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基层进行十九大精神宣讲时,经常需要回答村民的一个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很好,可是和我有关系吗?和我家有关系吗?和我们村有关系吗?” 这个问题的回答至关重要,只有向村民讲清这份关键时期的纲领性报告,既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又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才能把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 故而,在十九大精神基层宣讲时,一定要选择和宣讲对象有关联的话题,确保吸引群众听得进去,想得明白。 我目前在鲁垛镇贾林村挂职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是乡亲们最为关心的“热词”。如何振兴咱们村,如何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实现“共同富裕”,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滋润,这才是乡亲们最想听的内容。 于是,我先从与农民最为相关的话题——致富切入。面对村里土地流转需求量大的现状,我通过对比举例说明,以前进城务工的村民总觉得无论怎么打拼,想到家里还有块自己的田才能安心,可是由于劳动力缺乏,田地要么产出不高、要么荒着,既难实现增收,又是种浪费,而现在有了“再延长30年承包期”的承诺,大家放心大胆地把自己承包的地进行土地流转,每年有固定租金收入,同时村里的经营大户们也吃了颗定心丸,更能好好谋划、扩大生产、发挥规模效益。 此外,我还多用发生在村里的致富典型案例,引导村民转变发展思路。通过把十九大的目标同本村发展目标、同一家一户的小康目标对接,增强村民奔目标而去的内生原动力。 心近了,自然就听得进去了,发展的思路也就有了。在解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这些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农村建设的新词时,村干部首先需要主动充电,练好内功。要广泛浏览书刊、报纸、网络,多听专家权威学者关于这个话题的讲解阐述答疑分析,在学习的基础上消化理解,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 其次,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徐州贾汪马庄村,他们党建引领、文化立村和旅游富民的三大经验,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很有启发意义。“乡村振兴”的目标不是喊出来的,是要大家齐心协力干出来的。“产业兴旺”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是“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 村班子成员必须在边讲边讨论中,和村民们一起着眼长远,立足当下,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找到适合的路径办法,做亮做实贾林村的“三和六好”精神文明建设品牌。 进入新时代,中国更自信。作为基层宣讲队伍中的一员,必须通过每一次宣讲把这种自信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和群众的平等沟通中传播正能量,在交心谈心中凝聚共识,与百姓携手为美好生活而共同奋斗! 摘编自《群众·大众学堂》2018年第1期,原标题为《农村基层宣讲如何让村民听得进》 作者:张丽玲 (宝应县妇儿工委办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