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全市形势]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老猫 发表于 2017-11-16 08: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等会,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今年经济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把保总量、保速度、保进位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提质,呈现出运行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活力增强、环境改善、民生保障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稳”。经济运行平稳,保持在合理区间,风险总体可控。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8%,非税收入占比下降到28.7%;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和1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7%和9.9%;城镇新增就业9.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县域经济稳步发展,盘县继续保持在全国百强县和西部十强县,百强县排名上升到第74位。六枝特区、水城县、钟山区继续稳定在全省经济强县行列。二是“新”。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9.5∶50.3∶40.2;轻工业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新增工业新产品20种,智能终端企业从无到有,1—11月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20.71亿元、增长128.5%。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完成重点改革事项90个,“三变”改革成为全省农村改革示范样板,六盘水海关开关运行,新增外贸备案企业55户。争取支持实现新突破,我老秘网市获批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全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六枝特区获全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盘县获国家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水城县获批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钟山区获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市争取上级资金支持179.57亿元。三是“好”。发展基础条件持续向好,建成沪昆客专境内段、盘兴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月照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3万人,开工建设1座中型水库和7座小型水库。特色农业发展持续向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粮经比调整为32:68,一产增加值增速排全省第2位。山地旅游发展持续向好,打造了一批新业态,建成了一批新景区,4个县区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脱贫攻坚持续向好,预计减少贫困人口11.6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4.39个百分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52万人。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五大任务,主动坚决“去”,扎实有效“降”,精准发力“补”。以降成本为突破口,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用电、税费、融资、物流等成本。大力实施“百企改造”工程,实施改造工程项目167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户。坚决落实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压减粗钢150万吨,关闭煤矿16处、化解过剩产能589万吨。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完成“六化”矿井建设30个、机械化矿井建设10处,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69%。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80%,煤层气综合利用率达到43%。“3155工程”种植补植提标120万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建设,新增省级园区3个,分别新增省级、市级龙头企业18家和25家。旅游资源大普查新发现旅游资源1864处,完成10个省级重点景区投资38亿元,新增国家4A级景区2个;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成功举办全市第三届旅发大会,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52%、68%。

(二)狠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启动“216”开放式扶贫试验区创建,建成“扶贫云”“三变”数据库等平台,实现7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130个贫困村出列。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规划建设安置点44个,实施两批次易地扶贫搬迁6533户25274人。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在我老秘网市召开,在210个贫困村设立电商网店,6.61万贫困人口实现产业脱贫。完成3.2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继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大力实施医疗健康精准扶贫,贫困群众新农合住院基本医保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平均水平达到90%以上。创新“211”集团帮扶等社会帮扶模式。

(三)狠抓有效投资和融资保障。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25个,获得中央资金18.6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基金项目2批48个,获批基金31.78亿元。实施省市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549个、完成投资1058亿元,集中开工项目1466个、完成投资895亿元,亿元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1.9%。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交通投资110亿元、水利投资61.15亿元、电网建设投资6.58亿元、信息基础建设投资11.91亿元。大力实施PPP项目,录入财政部全国PPP项目综合信息平台项目256个、总投资1509亿元;实施PPP项目26个。设立400亿元规模的凉都“三变”扶贫产业基金。引入金融机构2家,设立产业基金3支、规模455亿元,发行企业债券4支、规模69亿元。

(四)狠抓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加快推进两个“三地同城化”。建成地下综合管廊21.5公里,在全国10个试点城市综合评价考核中名列第二。建成六枝至水城天然气支线管道,完成市中心城区天然气置换,告别“望气兴叹”的历史。深入推进“四创”,创卫工作通过国家爱卫办专家组暗访评估。成功承办第五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启动1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1+N”镇村联动工程21个,完成“8+X”项目57个,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个,六枝郎岱入选中国特色小镇。深入实施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完成投资46亿元。申报示范创建点20个。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24个,创建省级生态村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4个。

(五)狠抓改革开放创新。整市推进“三变”改革,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建成市级和3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6项,清理中介服务事项9项。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实施“五证合一、一证一码”,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完成交易项目726个、交易金额352.6亿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实施。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5.67个百分点。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峰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六盘水分论坛等重大活动。积极组织跨境招商、重点招商和专项招商,引进500强企业6家,完成省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374.08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790.13亿元),盘县、水城县招商引资工作在全省县域第一方阵中分别排名第1位和第2位。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亿元,市场主体户数增长18%。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提高到46.9%。

(六)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问责办法,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营造林150.6万亩,全省排名第1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56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56.52平方公里,预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77%。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区域455.43万亩。大力实施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环保“十二件实事”,开工建设10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污水管网61.4公里。淘汰黄标车8894辆。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6%,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1.06%。截至11月底,全市AQI优良率达到97.95%,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七)狠抓民生保障和改善。“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68.79亿元,占年投资计划115.7%。统筹推进“新两基”,六枝特区、盘县、钟山区“普十五”教育通过省级验收,实施各类教育项目246个,完成投资27.61亿元。深入实施医疗卫生“十百千”工程,基本建成凉都医院,实现医疗卫生“五个全覆盖”。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凉都杯”第一届运动会等赛事活动,凉都大剧院建成投用,《云上凉都》剧目首演成功。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1%和18.63%。建成保障性住房5581套,实施棚户区改造78328户、农村危房改造26596户。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建立“2221”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六盘水市安全云”通过省级验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2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老秘网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13个极贫乡镇攻坚任务繁重,精准脱贫措施落实还不到位,产业扶贫带动能力还不够强,贫困户参与“三变”全覆盖效果没有全面显现。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农产品加工率低,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度不高;二产“一煤独大”,结构单一,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还处在低端。三是政府性债务风险需要防范。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市县两级政府性债务总体可控但风险显现,防范和应对能力不足,一些PPP项目不完善、不规范。四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不畅,对实体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比如,截至11月底,全市工业贷款余额262.49亿元、下降4.99%,其中采矿业贷款余额142.49亿元、下降11.23%。五是民生保障水平还不高。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不能有效满足群众需求,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加以解决。

二、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农业增加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变”改革全覆盖;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2%和1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户;森林覆盖率达55%以上;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0%;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全市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升级。

第一,要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继续有力、有度、有效地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重点在“去”和“降”上下功夫。去产能方面。要坚决落实国家和省决策部署,列出清单,制定措施,明确时限,确保完成。对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要加强跟踪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杜绝死灰复燃。同时,要妥善做好职工培训、转岗和安置工作。去库存方面。各县区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地施策、多措并举,确保取得突破。要把去库存与棚户区改造、空置商品房消化等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存量商品房信息平台,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发展、健康发展。去杠杆方面。要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发展股权融资,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降成本方面。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煤电联动、水火互济运行新机制,完善降低企业用电成本长效机制。要用足用好国务院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和省即将出台的实施细则,有效降低企业融资、物流、税费、制度性交易等成本。

第二,要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总体思路,坚持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两条腿”走路,切实发挥好我老秘网市工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一要大力推动工业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把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认真研究建立“统”的机制、创新“聚”的方法、完善“变”的平台,加快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市县两级都要按照目标化、项目化的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创建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大力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红果经济开发区、钟山经济开发区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建设。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继续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加强“城市矿产”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吃干榨尽、变废为宝、循环发展,建成一批名副其实的循环经济园区、循环经济行业、循环经济产业、循环经济企业。二要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坚持以“循环+”“大数据+”“三变+”的理念改造传统产业,积极申报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实现传统工业“老树发新芽”。这项工作已上报到国家层面,西南地区只有一个指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实现全市持续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高度,全力以赴争取。要大力推进“四个一批”,加快“六化”矿井建设,确保正常生产矿井集团化集约化达到100%、机械化达到78%以上、绿色化全覆盖、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要探索建立煤电利益联结长效机制,支持煤电联营和“煤电+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强化电煤供应保障,做强做大行业品牌。要加快推进煤气一体化向纵深拓展,完成煤层气抽采量13.6亿立方米、利用率45%。要支持在建矿井、技改矿井建成投产,对证件齐全、安全达标的煤矿,要一对一排查,一矿一策,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发挥政府平台公司作用,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要站在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个高度,对煤炭行业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抓住国家“十三五”期间限制煤矿新增产能的机遇,加快现有煤矿技改步伐,提高单井产能。同时,加快化乐、新华、马依西一号、发耳二矿等矿井建设,形成大煤保大电格局。要推动金融支持优强煤矿企业发展,最大限度降低要素成本。要大力实施“百企改造”“百企引进”的“双百”工程,深入推进“双培育”计划,凡享受降成本优惠政策的企业,必须限期拿出技术改造方案。开展技术改造工程项目100个,引进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100家以上。大力实施“125”培育工程,新增33户引领型小微企业、67户培育型小微企业、167户成长型小微企业。要全力支持首钢水钢集团发展非钢产业,促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稳定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三要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突出抓好康养融合,重点发展健康养生、健康养老产业,打造一批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建材业,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物新型建筑建材基地建设,加快玄武岩、碳纤维等新产品研发,鼓励开发石材新品种,支持建材企业兼并重组、改造提升、做强做大。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凉都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矿山成套装备制造、煤层气装备制造,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汽车零部件及电子产品制造产业。四要大力推动产业园区集群发展。推动投产企业稳定发展,积极帮助开拓市场,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企业生存能力。目前,园区企业运行情况不理想,各县区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力争入园一家、投产一家、达产一家。推动建成企业投产达产,增强企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率。推动落地企业加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强化要素保障,确保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推动优势产业上下游联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比如,要帮助百纳威、乐洲、垦鑫达、欧拓等智能终端企业实现上下游产业联动,大力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实现产业配套90%以上,打造真正的产业基地。加强园区企业招商引资,通过以商招商、定向招商、专项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成功率,确保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有力有效推动标准厂房建设,千方百计提升利用率、降低空置率,提高标准厂房单位产出率。建立园区项目准入“负面清单”,严格项目准入门槛,拒绝污染企业和淘汰落后产能。

第三,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总体思路,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一要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走好山地特色产业生态路、山地特色现代农业路,实现“四个价值最大化”。坚持盘活存量,巩固提升已实施“3155工程”既有成果,抓好补植补种,强化后续管护。完成“3155工程”补植补种86万亩、后续管护216万亩,实现投产达产面积100万亩以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动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杜绝盲目跟风。发展林下经济60万亩以上。近期,国家和省出台了支持养殖业发展的相关补助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养牛、养羊、养家禽等特色养殖业,提高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让贫困户增收“立竿见影、吹糠见米”。要大力发展小黄姜产业。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大力推进猕猴桃、刺梨等主导特色产业保险全覆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抢抓中央持续加大“三农”工作支持的政策机遇,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资金、政策支持。二要突出抓好农业标准化建设。要树立标准化意识,充分认识标准化建设对于发挥特色农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键作用,强化标准化建设措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要建好标准化园区,推进农业园区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建设,建立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完成3个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本建成水城米箩、六枝郎岱等11个引领型示范园区,新增1个以上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要扶强扶壮标准化企业,健全农业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个以上。要扶持现有“三变”改革市场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与群众共同发展、共同受益。要打造标准化产品,用足用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这“两张大牌”,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立得住、推得开、叫得响的拳头产品。确保申报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个、省级2个,申报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产品9个、认证有机产品2个以上,力争实现“3155工程”无公害产地认证全覆盖,新增“三品一标”认证面积30万亩以上;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个以上,推进水城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达标。要发展标准化加工业,紧盯东盟等区域市场,精准对接国际安全食品标准检测和认证相关标准,高起点做好弥你红等优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真正符合国际标准、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三要突出抓好农业经营方式创新。要牢固树立市场化经营理念,更加注重抢占市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以上、家庭农场50个以上、新型职业农民2260人以上。要实施特色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快建设一批产加销一体化基地,新建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扶持一批农产品骨干流通企业,推动交通流通联动、线上线下结合,让更多“黔货出山·凉都珍好”走出山门。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快盘县、水城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实现乡镇电商综合服务站点全覆盖,国家级、省级示范县行政村电商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80%、70%。

第四,要深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级统筹、县区为主,树立“一盘棋”思想和绝对保护、相对开发理念,继续推动山地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全面开启六盘水旅游经济新时代。要强化规划引领,用好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市县两级都要根据普查成果编制全域旅游规划;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北盘江旅游区规划编制并启动实施部分景区景点建设。要突出县区联动、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对跨县区的优质旅游资源,要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坚决防止资源碎片化。要推动大旅游与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融合发展,创新丰富消夏避暑、健康养生、温泉疗养、高山滑雪等旅游新业态,不断丰富“中国凉都”品牌内涵。要加快推动重点旅游景区提质升级,实施10个景区景点深度改造工程,提高景区的内涵和品质,力争新增2个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增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为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好基础。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六枝至黄果树等5条旅游公路,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0座以上。要加强与周边知名景区的联动发展,建立旅游联盟,健全联动机制,着力打造一批跨区域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要继续开展重点城市旅游文化宣传推介,办好2017世界雪日国际儿童滑雪节暨亚太地质旅游贵州系列活动和全市第四届旅发大会,加快发展智慧旅游,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40%、50%。

第五,要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十百千”工程,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产业集群,不断提升服务业集聚化、规模化水平。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抢抓入选全国区域级节点流通城市机遇,用好六盘水海关平台,力争设立六盘水保税物流中心(B型),推进进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加快市粮油储备中心、县级粮食仓储设施等项目建设,年内培育大型物流企业2户以上。要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产业,用足用活凉都大剧院、凉都体育中心等文化体育设施,承办好一批国际国内知名赛事,举办好一批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推进全民健康。要把举办赛事的数量和质量纳入市生态旅游委、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市旅游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年度目标考核,做好了给予更大支持,完不成任务要进行问责。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精心策划开展一批展销展会,打造区域会展中心。同时,要统筹发展家政服务、健康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各类生活性服务业。

(二)坚定不移推进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

第一,要更加有力有效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要突出精准导向,在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上下功夫,确保六枝特区、力争盘县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减贫摘帽”,完成3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184个贫困村出列。一要聚焦“216”开放式扶贫试验区建设。要整合资源、集中火力、务求必胜,分门别类制定年度脱贫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坚决打好这场超常规战役。要精准对接“三变”扶贫产业基金,精准实施一批脱贫攻坚项目。二要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要按照“多搬、快搬、搬好”的要求,做好1.08万户、4.07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建设安置点25个。坚持以岗定搬、以产定搬,重点向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服务区集中,向交通干线靠拢。要把握好时间节点、建设进度、工程质量,确保今年第二批安置点在明年3月底前全部搬迁入住,明年项目实现当年搬迁入住。要学习借鉴惠水县“五个三”做法,加强后续扶持和保障,确保贫困户一步搬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三要聚焦产业精准脱贫。志刚省长强调:“产业不在多,关键在管用。”各县区要认真研究总结,确保实现更大突破。要在开拓市场上下功夫,对接市场需求,搞好农批农超、网上网下对接,建立城镇、机关、学校、企业与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联结机制,稳定销售渠道,提高扶贫产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要在选准产业上下功夫,瞄准市场、突出优势,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大力发展短平快和卖得掉、卖得快、卖得好的特色农业。要在创新组织模式上下功夫,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和“三变+”模式,进一步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明确贫困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让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在强化配套服务上下功夫,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精准培训,加强科技创新,真正把技术、金融、管理、营销的各种配套服务送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要在用好资金上下功夫,积极争取省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支持,落实好“33112”比例投向要求,把账算好,把规划做好,把项目谋划好,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要用足用好凉都“三变”产业扶贫基金,精准储备、包装一批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提高成功率,确保春节前获批资金100亿元。四要聚焦教育医疗扶贫。继续压缩6%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高中、大学学杂费。进一步筑牢“三重医疗保障网”,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提高贫困群众保险比例。大力实施扶贫专项培训工程,开展医疗帮扶、职业教育脱贫富民计划。五要聚焦构建大扶贫格局。要精心策划、精心对接好大连对口帮扶工作,按照目标化、项目化、具体化要求,确保取得更大成效。争取中国科学院对我老秘网市进行整体帮扶,引进落地一批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确保帮扶实效。继续实施“千企帮村”活动,建立完善参与扶贫开发的激励机制,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第二,要更加有力有效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主动融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一要做大做强大数据核心业态。抓紧编制实施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引进一批大数据知名企业,培育壮大一批本土企业,重点支持百纳威、垦鑫达等企业发展壮大,推进与华为、华三通信、江苏集群等行业领军企业洽谈合作。大力实施大数据人才引进培养“十百千”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技术人才100人和培养本土人才1000人。二要以大数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专项行动计划,推动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提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加快“三变”大数据信息平台、“三农”信息服务站、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等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企业运用“大数据+”,推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销售模式创新。三要深入实施政府数据“聚通用”会战。加快安全云、环保云、医疗健康云、凉都警务云等特色云工程建设,确保明年上半年全部投入运行。抓紧开展政府数据资源目录梳理工作,明年3月底前开放绿色数据,真正实现数据共享。

(三)坚定不移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围绕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目标,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二元结构、农村二元结构,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确保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一要编制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坚持“八规合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两个“三地同城化”发展,打造以钟山区、双水片区、红桥新区为中心,以六枝特区、盘县为重要城市组团的区域中心城市。编制完成红桥、双水、董地联动发展规划和350个村庄规划,实现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全覆盖。严格规划执法,严查严控“两违”建筑。二要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步伐,按照“政府让利、企业微利、群众得利”的原则,点对点解决突出问题,实打实推进项目建设,特别是市中心城区项目要下更大决心、实现更大突破。建设地下城市综合管廊18.3公里,完成试点项目建设任务。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全力攻坚“四创”,确保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高度重视群众征地拆迁安置,创造一切条件解决回迁安置房建设历史遗留问题,让群众尽快搬进新居。三要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整市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打好文化挖掘、生态环境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等“组合拳”,推动小城镇建设内涵式发展、特色化提升。加快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启动5个以上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8+X”项目32个,完成投资50亿元。坚持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联动覆盖率累计达到65%。四要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六个小康行动计划,打造20个美丽乡村升级版示范点和20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入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启动150个村垃圾治理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坚定不移抓好有效投资和消费升级。

第一,要下更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一要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力争实施更多国家和省试验示范项目。对列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的79个重大事项和项目,要抓紧对接、推动落地,力争早日启动实施。二要做实项目基础。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全市项目库总投资要达到2万亿元以上。进一步优化服务审批流程,扎实做好立项、规划、用地等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开工。三要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季度集中开工和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机制,全年集中新开工项目1200个以上,总投资2400亿以上,完成投资820亿以上。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办,对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实行清单管理,确保按时序推进。四要强化要素保障。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闲置土地和批而未用土地清理,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利用,推动项目集约节约高效用地。统筹做好水、电、用工等保障,服务项目建设。五要严格规范项目招投标。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规定,市、县(区)政府投资项目必须进场交易,一律参与招投标,禁止任何形式的场外交易。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上心上手、用心用情、尽职尽责地一抓到底,不要简单化。对明年实施的项目,要抓紧完善环评、用地等手续,既把事办好,也要把干部保护好。

抓项目建设,要坚持分类推进。一要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592个以上,总投资5700亿元以上,完成投资1065亿元;实施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等领域重大项目80个;完成工业投资425亿元以上,产业投资占比保持在35%。二要抓好基础设施项目。确保完成交通投资140亿元以上、力争150亿元以上,水利投资40亿元、电力投资6亿元。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攻坚决战、农村公路三年会战,加快安六城际铁路和盘兴城际铁路建设,积极推动六盘水经威宁至昭通城际高铁和纳雍至水城铁路开工建设,完成水盘城际铁路可研编制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加快六威、六赫高速建设,开工建设普盘高速、鱼塘至发射高速,力争开工纳兴高速境内段,完成六盘水至织金高速、六枝至关岭高速、兴仁经盘县南部至云南富村高速可研编制并力争开工建设;启动国省道改造101公里、通乡二级公路177公里;改扩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开工建设月照机场西南端盲降系统和8个停机位,实现旅客吞吐量30万人次。加强骨干水源建设,推进彭家桥、英武2个大型水库前期工作,开工建设1座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加快懒龙河、朱昌河等水库建设;实施1万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新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座,新增输电线路1300公里。三要抓好民生保障项目。大力实施“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67亿元以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000户,完成教育投资43.5亿元,医疗卫生投资24.5亿元。

第二,要下更大力推动消费升级。大力实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系列行动计划,落实好批零住餐促消费鼓励政策,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大力培育消费热点,有效扩大住房、旅游、养老健康、居民用电等消费,加快发展汽车信贷业务,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激发商贸流通企业活力,以“百千市场”工程为抓手,引进大型企业、品牌超市,支持现有商贸流通企业向乡村延伸。新增入库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20户。搭建展销促销平台,办好第四届“生态凉都·高山珍品”高原山地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和第二届“凉都弥你红采摘”活动,依法依规支持企业开展各类促销活动。

(五)坚定不移抓好财税金融风险防控。一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加快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加大“引金入市”力度,推动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我老秘网市设立分支机构,推进六枝、盘县、水城信用联社增资扩股和改制工作,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调整优化贷款结构,最大限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降低贷款利率,尤其降低金融扶贫再贷款利率。经人行六盘水市中心支行和六盘水银监分局测算,今年全市各类扶贫贷款约为86亿元,综合利率高于6%,基本上与融资平台公司融资利率持平。今年要依法依规降到5%以内,同时对落实情况适时跟踪,按月按季算账、汇总、上报。严禁“以贷转存”“存贷挂钩”等变相提高企业贷款利率,力争贷款利率降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下。继续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对2016年银企对接签约项目要认真组织“回头看”,及时跟踪落实。同时,要继续分类别、分行业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要用好金融扶贫政策,创新“三变+金融+扶贫”模式,深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支持岩博酒业等一批“三变”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二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创新投融资机制,大力推广PPP模式,加大旅游、医疗、养老、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领域的项目策划,充实和完善市级PPP项目总库,实行动态管理,总投资达3200亿元以上。要充分发挥PPP模式在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扩大内需、保障民生等方面的作用,认真研究,全领域、全方位推进。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抓实营改增后续服务和管理,提高税收收入质量,非税收入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高度重视政府性债务风险问题,各县区要按照敏尔书记提出的“心中有数、化解有策、兜底有方、应对有效”要求,进一步完善借用管还一体化机制,让政府性债务更加规范,确保全市综合债务率控制在100%以内。要提前做好2017年政府性债务偿还工作,算清每一笔账,抓好高成本存量债务的置换和消化,加强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管理,切实防范财政风险。着力盘活清理沉淀资金,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脱贫攻坚等重点民生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让到位的资金躺在账上“睡大觉”。

(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保持改革定力,激发创新活力,通过改革开放创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发展。一要深化改革构建发展新优势。深化拓展“三变”改革,加快整市推进步伐,实施好省级“三变”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进合同书、股权证、分红单“三到户”,出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施办法,建立风险基金和农业发展基金,实现县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全覆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积极争取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和“证照分离”试点,大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混合所有制和员工持股等改革,加快“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要统筹推进资源配置、养老保险、财税金融、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改革。二要扩大开放开创发展新局面。主动融入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借力大平台,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发挥“双向桥头堡”区位优势,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扩大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深化与黔中经济圈和周边市州的区域合作,加强基础设施、旅游、产业等方面有效联动。积极参与酒博会、茶博会、数博会等重大活动,发挥六盘水海关、妥乐论坛等重大开放平台作用,力争将六枝经济开发区、红果经济开发区纳入“1+7”开放创新平台后备平台建设。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21%和20%以上。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通过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专项招商,引进500强企业4家,完成省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400亿元以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猕猴桃、刺梨、非常规天然气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利用等科研平台建设,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提高3个百分点。培育创业孵化基地5个、创业实习基地10个,新增农民工创业园3个、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品牌基地10个。

(七)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主动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坚决守住生态底线。一要以铁的担当治污。明年国家将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省将实施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扎实抓好污染源治理。突出抓好煤矿、电厂、钢铁、水泥等企业污染防治,加强城镇建筑工地粉尘、汽车尾气治理,确保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AQI达标率达95%以上。驻市国有大企业要率先垂范,推进煤炭绿色开采,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确保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重点污染源减量排放。要用好“两把利剑”,加强“两个问责”,主动担责尽责、从严追责问责,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违法犯罪行为。二要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发展“四型十五种”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推动传统产业清洁生产、绿色改造。三要因势利导建造绿色家园。加快推进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积极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为生态“留白”、给自然“种绿”。启动实施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0+N”行动计划,开工建设10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7.5%以上,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四要扎实筑牢绿色屏障。大力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大工程,加快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完成营造林100万亩以上,治理石漠化4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70平方公里,确保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八)坚定不移加强民生保障和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要抓好教育提质提效。以“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创建为抓手,巩固拓展教育“9+3”计划,全面实现“普十五”教育目标;盘县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国家验收,六枝特区、水城县、钟山区通过省级验收。全面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启动新一轮高中教育突破工程,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2所以上,完成高中教育城、市民职校搬迁。支持六盘水师院申报更名为“贵州科技学院”,加快向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变;加快六盘水职院二期项目建设。二要抓好卫生健康事业。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十百千”工程,全面建成凉都医院并实现开诊,加快推进市中医院、市儿童医院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三年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促进医疗卫生优质资源下沉,实现所有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和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扎实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三要抓好社会保障。认真落实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9.46万人。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大力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社会关爱服务行动。要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基础数据核实工作,把真正需要帮助、救助的群众底数弄清搞准。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完成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完成市福利中心迁建工程。四要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深入开展两年安全生产强基固本攻坚,健全“2221”等安全生产体系,着力抓好煤矿、道路交通运输、烟花爆竹、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市、县、乡“三级联创”。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一季度“开门红”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要求,抓早、抓实、抓出成效,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要按照“上六下四”的要求,盯死看牢关键指标,确保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入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全年任务的30%,其中1月份完成10%。要抢抓冬季种植黄金时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3155工程”补植补种任务,完成明年种植计划任务50%以上;科学编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点对点抓好落实;完成猕猴桃、刺梨等主导特色农业保险全覆盖任务。要加强运行调度,全力保障电煤供应,确保到2017年1月26日前,全市火力发电厂存煤达到150万吨以上。

同志们,2017年全市经济工作目标已定、方向已明。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积极进取、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关注

489粉丝

41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