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夺牌难,保牌更难。自2005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评比活动以来,厦门、烟台与深圳、宁波、包头、张家港成功实现“五连冠”,雄居文明城市金字塔尖。为学习先进经验,用好“拿来主义”,我们奔赴厦门、烟台两地学习调研,探寻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密码。 以德育人,着力培育城市精神 城市因文明而生,也因文明而充满魅力。两个城市给我们最深的感受是,他们坚持把道德建设作为标注城市精神高度和体现城市温度的重要抓手,坚持德润教化,着力在培育文明市民上下功夫,夯实文明城市创建之本,城市处处散发出崇德向善的迷人风采。
以理论武装导航定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其每个方面都与文明城市建设紧密相连。厦门、烟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改进创建内容和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和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以道德建设打牢根基。烟台市以“四德工程”示范县市区创建为抓手,用道德文化凝聚共同价值观,借助文明之力打造城市精神高地,营造“贡献社会、服务发展”的社会风气,构筑起“爱心烟台”的文明基因,涌现出时代楷模李登海、最材夜思孩刁娜等一批道德模范,成为文明烟台的有力注解。厦门市坚持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突破口,实施“以德育人提升行动”和“第二课堂提升行动”,设立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点),所有社区建有“四点钟学校”“小精灵俱乐部”等教育平台,通过提升青少年文明素养,带来全社会文明素养的有效提升。 以诚信建设规范秩序。厦门把社会诚信建设融入群众性创建活动,作为文明创建测评的重要内容。水电欠费、还贷还款逾期、学历学籍造假、散布谣言,这些都会被记录到信用信息中,并提供公开查询渠道,作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现实依据。烟台注重以诚信建设带动社会治理,大力开展法治烟台、平安烟台、和谐烟台“三城联创”活动,依托“智慧规划”平台、云数据基地等智慧城市工程,建立涵盖城市建筑、街道、管网、环境、交通、人口等方面运行状况的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该市城市信用综合指数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二,连续六届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创城为民,着力增添城市魅力 在厦门、烟台的城市管理者看来,必须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创城靠民,把利民惠民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升作为基本评价指标,努力让群众在创城中见到实惠、感到满意。 加强城乡建设,打造美丽之城。优美的城市环境既是城市发展的目标,更是群众的热切期盼。厦门下大力气推进老旧城区、城中村、城市主干道、旅游景区改造,实施夜景提升工程,主城区90%小区和所有公共区域实行了生活垃圾分类,建成的地下综合管廊绩效评价排全国第一。走在厦门街头,处处干净整洁,车辆停摆有序,绿雕和花球花钵相衬,宛如一座精美的“海滨公园”。烟台坚持“城乡联动、一体创建”,在注重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重点实施“三改一通” 工程(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和打通断头路),真正做到每年都让人居环境变个样。现在的烟台历史与现代共存、传统与科技共舞、秀丽的自然风光与摩登的人文景观共生,宛如一朵娇艳的“紫薇花”。 优化公共服务,打造舒适之城。一流的政务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必备要素。厦门大力推行网上电子政务,“多规合一”改革经验成为全国样板;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创造了分级诊疗“厦门模式”;推进医养结合,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全市统一、居家养老服务全面覆盖。烟台下放市级行政权力事项345项,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互联互通的政务服务平台,开辟了89000民生服务平台,采取“一号办理、分类交办、统一协调、部门联动、限时办结、统一监管”的运行模式,获评网络履职绩效全国十佳城市。在城市管理方面,烟台实行中心城区市容管理“物业化”,实现了“网格化”“全天候”,极大提升了城市管理效能。 强化志愿服务,打造爱心之城。志愿服务是烟台文明创建的一道亮丽风景,他们建立完善了志愿者注册、爱心文化培育、服务项目对接、表彰激励回馈及多渠道投入保障等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机制,为实名注册志愿者统一购买保险,实行积分管理。全市注册志愿服务队达3749支,“爱心使者”志愿服务队、“梨乡晚霞”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等成功入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突出宣传引导,打造优雅之城。我们在厦门街头实地调研中,感到最温馨的是文明宣传的浓厚氛围。“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建文明城”“让文明行为成为习惯、让志愿服务成为时尚”等劝导性标语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特别是厦门在旅游文明宣传上的做法更值得我们学习。当游客踏上厦门,手机就会收到温馨提示:“请自觉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使用高噪音设备,主动施行垃圾分类”。同时,将“市民素质提升手册”“温馨提示卡”等宣传品制作成灯笼、招贴画,推动公益广告走进千家万户,时刻提醒每位市民举止投足间都体现优雅,厚植城市文明的底色。 传承文化,着力提升城市品位 文化产业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厦门、烟台坚持以文明城市创建促进文化强市建设,全面推动文化事业大繁荣,塑造了独有的城市文明气质,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提升了城市品位。 精心提炼城市标志性文化内涵。烟台全力打造“胶东文化龙头城市”,扶持成立了千余支可独立演出的民间文艺社团,鼓励专业剧团建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剧目库,创作了大批颇具特色的本土京剧、吕剧;以开展烟台文化艺术季、专业艺术院团演出季等为抓手,挖掘胶东革命历史、传扬胶东红色故事、打造胶东红色教育基地,全市所有展馆周周有展览、月月有主题;利用烟台大剧院等平台,每年推出高水平演出100余场,音乐舞蹈史诗《英雄胶东》、大型歌舞剧《胶东儿女》等本地红色文化作品被成功搬上舞台,丰富拓宽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强力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厦门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倾力打造厦门文化优质品牌。出台完善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措施,加强对台交流合作,建立的“闽台(厦门)文化产业园”获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实施“文化+”战略,围绕“文化+科技”,支持融合型新兴业态文化企业聚集发展,孵化了4399、趣游、美图公司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围绕“文化+金融”,创新文化投融资等体制机制,鼓励文化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强做大,借助文博会、国际时尚周、艺术厦门博览会等展会平台,广拓文化产业的“输血”之路;围绕“文化+旅游”,打造的“海上花园”鼓浪屿、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同安古龙酱文化园,成为各地游客休闲旅游的必选地之一。 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群众性创建活动有机融合。厦门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灵魂工程,贯穿创建工作各环节、渗透到生产生活各方面,开展“八大不文明行为”规范行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市民的坚定信念、外化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烟台以主题活动强化市民认同感,组织“文明春风靓港城”“新雷锋日记”等20多组精神文明建设主题宣传活动,在企业充分挖掘继承鲁商优秀文化精神,提升企业文化内涵;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学习雷锋、争做美德少年”主题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向善向上;在全体市民中,开展“为文明点赞、向不文明行为说不”“文明出行”专项教育治理活动,列出不文明行为清单,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 建章立制,着力增进创建实效 文明创建,贵在坚持,重在常态,赢在细节。厦门、烟台两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始终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让创建活动走向常态化制度化精细化。 强化法治保障。在推进文明创建的路上,厦门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全国公共文明行为典范城市”。他们学习新加坡的经验,通过立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制定出台《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对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等进行具体规定,并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在全国率先对“社会文明”进行地方立法,出台《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重点治理九类不文明行为,创设文明信息平台,建立文明积分制度,有效约束不文明行为。现行的99部地方法规中,涉及社会文明建设的达83部,开创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社会文明的新格局。 善用考核机制。为确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责任落到实处,厦门制定《厦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责任书》,把各项具体任务、指标要求层层分解到各区、各工作部门。制定《厦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奖惩问责暂行办法》,建立问责追究制度。厦门、烟台两市均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成效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绩效考评之中,作为一个考核大项、指标单列,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推动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坚持问题导向。自2015年7月起,厦门组建 “文明创建媒体暗访团”,坚持每月一专项、每季一主题,开展文明创建明察暗访。通过专题测评、曝光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排出各区名次,通报各区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督促限时整改。同时,在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开辟“曝光台”专栏,每周选取一个区,既曝光问题,又跟踪问效,由区长承诺表态,提高整改时效性。深入各区不间断开展巡查督查,编印《内部情况通报》,报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阅知批示,推动2000余个问题整改,整改到位率98%以上。 市委提出,要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全国最美地级市。厦门、烟台一行,留下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启示,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 启示一: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主导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我们必须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推动形成党委统揽、主官主抓、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创建格局。要用好地方性法律法规立法权这个有力武器,学习厦门立法经验,针对文明加强立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文明城市创建。要坚持创建为民的理念,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学习先进城市管理方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启示二:必须坚持市民主体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顺应群众“衡阳人民爱衡阳,希望明天更美好”的殷切期盼,加大力度引导全市人民自觉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携手共建,共创共享,水到渠成结出文明硕果。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让广大市民能够在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要搭建志愿服务舞台,科学制定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市民参与志愿服务、享受志愿服务,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志愿服务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全体市民热爱城市、积极创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启示三:必须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有力抓手。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心策划各类主题活动,培育健康向上、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坚持崇德向善,抓好道德建设,弘扬优良家风,塑造先进典型,打造具有衡阳特色的文明创建品牌;统筹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好文明城市的“细胞”。 启示四:必须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是城市的底蕴,更是城市的自信之源。衡阳文化厚重,是湖湘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蔡伦造纸、濂溪问道、船山立说、湘军练兵、英勇抗战等都是千古流芳的史诗佳话。我们要充分挖掘抗战文化、宗教文化、雁文化、火文化等传统文化,用好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拍摄专题纪录片、主题文化节等方式,讲好衡阳故事,传播衡阳声音,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衡阳文化品牌,涵养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来源于衡阳通讯杂志,作者:市委政研室调研组。仅限学习交流;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