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友提问:
老师,看政治材料总是看不进去,要么看了就忘,或者理解不透彻,想办法努力学习,提高站位,可感觉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一杯白开水。叙事的就变成流水账了~~~想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锻炼出来,做一名写手。(新手求教,想做党建方面的工作,可不会写的话,就是个大难题)
疑义相析建议:
我想,之所以存在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能力水平有限,所以缺乏必要的鉴赏能力,不知道一篇文章为什么好,自然也不知道学什么。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多文章写得不太好,或者理论性太强了,或者语言枯燥乏味,或者文章空洞无物,让大家看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我们对理论的认识不够或者缺乏理论兴趣,意识不到理论的重要性,也感受不到理论的魅力所在。毛主席说过:“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 学习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与前提。现在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在学习上都抓得很紧,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四面出击,重点不明,缺乏针对性;本本主义,学用脱节,学了不会用;形式主义,蜻蜓点水,浮在表面上,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违背了学习的初衷,影响了学习的质量,不仅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让人疲于奔命。 第四是“博”。学习和饮食有相通之处。吃东西是食用物质粮食,学东西是汲取精神营养。人的饮食结构要健全,就要荤菜素菜搭配,主食副食搭配;人的知识结构要合理,也要多方摄取、博览群书。在专、精、深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多学一些东西,既尽精微,也致广大。对党员干部来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著作和重要讲话,无疑是首当其冲、最为重要的。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系统完整,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学习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一引其纲,万目皆张。 第五是“通”。学习不能刻板教条、生搬硬套,应当活学活用、融会贯通。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会涉及到思想方法的问题,都应该学一点哲学。据陈云同志回忆,在延安时期,他曾三次向毛主席请教如何在工作中少犯错误,毛主席三次都回答“要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为什么毛主席那么重视对哲学问题的研究,那么重视思想方法?我理解,因为具体问题是层出不穷的,解决了还会大量出现,是永远解决不完的。如果不从根本上,不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加以分析,不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不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方法上有切实的提高,要完成革命任务是很困难的。我们的日常工作也是这样,如果整天纠结于鸡毛蒜皮的事情,是永远纠结不出结果的(当然,这和把工作落细落小是两码事),必须从繁文缛节、细枝末节中跳出来,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使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思想方法更加对头。 科学理论从来都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武器;学一种理论从来就是为了用这种武器解决现实问题。而掌握理论武器和使用兵器一样,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会很吃力,可能拿都拿不动;慢慢的能拿起来,但是又舞不开;再后来,可以舞一两下,但还比较生硬,不熟练;再往后,逐渐能够信手拈来,收放自如;高级阶段,不仅能够熟练运用,而且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淋漓尽致地发挥;而最高阶段,则是“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能娴熟地综合运用各种武器,能根据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武器,能扎根实践不断创造出新的武器,并能通过理论武装不断造福最广大人民群众。 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努力 !
以上内容摘自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交流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