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共新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民在《群众》刊文认为,当今有干部认为在平凡的工作中谈不上“担当”,这是错误的!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没有了抛头颅洒热血的烽火硝烟,有的领导干部就认为平凡工作中的付出和努力谈不上“担当”。 诚然,在和平年代,大事不常有,对多数领导干部来说,担当在更多的时候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在面对平常事时。能否在小事中多从群众利益出发考虑工作,能否在制定决策、执行任务中多为党和政府分忧,更能体现担当的本意。 做好工作要盯紧细微处的“差不多”。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关键在于从点滴开始的行动。1.01的365次方是37.8,0.99的365次方是0.03,1.01和0.99看似“差不多”,但是日积月累起若干个“差不多”就会“差很多”。 组织工作点多面广,这就提醒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强化精品意识、细节意识,时刻秉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养成严肃严谨对待工作的习惯,尤其需要以“工匠精神”雕琢工作,注重从小处、细处着手,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把“严细实”要求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切实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自觉杜绝“差不多”,追求最完美。 服务群众要严防细微处的“不要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服务群众应多些责任感和认真劲,该解释的多讲几句,让群众听得明白、办得放心。有的党员干部嘴上全是群众,心里却没有群众。做群众工作时,容易失去耐心,感觉说得笼统一点,做得粗糙一些,认为没有什么“不要紧”。殊不知,一名党员干部就代表着党在群众心里的形象和地位,不注重“小事”,“小事”最终也会发展成“大事”,“小事”最终也会坏了“大事”。 面对群众、服务群众,党员干部要带着感情走好群众路线,尤其要注重办好老百姓细微处的“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当作大事去办,再“微”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在倾心服务群众的一件件小事中折射出党员干部的大情怀。 为政清廉要抵制细微处的“没啥事”。“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事物变化总是由小变大、积少成多。如果纪律之弦绷得不紧,感觉偶尔有点“小来往”算不上什么事,就会从起初的“送礼不要,请客不到”发展到“来而不往非礼也”,最终引起质变,滑进不廉洁的深渊。党员干部要保持自己的清廉,必须在思想上强化“小节”意识,慎对每一件小事,守住每一道关口,在细微处见品格,在细微处守清廉,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干事,做一个清正廉洁的人民公仆。
摘编自《群众》2018年第17期,原标题为《担当也在细微处》 作者:张 民(中共新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