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在第34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欢聚一堂,隆重表彰全市教育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共同庆祝这个令教师、教育工作者倍感幸福和自豪的节日。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人民,向辛勤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今天受到表彰的模范个人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虽已离开三尺讲台仍心系教育的离退休老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庆祝教师节,既是向广大教师表达崇高的敬意,又是对我老秘网市教育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美好祝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处于建设新时代丹江口库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节点,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广大教师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的政治高度,站在建设新时代的战略全局,以强烈的使命意识,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图强的责任。借此机会,我提四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实施优先战略,夯实教育振兴之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导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思想武器。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落实,努力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为**跨越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近年来,**市市委、市政府加强顶层设计,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逐步确立,“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氛围已经初步形成。我们实现了“教育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强力推进学区制改革,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有效改善,师资队伍持续壮大,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令人鼓舞的是,2017年,我老秘网市教育资金总投入达到了17.3亿元,同比增长21.97%,补进各学段教师2000余人,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成立了**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处),**的大学梦离我们越来越近。令人欣慰的是,2017年,落实教育扶贫资金4500余万元,对认定的38330个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补助,对贫困学生的教育保障显著增强,有效保证了每个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令人振奋的是,今年高考一本进线1236人,进线率17.70%,比2016年增加了5.3个百分点。本科以上进线4174人,比2016年增加了555人。3名优秀学子顺利考入清华、北大,实现了新的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倾注着全社会的爱心和奉献,更凝聚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长期以来,你们战斗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不讲条件优劣,不论待遇高低,对教育工作倾注满腔热情,付出艰辛劳动,取得了骄人业绩。在此节日到来之际我提议,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向尊敬的人民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的认识差距还很大。我们学习十九大报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刚才那段话的理解差距非常大,这个差距是差距在我们全社会,差距在市委市政府,差距在各级党委政府。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更高的站位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就不可能提高对教育的认识,不可能把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理解的更清,不可能把它理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一是基础教育与群众热切期盼的高质量还有差距。**教育有过辉煌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曾向清华、北大等重点名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周边县市一些学生舍近求远慕名来我老秘网市读书。如今,由于多方面因素,基础教育质量被市内外先进县市拉开了差距,一些优质生源外流现象严重。二是城乡教育发展仍不均衡。市区集中了全市60%以上的中小学生,市区学校“吃不了”,“择校热”、“大班额”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农村学校生源逐年下降,“吃不饱”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三是基础建设亟待加强。基础设施欠账大、经费整体投入不足、教师的待遇保障还不够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教育理念陈旧、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四是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能力还不强。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处)成功组建,虽然招生成果喜人、发展态势良好,但在让拥有专业技术的毕业生留在**、服务发展、实现人生出彩方面,远远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使命感、荣誉感和紧迫感,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问题导向,找准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措施,补齐短板,放大特色,打造品牌,重塑**教育良好形象,构建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加速实现**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
一要把发展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1900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写下著名的《少年中国说》,热切地寄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时移势易,但不变的是,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依然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靠教育。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牢固树立“人才第一、教育为先”的思想,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程来抓,拿出抓经济工作、抓项目的精神和劲头来抓教育。特别是在座的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要定期研究教育问题,责无旁贷地支持教育、理解教育、关心教育和帮助教育,该说的话一定要说,该做的事必须做好。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在当好教育工作的后勤部长,少给干扰,多予关怀,少讲空话,多干实事,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解决好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要形成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教育事情优先办理,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的理念,凡是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事,要想方设法多开“绿灯”。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抓教育,科学分析教育形势,准确把握教育规律,认真研究教育工作,积极办好教育实事,努力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不断满足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教育、规划、公安、城管、文化、工商、食药监等部门要有效联动,围绕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维护、违章占道经营、“三无”食品等重点问题,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拳出击,常态治理,切实维护校园净土,保护好孩子们的象牙塔。媒体要大力宣传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办学亮点和发展成果,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让全社会更广泛、更深入、更直观地感受到教师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创造力,真正理解教师职业的辛勤劳动,让教师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
三要发扬全民支持教育的优良传统。没有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教育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要把这一传统保持下去,发扬光大。要进一步广泛动员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的力量,调动民营企业家、返乡创业人士、爱心慈善家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样的助学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造就全社会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生动局面。
四要全面营造优良的教育环境。优良的环境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发改、财政部门要全面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着力营造舒心的教学环境。要贯彻好省、市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贯彻实施意见,让政策红利最大程度惠及广大教师。要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学环境、强化后勤保障,将教师纳入乡镇周转房保障范围,在公租房、经济适用房指标予以倾斜,千方百计解决好教师的实际困难,营造舒适、舒心的教学环境。要切实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持续增强学生核心价值观念,努力培养良好的师风、浓厚的学风、优良的作风,积极营造绿色文明、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
二、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有大批的**学子迈进大学的校门,尤其是迈进全国“211”“985”名校的校门,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步入清华、北大的神圣学堂。
一要重视以德育人。德育具有唤醒人的良知、协调人际关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对于“德行”的追求,中国古人孜孜不倦、景行行止,《大学》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要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礼仪养成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培厚德育的沃土,让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防止空洞说教,重视感情的因素,与音乐、美术、体育、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切实取得德育实效。要深入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和体育艺术“2+1”工程,大力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校园篮球活动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艺项目,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探究创新活动,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要促进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期望,“择校热”一方面说明了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育资源配置还不够均衡。因此,我们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的教育政策,更加重视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优化配置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向农村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发展差距。要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配备,激励和引导优秀教师向基层农村、偏远乡镇流动。特别是要统筹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困难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问题,着力解决好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教育问题,解决好“大班额”问题,让所有孩子都能充分享受公平教育的阳光雨露。
三要深化改革创新。教育要发展,关键靠改革。今天的教育,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要求、内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交织,教育领域新旧矛盾叠加,我们的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聚焦问题深化改革,真正用改革的力量求突破、促发展。要积极探索创新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深化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符合**市情的教育路径,努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教育机制。要紧扣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持续推进学区制改革,推倒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那堵墙,缩小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育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大力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运用现代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育理念、内容、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四要推进规范管理。要遵循教育规律,落实政策法规,完善制度体系,使我们的办学理念、教学行为、管理服务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推动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学校是一片纯净的土地,教师是一支榜样的团队,必须方方面面讲规范,特别是在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的新常态下,更要严格管理教育团队。要在教育系统内部构建“风气正、责任明、赏罚严”的基础秩序,进一步探索完善学校班子“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选拔制度,敢于起用锐意创新、拼搏钻研的能干人,让肯做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教师走上管理岗位,真正让教育家办教育、管教育成为现实。要增强精细管理的意识,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努力做到事事有规范、时时有监督、处处有管理,将教育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始终保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要切实提高安全教育和学校管理水平,广泛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努力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推动教育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五要强化品牌意识。名师靠名校培养,名校靠名师铸就。一所学校一旦形成了品牌,一切有利资源、要素、政策都会随之而来,就会进入一个好生源、好成绩、好老师的良性循环。让人们一提到**,首先想到的是**的教育、**的教师、**的高考。要积极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重视名特优教师的引进培养,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壮大学科带头人队伍,重点培养一批教育领军人才,以名师群体的不断壮大,引领和带动全市教师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要健全名校长培育机制,真正把爱教育、懂教育、善教育的人才选拔到校长岗位上来,塑造一批有影响、有大爱、有职业操守、有过硬本领的名校长;市区重点学校,要树立名校导向,以打造豫西南一流的品牌学校为目标,重塑**教育辉煌。职业技术学院要树立市场导向,把培养优质实用人才作为重点,用学生的高薪就业、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人民群众的良好口碑,不断扩大地区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打造区域职教中心。
三、突出主导地位,全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新时期下,全市广大教师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要求,整理行装再出发。
一要坚持师德为先。教师的思想情感、人格魅力、学识才智、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广大教师要秉持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理念,紧扣今年教师节“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的主题,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引领学生。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的诱惑很多,学校也并非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作为一名教师,要不被世俗所染,守住一方净土,永远保持人民教师的清风傲骨和道德情操,用真善美的教育理想去解释教育现象,努力练就“大道无形”的境界,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民族精英和国家栋梁,在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慎言、慎行、慎独、慎微,言行举止要大方得体,仪容仪表要端庄整洁,用“行为世范”的师德,“有教无类”的教风,“学为人师”的学风,培厚德之基,育栋梁之才。
二要坚持本领为重。“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此生有涯,而学无涯”。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在网络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元,老师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停滞不前、抱残守缺,凭经验、吃老本,必将难以胜任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不断吸收新理念、拓展新内容、探索新方法,努力成为专家型、学者型、创新型老师。特别是我们的校长,要探索规律、钻研业务,让自己的“一桶水”变成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始终站在教学一线,把业务作为第一本领,把教学业务作为首要职责,不仅要领导教学、指导教学,更要研究教学、精通教学、善于教学,努力做业务型校长、专家型校长。
三要坚持学生为本。教育事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孩子。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特别是还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孤残儿童、贫困家庭子女,对这些学生,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校长更要倍加呵护,倍加关爱。要坚持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注重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切实减轻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学习上多帮助、生活上多关心、心理上多疏导,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努力做到成才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四要坚持奉献为要。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基本涵盖了教师职业的社会功用和价值取向,也是对教师职业神圣崇高内涵的准确诠释。三寸粉笔、三尺讲台,关系全市发展大计;一颗丹心,一生秉烛,贯穿民族复兴之魂。教师是一个既辛苦又清苦的职业,选择了这个职业,就等于挑上了一副责任的担子,承载着一个又一个学生和家庭的未来。希望全市教师继续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人生最大快乐,用真心、真情、真诚关爱每一名学生,开启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在生活上关心,在做人上引导,在学习上督促,在心灵上塑造,在感情上温暖,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用我们的无私奉献去收获桃李、描绘人生、实现价值、赢得尊重。
各位老师、同志们,繁华盛世多论“教”,发展后劲在于“育”,立德树人使命任重道远。实现**教育跨越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是全市人民寄予我们的新期待。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力开创全市教育工作新局面,共同谱写**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最后,衷心祝愿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