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XX书记的安排,对我老秘网市“三变”改革进行全员培训,并通过六盘水电视台进行全程直播。昨天上午,全市“三变”改革动员培训会召开,周荣市长作了重要讲话,为大家上了“三变”改革的第一课,从如何提高改革认识、如何统筹推进、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对“三变”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培训,非常生动、非常务实。根据安排,利用今天下午的时间,由我来作这次专题培训,跟大家一起交流“三变”改革的一些想法和认识,与大家一起共勉,共同推进“三变”改革向纵深发展。今天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部分讲为什么要“三变”的问题,第二个部分讲“三变”的基本问题,第三个部分讲“三变”怎么操作的问题,第四个部分讲“三变”要注意什么的问题。其中第二个部分主要包括变什么、谁来变、靠什么变的三个基本问题。 一、关于为什么要“三变”的问题 关于为什么要变的问题,从去年开始,大家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之前也提过很多,有些人认为是我们穷,有些人认为是改革潮流,也有人认为是改革倒逼,这些说法都没有错。关于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强调:“我们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在贵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听取了再勇书记对我老秘网市“三变”改革的做法,5月9日,汪洋副总理批示:请锡文、长赋、静林、永富同志认真研酌。“三变”似有值得更深层次上考虑其价值的意义,请先分别作考虑,择机再议。5月13日,陈敏尔书记、省长批示:远坤同志,省有关部门要到六盘水市去总结经验、完善思路,提出复制推广的建议方案。贯彻好汪洋副总理和克志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批示:六盘水“三变”思路,理念新、机制新、效果好,希望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按照克志书记、敏尔省长的指示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走出一条符合贵州省情,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路子来,努力创造在全省有推广价值的经验。8月25日,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座谈会在我老秘网市召开,再勇书记在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对我老秘网市“三变”改革总结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原因。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交流。 (一)主要源于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怎么解决农村改革“探索先行、发展滞后”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从农村破题,大包干是改革开放的先声。当时中央文件提出要建立统分结合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践的结果是,“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但“统”怎么适应市场经济、规模经济,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个概念如何理解呢?大家都知道,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实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符合当时实际的,有利于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分”得充分、“统”得不够的矛盾,统得不够主要有八个方面:①资源统得不够,这个特点我们六盘水比较突出,三十多年来,农村土地经营分得比较彻底;②资金统得不够,比如我们的涉农资金,都是各自部门自己管理自己的,分散到不同的地方,集聚作用不明显;③技术统得不够,这个最主要的是技术主要集中到城市里面;④经营统得不够,目前主要是独自为战的分散经营模式,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⑤品牌统得不够,为什么我们的农业品牌不少,却响亮的不多,难以享受到金融、流通、科技等社会化服务;⑥劳动力统得不够,虽然我们的劳动力不少,大部分外出打工,农村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和“3861”部队(38:妇女;61:儿童),导致农村农民分散;⑦主体统得不够,千家万户的农业经营方式难以在市场化进程中参与激烈竞争和利益分享。⑧基础设施统得不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是一村一组、一家一户自己修建,财政资金支持都是以村和组为单位组织实施。说到底就是难以适应现代的市场经济,大部分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被边缘化,农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面对这些摆在面前的问题,我们要在进一步发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优越性的前提下,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发展,顺势选择“三变”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对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需要的体制机制,解决好分散的农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合算的问题。 (二)主要源于西部贫困山区,用什么路径精准扶贫、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目标的问题。 大家先看一组数据,我老秘网市既是贫困山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区,辖4个县(特区、区)都是扶贫开发重点县,其中有3个国家级的、1个是省级的,有贫困人口50.99万人,将近占全市人口的13%,贫困发生率19.55%,且大多分散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生产生活空间狭窄,脱贫致富难度大。(8月23日,我到六枝特区堕脚乡随即调研,遇到3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在水城打工,常年不回家,母亲是山西人,回去再也没有回来过。另一个孩子父亲在广东打工,从市保险行业,母亲是河南人,回去后也再没有回来,让这几个儿童成为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连刷牙都不会,我一问周围的邻居,说是嫌弃我们山高坡陡,这里穷),(另外一个例子,也是8月29日,我去水城县保华乡大河调研,到一户人家,一个妇女外出打工13年,今年带了8个小孩回来,小孩没有户口,学校不给报名读书,家庭条件艰苦,家徒四壁,靠亲戚朋友接济过日子)。在这种山高坡陡、居住分散、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怎么样把六盘水的山变成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就是要“靠山吃山”,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二是怎么样让那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的贫困群众改变发展空间?就是要转变空间,异地置业;三是怎么样把分散的各种资源要素整合起来?就是要形成农民脱贫致富的发展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大胆创新,找到了一条以“三变”为核心,推动精准扶贫的路子。(6月3日至5日,农业部黄延信副司长到我老秘网市调研时说,我老秘网市探索出了一条让先富带动农民参与发展的做法,既解决了资金使用效率,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时间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 (三)主要源于在喀斯特山地条件下,怎么发挥山地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的问题。 我们六盘水有耕地46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31%,其中山地452万亩,占耕地是97%,25度坡耕地116万亩,占耕地的47%。很多人对六盘水的评价是山高坡陡,“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这是事实,也是我们的劣势,但转一个弯来想一想,其实它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地无三尺平”,我们山高坡陡、土地破碎,但自然赋予了我们立体的气候、多样的物种。“天无三日晴”,虽然我们光照时间少、阴雨天气多,但我们夏季平均气温19.7℃,全年凉爽舒适级气候达223天以上,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高达13090个/立方厘米,是“天然大空调”和“天然大氧吧”。“人无三分银”讲的是我们发展缓慢、贫穷落后,但我们穿戴的是银饰,我们这里少数民族集聚,有传统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我们按照现在的思路去发展,我们身上的三两银将变成铂金。(在9月10日的农展会上,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在发言中指出,我老秘网市的农产品具有口感好、质量优、唯一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的很多农产品是其他地方没有的,即使有,口感也没有我们的好。在展厅的时候,很多外来的朋友,对盘县的软仔石榴非常感兴趣,贺铿副局长在盘县展厅尝了一下,手里一直拿着一半石榴,工作人员以为是他没有丢的地方,就帮他,他笑着说,“不用,我还要吃”。)这就说明,我们的农业是有前途的。那么,应怎么样变山地劣势为山地优势,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瓶颈呢?这就需要通过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径把资源要素整合起来,突出山地特色,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形成产业规模,走一条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道路,所以提出了“三变”改革。 (四)主要源于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怎么解决“平均数”与“大多数”矛盾突出的问题。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我老秘网市从平均数看,2014年人均GDP达到36228元,排全省第二;但从大多数看,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二元结构、农村二元结构突出,2014年城乡收入比达3.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6791元,而且收入结构不合理,工资性收入占56.6%,家庭经营性收入占27%,转移性收入占14.77%,财产性收入仅占1.63%。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考虑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既要鼓励先富,又要带动后富,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防止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在上周五的中心组专题研讨会上,我作了发言,主要是解决贫困人口如何参与“三变”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找到一条让贫困户尽快摆脱贫困、缩小差距、同步小康路径。) 二、关于“三变”的基本问题 (一)变什么的问题 1.资源变股权。农村的可变资源主要有土地、森林、草地、荒山、滩涂、水域等自然资源性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物)、基础设施等可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权。对农村来说,最主要、最集中、最直接的“变法”就是以土地经营权入股。(2014年以来,全市共有16.52万亩集体土地、8.21万亩“四荒地”、32.18万平方米水面、3450平方米房屋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通过股权收益,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2477万元,消除“空壳村”157个,“空壳村”占比从2013年的53.8%下降到18.6%,预计今年全市912个行政村将全部实现有村集体经济积累目标。)一方面,是集体资源变股权,在农村集体资源进行清理核实、确定权属关系的基础上,经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同意,将集体投资兴建或购置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等资产评估入股,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草地、荒山、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经营权折价入股,使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股权,按比例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是个人资源变股权,这些土地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权益不受损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盘活土地资源。另一方面还有农民自有的房屋、林权、水权等也可以变为股权,在“资源变股权”上,从目前来看,变得最多的就是土地经营权、水权和林权。利用水权入股的例子很多,比如钟山区大河镇周家湾村通过建立水协会的方式,全村按照每吨水2.5元的标准,用收益的80%给村集体,协会占20%,再比如,盘县普古乡舍烹村将银湖水面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水上乐园项目,每年按水面开发10%的纯收益提交村集体,目前,舍烹村可分到的收益资金达2万余元。这就是资源变股权的典型例子。) 2.资金变股金。(再勇书记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座谈会上交流发言时指出,多年来,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资金基本上都是一次性投入、一次性使用,投入分散、效益不高。周荣市长在昨天的讲课中也提到,很多涉农资金采取的是条块分割管理,直接分配与管理支农投资的部门涉及十多个,且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资金执行和使用要求不尽相同,难以形成合力。)关于可以变为股金的资金有四个方面。 一是财政资金。我们在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就提出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资金除外),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资金,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享有股权权利,这有利于变“输血”为“造血”,变简单的资金支持为资产支持。根据财政局的梳理情况,可以变为股金的有五大类:①生产发展类资金共有13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资金、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农业科技支出、畜牧发展扶持资金、农业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经费、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支出、马铃薯原种扩繁资金、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资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比如市移民局将在六枝扁朝村开展先行先试,对该移民村的房屋进行集中改造,建有五层楼房的君悦宾馆,10家乡村旅馆,今年“五一”小长假,已经有5家旅馆试营业,平均每家收入超过1万元,其中有家旅馆告诉我们,从来没有想过“钱”来得这么快。)②农村设施建设类资金有6大类,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农村水利设施工程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种养殖基地建设资金、农业园区建设资金等。③生态修复和治理类资金有8类,主要包括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补助资金、林业补贴试点资金、森林抚育资金、水土保持资金、财政渔业发展资金、森林植被恢复费安排的支出、财政森林造林补贴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等。④财政扶贫发展类资金。⑤支持村集体发展类资金。(据统计,2014年以来,全市通过财政直接投入“三变”的有2.74亿元,撬动村级集体资金7081万元、农民分散资金1.17亿元、各类经营主体资金12.31亿元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放大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比如,六枝特区将财政扶贫资金3000万元,投入到郎岱扶贫产业园,公司自筹12537万元, 17000余名农户实现扶贫资金入股,其中贫困户769户贫困户、2618人,项目帮扶实现2014年度减少贫困人口800多人。)这些,今天上午市财政局刘睿局长讲得很详细,我就不再重复。 二是集体资金。通过将村集体积累的资金投入到企业、合作社,发展猕猴桃、刺梨、蓝莓等特色农业。(2014年以来,全市共有村级集体资金7081万元投入到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三变”,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将22亩集体土地以每亩3万元的标准作价入股,与36户农民共同出资2380万元创办了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重点养殖绿壳蛋鸡、野猪、芙蓉香鸡等特殊品种,村集体出资占2.8%,农户出资占97.2%。目前,该村集体资产总额已达5250万元,其中集体林场市值已达1500多万元,2014年集体分得红利380万元。) 三是个人资金。一家一户的分散资金参与到“三变”改革中来。(2014年,全市有农民分散资金1.17亿元投入到“三变”改革。还是盘县淤泥乡岩博村,由村民多方筹资22万元,赎回原属于村集体的1480多亩林场,并以此为抵押申请贷款,先后筹资成立矸石砖厂、小锅酒厂、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火腿加工厂、休闲山庄等5家集体企业,村集体按股参与收益分红。) 四是社会资金,我们利用财政资金这个杠杆,撬动国有和私营企业、社会民间资本注入到“三变”改革中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激发市场经济。(2014年各类经营主体资金12.31亿元参与“三变”。盘县娘娘山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拿出注册资本的70%,按每股20万元的标准,鼓励农户拿出现金入股入社,对现金不足的社员,通过无息借款的方式最高可由公司借10万元给农民入股。) 3.农民变股民。再勇书记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座谈会上交流发言时提出三种方式,让农民变为股民。第一种方式是政府主导农民入股实现增收,特别是对居住在深山区、石漠化地区、不具备脱贫条件的“两无”人员,探索把扶贫资金作为他们持有的股金,异地入股、占有股份、获得收益、实现脱贫。第二种是政府推动农民入股实现增收,鼓励和推动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方式入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集体+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让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第三种是政府支持农民回乡入股实现增收。鼓励农民在“三变”改革中创业就业,支持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乡土能人等回乡创业就业,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2014年以来,通过这几种方式,全市共有47213户约17.82万人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水城县米箩镇俄戛村、倮么村农户以承包地入股企业建产业基地,共种植7500亩,其中贵州润永恒公司建成猕猴桃基地3000亩,市农投公司种植3000亩(已进入盛产期),华麟公司种植1500亩,农户均变成了股民。为了保证农民利益,他们实行“四个五年计划”,也就是第一个五年企业每年对农户给予每亩600元保底分红;第二个五年企业每年对农户给予每亩1300元分红,第三个五年企业每年对农户给予每亩2000元分红,第四个五年后企业每年对农户给予每亩2500元分红。目前,园区俄戛村、倮么村共入股土地近10000亩,有1944户7317农民变成了股民。) (二)关于谁来变的问题。 在“三变”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群众是主角。具体来说,就是政府要搭台,企业要唱戏,农民要参与,将政府、企业、群众三方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形成推进“三变”改革的强大合力。 1.政府来变。(8月25日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座谈会上,国务院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这样评价我们的“三变”改革,他说,六盘水成功的逻辑背景是地方政府规划了主导产业,通过“三变”把分散的资金和资产聚合起来,实现最大价值。)我们“三变”之所以成功,政府在推动“三变”改革中承担着主导的作用。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上下联动、左右联通、内外联接,凝聚各方力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三变”。 农业部门:主要做好五件事情,一是要抓土地确权。加快推进以全市39个乡(镇、街道、社区)为试点的农村产权确权登记,为“三变”改革夯实基础。二是抓实“3155”工程平台。三要抓主体培育。引导本土以煤矿企业为代表的非公经济主体转产投资农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与参与“三变”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盘县响水镇鼓励村集体利用闲置活动室等场所入股三来企业,格勒村利用闲置集体房产200余平方米入股雨涵服装厂,占股16%。新民村将闲置小学校舍800余平方米提供给兴民、霖润两个电子厂作为厂房开展合作,双方已达成合作框架协议,将在企业产生效益后洽谈占股比例。)四要抓技术指导。派技术人员加强农业特色“3155工程”的指导,设立特色产业科研所,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为特色产业品种的引进、选育、研发、示范、推广等方面提供保障。五要抓涉农奖补。积极整合部分涉农补贴,集中投向农业产业经营主体,提升涉农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门:主要做好四件事,一是增加投入。以县为主,统筹财政投入农村的可变资金,以股金形式投入“三变”项目。二是撬动融资。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吸引集体资金、农民自筹资金、社会资金、金融资金参与“三变”改革。三是提供担保。从2016年起,市、县两级要财政每年要分别预算安排5000万元“三变”改革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三变”融资信用担保、风险防控等。四是加强监管。严格执行规范资金的使用、报账、公示等制度,完善项目实施及资金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三变”资金落到实处、使用安全。 扶贫部门: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精准识别对象。对全市68个贫困乡镇,615个贫困村,50.99万人进行精准识别,形成“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平台”的管理体系,摸清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因人因地引导贫困户参与“三变”。二是用活扶贫资金。全面清理统计可变资金,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将可变资金注入“三变”改革产业项目,向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发挥政策扶持资金的最大效益。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按照实用、实效原则,积极牵头开展好贫困户“一户一技”的精准培训,强化 “三变”相关知识的培训。 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能,注重农旅一体化发展,做好“十三五”专项规划,不断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耕地林地绿地保护、水资源管理、生态补偿、环境保护等制度,提高“三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2.农民来变。推进“三变”改革,农民是主角,是参与者,是受益者,农民不参与 “三变”,我们的“三变”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三变”改革。 一是说农民听得懂的。大家在做思想动员工作时,要知道农民喜欢听什么?说他们听得懂的话。(比如,你跟他说“三变”,他肯定不懂什么是“三变”,你要告诉他,“三变”就是把他们的土地交给企业来种,然后按照土地的多少分钱;就是把空置的房子交给公司来装修漂亮,开成旅馆,然后分钱;就是把手中的钱借给企业,到时候挣得的钱分给他。这样他才听得懂。如果你告诉他,“三变”就是“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他一定会说你是博士,与你拉开了差距,不听你讲了。) 二是做农民愿意做的。大家可能会说,农民最愿意做的就是做能挣钱的事,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落实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把“三变”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如果我们落实政策走样,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农民就会不满意,“三变”改革就打了折扣,就会影响农民积极性地发挥,他就不相信你。(我去盘县南部乡镇调研时,到了保田镇的阿芳村的蔬菜大棚基地,与正在干活的群众聊天,我问他们愿不愿意拿出自己的土地入股给公司种蔬菜,他们都说愿意,就是不知道入股了能不能分到钱,这我们也能理解,万一公司倒闭了、产业失败了,他们就什么都没有了,他们跟我说,更愿意用来流转。我觉得这就是“三变”改革的一种过渡。)因此,在“三变”改革的过程中,不管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整合、产业培育等方面都必须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不能一刀切,坚持着力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切入点,多办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实事,让农民群众在切实受益中得到实惠,自觉投身“三变”改革中来。 三是给农民真正要的。有些同志可能会问,农民就想要的是钱,是的。那我们是不是就是要给钱呢?当然不是。①是帮他找挣钱的路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大部分的农民他更需要挣钱的办法,“三变”改革就是挣钱的最好路径。②是帮他就业创业。我们动员群众将土地入股到企业后,农民他一定不会闲下来,但又没事做怎么办呢?那就要想办法让他们就近就业创业,增加收入。(猴场乡补那村将土地入股长丰实业有限公司,没有土地,公司将农户吸纳为公司员工,从事管理、务工等劳动,由公司现金支付工资,男工每人每天100元,女工每人每天60元。)③是参与乡村管理。利用手中的资金美化周围的环境,参与管理村寨,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这样,他们才愿意将可变的资源、资金、技术等作为资本入股到相关经营主体成为股民。 3.企业来变。农民有了资源、有了产权、有了资金,但怎么变成“股民”呢?这就需要一个平台,从现在来看,我们的平台主要是园区、企业、合作社。(比如,盘县普古银湖专业合作通过项目建设带动扶贫户2327户7725人,解决贫困人员就业650人次,实现人均年收入达11260元,人均增收今年达到3500元、2015年预计达5000元以上。)昨天上午,周荣市长在讲话中指出,我老秘网市参与“三变”的市场主体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规模小,经营项目单一,总体不强。如何培育、壮大这些产业平台,要按照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大力培育“三变”改革经营主体。 一是壮大一批。主要有三种方式,①辐射壮大,通过企业、合作社等平台,带动周边乡镇、村小型企业的发展(比如水城县的米箩园区,辐射周边的市场主体,形成产业链条)。②联合壮大,将具有耦合度的企业、周围的同质企业、能形成产业链条的企业抱团发展,组成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③借船壮大,引进一批上市公司,说白了,就是让上市公司兼并控股,通过滚雪球的形式壮大产业平台。企业平台壮大了,还要大力推广品牌化建设,全力打造“中国凉都·山地农产品”系列,包装好凉都圣果、凉都红豆杉、凉都春芽、凉都核桃、凉都刺梨、凉都红花油茶、凉都红樱桃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到2018年,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1-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60家,有10个上市公司上新三板。各县(特区、区)分别培育产值上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以上、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10亿元。 二是引进一批。①引500强企业。围绕农村资源资产,择优包装一批“三变”发展项目,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三变”改革;②引国有企业。加强与国有大企业的对接,引导他们参与到“三变”改革中来。③引民营企业。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营企业转型转产投入农业领域,让工商资本在农业领域迸发新活力,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进程。 三是新建一批。在企业较少的乡镇、村,以“三变”为纽带,以“5个100工程”、“3155工程”为抓手,鼓励村集体进一步盘活农村“三资”,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新建一批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开办生产型、加工型、商贸型、物流型、乡村旅游型等村办企业。到2018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200家,重点打造15个以上中级平台,3个加工、冷链、物流、研发、旅游、电子商务等基础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的综合性发展平台。 壮大一批也好、引进一批也好、新建一批也好,关键是要选好人,人才是关键因素。第一个就是企业的商人,就是从我们的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找一批人过来、回来。第二个就是返乡的黔人,从返乡的人中物色。第三个就是致富的能人,就是我们本地已经有这方面的人。第四个就是新型的潮人,这部分人是玩电商的、玩数据的、玩销售的、玩公关设计的、玩包装的,这部分人我们最缺的就是这部分人,我们的营销、我们的品牌怎么打开市场,就靠这些人。有了这四种人,我们的新型市场主体才能够发育成熟。 (三)靠什么来变的问题。 1. 确权是前提。为什么要说确权是前提呢?大家想一想,我们的“三变”改革,核心就是股份制合作,就算大家都有资源、有资产、有资金,但是我们以什么方式参股呢?(就像你有一套房产,但没有房产证,也是很难办理入股或者贷款的),所以说确权是前提。那么,怎样确权呢?要以“还权赋能”为核心,按照《 六盘水市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专题实施方案 》的要求和时限,以村民组为单位,加速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小型水利工程、农村集体林权、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产权等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数据准、底数清、情况明。 关于确权工作,我认为要把好四个关口。一是把好指界关。特别是承包地,要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承包地现场指认、社会公认、本人确认“三个认”。二是把好测绘关。通过GPS影像,对耕地的地块、四至边界、面积和空间位置进行精准测绘,提高测量精准度。三是把好公示关。在张榜公示的基础上,由村民组长召集每家每户进行面对面公示确认,确保农户的基本情况、地块四至边界、地块面积等方面信息不错、不漏、不重。四是把好建档关。分类整理确权登记资料,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档案,实行永久保管。 2. 产业是平台。农民手中有了“产权证”,怎么样把自己手中的资源资金变成股权?那就需要平台,需要通过市场主体来实现。产业平台要满足“三变”的要求,就要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打造单一性处级发展平台、规模化中级发展平台、综合性高级发展平台,重点把握好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要由分散化向规模化进军。大家都知道,我老秘网市的企业平台都是分散经营,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要有规模化,规模才能出效益。第二个要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进军。单一性就是我们的农业园区仅仅只是种植,没有研发、加工、冷链、物流、仓储、品牌、电商,没有一体化的园区,我们六盘水没有一个大型的农业综合体,即使我的天刺梨、猕猴桃那么好,也只是集中在红果开发区、米箩园区,这个我觉得农业园区一定要是多种功能的。第三个就是要由内销型向进出口型进军。(我到盘县南部乡镇调研时,在普田乡欣喜的看到狗场坝村的食用菌——松茸,在保田镇欣喜看到生姜卖到了韩国,我到水城县调研时,也了解到,水城茶叶公司的茶叶还通过浙江一家公司出口到德国,这就是要向进出口进军,这是我们新型农业应该有的志气和志向。)第四个就是要由农商向电商进军。昨天(14日)汪洋副总理在北京市调研“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时指出,要把“互联网+”现代农业成功的“盆景”变成“风景”。8月20日,陈敏尔书记在全省电子商务大会上指出,要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为全省电子商务发展的重中之重,确保农产品卖得掉、卖得快、卖得好,让资源变成产品、产品变成“网货”,切实打通“黔货出山”和“网货下乡”的双相通道(比如,我们的水城农民画在网上卖,卖得非常不错)。2016年至2018年每年打造40个以上的单一性发展平台、5个以上规模化中级发展平台打造1个以上高级发展平台,实现农业产业发展“接二连三”。(关于这个问题,我给市商务粮食局提了要求,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请市商务粮食局抓紧。) 3.金融是支撑。在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和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产权融资、产权交易、股权交易等“三变”改革配套政策体系。一是建立融资平台。市、县各金融机构对“三变”实施的承接经营主体应优先提供信贷金融支持,简化审批手续,降低贷款门槛,实行利率优惠,切实搭建好银企服务平台,为“三变”提供有效金融支持。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市县成立农业担保机构,积极吸纳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以及通过网上众筹等多渠道、多方式壮大“三变”改革资金。(8月28日的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探索了农业投资公司合作模式,破解农业融资难问题,盘县先知先觉,准备成立农投公司,作为农业发展融资的平台,这个做法就很好。盘县保田也是一样,成立聚源建筑工程公司,按政府占14%的股份,7个村和1个居委会共占86%比例成立,管理镇的水厂、门面等国有资产)(8月30日至9月2日,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到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赫章县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时现场“支招”,贵州省正准备推出金融“特惠贷”政策,合作社可以试点把分散的贫困户贷款整合起来,由龙头企业负责经营使用,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我们六盘水可以先行探索、先行先试。)二是建立“两权”抵押平台。(8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大家要深入研究、深刻领会,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住房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争取将六盘水纳入“两权”抵押试点。)三是建立交易平台。我们一直在思考,“三变”改革的过程中,农民自己的产权需要交易,才能实现农村资源资产价值利益最大化,农民需要进行股权交易才能激发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各县区要争取在2015年底前,建立完善辖区内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2016年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为“三变”改革提供支撑。 三、关于“三变”怎么具体操作的问题 因为今天会议采取了直播形式,乡镇、村的基层同志和群众都参与进来,刚才讲了这么多,我想大家肯想在问,如何操作,下面,我就从操作层面跟大家探讨一下我们即将出台的“十个步骤,三十个环节”。 第一步:摸资产。实施“三变”,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到底有哪些是可以变的,用什么形式去变?只有搞清楚这些,才能知道搭建多大的平台,开展多大规模的适度经营,农民才有可能去参加“三变”,才能变成股民,才能增加收入。这里有三个环节。 一要摸清“三资”存量。要以各乡镇为责任主体,组成清产核资工作组,全面开展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自查核实工作,分门别类建立管理台帐。这是“三变”改革基础中的基础,必须要做扎实,也关系到“三变”改革的效果。 二要分清可变资本。存量摸清楚了,哪些可以变,哪些不能变,就要按照“三变”的条件,从村集体“三资”中科学划分出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流动性资产(资金)以及财政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金,经协商评估后建立投资入股存量资本台帐。 三要开展确权登记。按照全面确权和优先确权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展开确权等级工作,对贫困户,特别是因病致贫,深山区、石山区的移民,我们要开绿灯,对他们的进行优先确权,确保他们在“三变”中受益。确权后,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明确集体成员资格和收益分配对象,并建立资产的管理、使用等相关制度,为投资入股前作好充分准备。农民自有的可变资本参照执行。 第二步:选产业。“三变”改革要实现其价值,选择符合实际的好产业十分关键,产业选好了,发展就会非常顺利,产业选不好,“三变”就有可能失败,因此,大家回去后,要以村为单位,制定发展规划,做到一村一策。(钟山区花戛乡河沟村借六盘水高中教育城开发,一、二、三、四号路的开工建设,全村4个村民组可新增村级集体经济项目5个,每年可增加收入20余万元。) 一是选好发展方向。各乡(镇)、各村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性化的方案,提出基础好、潜力大的产业作为发展方向。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时制宜的抓好今冬明春的栽种工作。尤其是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发展产业的问题。(我到六枝堕脚乡调研时,郎节坝村有丰富的竹子资源(金竹、滑竹、刺竹),正好新窑乡新河村丽萍竹制品加工厂需要大量竹子,这样就可以将产业连接起来,融合发展。)(另外,我到保华镇发箐村调研时,看到山上有花椒树,油质高、味道香、麻味重,我建议他们发展花椒产业,后来我到镇上和党委书记交谈,他提出花椒采摘成本高;后来我在电视看到贞丰的花椒产业发展很好,他们解决了采摘成本高的问题,建议去看一下。) 二是组织专家论证。乡(镇)、村选择的产业怎么样,不是党委书记、乡镇长说了算,也不是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说了算,是群众说了算、是市场说了算。因此,在选择产业的时候要慎之又慎,一定要选择好,我想是由市县有关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勘察、指导,帮助分析研究当地土壤环境、气候条件,找准适合本地发展的主导产业。 三是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要以村为单位,抓紧研究谋划,深入挖掘自身发展优势和特色,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村级为单位,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每一个村都要有一个主导产业。(比如,六枝特区大用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规划以产业组合为指导,主要发展优质水果(车厘子、樱桃、葡萄等),配套产业为发展茶叶、弥猴桃、中药材、蔬菜、商品猪,现在流转土地5.8147万余亩,建成2万亩茶叶基地、3.1万亩凉都红樱桃基地(其中车厘子11000亩)、中药材1.1万亩、猕猴桃2000余亩、剌梨0.5万亩、花卉绿化苗木1000余亩、葡萄100亩等。再比如,盘县坡上草原以乡村旅游为主,水城玉舍以休闲旅游为主,钟山区月照社区以休闲养生业为主,带动发展其他产业。) 第三步:引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园区35个,其中省级26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6家,省级龙头企业44家;市级合作社998家。)我老秘网市的企业总体上数量上、规模小、分散广,缺乏拳头企业及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没有上市企业。因此,要引进企业弥补市场主体的不足。 一是做好项目储备。储备项目要坚持三个原则:①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资源禀赋,选择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有建设基础,对本地发展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项目,特别要重点加强农业的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建设的储备。(8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旅游业发展重点区域,我老秘网市盘县城关镇、坡上村、妥乐银杏入选,这些村就要坚持乡村旅游为主,做好项目储备。)②向优势产品、优势区域集中的原则,重点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区,突出科学技术推广,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信息体系等基础建设储备项目,加快提升优势主导农产品产业水平。③择优落实,动态管理的原则,对项目承担单位条件发生变化,不符合选项条件的项目,及时淘汰退库。同时,根据国家农业投资重点的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适时补充完善更新项目库。各县(特区、区)以村为单位储备一批“三变”项目,每个村不少于2个项目的“三变”改革发展项目库。 二是寻找合作对象。要根据储备项目,采取外引内联的方式,重点围绕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和猕猴桃、刺梨、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签订初步意向性合作协议,(到2018年引进60家以上市外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作为“三变”的承接载体,2016年前至少引进20家。)同时要继续加大以煤矿企业为代表的非公经济转产投资农业的引导工作,通过“三变”改革系列政策的宣传,引导20家以上市内“优强企业”转产投资农业,参与“三变”改革。 三是确定经营主体。对具有合作意向企业的资金、技术、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实际考察,经择优比选后,拟定重点合作对象,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确定合作经营主体。 第四步:带农户。选好产业后,要同步引导农户,积极利用可变资产入股到企业,参与“三变”。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民偏好于“输血式”扶贫,对入股的“造血”式扶贫难以接受,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要通过院坝会、村民大会等,加大“三变”改革政策宣传力度,把政策好处、可能存在的风险都给群众讲清楚,让他们认识“三变”、了解“三变”、参与“三变”、入股“三变”,享受“三变”改革带来的红利。 二是广泛动员。乡镇、村组干部要进村入户、一家一户、挨家挨户,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利用手中闲置的资产、资源、资金拿出来参与“三变”,让“三变”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农户。(比如,盘县娘娘山银湖合作社期初成立时只有7个社员,这七个社员就挨家挨户作动员工作,到目前共有社员1161人。) 三是积极引导。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广大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有资金投资入股到经营主体,主动参与“三变”改革,特别是贫困户,要帮助他们成为股民。 第五步:确对象。根据可变资本权属关系和类别,确定“三变”改革对象。 一是属村集体资产入股的,通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明确入股受益的范围对象,在分配利益的时候要尽可能照顾“两因、两缺、两无”人员。(中国人民大学农发学院院长程漱兰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座谈会上说:“尽早将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类土地资产,通过明确的现代股权架构落实到每个成员头上,既可构筑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基础和现代社会良性治理的经济基础,又能有效避免土地资源价值显性化后,外部资本对农民集体资产的可能侵蚀。”) 二是属财政可变资金入股的,按照《财政资金入股操作办法》进行,原则上按照政策扶持范围确定受益对象。(村集体根据投入到村级的财政资金,选择合法经营、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合作对象,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确定合作经营对象。) 三是属个人资本入股的,其收益自主支配。 第六步:定资金。根据项目情况确定资金的来源,有三个环节。 一是属财政项目支持的,按项目申报程序落实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二是属自筹资金入股的,以集资方式落实资金。 三是无自有资金的,可根据情况采取信用贷款或申请担保贷款等方式落实资金。 第七步:商股比 一是确定合作内容。根据确定合作的项目,协商合作方式、合作股份、股值、股比及利润分配等事项。 二是协商股比。村集体、农民及承接经营主体相互之间按照股权设置、股份量化和股比分配的相关要求,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刘官镇支家屯村入股太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同约定,除去项目成本,所赚利润60%归合作社、40%归入股农户。截止2013年12月合作社已派发入股农户红利61万元。)(前两天,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到我老秘网市调研时,和叶韬主任一起研究,就提出我老秘网市的“三变”产业股比不一,有些是三七开、有些四六开,建议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协商制定。) 三是进行公示。以集体资产或财政资金入股的,由村委会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监督,并留存张榜照片。 第八步:签合同 一是制定合同文本。市农委、市工商局要尽快拿出“三变”改革的规范合同样本,就双方达成的合作事项形成正式合同文本。(我看了市农委提供的入股合同范本,规定了合作方式、合作期限、入股人股本情况、甲乙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分红的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等,做得非常好。) 二是依法签订合同协议。约定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认真履行合同协议。 三是合同签订双方将合同送县级“三变”办公室备案。 第九步:推项目 项目不推进,一切都是空话。要抓好今冬明春的农业生产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村制宜的要求,以村为单位、制定好实施方案,做到一村一策、一村一法,组织实施。 一是制定合作方案。加强与承接企业的跟踪衔接,制定好项目合作方案,明确时限、产业、责任,对项目每个环节进行持续跟踪和对上衔接,通力合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步伐。 二加强乡镇管理。乡镇要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倒排各个环节时间进度表,明确目标倒排进度,落实好项目责任人,做好跟踪与服务,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及时化解重点工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合作双方按时间节点稳步有序推进项目实施。 三是各业务部门加强技术指导。坚持以县为主的原则,各职能部门要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和帮助项目建设,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困难,促进项目高质量完成。 第十步:抓验收 一是及时验收。对属于财政资金项目的,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按照规定、程序、标准,对项目进行验收。 二是及时兑现项目资金。项目管理单位要根据验收结果,按规定程序,兑现项目奖补资金。 三是做好总结评估。项目实施结束后,认真分析“三变”项目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取得的经验,提出突破难题和瓶颈的建设性意见建议,指导下步工作开展。 四、关于“三变”要注意什么的问题 (一)尊重群众意见。(举一个例子,盘县哒啦仙谷在建设七彩花田的时候,很多农民都觉得入股没有保障,选择了流转,一个农民用两亩土地流转、一亩土地入股,结果是入股的土地收益是流转的几倍,他现在后悔了,现在哒啦仙谷的很多农民都要求将流转的土地转为入股。所以政府在做决策也好,出政策也好,推进“三变”改革也好,都要在尊重群众愿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实践证明,凡是违背农民意愿,让农民“被流转”、“被规模”,损害了农民利益的,伤害了农民感情的,最终也难以保障规模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这方面的教训很多,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各级干部在推动“三变”改革的过程中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沉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找准群众的需要和“三变”工作的结合点,坚决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 一是根据群众意见谋划“三变”。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如果我们搞“闭门造车”,“三变”就会变成“自弹自唱”,反之,听群众声音,尊重群众意见,才能得到群众拥护和信任,“三变”改革才能实现其意义。我们的“三变”来源于群众,又惠及群众,在提升“三变”内涵的过程中一定要带着问题,深入调研、走访、摸底,了解最真实的民情,汇聚最广泛的民意,发现最生动的做法,才能找到群众最喜欢、最推崇、最拥护的政策。 二是根据群众意见推动“三变”。古人云:“敏于思,健于行,知行合一。”找到问题、听群众意见是“知”,解决问题、用于实践是“行”,要切实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如果群众的意见不认真对待,群众就会不支持、就会反对,甚至会出现矛盾、导致信访,对群众不“感冒”、不买账的做法,要敢于叫停推倒,对行之有效、群众欢迎的举措,要形成机制,长期坚持。(接下来,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出台很多政策措施来支撑“三变”改革,在出台这些措施之前,希望大家带着问题去群众中间,征求意见,才能让我们的措施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三是根据群众意见检验“三变”。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三变”改革好不好,光靠我们自己评价不行,最终还是“群众说了算”。六盘水的“三变”改革得到了国家、省的高度评价、得到了中央部委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兄弟省区市的高度认同,对于“三变”改革还在进一步检验中,从目前的效果来看,非常不错,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大家要多听群众的意见,多做让群众翘大拇指的事,我们的改革就是成功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