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建议调研一般社会问题)基层反映师德师风存在的新问题应予关注

[复制链接]
ezlolg002 发表于 2019-11-21 10: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积蓄传承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全党全社会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的精神,大兴“师道既尊,学风自善”之风,大为“师严道尊,民知敬学”之举,让绵延不断、经久不衰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2018年,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专任教师数量达到1673.83万人,比1985年增加931.9万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人力资源成为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地位的战略资源。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党和国家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明确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这一战略部署,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根本在教师,重点突出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重大工程和重点工作。但是在一些基层地区师德、师风缺失等新问题也应予以关注:
一、赏识过度,是对学生教育的失责。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时下较为提倡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健康人格, 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实现其自我欣赏,自我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部分教师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比较片面,出现有些老师谈“惩”色变,对学生一味地表扬,夸张地赞赏,对于缺点却轻描淡写甚至只字不提。于是很多的课堂上出现了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无论质量如何只要开了口,教师一律是“好”,“很好”, “棒”,“真棒”以示表扬和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坚持正面引导,这本没有错,但是一节课上如果处处都是表扬话语,把表扬的方式变成一种表扬公式,就会令人心生疑虑:这样的表扬鼓励究竟能有多大作用?久而久之使学生对表扬的功利性产生依赖,导致没了鼓励,缺了表扬,他们就不再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种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的教育会不会让他们变得脆弱不耐挫折?这种无节制的廉价表扬会不会养成孩子虚荣、自负、骄傲的心理。
二、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务虚,衡量困难。师德师风一直以来就是备受关注的重点,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但在现实情况中,师德师风的具体标准却很难衡量,当遇到师德师风败坏的教师时,具体的检查机制只能靠举报,途径非常单一,特别是作为家长想要举报教师,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非常高的。同时,评比机制缺失、缺乏,受到处罚或奖励无具体标准,这些问题让很多教师觉得师德师风只是务虚工作。今年8月,辽宁省教育厅制定规范中小学在职教师补课行为“八不准”。1.不准课上不讲课后收费讲;2.不准抢跑超前超纲讲;3.不准到校外培训机构讲;4.不准诱导或推荐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补课;5.不准向校外培训机构提供学生信息;6.不准把学生评价与培训机构考试成绩挂钩;7.不准以任何形式向家长布置批改作业;8.不准根据家长身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一规定,将师德标准具体化,让教师道德、行为有了更好的规范和遵循。
三、部分教师仍存在收受红包、违规补课现象。教师收受红包现象目前仍普遍存在,在当下明令禁止教师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宴请、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娱乐活动等的明文条例规定下,仍有部分教师存在收受红包现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教师焦红蕊违规收受家长礼金,从2016年9月9日至2018年3月7日期间,焦红蕊通过学生王某某、孙某某和毛某某家长微信转账方式收取红包金额共计2000元。哈尔滨市道里区教育局依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焦红蕊行政记过处分,调离班主任工作岗位。部分教师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红包,甚至存在暗示索要红包的情况。家长送礼之后,教师合乎期待的“还礼”行为,让家长觉得送是值得的,所以即使没有教师暗示,也会有家长主动找机会进行送礼。目前仍有部分教师为了获得额外收入、谋取利益存在违规补课收取补课费的现象。2018年8月,沈北新区正风肃纪第十五监督组接到举报电话,举报人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南门东侧一家补课机构,有在职教师正在进行补课。经沈北新区正风肃纪第十五监督组核实,当天组织校外补课的是某民办学校一位班主任和一位科任老师,二人共同给学生集中上课并收取费用。两名教师所在学校对他们做出处理,调离二人原工作岗位,在全系统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全年的评优评先资格,并向学生退还其违规收取的补课费109000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9粉丝

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