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市交通工作总结
2007年,全市交通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积极践行交通部提出的“三个服务”,围绕闽北发展大局,又好又快地推进交通发展,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龚清概市长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去年我市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硬化以及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等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交通基础设施在推进闽北跃升发展中的急先锋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
建设投资再创新高。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6.68亿元,提前1个月完成年度计划,超年度计划30.09%,比增16.61%,占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66%。其中:高速公路完成33.9亿元,超年度计划9.36%,比增11.57%;普通公路完成12.78亿元,超年度计划1.62倍,比增32.46%。截至2007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3166.009公里,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
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浦南高速公路完成投资27.67亿元,超年度计划10.68%;涵洞、通道和特大桥、大桥桩基全部完成,路基土石方和隧道掘进基本完成,梁板预制、二衬和防护工程接近完成,今年可全线建成通车。武邵高速公路去年5月26日控制性工程动工建设,完成投资6.23亿元,超年度计划3.87%。宁武、松建高速公路通过国家立项,“工可”通过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审查。龙浦高速公路通过省立项,“工可”通过审查。建古高速公路“工可”通过省发改委审查。南平绕城高速公路通过省立项。邵光高速公路“预可”通过省上审查,并将项目建议书上报省发改委。
交战公路进展良好。全年完成投资1.87亿元,超年度计划2.11倍,比增38.61%。松溪新窑至柯厝、光泽山头关至城关、延平南山至大布林等3条交战公路建成通车。建瓯西津大桥至建瓯城关、建瓯东安口至柳坑公路建设完成总投资的88%以上;邵武肖家坊至建阳蕉溪公路建设完成总投资的63%;顺昌仁寿至大干公路去年列入东南沿海国防公路建设计划,已完成总投资的29%。徐大线建阳段(含建阳城区新村至徐市震前)、旧回线茶桐岭经樟墩至回龙、水麻线建阳水吉至城关段“工可”均编制完成;南平市区(安丰)经南山至洋后公路“工可”通过省上审查;武夷山、建阳、建瓯火车站进出口道路“工可”编制完成。
养护水平持续提升。市公路部门全年修复加铺水泥路面204.77公里,完成绿化工程1084.6公里,修补路肩16.58万平方米,水泥砼路面清灌缝298公里。截至2007年底,全市专养公路综合好路率达76.3%,其中:干线好路率达80.16%,同比分别提高了0.7%和0.66%。特别是在应对台风、洪涝、冰冻等恶劣气候影响时,全市各级交通、公路部门积极抢通受损公路,有力保障了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和城乡居民正常生活。
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去年对全市交通工程开展了8次质量检查活动,发出30份质量抽查意见通知书,及时发现并责令整改了工程质量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去年,无论是高速公路建设,还是普通公路建设,全市都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质量事故。农村公路经省上核验898.12公里,达标率为99%,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国省道改善工程合格率为100%,其中:综合优良率为75.83%。
二、农村交通建设对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提高
农村公路超额完成建设任务。去年全市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5.6亿元,超年度计划40%,比增21.21%;完成水泥路面1306.02公里,超年度计划30.6%,比增30.15%;新增通水泥路建制村224个,全市通建制村公路硬化率达到90.05%。继松溪之后,邵武、武夷山、顺昌全面完成通村公路硬化任务,光泽、建阳、延平也基本完成通村公路硬化任务。去年农村公路建设有三点值得充分肯定:一是积极争取省上优惠政策,延平、邵武、武夷山、建阳、顺昌、光泽等6个县(市、区)与省上签订了“一县一议”农村公路建设协议,促进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加快发展,全年任务均顺利完成。二是县(市、区)政府继续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如,建瓯市进一步加大了奖励和考评的力度;建阳市进一步提高了市级补助标准,采取“一乡一议”方式分解落实建设任务等。三是交通部门积极主动服务,进一步做好外业测设、技术培训、施工指导等前期工作,为确保全年建设任务完成创造了良好条件。
农村客运超额完成建设任务。全年新增农村客运站20个、农村候车亭360个,新增通班车建制村130个,全市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到93%,全面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松溪县还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乡镇客运站建设任务,提前实现了每乡一站的目标。这里要特别肯定的是,各县(市、区)政府对农村客运发展十分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开展。如,有的县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有的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过问进展情况;松溪、政和、建瓯等3县(市)与省上签订“一县一议”农村客运站建设协议,助推农村客运站建设;松溪县对农村客运站建设用地明确4项优惠政策;政和县对农村客运站建设的质量监督、测量、放样、规划等费用的收取给予优惠等。
此外,全市农村撤渡建桥及渡口渡船更新改造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完成农村撤渡建桥2座,渡口改造22个,渡船更新(维修)25艘。
三、交通运输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
公路水路运输较快增长。去年,全市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4970万人、客运周转量353430万人公里、货运量2928万吨、货运周转量237954万吨公里,分别比增14.38%、16.55%、16.61%、20.46%;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23.53万人、客运周转量1398.55万人公里、货运量207.82万吨、货运周转量9065.63万吨公里,分别比增9.13倍、3.26倍、57.09%、15.99%。
运输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开展运输市场整顿,查处违章车辆3310辆次,“黑车”91辆,“摩的”596辆。加强运输组织和运力协调,保障了春节、“黄金周”等客流高峰期的旅客运输及城市居民生活用品运输。推进班线公司化经营,目前已在通往福厦的线路及区内干线上逐步实行。强化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全年培训营运驾驶员1498人。
运输装备及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大力引导客运企业调整运力结构,去年更新各类营运客车76辆,全市中高级客车比重由上年的32%提高到37%。全市当年新增客车5529辆、货车2919辆,新增水运企业1家、船舶34艘。统一部署在运输企业营运汽车安装GPS车载终端,目前全市293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已有130多辆安装了GPS。武夷交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GPS工作站,有150辆省际、市际客运车辆安装了GPS车载终端。今年投入春运的客车,均安装了GPS,实现了对营运客车的动态管理。
此外,我市还被纳入了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目前规划工作正在进行。
四、交通安全管理对全市人民群众出行的保障作用得到进一步深化
去年,全市交通系统紧紧围绕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强化安全监管,落实安全责任,全面排查隐患,全系统没有发生一起较大以上交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低于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为闽北跃升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安全保障。
水上安全管理继续加强。各县(市、区)政府、交通部门层层落实水上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做好水上安全工作。如,延平区去年进一步加大了对水上安全工作的考评力度,重新修订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了乡镇、村、船舶所有人和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市地方海事部门积极开展渡口渡船、反超载、反违章作业、反冒险航行、防船舶碰撞、防泄漏等专项整治活动,全年检查各类船舶20851艘次,查处违章63起,及时消除隐患362处,有效保障了全市水上交通安全,市地方海事局去年被省地方海事局评为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力度加大。市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客运、危货运输、机动车维修市场等的监督检查力度,全年检查企业175家、车辆5750辆次,消除隐患348处,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安全考核指标,全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持证上岗率、客运车辆驾驶员持证上岗率、客运车辆日趟检检验员持证上岗率均达到100%。
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各级交通、公路部门共检查在建桥梁及建成未通车的桥梁12座、运营桥梁2517座、渡改桥19座,排查出群养桥梁四类危桥195座、五类危桥53座,并对排查出的危桥建立了管理档案。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去年一方面加紧进行改造,全年有11座危桥得到加固改造;另一方面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危桥,采取封闭交通、绕行,发布通告,设立限载、禁行标志等措施,确保了行车安全。
公路安保工程成效明显。市公路部门全年修建避险车道1处,增设各类警示标志1297面、钢筋砼防护设施1.1万米,为9座隧道安装了反光道钉,进一步改善了公路通行条件。因该项工作成绩显著,市公路局去年在全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市直单列单位中,被市政府评为第二名。
五、交通依法行政对全市建设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交通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狠抓《福建省交通厅行政处罚标准细则》的执行,并有针对性地对公路路政反超限站点和运管所就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基本杜绝了徇私枉法、滥用自由裁量权行为的发生。二是加强检查督促,去年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对交通建设招投标、工程质量等进行了专项执法监察,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及时做出处理。三是以交通法律、法规为重点,认真抓好法制教育,去年全系统共有658位执法人员取得了交通部行政执法证。四是开展全市交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在省、市评比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五是巩固治理公路水路“三乱”成果,组织明查暗访4次,及时纠正公路“三乱”苗头3起,批转群众举报信5件。
治超工作有序进行。全年投入执法人员3.51万人次,检查车辆25.7万辆次,其中:超限车辆9000辆次。除轻微超限和蔬菜、瓜果等农产品运输及不可解体的车辆按规定不予卸载外,其余均实施卸载,共卸载1537辆次。目前,全市超限车辆已由治超前的90%下降到4%以内。
六、资金筹措和交通改革为闽北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服务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资金筹措取得新成效。地方交通四项规费征收完成1.59亿元,超年度计划17.78%,比增12.77%;公路稽征三项规费征收完成1.97亿元,超年度计划14.43%,比增22.18%。争取国家交通建设投资12.3亿元,其中:高速公路8.57亿元,普通公路2.7亿元,农村客运站及撤渡建桥0.12亿元。
专养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去年制定了《关于南平市公路部门养护管理体制实行“管养分离、事企分开”改革的意见》,经市政府审批,已正式启动。市公路部门为加快推进该项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并与市机关社保公司签订了职工养老保险纳入机关事业单位统筹协议,在改革的进程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外,全市11个养护公司的重组整合工作也正在按照既定计划稳步开展。
七、交通行业在全市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廉洁高效交通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强化了各级领导班子廉洁自律建设,组织了警示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月、廉政文化暨预防职务犯罪大型图片展等活动,加大了对交通基建领域廉政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制定下发了《南平市交通局机关效能绩效管理考评实施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交通建设规模逐年加大的情况下,市交通局班子成员及局机关工作人员连续多年未发生违法违纪问题。
公开透明交通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去年以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为重点,全面推进交通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在市政府公示栏、南平交通网站和局机关公示栏上,将建设规划、项目招投标、征地拆迁、交通行政执法、农村公路资金补助、交通运输与建设市场准入等群众最现实、最关注、最需要了解的事项进行了公开,并广泛征询社会各界对交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去年,市交通局机关共有8万多字的交通政策法规、办事程序、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交通动态等在南平交通网站上向社会进行了公布。
文明服务交通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全系统广泛组织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保持了风清气正、人心思进、和谐稳定的局面。市交通局先后被评为“全市平安单位”、“全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等;市地方海事局被评为第七批全国海事系统文明达标单位;光泽路政所等9个单位被评为市级青年文明号;有1人被评为福建省首届十佳交通文明标兵。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市交通局及系统单位各类捐助资金达9万多元,筹资硬化建阳小湖至官源公路,投入3万元帮助延平樟湖中坂街修缮机耕道、水渠以及添置村民健身活动器材等,树立起了交通部门的良好形象。
交通发展取得的成绩,倾注了市委、市政府的殷切关怀,凝聚了市直各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心血和汗水,融汇了市交通局几届领导班子、广大交通干部职工励精图治、改革发展的期盼和梦想。在此,我代表市交通局,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交通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交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闽北交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跳出闽北看交通,发展不够、优势不优的最大实际没有变,“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的严峻形势没有变。资金匮乏、人才紧缺、安全隐患等仍是闽北交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巨大压力,加强交通市场监管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任务仍十分繁重。全市交通干部职工要更加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大局,落实好“三个服务”,以更坚强的决心、更开放的思维、更创新的举措推进闽北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