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公文类型有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等十几种,如果按照语言风格分类,大致可分为讲话、行政、调研等几个大类。建议如下: 五“宜” 第一、文字有政治。起草公文,必须与党中央最新精神和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必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公文的政治性还体现在其严谨、规范和精准上,应确保公文的字字句句都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第二、务实为首要。公文为解决问题为首要目标。写实公文应独立思考,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那样:“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化,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鲁迅先生也强调写文章应做到“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应用实事说话,用数据说话,夹叙夹议,善作比喻,把“党言党语”“法言法语”“群言群语”有机融合起来。 第三、求新起风雷。要做到文有气势,“四面江山来眼底”,体现应有的视野、胸襟、手笔;有情怀,“万家优乐到心头”,避免官话、套话、空话;有立场,搞清楚谁在说、说什么、对谁说、怎么说,找准调、搭好架、选好料、增强味。 第四、清晰乃成文。要把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要将逻辑。起草公文前应深入思考,理顺逻辑,避免百密一疏。 第五、提高海拔线。思想是文章的制高点。好文章应有主题和思想,公文也不例外。只有让读者或听众被思想感染、被思想启迪,文章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才算具有穿透力和影响力。应注重对事物作透彻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剖析本质。应对问题有独到见解,挖掘事物内在联系,追踪发展趋势,钻研疑难问题。应注重观察,从正反、纵横、时空、彼此等多角度去分析、比较和研究,善于抓住关键点、用辩证法。 五“忌” 第一,忌材料收集不充分。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收集材料,都应努力做到全面和准确,避免因材料的片面或不准确影响内容。 第二,忌谋篇布局不清楚。谋篇布局需要把观点和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加以组织、整理、运用,实现融会贯通。文稿分几部分,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哪些先写哪些后写,怎么转接怎么呼应,怎么点题怎么收放,都是在动笔之前考虑清楚的,切忌急于求成。 第三,忌照搬套用硬拼凑。应在理解和归纳的基础上,让文字从笔下自然流淌而出。 第四,忌文稿拟成急于出手。“玉不琢、不成器。”从主题思想、篇章结构,到语言文字、标点符号,都需要反复推敲打磨。初学公文的写作,有时候很难把握重点,往往是胡子眉毛一起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一是统揽全局、大处着眼;二是增删改调、各得其所;三是走好程序、分步推进;四是反复推敲、尽善尽美。千金难买回头看,起草公文需树立精品意识、工匠精神,严把政策关、逻辑关、文字关、做到主题鲜明、行文规范、表达准确。 第五,忌功夫不牢图轻巧。起草公文需练习一些基本功。比如,善于领会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善于组织语言表达较鲜明的思想观点;拥有持续创新的能力和激情;等等。要把功夫下在平常,多听,多看,多写多练,就会少走弯路、少丢面子、少栽跟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