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文稿起草工作的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每到岁末年初之时,往往是最忙碌、最紧张、最充实的季节。这个时候,各种材料任务特别多、特别急。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文稿写作效率呢?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四点体会。
一、模仿范文写作 模仿,可以说是我们提高写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但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到,模仿绝不同于抄袭,抄袭是照搬他人的智力成果,而模仿写作是仿佳文的写作手法、语言风格、借鉴材料的方式,等等。起草文稿时,特别是对一些未曾写过的材料,有时候自己冥思苦想半天,可能还想不出好的思路,迟迟无从下手,但参照一些范文,依葫芦画瓢,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对初学写作者,效果更佳。如何模仿?可以从仿词、仿句开始,主要是模仿句式、改换词语,然后仿观点、仿篇章,如改换材料、改变主题、改变叙述方式等。记得2008年底,我刚到办公室从事文稿起草工作。有一次,科长要我起草一份公司领导在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的讲话稿,我翻出公司2007年底经济活动分析会领导讲话稿,仿照这篇范文的观点,我结合当时的新形势新情况,运用新的素材支撑观点,在较短的时间里起草了领导讲话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现有资料 现有资料是指文稿起草者已掌握的有关文件、领导讲话、工作简报、会议材料、重要数据、名言警句等。岁末年初,各种材料虽多,但由于有些工作是相同的,有些道理是相通的,有些现有资料也就可以充分用起来。相比千方百计到处找素材,从“数据库”中直接调已有资料,写作效率要明显高很多。在工作中,我常常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利用现有资料:一是直接引用。这常见于对名言、俗语、诗词、典故等资料的引用。恰当地“拿来”这些资料,可有效增强文稿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一年,我在起草公司新年献词时,从自己的剪报资料中直接引用了“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这句话,为文章增色不少。二是嫁接改造。运用现有资料时,尤其注重精炼和贴切。所谓精炼,就是指现有资料只是为新文稿而服务,叙述事实论据时,要择要交代,把能证明新文稿观点的那部分拿过来就行了;所谓贴切,就是论据和论点相统一。使用已有资料时,必须根据新文稿的需要进行“压缩”“替换”“改造”。三是合并同类。起草文稿时,有时候会碰到这种情况,在几个现有资料中同时有一些可以用起来的素材,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善于对相关素材进行整理,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归好类,去粗存精,保留重要部分,用好关键信息。 三、善于提前准备 在几年的工作中,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计划内的事情提前做,计划外的事情尽快做”,把这个习惯用到写材料上,也是很好的。特别是进入年底,材料任务很重,要提高文稿写作效率,提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底要从哪些方面做好准备呢?一是加强工作统筹。由于岁末年初常规性材料多,临时性任务杂,如果不注意加强统筹、分清轻重缓急,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容易打乱仗,直接影响写作效率。因此,每到11月份,我们就会研究制定文稿工作统筹一览表,做到制定计划不漏事,落实责任不含糊,明确进度不拖拉,以便高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二是提前思考提纲。文稿起草主要包括搜集资料、确定主题、领会意图、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反复修改等6个步骤。如果我们把这项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就可以把难事化易,将急事变缓,让效率提升,使效果增强。三是及早收集素材。起草各类文稿,既要注意大量掌握信息,解决文章内容问题,又要注意从材料堆里走出来,解决好观点提炼问题。为此,在平时,我们就要善于利用网络、报纸等工具,开始搜寻信息、占有材料、储备观点,实现从被动应付工作到主动适应要求,再到超前谋划工作的转变。争取主动,也就赢得了效率。 四、优化工作方式 提高文稿写作效率,还可以在改进方式方法等方面想办法、下功夫。一是分工协作。我们通常根据文稿的难易、急缓程度,采取“一人牵头,全体参与;一人牵头,一人配合”等方式起草。比如,撰写年度工作会议主题报告等大型材料时,一般都会成立写作班子,把几个能写材料的人集中起来,由一人牵头,其他同志配合,各写一块,再统稿,以提高效率。二是限时完成。有时候,文稿写作效率低,主要是因为起草者时间观念不强,没有紧迫感,拖一时算一时,以致耗时长。而实行限时制,要求起草者坚持“准时、优质、高效、负责”的原则,按照规定的时间、程序和要求起草文稿,有助于提高写作效率。三是同步推进。从拿出初稿到正式使用,其中还有完善数据、征求意见、呈送领导、校对印制等诸多流程。这些环节如果衔接不好,也会拖延时间。为提高效率,有些环节的工作可以同步推进、交叉进行。四是改善环境。文稿工作既劳心又劳力,文稿起草者的工作环境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因此,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工作人员勤学苦练,多出精品,条件成熟的应优先提拔重用,让能力强、贡献大的笔杆子脱颖而出,担当重任。要改善硬件设施,为文稿起草者提供清净舒适的办公场所,减少岁末年初迎来送往等活动,避免外界干扰影响写作、影响效率。作者:陈樟文 2 z \5 k9 l; |9 P% R/ r% W v3 P
# V+ V) h/ }: g; N: J& k
* G9 c; U& }9 d" d0 x& e
4 r h9 Z& I8 H4 H
8 w) ]6 \3 t7 M& }
0 C4 l9 I# Z5 Y: F. Q; j- J, [- U% X) _
" P& V3 |. ]0 B- D. S. k- F
$ M. A# I5 y& ~4 X* ?' H& j" x2 w F7 I! O) z; F
# T& {# y! T% y9 C4 w0 ^) P
! Q9 I# K. O1 _% O0 M8 {8 A* g& M$ v* w1 D: S* u
0 X( o9 J* }) u, k: B, _8 a) e1 i! b
- p+ X f$ Q6 J C/ S" r% N. v) B2 Z7 X* O
! x/ b% y4 U, `- ~4 }# m. P! [
* E; M Z1 j0 ]. S- m- G7 i' w2 Q3 e( N
& Z3 C2 T- ?* j) b/ j* P" @+ G* V- N: S2 s: a
2 l, Y/ h4 x4 @/ [4 ^: D
% Z' y$ H8 C! U
! b6 c9 Q# F9 J/ J6 D
) M8 P, x# J6 ^# z& p# D- p+ I U. V+ T: t) U- X
* M% L$ K7 ^- N: t) o/ A
! N6 T- q! L0 A! _
1 R( f1 a( {- y$ _
! k% I/ j" Y3 ?- v3 `
4 n' f( x/ q: Z. t- f
* }. t" g. j5 b( t: h2 O H* K, Y( R3 g9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