 3.要用心读书 用心读书就是要融入书中,做到人在书外,意在字间。通俗地讲,就是要边读书边思考,边实践边思考,当一个有心人。 用心,就要做到真读真思真领悟。 不仅要做到身份自觉切换,以作者身份换位思考,从作者角度出发,摸清文章谋篇布局、选材立意、构思搭架的脉络,掌握文章表现手法、修饰艺术、层次展开的技巧,而且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会如此写?”“为什么我达不到这个层次?差距在哪里?” 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自我训练,逐渐养成会读书的好习惯,最终能达到“笔杆子”们厚积薄发的至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