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蚁腐”拖了脱贫的步子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投入力度不断增大,扶贫领域的项目、资金等资源源源不断。扶贫领域资金俨然成了“唐僧肉”,挑动了一些领导的歪脑筋,也激起了一些干部的坏心思,引得律己不严者纷纷想凑上前来分一杯羹。从省纪委通报的9起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不廉洁典型问题中不难看出,涉案金额虽然不大,但持续时间长,违纪项目多,影响范围广。蚂蚁搬家式不廉洁已渐渐成了影响脱贫攻坚冲刺步伐的“肉中刺”。 常有基层干部自我调侃:我们无官无位者,与贪腐“无缘”。但从通报中可以看到,有的基层干部其实是“非吾之不愿腐,实是诱惑与‘良机’未至矣”,由此可见,基层干部并没有天然的免疫性,也同样存在廉政风险,自认为职位低下,身份普通,但工作内容简单,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较长,受制于较小权力格局,容易被忽视而落入监管盲区,往往虽“贪小”却次数频繁,不易察觉,久而久之,势必会贻误脱贫攻坚战战机。 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要秀好这朵“脱贫花”,不仅需要上级科学决策、行针步线,更需要基层落实执行、细针密缕。一项好的脱贫政策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就必须从上至下一贯到底,尤其是基层干部与群众接触最为密切,其所言所行被群众近距离关注,其道德素养直接反映干部形象,其作风优劣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倘若基层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末端出了问题,不仅会弱化政策成效,影响脱贫效果,更会寒了民心,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基层扶贫工作涉及到县、乡、村三级,这三级应当作为扶贫反腐领域的重点监控区域。一方面,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对扶贫基金的监管,以制度反腐,对动扶贫“奶酪”者一查到底,确保每一笔资金处理到位,避免在流转中出现不廉洁问题。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懈抓好基层作风建设,架起脱贫攻坚纪律高压线,把基层思想教育抓的更紧更实,让扶贫干部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筑牢思想上拒腐防变的堤坝;要下大力气强化督查问责,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坐着喊口号”“摆样子作秀”,漠视上级工作部署,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干部,要毫不手软地把问责利剑亮出来、落下去。 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对人民作出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关系民生大计,关系民族大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容不得一个溃堤之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