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不少地方出台指导性意见,鼓励和支持舆论监督。现实中,如何深入认识舆论监督、理性面对舆论监督,往往知易行难。 实际工作中,多数领导干部都能虚心接受媒体批评,正确对待舆论监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正风肃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真心拥护。 但是毋庸讳言,也有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常常以所谓“正面宣传”“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等说辞,拒绝甚至打压舆论监督,认为舆论监督让自己很没“面子”。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这样的做法越来越频繁地遭遇舆论反弹,其结果基本都是引发次生舆情,陷入更大的舆论危机。 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正常的舆论监督受阻,舆论就会“发脾气”,偏离正常轨道、寻求非理性爆发,最终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从某种意义上说,舆情代表着民情。舆论监督是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做好舆论监督,需要共同努力、相向而行。 一是事实为要。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生命,也是舆论监督的公信力所在。搞舆论监督,首先要把事实搞确凿。舆论监督报道失实,后果严重。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收集证据,听取各方意见,充分掌握材料,决不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偏听偏信、断章取义。舆论监督只有建立在事实准确的基础上,才能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二是出以公心。我们正在经历深刻的社会转型,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利益纠葛错综复杂。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政治意识和职业操守上站稳脚跟,抓住群众关注、政府重视、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而不是站在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立场,公正无私地报道事实、讲明道理。 三是注重效果。舆论监督贵在建设性,简单地批评一番、曝光一下了事,反而激化了矛盾。揭露问题要跟踪报道处理结果,向积极的方面引导,不能只是提出问题而没有下文。对那些现阶段还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不宜炒作渲染,切不可盲目助长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那种为了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而搜奇猎异,刻意炒作一些没有普遍意义的特殊个案的做法,更是要不得。它不仅火上浇油,也损耗了舆论监督的声誉,而且还会更进一步增强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舆论监督的不当认知,造成恶性循环。 “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面对舆论监督,涉事地方或部门务须积极提供准确信息,及时公布事实真相。如果假装鸵鸟、一味回避,不仅增加舆论监督的成本,还容易“带偏节奏”,毕竟事实才是所有推论的逻辑起点。捂着事实,何谈监督? 从各地方、各部门和领导干部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不能只想着“面子”问题。舆论监督是为了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恰恰有助于通过搞好“里子”、挣回“面子”。“里子”没有,哪来“面子”?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二班学员、《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 作者:赵强 来源:学习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