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吉林] 吉林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猫眼看文 发表于 2018-2-3 22: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26日在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景俊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和2017年发展情况

本届省政府任期的五年,是吉林振兴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按照省委部署,省政府和全省干部群众一道,深入实施“三个五”发展战略,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稳步实施“十三五”规划,吉林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1939.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5288.9亿元,跨越4个千亿元台阶。一汽大众奥迪Q工厂一期工程等一批重大产业、民生项目相继落地建成,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规模保持在万亿元以上,民间投资占比超过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达到60%左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建设,粮食总产连续五年超过700亿斤。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长春新区等创新平台载体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吉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目前在轨运行卫星达到10颗,长客公司生产的“复兴号”新一代高铁投入运营,一批国内外专家、知名科学家等高端人才走进吉林,累计申请专利7.7万件、授权4.3万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5%。

过去五年,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一起抓,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振兴工程扎实推进,医药健康、装备制造、旅游等优势产业迅速崛起,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吉林市获批成为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新的增长点破茧而出、发展动力蓄势增强。服务业攻坚深入推进,增加值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44.8%。冰雪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白雪换白银”初步显现。地方级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稳定在千亿级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中东西“三大板块”呈现出融合互动、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吉林中部(长春-吉林-松原)获批成为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东部绿色产业、沿边开放等先导工程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超过50个,西部河湖连通工程获批并全面开工建设,湿地湖泊恢复改善面积超过1500平方公里。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高速公路、铁路里程分别新增867公里、634公里,“一主多辅”机场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获批建设,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1.4%。

过去五年,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持续释放。经济体制等重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本届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政务服务“一张网”建成运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三去一降一补”取得阶段性成果。国资国企改革攻坚迈出坚实步伐,扭亏增盈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国家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深入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9.1%。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成功举办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两届全球吉商大会等活动,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6869亿元。

过去五年,民生实事全面实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累计完成200余项重大民生实事,投入民生资金12981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总量的80.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均为7.3%。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69.5万人。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五年成功减贫141.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1.3%下降到1.3%。340万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实施“吉青·关爱青少年大病救治工程”,免费成功救治7500多名农村贫困心脏病患者。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平安吉林”加快建设,食品药品等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

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抢抓机遇,奋勇前行,吉林全面振兴迈出新步伐。

(一)千方百计稳增长,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决端正发展观念,推动质量效益提升,经济新常态趋势性变化充分显现,发展速度实现换挡,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营商环境继续优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开展“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行动,取得积极成效。出台稳定工业经济20条政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1%。开展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等行动,康乃尔60万吨甲醇制烯烃一期工程等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长白快速铁路开通,长春地铁1号线投入运营,长双高速全线通车,松原、白城机场成功通航,吉林至扎鲁特特高压配套工程竣工。培育信息消费等热点,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等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7%。开展国际市场开拓行动计划,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

(二)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粮食总产达到744亿斤。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增长27.9%,带动农民增收23.6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33万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农村厕所15.1万户,建成美丽乡村116个。长春、吉林等11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有序推进,22个省级特色示范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县域经济增长5%左右。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退出煤炭产能266万吨,全面完成“地条钢”取缔工作,商品住房去库存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再造扎实推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8.1%,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坚持分类实施国企改革,驻吉央企综合改革试点进展顺利,一汽集团、吉化公司产值分别增长10.6%、19.5%。省属国企全面深化改革,吉煤集团产值增长35.1%。医药卫生、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深入推进。“丝路吉林”大通道加快建设,通化国际内陆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60万吨,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启动实施。成功举办外交部吉林全球推介、第十一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等活动,启动与浙江省、天津市对口合作。成立东北地区首家民营银行,广发银行、渤海银行在我省开设省级分行,一批战略投资者选择吉林、投资吉林,增强了吉林的影响力。

(四)下大气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福祉不断增加。全部兑现承诺的28件民生实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城镇新增就业53.2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6.4%。实现664个贫困村退出、16.3万人脱贫。改造各类棚户区11.9万套,惠及33万人。81.2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巩固提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8.8%、9.4%。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要求,立行立改,群众环保信访案件办结率达到96%。清洁空气、水体、土壤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河流全部有了各自的河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60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吉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健康生活·悦动吉林”系列活动扎实开展。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全国最低。精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安全生产主要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信访总量下降18.9%。“平安吉林”加快建设,社会治安大局和边境地区持续稳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双拥共建取得新成效。夺取了防洪抗震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重大胜利。援疆、援藏工作扎实推进。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外事侨务、港澳、民族宗教、老龄、残疾人、地方志、中医药、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五)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政府系统“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不断增强。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7部,制定政府规章5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21件、政协提案301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纠正“四风”。机构编制又一年实现零增长。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强化行政监察,推动政府系统反不廉洁斗争向纵深发展,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政风之变。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坚强领导、凝心聚力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结果。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解放军驻吉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中直各单位,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广大侨胞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吉林振兴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回顾五年来的生动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得到了一些有益启示:一是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振兴发展的显著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只有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我们才不会在前进的征程上迷失方向,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和困难都会一往无前、夺取最终的胜利。二是必须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吉林过去五年所走的发展之路,实质都是创新之路。无论从吉林的发展条件、体制机制、供需结构、市场环境看,还是从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动能转换、防范重大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看,都需要增强创新思维,深化创新实践,推动创新发展,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这是新时代我们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振兴发展新路的关键。三是必须坚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五年来我们所有工作的归宿都是为了人民。实践表明,最有品质的发展,是让人民更加富裕;最有效果的改革,是让人民得到实惠;最具公平正义的社会,是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最好最美的环境,是让人民舒适顺心、幸福安康。在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吉林的进程中,必须始终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到位,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四是必须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过去五年,本届政府取得的成绩,是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凝结着历任省长和班子成员以及各级政府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振兴吉林、发展吉林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续奋斗。我们的责任,就是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传承优良作风,紧跟时代步伐,一届接着一届干,不喊口号,久久为功,脚踏实地,坚韧不拔,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奋力书写吉林全面振兴发展新的时代篇章。

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突出,深化改革、理顺体制、搞活机制任务十分艰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创新能力不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比较突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很大,城乡居民增收渠道需进一步拓展;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生态环境问题仍很突出,社会稳定形势不容乐观,风险隐患仍然存在;少数干部精神状态不佳,服务发展意识不强,攻坚克难办法不多,政府自身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仍需持续用力。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一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总体安排

未来五年,是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吉林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全球经济仍在深度调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明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个历史机遇,不仅是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极具引领力感召力的机遇,也是吉林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历史的机遇,正等待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我们要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挥比较优势,搞好战略谋划,明确战略方向,强化战略支点,选准突破口,在抢抓机遇中创造未来,在新的时代征程上铸就吉林老工业基地新辉煌。

做好未来五年政府工作,我们一定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抢抓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机遇,坚持实施“三个五”发展战略,统筹协调推动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新规律中寻求新突破,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集聚新动能,在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取得新进展,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展现新风貌,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吉林,奋力开创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

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今后五年,我们既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继续向全面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宏伟目标迈进,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这样的前进目标和伟大实践,饱含着中央的期望和嘱托,承载着时代的使命和召唤,寄托着人民的愿望和心声。我们必须自觉肩负起历史重任,主动担当,奋发有为,朝着既定目标阔步前行。

未来五年,我们的具体奋斗目标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形成,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集约式、内涵式发展特征更加突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优化明显提升,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继续发挥支撑作用,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旅游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建筑、光电信息、遥感卫星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培育;区域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中东西“三大板块”更加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取得重大突破,绿色经济成为全省发展的底色;改革开放成效明显提升,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国际国内合作重点更加突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全方位大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法治吉林”“平安吉林”“诚信吉林”“幸福美好吉林”建设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诚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未来五年,我们的工作布局是: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吉林实际情况,统筹谋划,系统安排,协调推进。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全省各族人民翘首期盼的美好梦想。决胜全面小康,让人民梦想成真,艰巨任务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要向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全力践行这一庄严历史承诺。我们建设的小康,是全面发展、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进步的小康。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打造形成“五纵四射三横”的高速公路网、“蝴蝶型”铁路网格局,加强机场、航线建设,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民主制度更加完善,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强省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收入分配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吉林天蓝山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环境更优美。全面小康社会是等不来的,是需要人人为之付出的艰辛事业。全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都要不懈奋斗,向这个目标冲刺前进。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们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必须真刀实枪、不摆样子地推动改革,在体制上加快改革步伐,在流程上优化重构再造,在政策上务实管用透明,在服务上优质高效便民。这考验着我们改革的定力、决心和智慧。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系统风险可控的体制机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逐步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省直部门和事业单位所属国企实现彻底脱钩,推动省属重点企业引资重组,实现集团化统一管理,减少管理层级,混合所有制经济占比提升,支持优势企业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在省市县三级推行审批流程再造,实现网上不见面审批,审批时限大幅度压缩,形成投资环境的比较优势。稳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现代财政制度加快建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加快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建设“美丽吉林”。

第三,全面依法行政。要成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积极实践者。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开展工作,建设厉行法治、依法办事、执法严明、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坚持依宪执政,维护宪法权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和各方面监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大立法推进力度,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打造遇事不求人、规则无偏见、投资有商机的良好环境。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健全问责方式,加大问责力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让崇尚法律、敬畏法律成为全社会共识。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使全省各项事务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要以法治精神、诚信精神构筑新型的政商关系和公民关系,让行政更有质量,让各界更加信赖,让社会更加和谐。

第四,全面从严治政。要按照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政引向深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同核心、爱戴核心、拥护核心、捍卫核心、紧跟核心,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全面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夯实全省上下团结奋进的思想根基。各级政府必须强自身、重党建,强队伍、守纪律,政府系统工作人员必须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驰而不息转变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以及省委实施办法要求,坚决防止“四风”回潮复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作为总结推广经验、解决困难问题的重要环节。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彻底肃清孙政才、苏荣、王珉等流毒影响,坚决在思想上划清界限,让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严起来、实起来,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廉洁问题,见到“苍蝇”就拍,净化基层服务空间,基本建成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实现审计全覆盖,夺取反不廉洁斗争压倒性胜利。强化狠抓落实的导向,向市县乡村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用制度约束不作为,用培训解决不会为,用法纪惩治乱作为,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加强政府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同时,也要敢于向社会毒瘤开刀、向黑恶势力宣战,让社会正气充盈,让公平正义彰显。

未来五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解决吉林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在发展。我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走出振兴发展新路战略思想,把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推动吉林新一轮全面振兴。

第一,聚焦创新转换动能。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建立更灵活、能匹配、可操作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激活科技、教育、人才等创新要素,营造集聚之势,激发创新活力,转化创新动能,带动全面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突出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加强创新体系、平台和能力建设,强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高新区等创新作用,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专项,实施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14.9%。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弘扬科学精神,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制度体系和环境保障条件,建设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真正把人才培养好、吸引来、留得住、有舞台、发展好,着力建设人才强省。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简化人才落户手续,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吸引外埠人才专家要大幅增加,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人数要大幅增加,吉人回乡创新创业人数要大幅增加,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实践证明,善预者立,善学者明,善变者赢。我们要始终以创新的理念主动预测未来的变化,以终身学习的韧劲不断提高本领应对变化,以主动求变的态度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相关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要立足吉林,胸怀全国,放眼世界,对经济技术发展走势做出准确判断,不断更新思路,不断夯实举措。建立以高校为主、社会为补充的培训体系,既开设常规班次服务少量脱产学习,又开设夜间、星期天班次服务大量在岗学习,让吉林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任何时候学有所上、知有所新、才有所长。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推动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模式层出不穷,必须主动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聚焦协调统筹兼顾。统筹发展全局,兼顾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重点,既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又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更加注重资源向均衡发展方向配置,让协调成为内生特点,努力实现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开展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突出特色与重点,推动中东西“三大板块”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700亿斤阶段性水平,建设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500个美丽乡村。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抓好各级各类城镇化试点,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第三,聚焦绿色培育产业。着眼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树立大局观、长远观、生态观,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黑土地,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实现永续发展。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坚决消除环境污染这个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努力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抓好生态建设行动计划,以东部森林、中部黑土地和西部草原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为重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5%。实施清洁空气、水体、土壤行动计划,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80%。实施河湖连通等工程,早日实现以水而兴、以水而活。重点流域、重点湖泊水质明显改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超过95%,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81个重点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坚决不上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和低碳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四,聚焦开放配置资源。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的经济最具活力、最有竞争力。必须放眼国内外,发挥东北亚地理几何中心、沿边近海优势,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历史机遇,以与俄共建“滨海2号”国际运输走廊为突破口,全面布局对外开放新举措和新空间,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和新格局,大张旗鼓地让吉林更加开放。加快互联互通,打造“丝路吉林”大通道,图们江出海通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借港出海”实现突破,近海优势进一步展现。深入实施长吉图战略,扩大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建设一批国际国内产业合作园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深化各级各类开发区改革创新,让开发区成为改革排头兵、开放最前沿、创新最亮点、发展新动能。全力加快长平经济带、白通丹经济带建设,深入推动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建设,积极谋划向北开放和白齐兴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聚焦欧美和东北亚等国际地区,发挥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中国-北欧经贸合作交流活动等开放平台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配置市场资源。聚焦“北上广”“苏浙津”等国内地区,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紧密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在项目投资、市场共享、产业转移承接、跨省劳务协作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吉人回乡,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五,聚焦共享稳步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与人民心连心,把群众共同关心的事办好办实办长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持续推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紧紧抓住老百姓所盼、所急、所忧、所怨的问题,在脱贫和教育、就业、收入、住房、医疗、社保、环保等方面,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实事。全面发展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安全生产、信访、社会治安和边境管控等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立足共建共享,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鼓励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形成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共享生活的生动局面。坚持把共享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各经济社会主体牢固树立共享发展意识,让共享既成为生活方式也成为发展方式,让共享经济在吉林蓬勃发展。

未来五年,我们的工作路径是:振兴吉林,要把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作为关键行动。引进增量既要引进投资增量,在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注重增加产业有效投资增量,通过增加有效投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要引进消费增量,通过旅游业等业态蓬勃发展,把外部的消费能力引进来,既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促进有效需求增长。盘活存量要在“盘”上下功夫、“活”上做文章,既要盘活全社会存量资产,又要盘活全省存量资源,把存量有效资产配置到有效生产之中,发挥生产的最大效益;既要用好一次性资源,更要用好可再生资源,还要对人才、旅游等各种资源永续利用,做到“资”尽其用,人尽其才。做大总量要立足吉林省情实际,加快发展、科学发展,逐步扩大经济规模和体量,努力把“蛋糕”进一步做大做好做实,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质量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立足吉林发展阶段推进方式变革,真正把思维模式、工作方法、政策措施聚焦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加快产业梯次转移、腾笼换鸟,优化体制机制和资源配置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努力实现经济有效益、企业有利润、居民有收入、税收有增长、环境有改善、风险有防控。振兴吉林,要把改善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条件。环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加强营商环境建设,让企业真正感受到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美誉度越来越高,吉林有机可寻,吉林吉祥如林,吉林好企林立。深化“放管服”改革,该取消的取消,该简化的简化,该共享的共享,该下放的下放到该放到的层面,让市县政府和省级以上开发区拥有更多自主权。相配套的要加强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权力放得下、用得好、效率高。深化服务流程再造,完善政务服务“一张网”功能,努力做到一个厅、一张网、一枚章、一个窗口高效办事。振兴吉林,要把建立征信系统、形成讲诚信的浓厚氛围作为内在要求。诚则聚,信则兴,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要建立健全诚信红黑榜,形成大数据,实行跨部门、跨地区信用联合激励与惩戒,让讲诚信的社会主体畅通无阻,让失信的社会主体寸步难行,让讲诚信形成新风尚,让讲诚信成为竞争力。振兴吉林,要把打造富有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根本保障。要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加快改造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要用新市场、新路径、新举措大力支持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旅游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要用新眼光、新战略、新环境精心培育卫星遥感、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服务、生产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新产业增长点。着力破解制约我省振兴发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针对我省当前的“窝电”现象和储量丰富、可再生利用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优先发展大数据与云计算、数据灾备等高载能高新技术产业,为吉林新一轮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未来五年,我们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着力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矢志不渝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检验我们是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标志。任何时候都不能淡忘群众、脱离群众,要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推出的每项民生工作都要又好又实、可持续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形成更合理更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全面建成可持续、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治理,增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守住风险底线,使振兴发展成果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者、各行各业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都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服务于民、让利于民,与民共惠、与民共享,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形成良性循环,成就可持续发展之道,在增进人民福祉的过程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2018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又是新一届政府未来五年工作的开启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引导和稳定预期,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单位GDP能耗下降2%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稳中有降态势。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注重把力量集中到提高质量效益、保障改善民生、培育发展新动能上来,争取更好结果。

(一)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我们要牢牢把握这条主线,紧紧抓住结构性问题,振兴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为引领,重塑产业竞争力,增强实体经济实力。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争创国家级示范区,拉长补短,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重点实施“四大工程”:一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红旗、解放等自主品牌汽车,既加大对传统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又超常规支持一汽集团等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石化产业深入开展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行动,推动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推进行业整合和差异化、规模化发展,打造品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支持建设和扩大燃料乙醇生产基地,建立绿色全产业链。二是优势产业发展提速工程。支持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等产业发展,加快长春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亚泰医药产业园、金赛医药产业园、京东吉林基地等建设,抓好通化医药高新区、航天信息产业园等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强劲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三是新增长点培育提高工程。围绕大数据、云计算等,深化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开展5G网络商用试点,建设工业互联网,推动长春等地大数据产业聚集发展。加快高密度LED显示等领先技术产业化,构建大数据产业链。四是服务业转型提质工程。突出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欧亚城市汇集商业中心、天都国际商务中心等建设,实施梅河口市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等项目,增加高端服务供给。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要增长点,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用旅游兑现文化价值,做大做强冰雪和避暑休闲产业,抓好中国吉林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基地等项目,办好第三届国际冰雪旅游产业博览会,打造红色、乡村、工业、边境、生态等特色旅游产品,提升客运能力和改善旅游环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邮政快递、会展经济等业态,打造10个新的服务业名牌,新认定1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45%左右。

持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坚持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坚决淘汰无效供给,引导“僵尸企业”依法有序退出。支持吉煤集团、通钢集团等企业转型发展,完成煤炭去产能年度任务。加快组建省水泥集团,化解水泥过剩产能。加强粮食产销协作,实现国家政策性粮食去库存目标。积极稳妥化解国企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债务风险,支持重点省属国企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深入开展清费减负行动,实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实施一批民生公益、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加快补齐发展短板。

(二)坚定不移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优化供给结构,又要适度扩大总需求。我们既要顺应居民需求升级扩大消费,也要靠创新性和差异化主动引导消费,更要着眼调整结构增加合理有效投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消费促进政策,推进新一轮消费升级。大力培育品质消费、服务消费、绿色消费等热点,开展市场化发展养老、健康等“五大幸福产业”试点。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搞好文化消费等试点,促进大数据等信息消费。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双进工程”,实施“百兆乡村”示范,启动韵达集团吉林快递电商总部(公主岭)基地等项目,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0%以上。稳步提升消费能力,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等机制,推进国企负责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合理调整社会保障各项待遇水平,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开展优化消费市场环境专项行动,全面实施“放心消费在吉林”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确保消费者安全放心。

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深入开展“三抓”“三早”“冬季三项促投资”等行动,既保持适度投资规模,又带动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重点抓好“三类项目”:突出重大基础设施网络类项目,实施松原灌区、中部城市引松供水等重大水利工程。推进长白铁路提速,搞好敦化至白河客专等2个铁路项目,推动京长(北京至长白山)快速铁路沈阳至白河段客专开工,力争长春市三期轨道交通规划获批,长春地铁2号线等4个项目开通运营。建设集安至通化、龙井至大蒲柴河等12个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长白山机场扩建工程,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竣工。基本完成丰满水电站重建大坝土建工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新开工60公里。突出重大产业创新类项目,重点抓好人工智能、服务制造、绿色制造等,加快长春新区中关村科技园、长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长春璀璨产业园、吉林通用机械铝锻工业园、吉林化纤转型升级、吉林油田勘探开发、松原嘉吉生物化工产业园、白城光伏“领跑者”基地、白城梅花集团300万吨玉米深加工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突出重大民生公益类项目,改造各类棚户区9.5万套,开展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程,加快农村广电网络升级改造。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民间投资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出一批民间资本可投资的项目,进一步释放民间投资潜力。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强化重大项目谋划储备。

(三)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人才为支撑发展第一资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自主权,赋予科研单位及研发人员更大的科研成果收益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实施科研投入提升计划,支持企业提高研发支出占比。有效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充分发挥专利保险功能作用,搞好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科学布局项目和平台,打造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向培育形成“独角兽”企业方向迈进。抓好现有30个省级中试中心,新建8个省重点实验室。支持长春光机所、应化所创新基地建设,鼓励各级政府与企业联合建设“双创”基地,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继续抓好重点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争取长吉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实施一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推进吉林大学“大科学”工程建设。深化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加快精密仪器与装备、战术车辆、碳纤维等领域军民融合项目建设。推动省内重点创新园区与国内外重点创新园区的长期互动合作,进一步聚合创新要素,让创新发生链式反应。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建设一批高等院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展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支持计划,搞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千方百计吸引域外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知名企业家到我省发展。加大政策吸引力度,在高端人才薪酬、聘用、落籍等方面研究出台具体举措。弘扬企业家精神,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建立各级各类人才协调服务机制,形成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的浓厚氛围。

(四)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按照省委部署,突出抓好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重大改革。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和有效监管体制,强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加快国企战略重组,实现同类聚合、集团化发展。支持一汽集团等企业战略调整、吉化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基本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等工作。推进省属国企深化改革、扭亏增盈,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任务。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支持白山、辽源等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建设,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以上。抓好中小企业入规升级专项行动,新增200家规模以上企业。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搞好国家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加快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吉林银行、吉林信托等机构增资扩股,推动省金融控股等集团做大做强。启动实施“金融集聚”和“上市驱动”工程,抓好“百千企业挂牌成长”计划,搞好长春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吉设立分支机构,吸引民营金融机构总部落户吉林,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尽快上市挂牌融资。同时,统筹推进财政预算、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农垦、供销合作社等重点领域改革。

进一步扩大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深入实施长吉图战略,启动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修编工作。大力培育边境贸易、服务贸易等新业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业务,推动口岸升级开放,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左右。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抓好6个首批试点,搞好长春新区、延龙图新区等建设。加强互联互通,与俄共建“滨海2号”国际运输走廊,加快推进对俄口岸通关通道及过境运输便利化,做好扎鲁比诺万能海港等项目前期工作。精准搞好招商引资,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建立各地抓项目落地开工投产协调服务机制。办好“京商、沪商、粤商、浙商吉林行”“央企吉林行”“台企吉林行”等活动,深化与浙江省、天津市对口合作,开拓与其他省市合作新模式。

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打造重商、亲商、近商、安商、富商的市场环境。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总结推广联系民营经济制度经验,与企业手拉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和合法权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证照分离”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常态化、标准化、智能化。实施“吉商回巢”行动,既请回来,办好第三届全球吉商大会,又走出去,在重点城市举办吉人回乡投资创业恳谈会,让吉林成为投资兴业、干事创业的热土。

(五)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塑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果,籽粒玉米调减面积稳定在550万亩左右,新建标准化棚室面积高于去年。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00万亩以上。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推动农安、乾安等4个县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力发展畜牧业和菌业等特色产业,抓好汪清黑木耳、抚松人参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提质扩面,加快白城市等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及应用推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1.5个百分点。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示范性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重点打造吉林大米等六大“吉字号”国家著名品牌,推动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出台鼓励城镇居民和农民工等人员下乡返乡创业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在农村有序投资创业,带动农民增收。多种形式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打造“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抓好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鼓励农民盘活土地等资源。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有条件的乡村率先建设美丽乡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坚持不懈搞好“厕所革命”,改造农村危房2.8万户,建设“四好农村路”1500公里。

(六)坚定不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推动中东西“三大板块”发展,全面建设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突出抓好4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平台,打造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优化城镇体系;全面建设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滚动实施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壮大特色资源、生态旅游等产业,发现和提交矿产地18处;全面建设西部生态经济区,加快推进河湖连通等工程,打造绿色能源基地和草原生态“名片”。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赋予城市规划部门综合规划协调职能,做好“多规合一”工作,搞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试点。加快50个左右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抓好一汽集团“新红旗绿色智能小镇”等项目。开展城市管理效能提升行动,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启动实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工程。

(七)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这是“三大攻坚战”的首要之战,必须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和全社会征信体系,集中力量攻坚,务求取得实效。坚决防控金融风险,搞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工作,妥善化解交易场所风险,深入开展非法集资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以果断的手段让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受到严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决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摸清隐性债务底数,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必要的新增债务必须合规合法,压缩债务存量,逐步减少债务总量。坚决防控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地价房价、推波助澜,房价必须稳定,确保老百姓住得上房,切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八)坚定不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今年计划减贫10.2万人,实现539个贫困村退出。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发力,加大对深度贫困县和150个深度贫困村政策支持,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量部分给予重点倾斜,着力破解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等难题。落实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要求,加快低保、扶贫“两线”衔接,强化教育、医疗等长效制度保障。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鼓励通过政策帮扶、自身劳动实现脱贫。搞好扶贫资金监管和工作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减贫任务核查验收,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九)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制定实施规划和政策意见,启动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全面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带动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管住污染源,重点突击,加大力度,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下大气力治理雾霾,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国家要求77%的目标,建成25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深化完善“河长制”“湖长制”,健全配套专业巡检制度和治理举措,推进松花江、东辽河、伊通河、浑江等重点流域治理,确保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搞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建设18个低碳能源示范县,加强市县天然气储气能力建设,新增电能清洁供暖面积800万平方米。推动污水提标改造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统筹搞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主要任务,清收还林25万亩。加快建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完成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启动省级环保督察工作。

(十)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扎实办好民生实事。重点实施十个方面35项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率达到100%,帮助7000名城镇残疾人实现创业就业。整合改造20个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新建100个农村养老服务大院。改造剩余10万平方米贫困县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校园校舍。对100所农村中小学校实施取暖改造。在6个县级中医院建设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坚决守住民生底线,结合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变化提高全省失业保险金标准,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乡低保标准的1.3倍。为19万名7岁以下儿童免费开展视力筛查,为2500名贫困家庭肿瘤患者减免治疗费用。突出解决民生热点,新增、更新常规城市公交车500辆,其中新能源客车占比不低于30%。实现240个行政村4G网络覆盖。推动戏曲进校园、送演出下基层3000场,为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进城务工人员免费发放民生读本115万册。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巩固提高均衡发展水平。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稳步推行中、高考综合改革。落实省部共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项目,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推进产教研融合、校企合作、校村合作。既面向企业培养工业现代化人才,又面向农村培养农业现代化人才。支持国家“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坚持高校分类管理,加快省属特色大学、特色学科“双特色”建设。加强文化强省建设,认真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吉剧振兴工程”,支持长影集团等省属重点国有文化企业做优做大,启动建设中国靖宇东北抗联教育基地,举办“书香吉林·全民阅读”主题活动,推进吉林文艺繁荣发展。深入开展“健康生活·悦动吉林”系列活动。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启动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加快多层次医疗联合体建设,继续实施“吉青·关爱青少年大病救治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第十八届省运会。做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新时代双拥共建工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全面发展老龄、慈善、妇女儿童、残疾人、地方志等事业,扎实做好外事侨务、宗教、气象、防震减灾、测绘等工作。

精心维护社会稳定。启动“安全生产治理年”,推动十大专项治理工程,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保障饮食用药安全。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建立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互联网综合法律服务平台。加大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力度,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推动“三道防线”“雪亮工程”等平安载体建设,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快边疆发展,加强边境管控和基础建设,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各位代表!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的责任和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只争朝夕,励精图治,为谱写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吉林篇章而努力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7粉丝

43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