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 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12月26日)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 陈豪
今天,省委召开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动员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奋力开创新时代云南改革开放新局面。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宝贵经验,精辟阐述改革开放历史性意义,庄严宣示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动员令,必将指引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不断夺取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把握40年来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以更加坚定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把新时代云南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 回顾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实行改革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重大历史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时代背景,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进一步证明,今天的中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复兴之路,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来源于40年前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进入新时代,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相辉映,走的仍是一条改革开放之路。回顾改革开放伟大历程,我们要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坚定不移地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宣传者、践行者、推动者。 总结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使我们更加深切地珍惜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中国国力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我们党领导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我们党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用“十个始终坚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引领亿万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创造的人间奇迹,用“九个必须坚持”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宝贵经验。“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明确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领导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明确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指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前进道路和正确方向;“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明确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制度建设目标和制度保障;“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明确了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坚持扩大开放”,明确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外部条件和动力;“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明确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明确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科学思维和方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十个始终坚持”和“九个必须坚持”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深刻回答了如何在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把我们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系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展望改革开放的广阔前景,使我们更加深切地坚定改革开放的意志和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们看到改革开放40年一路走来的辉煌,更看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未来,激发了我们回望历史、走向未来的澎湃激情和壮志雄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40年来,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朝着这个伟大目标前进。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音”“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谆谆告诫我们,“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展望新时代,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奋斗征程更加壮阔。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改革开放精神,鼓足信仰、信念、信心的风帆,毫不懈怠、奋勇搏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的“接力赛”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二、云南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谱写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的壮丽诗篇 跨越群山大川,穿越时光激流。今天,当我们站在红土高原回望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程,更加深刻地体悟到改革开放之于当代中国、云岭大地的丰功伟力。在共和国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中,云南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与全国人民共同奋斗,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进步,实现一次次自我超越,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历史画卷。 这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我们不断前进。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为发端,1979年,全省轰轰烈烈地学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大门豁然开启,云岭大地处处迸发创新求变、探索发展的活力。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如一夜春风,驱散了“姓资姓社”等长期以来笼罩在人们心头的思想迷雾,“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深入人心,云南加快发展的步伐铿锵有力,1995年全省生产总值跃上1000亿元台阶、提前6年实现经济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全省生产总值一度居全国第16位。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完成9大领域1192项改革任务,省级层面推出1620个改革方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领域的改革持续推进,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强大动力。特别是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为云南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指示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全省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奋力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鲜明地书写在云岭大地上,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云南经济总量从2013年居全国第24位升至2017年居全国第20位,展现出蓬勃生机,跨越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这40年,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广。改革开放40年,从简陋的边贸“草皮街”到昆交会、旅交会、中国—南亚博览会,从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到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到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记录着云南打开山门构建大市场、融入大市场,从“开放末梢”变为“开放前沿”的历史进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以来,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的重要指示,发挥独特的区位、资源、开放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以沿边为依托,以“五通”为抓手,以合作为基础,对外面向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积极主动参与中缅、中老、中越经济走廊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澜湄合作机制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地区开放合作,对内加强与长江流域、泛珠三角区域和周边省(区、市)的交流合作,扎实推进与周边国家和周边省(区、市)互联互通,创建对外开放平台和开放型经济载体,形成宽领域覆盖、多层次参与、全方位推进的对外交流新机制,云南与国际国内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市场联系日趋紧密、合作交往日益密切、利益融合不断深化,开放合作的天地愈加宽广,走向世界的脚步更加坚实,融入世界发展的姿态更加昂扬。目前,云南与9个国家建立11个多双边地方合作机制,已建成7大类17个开放合作功能区以及中国—南亚博览会等重点开放平台,拥有19个一类口岸、6个二类口岸,贸易伙伴拓展至206个国家和地区,全省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1.04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233.94亿美元,增长225倍。2013年至201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0亿美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突破3万亿元,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40年,经济综合实力得到大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全省GDP年均增长10%,从1978年的69.0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6531.34亿元,增长236.2倍;财政收入由11.76亿元增长到3392.08亿元,增长287.4倍,年均增长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5.04亿元增长到18935.99亿元,增长1258.05倍,年均增长20.1%。2018年全省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名列全国前茅。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向工业和服务业主导的历史性转变,三次产业结构由42.7:39.9:17.4调整为14.3:37.9:47.8,培育了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烟草、旅游、能源、有色、生物等支柱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初具规模,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构建,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构建“两型三化”现代产业体系,八大重点产业和“三张牌”发展势头良好,粮食总产量由864.05万吨提高到1843.4万吨,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销量长期处于全国前列、在国内外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全省经济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通车里程从4.18万公里发展到24.25万公里,高速公路从零发展到5198公里,129个县(市、区)有82个通高速公路,铁路从米轨迈向高铁时代,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856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026公里,城市交通步入地铁时代,民航机场达15个,与174个城市通航,立体综合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能源网络贯通城市和农村,一批大中型水库建成,滇中引水工程正式开工,互联网全面覆盖,物流网络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的沧桑巨变,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这40年,民族团结进步实现新跨越。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加强并不断完善。云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云南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扶持互助、文化上包容互荣、社会建设上共建互享,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创造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把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民族工作融入全省发展大局,以“五同”(全面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为抓手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进步,深入实施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和兴边富民工程,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让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全省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3000万人;2013年—2017年,全省有556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2019年将确保实现独龙族、基诺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普米族、景颇族等7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刀耕火种、窝棚茅屋、缺衣少食这些几千年来困扰“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的问题将一去不复返! 这40年,民族文化得到大繁荣。几亿人“同读几本书、同唱几首歌、同看几台戏”,这是改革开放前人们的文化生活。为让各族群众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云南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优势,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民族文化,丰富各族人民文化生活。全省各族人民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杨善洲、高德荣和“西畴精神”等一批先进典型发挥良好引领作用,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硕果累累,文化事业建设全面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从1978年的30%、17%分别提高到2017年的98.39%、98.66%。文化体制机制日臻完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传承,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推出一批先进文艺精品力作,涌现出一批文艺创作表演人才,文化产品琳琅满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云南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省文化企业近3万家,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17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3.16%。加大文化“走出去”力度,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对周边国家文化辐射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这40年,各族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大提高。我们顺应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投入、建机制、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促公平,统筹运用各领域各层级公共资源,推进科学布局、均衡配置和优化整合,重点向农村和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倾斜,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民生“保障网”。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各族人民的生活告别了“票证时代”、走过了“温饱阶段”、正在走向“全面小康”,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续得到加强。全省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3.6倍、74.5倍,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21.6%下降到2017年底的9.89%,47个贫困县将历史性摘掉贫困县帽子(2017年已有1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2018年有望实现3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120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6%,以养老、医疗、低保、住房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全省5大社会保险参保累计达8456万人次,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标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率分别达到99.56%和99.4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6.69%、上升34.54个百分点,居民预期寿命由1982年的60.8岁提高到2017年的74.6岁,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48.1%下降到2017年的30.6%。从城镇超市到乡村集市,“菜篮子”丰富,“米袋子”充实,成就了“舌尖上的云南”,人民的物质生活越发殷实。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这40年,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大改善。云南作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云南就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相继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长江防护林建设”“珠江防护林建设”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制定出台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纲要,确立了“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下大力气保护云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紧扣“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以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为目标,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力抓好以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等8大标志性战役,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深植云岭大地,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责任深入人心。1978年到2017年,全省森林面积从1.38亿亩增加到3.43亿亩,森林覆盖从22.57%提高到60%,全省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等3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2位。2017年,云南生态保护指数位居全国第2位、环境质量指数居第5位,州(市)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8.2%、居全国第1位。 这40年,边疆各族人民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越来越坚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指引改革发展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人民、引领发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从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出发,深入推进“云岭先锋”工程、“红旗飘飘”工程、边疆党建长廊、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等党建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边疆各族人民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信念越来越坚定。我们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和整治“四风”,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惩治不廉洁,促进全省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全面向好,重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回顾云南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云南各族干部群众拼搏奋斗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所有亲身经历云南改革发展的干部群众,所有关心支持云南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都有理由为之自豪!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点赞这些成就,不是为了陶醉于已有的成功,更不是要躺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而是要在40年的变革中总结规律和认识,从前人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目标定位,更加充满信心地踏上新时代的征程。回溯和梳理云南的每一点变化、每一步跨越,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是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解放思想是贯穿改革开放的鲜明主线,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无论任何时候,改革开放的决心不能动摇、方向不能偏离、信心不能缺失;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怎样的曲折、怎样的干扰,我们必须始终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接续奋斗、永不停步,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这是从40年艰辛探索中得出的经验,值得我们永远珍惜。 三、坚定不移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推进云南新一轮改革开放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开放再扩大、工作再抓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决心,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第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各个领域,确保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进。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法院、检察院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各项大政方针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全省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始终把全省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忠实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要切实担负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和方略,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退出标准,突出深度贫困县和特殊困难人口,尽锐出战、精准施策,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地区不能少、一个民族不掉队。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努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把民生实事一件一件办扎实,让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要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镇和乡村共生共荣、各美其美,让各族群众共享现代化的美好生活。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题,持续不断加强学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深化研究阐释,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坚持不懈抓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推进新时代云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实践成果。 第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云南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在全省各项工作中进行全面准确贯彻落实。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提高国家边疆民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作出新贡献。要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决贯彻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法治云南建设,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扩大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要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促进各族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确保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把云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打下坚实基础。 第五,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奋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发展成绩斐然,但仍属于欠发达地区。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动摇,抓住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挥后发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缩小省内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紧紧扭住关键环节和战略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大力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要乘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东风,以自我革新的勇气、铿锵有力的行动,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要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破除各种体制机制弊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按照“做强滇中、搞活沿边、重点支撑、双向开放”的思路,把向东开放和向南亚东南亚开放这两篇文章做好,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在我国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云南,建设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 第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进实践探索和改革创新。我国改革开放始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成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在总结40年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时,进一步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彰显出解放思想的时代伟力和实践伟力。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把解放思想作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当头炮”,以思想大解放激发广大干部群众主动担当、务实作为。要坚决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桎梏,不为既有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模式所制约、不为常规眼光所局限,在解放思想中找出新办法、新答案、新出路,将解放思想的成果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不竭动力,转化为破解疑难问题的强大合力,转化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具体举措,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蓬勃干劲。要旗帜鲜明地鼓励探索,支持创造,保护革新,宽容失败,敢于向积存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清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继续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在实干苦干中砥砺奋进,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求突破、促发展。 第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只有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我们必须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要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干部培养、考核、选拔、管理、关爱体系,把那些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办法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使用起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要更加注重抓基层、打基础,深入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组织实施“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毫不放松推进反不廉洁斗争,深化标本兼治,坚决清除一切不廉洁分子,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第八,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确保改革开放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决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推进云南新一轮改革开放提供了正确指引。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要切实增强改革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判断形势、分清是非、辨明方向,不断增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本领,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切实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善于从历史事件中总结规律,善于在苗头性问题中洞察隐患,善于对各类风险作出超前识别,牢牢掌握改革主动权。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聚焦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衔接,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要把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最广泛地把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汇聚起云岭大地各族干部群众继往开来、同心筑梦的磅礴伟力。 四十载春华秋实,新时代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