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一位市委副秘书长30年公文写作的实践与思考

  [复制链接]
释然 发表于 2019-10-24 10: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我从参加工作之日起,便与公文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68年,我在乡下教书,边教书边帮公社领导写材料;70年,我调到区文办工作,边搞财务边帮区委领导写材料;71年,调到县委办工作,主要任务是收情况、搞综合、写材料;81年,调到地委办,主要是调查研究、写材料;86年,地市合并后,也是办简报、写报告、写材料;96年担任市委政研室主任后,仍然是为领导写报告、写材料。直到01年担任市委副秘书长分管政工和机关工作后,才基本上脱离写材料。30多年来,写了多少情况综合、工作总结、调查报告、领导讲话、计划方案、意见规定、典型材料、学术论文等等,没有一个全面的统计,估计总数应在500万字以上。先后为13位县地市委书记、副书记写过讲话稿,担任过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市党代会报告组的组长和召集人,在《求是》杂志和其他全国性杂志上刊登过十多篇署名文章和调查报告,主编过县地市委的《情况交流》、《岳阳通讯》、《岳阳工作》等内部刊物,还担任过《岳阳乡镇概览》、《专家学者论岳阳》、《岳阳投资政策指南》、《政研精华》一、二集等内部书刊的主编。这些都可算作广义的公文。
- \. {6 W* f, d% f. J9 a9 W - Z/ w) I ]! l" ?
E3 U& m6 S* S! F2 E! J * ]6 g5 ?3 n n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公文?关于这个问题,专家学者有很多专文、专著,讲得很全面,很到位,我不打算重复。本文中,我想结合自己过来的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7 A- Z9 p% P. k; p( z; b/ T1 z8 u* }- @( S0 a
跟着时代走 一刻不掉队
9 U! H6 k _8 R8 G7 J0 ] $ z8 J% ]- ~4 \# W5 l* E
大家知道,广义的公文,应包括各级领导、各级机关用以宣传群众、指导工作、协调各方所印发的各类文件、文稿。这些文件、文稿一般都代表了公文发出单位领导和机关的意图,绝不是个人的行为,因此,它们实际上都是领导形象的窗口、推动工作的载体、机关运转的平台、联系群众的纽带。一件好的公文,一般应具有四个特点,即权威性,经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针对性,都是来自受文单位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鼓动性,有利于调动受文单位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指导性,能够推动受文单位的工作开展。公文的这些特点势必对公文的起草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较强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功底,而且要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的脉博。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要培养一大批职业政治家,这些政治家,应该有理论功底、世界眼光、战略思维、业务知识、党性修养。公文起草者作为领导和机关的代言人,我想同样应该具有上述品格,不然就起草不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公文,就当不好领导和机关的代言人。
! _' E) ^; N" `6 z9 E 0 I. C, x8 O2 H# N6 w# `
 
* N% \" ?4 B! S0 x: \ ( n3 [( J, s# l
公文的起草者要跟着时代走,一刻不掉队,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 O7 b: w: R4 r9 ? & E1 p0 E0 ?( c
 
0 ?$ h6 t0 N8 z2 c3 Y8 B# W7 P v: l" y4 z; I" y+ L
一,知识常充电。我们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知识更新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快。要给别人半桶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要起草出高质量的公文,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这就要不断地学习。凡是称职的笔杆子、称职的公文起草者,必须在学习上走在别人前面。几十年来,我正是基于这一信念,一直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紧迫感坚持学习,每天至少要花1-2小时看书,即使现在退休了也没有停止。除了坚持看报、看新闻、看《参政消息》外,每年至少看2-3本理论专着。比如《中西500年比较》、《中国哲人大思路》、《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西方哲学死了》、《英特耐雄尔一定要实现》、《直面现实的马克思主义》等,都使我受益匪浅。由于坚持知识充电,所以经常能形成一些新观点新想法。把这些新观点新想法写入公文,特别是写入领导报告中,就能使这些公文、这些领导讲话形成亮点,甚至出彩
7 P4 g/ R3 }% f) D7 F! L* ^( W/ Y% l. g$ |/ p$ B
 
0 _* ~4 K1 h/ j7 a/ E h4 l9 Y+ X- T- [
二,局势常分析。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国政局由乱到治的三十年,国门由关到开的三十年,经济由弱到强的三十年,发展由慢到快的三十年。全国如此,每一个局部也是如此。在这三十年中,成绩与问题同在,优势与困境并存,机遇与挫折同袭。我们公文起草者,要把握形势,抓准问题,提炼主题,起草文稿,必须时刻对局部和全局的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就要经常分析时局。
( W/ m% ~& R- G% J9 \5 ~& v 9 v8 e( F/ A3 E0 L& R" L
 
" Y4 D! J) K" z& S' p8 @2 `$ g& d/ x) h
三,政策常研究。党的方针政策是我们公文起草者的主要依傍。一件公文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在不违背现有方针政策的前提下进行发挥,如果因为实践的变化要突破现有方针政策的框架,也必须提出充足的理由。这就要求公文起草者不仅要熟知政策,而且要经常研究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重点研究了农村联产承包的政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农场体制改革的政策、扩大开放的政策等等,从而适时适地地为领导和机关起草了一大批推进各项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文稿,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5 }4 i. B% w, t1 A7 t 9 |. R1 A0 L" q$ y/ V' _
 
' k6 v8 n( T |( i4 k! W 0 w& r+ j" t6 Z# `# u( Q
四,情况常调查。熟悉情况、有的放矢,是公文起草者必备的前提条件。很难设想,一个对现实情况全然不了解,全凭书本知识和个人思维能够起草好高质量的公文稿。而要熟悉和了解情况,就需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在过来的工作中,我们每年都要选择一些专题,开展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在70年代,岳阳县相当一部分农村大队我都到过;在80年代,岳阳地区各县各乡镇我大部分都到过。当时,县、地委的主要工作是抓农村、抓农业,可以说,我们对当时全县、全地区的农村情况是比较了解的。至于大面上其他的情况,我们也通过碰头、汇报等形式广泛收集。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我所在单位的资料库在我们市里都是最齐全的。
3 k% P. J9 i9 ] 5 X+ G7 f4 t% |" }1 u
 
4 I( ?8 o- {$ W4 b* ^& t % t2 V3 W2 K& c _
五,思想常解放。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是没有止境的。特别改革开放这个急剧变化的年代,更是如此。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问题、许多情况今天解放了,明天又有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出现在面前。因此,解放思想是公文起草者的一项基本功。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左”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公文起草者,安装开放天线、打通实践的信息源、不断吐故纳新,创造性地进行思维和工作,更显得必要。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比如在农村大包干问题上,在国有企业改革“姓社姓资”问题上,我们都经历过痛苦的突破。正是由于不断地寻求思想解放,我们的公文起草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 F$ s- X% }- i, T9 j8 q+ a " I8 ^* {7 a% R/ R+ ^
舍得下功夫 实践出真知
2 W9 P. O; _3 b' B1 S* I + J$ k, i5 @( Z) z
目前,党政机关和政府部门什么人才最缺?据我了解,最缺的不是领导骨干,不是办事人员,而是笔杆子。好多领导、好多部门的同志向我提出,现在能写好公文的人才太少,特别是过硬的、能写好大材料的笔杆子太少,希望我向他们推荐这方面的人才。我可能眼光不准,也可能由于视野太窄、信息不通,很难使他们如愿。
& d+ v { V5 [& g% J. i9 m n$ Q* ~: f8 }
 
. |7 V4 X% w: b' X- y: ` 5 C2 ^2 ~/ m) j8 Y
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学毕业生这么多,特别是文科毕业生这么多,而真正会写材料、拿得起公文起草的笔杆子又这么少?记得在80年代以前,市县领导机关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中学生写报告、大学生抄报告、小学生念报告”,这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现象,不足为怪。但也说明公文起草对笔杆子确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你的文章思路、你的表达内容、你的语言运用必须适就这种特殊要求,才能运用自如。否则,你学历再高、文笔再好、也不可能适应这项工作。从我个人的实践来看,起草公文的笔杆子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磨炼成长的,只要下功夫,就又难又不难。我认为提高公文起草的水平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 L1 f6 e' N. X" @5 o; Y - [1 Y5 j0 }4 U4 G2 y
 
$ O' o* K* Q( e; T9 {" h5 F) V # L( c* ? Y9 H- k5 E! @
一是关起门来当领导,心怀全局谋大事。
" t8 r8 U E8 H# s' b9 _) Z( }% B3 ?, @8 @% A, ]
 
" A/ G0 T( z' @# r) F/ N4 u! N8 y' r2 U
公文起草者为机关代言,为领导代言,首先必须为机关代思,为领导代思。这就涉及到一个角色转换。所谓“关起门来当领导,心怀全局谋大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公文起草者在起草公文的时候,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尽量忘却自己的“平民”身份,以一个准领导者的身份思领导之所思,谋领导之所为。一是要破除“人微言轻冒作用”的想法,满腔热情谋大局;二是要破除“领导没有授权不敢思”的想法,勤于思考谋大局;三是要破除“划地为牢孤立思”的想法,通观全局谋大局。在过来为县地市领导起草公文、特别是领导大的报告材料时,我们一直坚持这样做,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领导认可度比较高,有的甚至不用作大的修改,就被采纳。当然,关起门来当领导,不是要你官不大架子大。才不高眼界高。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也以领导者自居,目空一切,那就坏了。
& Q" _+ Y) J, L: N+ E& L$ \. s) l- g( N
 
# a' T. A/ C* X& I6 C" b3 ^6 C4 m 0 ]" e) B1 N- G0 Z: G
二是了解领导意图,把握领导风格。
8 \% @, F' _* M6 | 0 K. ^. M$ ~% D- V
 
7 G, l6 f8 Q2 \ 1 a7 g s: Y; h. l" ~. k
为领导起草公文,最终要得到领导的认可,你的劳动才有价值,否则便是作无用功。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必须了解领导的意图,符合领导的风格,才能顺利与领导接轨。如果起草公文前不知道领导有什么意图和是什么风格,贸然动手,则十次有十次要失败。因为即使是同一个公文草稿,不同的领导,由于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便有完全不同的要求。甲认为不行的,乙偏偏喜欢;乙认为不行的,甲却认为可以。我为10多位县地市领导起草报告,对此深有感触。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比如,储波书记讲话通观全局,大气磅礴;桂求书记的讲话内容具体,风格平实;宝华书记的讲话即兴发挥,喜欢散装;昌平书记的讲话激情充沛,语言精湛;还有英生书记喜欢在报告的认识问题上求深求新;来文书记的报告喜欢大口气、大鼓动等等。对于领导的这些讲话特色了然于胸,尽量满足,起草时才会不走或少走弯路。
7 A3 @2 f* @& S4 \' \& P! w4 k6 d7 v9 V
 
! g8 X; |( E/ ^$ J/ n ) N) Y( R0 s6 Z1 s2 ?7 ~7 n, G
三是多搞智慧碰撞,善于博采众长。
5 Y! [- h# j* b" s 6 b4 g8 h0 S x: r
 
0 Z0 v! K2 f3 G$ D f; P. A* L( _/ @ 0 ~5 |! _6 k4 D" l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 h8 H5 _& L4 r1 d / N# L" B3 j) I& K' g0 g
 
0 L1 v! U. l" H* J& E) }0 V 8 K& V2 B# [' W
总之,起草公文几十年,酸甜苦辣不少,经验教训不少。现虽进入花甲之年,但我对我一生的工作仍然无怨无悔,充满了热爱和神圣。以上体会仅供大家参考。最后希望我们的公文写作队伍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作者:张端喜 

 

精彩评论68

正序浏览
yangbocai 发表于 2022-3-9 19: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4 s' g: `4 U! ?, c5 l" P5 i6 b- c$ u我从参加工作之日起,便与公文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68年,我在乡下教书,边教书边帮公社领导写材料;70年,我调到区文办工作,边搞财务边帮区委领导写材料;71年,调到县委办工作,主要任务是收情况、搞综合、写材料;81年,调到地委办,主要是调查研究、写材料;86年,地市合并后,也是办简报、写报告、写材料;96年担任市委政研室主任后,仍然是为领导写报告、写材料。直到01年担任市委副秘书长分管政工和机关工作后,才基本上脱离写材料。30多年来,写了多少情况综合、工作总结、调查报告、领导讲话、计划方案、意见规定、典型材料、学术论文等等,没有一个全面的统计,估计总数应在500万字以上。先后为13位县地市委书记、副书记写过讲话稿,担任过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市党代会报告组的组长和召集人,在《求是》杂志和其他全国性杂志上刊登过十多篇署名文章和调查报告,主编过县地市委的《情况交流》、《岳阳通讯》、《岳阳工作》等内部刊物,还担任过《岳阳乡镇概览》、《专家学者论岳阳》、《岳阳投资政策指南》、《政研精华》一、二集等内部书刊的主编。这些都可算作广义的公文。
) D# o9 S& l) T0 D9 y% C5 U$ x5 x3 Z4 I/ s
3 }; B6 k+ m' w# q6 a0 H7 C7 s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公文?关于这个问题,专家学者有很多专文、专著,讲得很全面,很到位,我不打算重复。本文中,我想结合自己过来的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7 F# v+ C4 x9 ]- O
8 s# g: G/ Q0 k ; ~4 P# ~1 P T) h8 _: x
' d8 z; u/ b3 n8 ]跟着时代走 一刻不掉队
/ T8 T; j1 U$ D, u6 c! Q7 W0 n5 r3 I: m" l/ I; ?2 Z! h; L
大家知道,广义的公文,应包括各级领导、各级机关用以宣传群众、指导工作、协调各方所印发的各类文件、文稿。这些文件、文稿一般都代表了公文发出单位领导和机关的意图,绝不是个人的行为,因此,它们实际上都是领导形象的窗口、推动工作的载体、机关运转的平台、联系群众的纽带。一件好的公文,一般应具有四个特点,即权威性,经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针对性,都是来自受文单位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鼓动性,有利于调动受文单位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指导性,能够推动受文单位的工作开展。公文的这些特点势必对公文的起草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较强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功底,而且要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的脉博。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要培养一大批职业政治家,这些政治家,应该有理论功底、世界眼光、战略思维、业务知识、党性修养。公文起草者作为领导和机关的代言人,我想同样应该具有上述品格,不然就起草不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公文,就当不好领导和机关的代言人。& h6 r6 E* \* T( O' _
0 `( C2 b% @: @) B
" y' H, w8 b! R9 V
! J* P4 q8 K& x; EJ9 a# O9 [$ B2 A& a1 v
! ]' y1 M8 P1 q' L% b) d! i公文的起草者要跟着时代走,一刻不掉队,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 @- [" A" j2 C2 c' C# ?  x8 r, c8 c8 T2 c+ g6 O$ y( t, m4 s( H$ Y  U+ V9 c! L

1 m/ K5 K+ N& l$ R. T6 S7 p9 C/ y/ ]4 y* w2 P& o. j0 Q) ?/ s- k0 s% ]
一,知识常充电。我们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知识更新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快。要给别人半桶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要起草出高质量的公文,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这就要不断地学习。凡是称职的笔杆子、称职的公文起草者,必须在学习上走在别人前面。几十年来,我正是基于这一信念,一直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紧迫感坚持学习,每天至少要花1-2小时看书,即使现在退休了也没有停止。除了坚持看报、看新闻、看《参政消息》外,每年至少看2-3本理论专着。比如《中西500年比较》、《中国哲人大思路》、《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西方哲学死了》、《英特耐雄尔一定要实现》、《直面现实的马克思主义》等,都使我受益匪浅。由于坚持知识充电,所以经常能形成一些新观点新想法。把这些新观点新想法写入公文,特别是写入领导报告中,就能使这些公文、这些领导讲话形成亮点,甚至出彩
9 y) Y# g- s, ~# X! U" s 0 I" E: @6 w$ u1 p9 }7 k- a. G" N
; N; \: Q; [5 y& p 0 X# [' {4 f# \* w3 _- {& J  {& m& W% n# C) {
二,局势常分析。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国政局由乱到治的三十年,国门由关到开的三十年,经济由弱到强的三十年,发展由慢到快的三十年。全国如此,每一个局部也是如此。在这三十年中,成绩与问题同在,优势与困境并存,机遇与挫折同袭。我们公文起草者,要把握形势,抓准问题,提炼主题,起草文稿,必须时刻对局部和全局的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就要经常分析时局。
% g/ m7 q) T9 Q' \1 t- H3 ?" N; M+ c$ K. q" c* H7 ~) r $ P" o+ [! T0 b f# Y) ^9 }1 Z' L  ^1 |

: X; ], g8 \# [& i% A2 ~' v7 D, F- _3 [! Z8 t& q6 r2 ]2 J4 c4 l# N6 _
三,政策常研究。党的方针政策是我们公文起草者的主要依傍。一件公文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在不违背现有方针政策的前提下进行发挥,如果因为实践的变化要突破现有方针政策的框架,也必须提出充足的理由。这就要求公文起草者不仅要熟知政策,而且要经常研究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重点研究了农村联产承包的政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农场体制改革的政策、扩大开放的政策等等,从而适时适地地为领导和机关起草了一大批推进各项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文稿,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s) m+ W  z5 p5 l% e: L
& N; J3 q) T4 z/ |8 [8 q5 ~4 }" L/ c+ M7 p$ p6 ~0 y
9 v$ I, R" I! }  X
1 @+ O+ a: U$ F, B% Z Q" b
6 e, s8 m6 J; V四,情况常调查。熟悉情况、有的放矢,是公文起草者必备的前提条件。很难设想,一个对现实情况全然不了解,全凭书本知识和个人思维能够起草好高质量的公文稿。而要熟悉和了解情况,就需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在过来的工作中,我们每年都要选择一些专题,开展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在70年代,岳阳县相当一部分农村大队我都到过;在80年代,岳阳地区各县各乡镇我大部分都到过。当时,县、地委的主要工作是抓农村、抓农业,可以说,我们对当时全县、全地区的农村情况是比较了解的。至于大面上其他的情况,我们也通过碰头、汇报等形式广泛收集。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我所在单位的资料库在我们市里都是最齐全的。  ], u1 o( m6 f7 N$ Q  @
: D& r' U& ~/ u" M, Q, X" m
五,思想常解放。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是没有止境的。特别改革开放这个急剧变化的年代,更是如此。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问题、许多情况今天解放了,明天又有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出现在面前。因此,解放思想是公文起草者的一项基本功。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左”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公文起草者,安装开放天线、打通实践的信息源、不断吐故纳新,创造性地进行思维和工作,更显得必要。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比如在农村大包干问题上,在国有企业改革“姓社姓资”问题上,我们都经历过痛苦的突破。正是由于不断地寻求思想解放,我们的公文起草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 _6 n0 C; t) [' [0 r; z- D4 X3 r, R. P' o }% }
: |6 _/ j" M$ J# e舍得下功夫 实践出真知* @' ~  ]0 e: R( c2 q/ M7 C! n  M
! F; K; y4 I5 F0 e& O
$ I# g3 G+ _+ A目前,党政机关和政府部门什么人才最缺?据我了解,最缺的不是领导骨干,不是办事人员,而是笔杆子。好多领导、好多部门的同志向我提出,现在能写好公文的人才太少,特别是过硬的、能写好大材料的笔杆子太少,希望我向他们推荐这方面的人才。我可能眼光不准,也可能由于视野太窄、信息不通,很难使他们如愿。
5 o% l: v: Q* {0 R. G , u- J- e6 o6 j% b1 W  _  X
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学毕业生这么多,特别是文科毕业生这么多,而真正会写材料、拿得起公文起草的笔杆子又这么少?记得在80年代以前,市县领导机关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中学生写报告、大学生抄报告、小学生念报告”,这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现象,不足为怪。但也说明公文起草对笔杆子确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你的文章思路、你的表达内容、你的语言运用必须适就这种特殊要求,才能运用自如。否则,你学历再高、文笔再好、也不可能适应这项工作。从我个人的实践来看,起草公文的笔杆子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磨炼成长的,只要下功夫,就又难又不难。我认为提高公文起草的水平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 M- i0 W2 ]) b8 J3 {$ g# C- w5 @. t' u9 n% h- m. A! B4 U9 Z: v8 F7 k0 k

9 {, h1 j. h' X% s9 t9 N- Q" k4 A6 a3 P# M! W( q' G- V$ Q; y* E$ d
一是关起门来当领导,心怀全局谋大事。" F$ r9 r) o; \4 W: I0 j+ k: d
' v- d7 S" A+ c* y" G% x2 B ) z/ g" g1 w6 T
8 f9 {4 x, s3 C. Y
8 L) _5 b: O: G6 z2 S$ M公文起草者为机关代言,为领导代言,首先必须为机关代思,为领导代思。这就涉及到一个角色转换。所谓“关起门来当领导,心怀全局谋大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公文起草者在起草公文的时候,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尽量忘却自己的“平民”身份,以一个准领导者的身份思领导之所思,谋领导之所为。一是要破除“人微言轻冒作用”的想法,满腔热情谋大局;二是要破除“领导没有授权不敢思”的想法,勤于思考谋大局;三是要破除“划地为牢孤立思”的想法,通观全局谋大局。在过来为县地市领导起草公文、特别是领导大的报告材料时,我们一直坚持这样做,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领导认可度比较高,有的甚至不用作大的修改,就被采纳。当然,关起门来当领导,不是要你官不大架子大。才不高眼界高。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也以领导者自居,目空一切,那就坏了。* ], f: [3 P  k
1 C1 Z7 }) `' D
7 e/ I* j, d7 f % C8 I( r- u* [
二是了解领导意图,把握领导风格。
) ^1 I  h7 e8 N+ F/ ^4 q2 P7 z/ ?7 |, S( ~2 D _5 B# F: E& y* z$ G

0 z  x. H7 ?1 L: x# O: ?3 {0 X6 t0 V" r( j
9 L  P& s+ G; j) G  h& A4 l为领导起草公文,最终要得到领导的认可,你的劳动才有价值,否则便是作无用功。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必须了解领导的意图,符合领导的风格,才能顺利与领导接轨。如果起草公文前不知道领导有什么意图和是什么风格,贸然动手,则十次有十次要失败。因为即使是同一个公文草稿,不同的领导,由于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便有完全不同的要求。甲认为不行的,乙偏偏喜欢;乙认为不行的,甲却认为可以。我为10多位县地市领导起草报告,对此深有感触。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比如,储波书记讲话通观全局,大气磅礴;桂求书记的讲话内容具体,风格平实;宝华书记的讲话即兴发挥,喜欢散装;昌平书记的讲话激情充沛,语言精湛;还有英生书记喜欢在报告的认识问题上求深求新;来文书记的报告喜欢大口气、大鼓动等等。对于领导的这些讲话特色了然于胸,尽量满足,起草时才会不走或少走弯路。
 
zouxiang 发表于 2023-6-7 21: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做好秘书工作的四个基本要素:意识 效率 能力 作风[复制链接]
  g6 f7 P6 T4 J2 _3 U 2649  11
$ `+ m; _: ^' L7 Wlzk2011 发表于 2013-12-28 00:30:0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5 r. K3 o6 n- z9 @8 b
9 k0 M7 e. l0 T7 J/ X  f! }0 Z3 G
    在新的形势下,秘书如何强化“三服务”(为领导工作服务、为上下级和同级机关工作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落实“三细化”(办文严细化办会精细化、办事明细化),实现“三满意”(领导满意、部门满意、基层群众满意),笔者认为离不开意识、效率、能力、作风这四个基本要素。
) C0 ~2 a$ L: ?/ D
; q: A9 R+ c/ L4 r5 M% _    A意识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前提* \: f" p$ D) \) c$ ?; h# n1 f5 J

6 S8 @( g7 ?" d# W    超前。超前源于对情况的了解和把握。所谓“知情早、晓事快、见事深、谋事准”,是对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当前正处于信息时代,各种情况层出不穷又瞬息万变,无形中对秘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秘书不去适应,或是对外部情况不作调查研究,不掌握了解,就不可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就无法及时跟进,服务工作也就无从谈起,参谋和助手等作用更是无从发挥。因此,秘书必须顺应形势发展,做一个遇事留心、工作用心、办事细心的有心人,自觉培养超前服务意识,努力做到知上情、熟下情、悉内情、明外情。
% v' ^- \  s4 E8 ^( z- n$ c: W! L3 p- O8 T2 ]7 s
    主动。有行动才能有作为。主动性是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增强主动性的前提是准确把握领导的工作意图。通常情况下,领导的指示都需要落实。如何落实,能否对领导的意图作出深入的诠释和创造性的发挥,有赖于执行者主动性的发挥。因此,秘书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领导工作意图,包括其思路、措施、方法等,力求使各项服务举措与领导的思想合拍共进、同频共振。秘书工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办事环节多,既讲程序,更讲效率。因此,凡事都要主动些,尤其要在事前将各方面因素考虑周到,多问一些为什么,多一些角度看问题,多提供一些方案,多预测一些结果,借助经验和缜密思考推动工作。/ \& {, k, k' W: m+ h
, `' ]9 i! d' v2 E9 v
    尽责。责任心既是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种态度,是一个人的思想素质、精神境界、职业道德的综合体现。有了责任心,才会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深入扎实的作风、认真负责的精神,才会有做好工作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才会出思路、出办法、出成效。古人说:不患无策,只怕无心。责任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尽心是关键。办公室工作绝大部分平凡、普通、具体、琐碎,内容多、范围广、头绪杂、事项急。要把这些“难事办妥、急事办稳,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杂事理清、繁事化简”,唯有尽责。所谓“文以载道见水平、会以周全见作风、事以缜密见精神”,“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瞎为,不以事难而畏为”,这些都需要以责任心作保证。责任心不强,就会出纰漏。周恩来总理曾说过:“秘书工作无小事,有时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办错一个文件,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有的工作是一好遮百丑,而办公室工作是一丑遮百好。”因此,办公室同志一定要有“服务工作无小事”,“做好的每件大事都是小事,做错的每件小事都是大事”的意识,凡事从“小”、从“细”、从“微”做起。如此,才能把简单的事做得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
4 v0 C5 |$ l) V+ m& S" F# A$ D8 @. P; n, w8 h7 l% E- i# a
    B效率是做好秘书工作的核心
+ Y/ C' K; Z! f& ?
2 r1 E0 @2 F. ]- k8 J3 ^1 I    把握节奏。节奏慢了误事,节奏乱了坏事,节奏太快又无济于事。如何把握?唯在一个“度”字。其核心是三个观念。一是适度观念。任何事物都是与别的事物相对存在的,比如“质量”与“效率”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程序”与“效率”更是一对矛盾。在难以两全的情况下就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力求使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达到有机的统一。二是灵活观念。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办事既要有依据,遵循基本的政策、制度、规律,又坚持实事求是,讲求灵活性和机动性。不要死抠“本本”,死抱“框框”,死背“条条”。三是辩证观念。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大与小、轻与重、缓与急的关系,不搞绝对化和极端化,确保“三办”等服务工作有序进行。
* Z6 l6 i) i/ \% l# r0 T% L/ ~1 P4 L; F! R$ v! V, p
    强化质量。质量是服务工作的一把重要标尺,与效率相辅相成。要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就必须在“快、准、严、细、实”上下工夫。“快”就是快速。要牢固树立效率观念,努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养成即说即办、日事日毕、决不拖拉的习惯。“准”就是准确。大到会议承办、材料组织、活动安排,小到日常沟通、反映情况、提供数据等,必须及时准确,毫不含糊。“严”就是严谨。文稿起草从框架结构到标点符号,会议活动从人员范围到座位排序,事务服务从制定方案到具体落实,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差错;日常工作中,沟通交流、说话汇报等,都要力求严谨、严密提纲挈领,分清主次。“细”就是细致。唯细才能落实,唯细才能运作到位。无论办文、办会、办事,都要有不厌其烦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实”就是务实。写材料要力求客观、真实、准确不夸大其辞;提供信息要原原本本,不虚报瞒报总结经验要有理有据,不故意拔高,不搭花架子力戒假大空。# G5 M2 ^  r3 V! e: }; g8 {
' Z* g3 i2 Z0 W  z- }1 {; K$ b" E
    团结协作。团结出成绩,出形象,更出效率。办公室的大多数工作都是“集体项目”,与“窗口、服务、形象”相关,与“大局、全局、中心相系。因此,办公室工作应“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站准位”,不“越位”,和衷共济,相互沟通,相互支持配合,各项服务工作才能有条不紊、扎实有效。; Y! v& m# }3 @* G# g# s
, @  s1 D/ s* F* }$ ?
    C能力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关键8 `  @- W, i0 I, N" a- w1 g
, S8 |: l! j# U$ {
    谋大事。所谓谋大事,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谋划全局,知关节、得要领,当大参谋、出大主意。就秘书而言,凡事要从大局、全局出发,经常思考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及时了解本单位、本部门、本行业的要事,以及周围的新事,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不在其位,学谋其政;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这样,才有可能当好大参谋、出好大主意。
3 _* R; ]3 S* S9 X  U+ O3 x- t
6 k3 O  j% A5 C6 }% N. [    善协调。综合协调是一门管理艺术,也是一种综合能力。对上协调时要树立全局意识。要紧紧围绕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或所承办的任务,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注重把握上级的决策意图,又及时掌握有关部门的最新动态,力求准确全面地向领导反馈工作进展情况,供领导决策参考。部门协调时要树立协商意识。日常工作要注重先预告、早通气,特别是重要文件的起草、重大会议与活动的组织安排等,在酝酿、处理、提供决策之前,要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遇有不同意见时,要反复协调,取得共识后再逐级呈送领导审批。对下协调时要树立服务意识。要自觉摆正位置,掌握分寸,注意尺度,不能颐指气使,拿领导的话压人。要善于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缩小分歧点,发现共同点,把协调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
* k" W) f; d0 O# o5 v
6 B1 F6 h2 v$ bzouxiang,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T( @" a0 d# G9 @' u2 S4 |* n3 Q
7 c7 y9 I' j2 A" p1 S2 z+ O' n5 }' u5 g6 @8 M) U5 S
    保持健康身心状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能左右一个人的思想,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成败。身体健康,心态良好,就会宁静而安详,就会迸发出活力与干劲,而且无论工作多么辛苦,怎么繁忙,都能够忍耐承受。秘书岗位不仅需要秘书具备方方面面的能力,而且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这种岗位的特殊性,容易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因此,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要特别注重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培养从容淡定的心态,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沉得下心、稳得住神、静得下气,在日常工作和突发性事务面前“拉得出、用得上、干得好、信得过”。作者:范作惠
 
1770229791 发表于 2023-10-12 10: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大家知道,广义的公文,应包括各级领导、各级机关用以宣传群众、指导工作、协调各方所印发的各类文件、文稿。这些文件、文稿一般都代表了公文发出单位领导和机关的意图,绝不是个人的行为,因此,它们实际上都是领导形象的窗口、推动工作的载体、机关运转的平台、联系群众的纽带。一件好的公文,一般应具有四个特点,即权威性,经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针对性,都是来自受文单位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鼓动性,有利于调动受文单位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指导性,能够推动受文单位的工作开展。公文的这些特点势必对公文的起草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较强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功底,而且要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的脉博。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要培养一大批职业政治家,这些政治家,应该有理论功底、世界眼光、战略思维、业务知识、党性修养。公文起草者作为领导和机关的代言人,我想同样应该具有上述品格,不然就起草不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公文,就当不好领导和机关的代言人。
 
chenb86 发表于 2024-11-15 11: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领导起草公文,最终要得到领导的认可,你的劳动才有价值,否则便是作无用功。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必须了解领导的意图,符合领导的风格,才能顺利与领导接轨。如果起草公文前不知道领导有什么意图和是什么风格,贸然动手,则十次有十次要失败。因为即使是同一个公文草稿,不同的领导,由于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便有完全不同的要求。甲认为不行的,乙偏偏喜欢;乙认为不行的,甲却认为可以。我为10多位县地市领导起草报告,对此深有感触。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比如,储波书记讲话通观全局,大气磅礴;桂求书记的讲话内容具体,风格平实;宝华书记的讲话即兴发挥,喜欢散装;昌平书记的讲话激情充沛,语言精湛;还有英生书记喜欢在报告的认识问题上求深求新;来文书记的报告喜欢大口气、大鼓动等等。对于领导的这些讲话特色了然于胸,尽量满足,起草时才会不走或少走弯路。
8 O1 Z: P" O& z" i! N1 Q8 I* {, |$ B( R& }; @
 
mpgsol 发表于 2023-2-17 15: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领导起草公文,最终要得到领导的认可,你的劳动才有价值,否则便是作无用功。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必须了解领导的意图,符合领导的风格,才能顺利与领导接轨。如果起草公文前不知道领导有什么意图和是什么风格,贸然动手,则十次有十次要失败。因为即使是同一个公文草稿,不同的领导,由于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便有完全不同的要求。甲认为不行的,乙偏偏喜欢;乙认为不行的,甲却认为可以。我为10多位县地市领导起草报告,对此深有感触。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比如,储波书记讲话通观全局,大气磅礴;桂求书记的讲话内容具体,风格平实;宝华书记的讲话即兴发挥,喜欢散装;昌平书记的讲话激情充沛,语言精湛;还有英生书记喜欢在报告的认识问题上求深求新;来文书记的报告喜欢大口气、大鼓动等等。对于领导的这些讲话特色了然于胸,尽量满足,起草时才会不走或少走弯路。
 
boy 发表于 2022-9-7 16: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领导起草公文,最终要得到领导的认可,你的劳动才有价值,否则便是作无用功。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必须了解领导的意图,符合领导的风格,才能顺利与领导接轨。如果起草公文前不知道领导有什么意图和是什么风格,贸然动手,则十次有十次要失败。因为即使是同一个公文草稿,不同的领导,由于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便有完全不同的要求。甲认为不行的,乙偏偏喜欢;乙认为不行的,甲却认为可以。我为10多位县地市领导起草报告,对此深有感触。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比如,储波书记讲话通观全局,大气磅礴;桂求书记的讲话内容具体,风格平实;宝华书记的讲话即兴发挥,喜欢散装;昌平书记的讲话激情充沛,语言精湛;还有英生书记喜欢在报告的认识问题上求深求新;来文书记的报告喜欢大口气、大鼓动等等。对于领导的这些讲话特色了然于胸,尽量满足,起草时才会不走或少走弯路。
 
鲲鹏展翅1 发表于 2022-1-17 17: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领导起草公文,最终要得到领导的认可,你的劳动才有价值,否则便是作无用功。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必须了解领导的意图,符合领导的风格,才能顺利与领导接轨。如果起草公文前不知道领导有什么意图和是什么风格,贸然动手,则十次有十次要失败。因为即使是同一个公文草稿,不同的领导,由于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便有完全不同的要求。甲认为不行的,乙偏偏喜欢;乙认为不行的,甲却认为可以。我为10多位县地市领导起草报告,对此深有感触。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比如,储波书记讲话通观全局,大气磅礴;桂求书记的讲话内容具体,风格平实;宝华书记的讲话即兴发挥,喜欢散装;昌平书记的讲话激情充沛,语言精湛;还有英生书记喜欢在报告的认识问题上求深求新;来文书记的报告喜欢大口气、大鼓动等等。对于领导的这些讲话特色了然于胸,尽量满足,起草时才会不走或少走弯路。
% e* ^$ T1 M0 L" o. j% r) m
 
zhiruoqing 发表于 2023-2-15 16: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起草公文,最终要得到领导的认可,你的劳动才有价值,否则便是作无用功。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必须了解领导的意图,符合领导的风格,才能顺利与领导接轨。如果起草公文前不知道领导有什么意图和是什么风格,贸然动手,则十次有十次要失败。因为即使是同一个公文草稿,不同的领导,由于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便有完全不同的要求。甲认为不行的,乙偏偏喜欢;乙认为不行的,甲却认为可以。我为10多位县地市领导起草报告,对此深有感触。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比如,储波书记讲话通观全局,大气磅礴;桂求书记的讲话内容具体,风格平实;宝华书记的讲话即兴发挥,喜欢散装;昌平书记的讲话激情充沛,语言精湛;还有英生书记喜欢在报告的认识问题上求深求新;来文书记的报告喜欢大口气、大鼓动等等。对于领导的这些讲话特色了然于胸,尽量满足,起草时才会不走或少走弯路。
 
vica9921 发表于 2023-6-10 11: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起草者为机关代言,为领导代言,首先必须为机关代思,为领导代思。这就涉及到一个角色转换。所谓“关起门来当领导,心怀全局谋大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公文起草者在起草公文的时候,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尽量忘却自己的“平民”身份,以一个准领导者的身份思领导之所思,谋领导之所为。一是要破除“人微言轻冒作用”的想法,满腔热情谋大局;二是要破除“领导没有授权不敢思”的想法,勤于思考谋大局;三是要破除“划地为牢孤立思”的想法,通观全局谋大局。在过来为县地市领导起草公文、特别是领导大的报告材料时,我们一直坚持这样做,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领导认可度比较高,有的甚至不用作大的修改,就被采纳。当然,关起门来当领导,不是要你官不大架子大。才不高眼界高。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也以领导者自居,目空一切,那就坏了。
 
fds_hs 发表于 2021-12-17 16: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6 n3 |* H9 N% w7 X) Y8 e& F) ]
    这本是需要一个由数人组成的写作小组,历时至少数月乃至半年,才能搞出的一个东西,只我二人,加之业务上还算门外的,就颇有些力不从心,无处发力的感觉。% s! y4 [7 ?# f5 b3 o
/ x  j4 @* A' I7 \9 Z1 m- @! h8 _; z5 P( y
    我俩总结了一下,写这个报告,难在如下几处:“涉及太广、层次太高、时间太紧、人员太少”。可又不能抱怨,毕竟这是领导的重视,交给你搞也算一个莫大的认可呐,那就搞吧。于是从上周日开始,就开始了无休止的加班工作、工作加班状态。
2 c6 x; Z" t3 a' u  y. N7 y! Q4 ?! h9 T( S% I, K5 C$ h, B1 S4 @, ~8 [/ W  i3 a
    除了每天在单位食堂的吃饭和单位招待所的晚间睡觉时间,连续十天的日以继夜搞,认真的搞、发挥一切能动性的搞,在每天不能保证七个小时睡眠状态下的搞,成了材
 
市委信息科 发表于 2020-2-14 10: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起草公文几十年,酸甜苦辣不少,经验教训不少。现虽进入花甲之年,但我对我一生的工作仍然无怨无悔,充满了热爱和神圣。以上体会仅供大家参考。最后希望我们的公文写作队伍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
 
小胖虎 发表于 2020-5-15 09: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领导起草公文,最终要得到领导的认可,你的劳动才有价值,否则便是作无用功。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必须了解领导的意图,符合领导的风格,才能顺利与领导接轨。如果起草公文前不知道领导有什么意图和是什么风格,贸然动手,则十次有十次要失败。
 
liujie0806 发表于 2020-5-18 15: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之谈你,可以学而不思则罔学习!
 
hwtpig123 发表于 2020-6-12 09: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标题总结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百年孤独123 发表于 2020-6-25 15: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不思则罔先辈经验  必定大有裨益
 
sjs1979 发表于 2020-7-1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起草公文几十年,酸甜苦辣不少,经验教训不少。现虽进入花甲之年,但我对我一生的工作仍然无怨无悔,充满了热爱和神圣。以上体会仅供大家参考。最后希望我们的公文写作队伍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
 
sxj2200 发表于 2020-7-21 16: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领导起草公文,最终要得到领导的认可,你的劳动才有价值,否则便是作无用功。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必须了解领导的意图,符合领导的风格,才能顺利与领导接轨。
 
王先生 发表于 2020-7-31 20: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之谈你,可以学而不思则罔学习!
 
fanjiaxu 发表于 2021-9-3 17: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比如,储波书记讲话通观全局,大气磅礴;桂求书记的讲话内容具体,风格平实;宝华书记的讲话即兴发挥,喜欢散装;昌平书记的讲话激情充沛,语言精湛;还有英生书记喜欢在报告的认识问题上求深求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4粉丝

663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