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州长在全州经济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3-1 22: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同志们:
    这次全州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5年的工作,研究部署2006年的经济工作。明天上午,汤涛同志还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州委、州政府研究的意见,就全州2005年工作情况和2006年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2005年,全州上下按照“打基础、调结构、抓质量、提速度”的总体要求,强化各项工作措施,狠抓目标任务落实,努力克难攻坚,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做好“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80.5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1%,第二产业增长12%,第三产业增长9.1%。三次产业比由2004年的41.5∶28.6∶29.4调整为40.2∶29.6∶30.2。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现金收入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州新发展富硒茶、地道药材、魔芋、特色蔬菜和特色干鲜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33.5万亩。农产品无公害及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全州已有97个特色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认证;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全州订单农业生产基地面积达20万亩,其中重点龙头企业订单生产面积达10万亩,重点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对农产品生产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4.85亿元(不变价),比上年增长3%。由于受面积调减和自然灾害影响,粮食产量比上年减产3.75%,但仍然稳定在150万吨以上,达到154万吨;全年生猪出栏325.15万头,比上年增长1.1%;烟叶收购131万担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比上年增长14.2%。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比上年增长3.6%。工资性收入是农民现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点,同比增加30元。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认真落实“一免三补”惠农政策,农村税费改革得到巩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做好了全面展开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了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州土地二轮延包工作通过了省委、省政府的检查验收,有89.78万农户重新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换发了经营权证,合同签订率、权证换发率都达到100%。
    (二)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支柱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今年以来,州委、州政府加大了对全州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导和支持力度,采取一系列突破性措施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州政府筹集了2000万元支持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00万元对县市工业发展进行考核奖励,建立了县市长及州直经济工作部门抓工业述职制度和州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工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20.0%,实现工业增加值22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增长16.8%。卷烟、电力、富硒食品、建材、医药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产值4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6%,同比增长18%。水泥、精制茶、农用化肥、发电量、原煤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较好,产品销售率为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0户,比去年增加41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州非公有制经济达12.1万户,从业人员43.4万人,全年实现产值或营业额140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税收4.6亿元,同比增长14%。
    (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全州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5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59.5亿元,同比增长5.6%;房地产开发投资4.9亿元,同比增长65.5%。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宜万铁路、沪蓉高速公路恩施段、水布垭电站正值投资高峰期,恩施4C级机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500千伏恩施输变电站已开工建设,洞坪电站、国家二期义教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完成。全州重点建设项目(不含宜万铁路和沪蓉高速公路恩施段)实际完成投资33.11亿元。州县市均加大了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以亲水走廊二期、州城亮化工程、凤凰大桥、清和园(清江风雨桥)、利川清风明月广场为代表的一批城镇建设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城镇面貌得到改善,城镇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州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5亿元,餐饮业零售额8.8亿元,其他行业零售额0.6亿元。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8%。旅游业持续发展。利川腾龙洞景区一期工程竣工并开始接待游客,编排了一台土家族原生态情景歌舞《夷水丽川》,社会反响良好。恩施土司城、龙麟宫、梭布垭石林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其中接待外宾11.5万人次,实现了综合旅游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40%。
    (五)外贸出口保持增长势头,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外贸出口完成23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全州招商引资实施项目119个,累计到位资金1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6.7%。其中新签项目30个,到位资金2.0亿元,续签项目89个,到位资金12亿元。直接利用外资178万美元。
    (六)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速,金融运行平稳。围绕企业税收“过百、超千、达亿”工程,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企业对财政的贡献逐步加大。元至11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纳税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39户,其中纳税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户,纳税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10户。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38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8%。金融机构基本完成存贷双增20%的目标。11月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8.72亿元,比年初增加24.31亿元,增长19.5%;全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4.4亿元,比年初增加18.43亿元,增长21.4%。
&nb sp;   (七)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今年以来,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开发公益性岗位、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等多种措施增加城镇就业人员,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3万人。全州社会保险扩面4.05万人,共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3.15亿元,其中征收企业养老保险费1.58亿元。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得到巩固,教育投入增加,教育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乡镇卫生院建设、村卫生室建设稳步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国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出生人口性别比得到有效控制,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监测和防控,强化了防控禽流感的基础工作。加强了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工作,狠抓了煤炭、交通、火灾隐患等专项治理,安全生产形势趋于稳定。建立健全了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八)十件实事全面完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12月15日止,新建8万口沼气池的任务已经完成,达到81667口;实施饮水安全试点工程,解决农村3万群众安全饮水问题,目前,全州已解决了2.34万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年底可完成目标任务;计划消除D级危房14万平方米,实际完成18.12万平方米;计划解决198所中小学饮水难问题,实际解决227所,计划解决567所中小学如厕难问题,实际解决584所,新增蹲位11362个、面积3.49万平方米;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校校通,并通过了省级验收;计划新建村卫生室233所,维修整顿合格卫生室1469所,实际新建村卫生室255所,维修整顿合格村卫生室1463所;计划在农村实施以电信无线接入通讯技术为主体,与移动、联通混合覆盖,实现电话村村通,现已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电信、移动、联通混合覆盖率达到98%;计划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万人,免费培训下岗人员1万人,实际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3万人,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1万人;计划启动县市廉租房建设,推动经济适用住房和老年公寓建设,目前,8个县市都启动了廉租房建设,建始县1300平方米24套和利川市10200平方米80套廉租房已竣工,巴东县整改维修20000平方米200套廉租房已完工,恩施市3000平方米60套廉租房正在建设主体工程,州直凤凰山16000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年底可封顶,恩施、巴东、来凤已启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州老年公寓目前正在招商引资,来凤县新建1100平方米可容纳60位老人入住的三级护理中心7月1日已正式投入运营,建始县18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现有60位老人入住,鹤峰县老年公寓正在建设中;计划完成清和园后续工程,启动凤凰大桥和凤凰山隧道建设,目前,清和园后续工程西广场已竣工,施州大桥、凤凰大桥和凤凰山隧道都已开工建设。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实践证明,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和具体部署是正确的、富有成效的,有几点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继续坚持。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指导发展实践,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在工作中体现“五个统筹”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二,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兴州战略。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工业、抓工业必须抓项目的意识,始终将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围绕“打基础、调结构、抓质量、提速度”的要求,强力推进工业兴州。第三,必须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争取力度,在城市和农村、在能源和交通等领域实施一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第四,必须突出优势资源和特色产品的开发,实施质量兴州战略,围绕五大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州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第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每年办几件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实事,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第六,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自强不息、锲而不舍、艰苦创业和昂扬奋进的精神。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农产品价格下降,农资价格涨势仍有压力,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二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企业亏损严重;三是工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依然未得到有效缓解,工业短期贷款大幅度下降,应收账款、产成品资金大幅度上升;四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及非煤矿山安全事故突出;五是城乡低收入人群生产生活仍比较困难,看病难、看病贵和上学难、学费贵等,更是不少群众面临的难题,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通过加快发展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做好2006年的各项工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起好步、开好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2006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对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有利条件看:一是国家宏观政策和扶持政策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西部开发力度,推动东中西部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机遇,争取国家更多的支持。二是重点项目建设对经济增长保持强劲的拉动作用。2006年宜万铁路和沪蓉高速公路恩施段、水布垭电站等重点项目仍处在投资高峰期,江坪河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也将开工建设,对全州经济发展将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三是一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基础条件改善将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近几年来全州上下在深化改革、治理软环境、招商引资、培植龙头企业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实施工业兴州的一系列举措,都为全州经济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从不利因素看:一是资金和土地供需矛盾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二是煤、电、油、运和农业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增大,农业生产费用增加,加快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制约。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难以对公共事业、社会保障、“三农”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只有全面把握有利形势,克服不利因素,才能推进2006年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nbsp;   2006年,仍然是我州“打基础、调结构、抓质量、提速度”的关键时期。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和谐社会三大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着力推进五大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兴州、质量兴州、科教兴州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州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2006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8%(工作目标9%),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2%(工业增加值计划目标12%,工作目标15%)和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工作目标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工作目标10%);外贸出口增长10%(工作目标15%),外商直接投资1000万美元(工作目标1300万美元);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元(工作目标1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面达到70%以上,儿童免疫接种达到95%以上;建成寄宿制学校校舍6万平方米,“二免一补”救助贫困学生12万名;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县市城区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到290天以上,污水集中处理达到23%,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50%。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始终不渝地作为全州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免征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特产税和退耕还林、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体系和农村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巩固税费改革成果。
    一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全力推进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在重视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总产量150万吨左右的同时,继续抓好富硒茶、魔芋、特色蔬菜、地道药材和特色干鲜果等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逐步建成全国知名的绿色产业基地。新增基地面积33万亩,其中富硒茶5万亩,魔芋2万亩,特色蔬菜7万亩,特色干鲜果7万亩,地道药材12万亩。抓好基本烟田保护区建设,落实好支持烟叶生产一系列政策,稳定发展烟叶面积50万亩以上。
    二是以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加强对30个州级重点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推动组建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机构,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鼓励和引导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精品名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全州订单农业面积要达到25万亩以上;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三是抓好以沼气池为龙头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州正处于小康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要把“五改三建”作为重要内容,以环境美化、道路硬化、产业优化为切入点做好做实。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做好总体规划,抓好试点示范,坚决防止先建设后规划、边建设边规划或先建设不规划的现象发生。每个县(市)办2—3个示范村,每个乡镇办1个示范村,做到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齐步走,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方面要切实抓好未脱贫村的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要从结构调整有规模、农民素质有基础、文化活动有特色的村入手,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抓好沼气建设工作,新建沼气池10万口,完成150所农村中小学污水净化处理沼气池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技术员培训,提高建池质量,建立和完善后续管理服务网络,切实抓好后续管理服务,确保已建沼气池发挥效益。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建立一批高标准的示范样板。努力争取国家、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以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和乡村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5万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完成300公里通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是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重点抓好蔬菜、茶叶、果品等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的制定;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力争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10万亩以上;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对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在八县市城镇集贸市场、专业市场、超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试点,限制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上市销售。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重点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
    五是继续抓好“阳光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广巴东农广校的经验,整合培训资源,对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重点建设条件好、培训质量高的基地,扩大培训规模。积极争取培训计划,完成省下达3万人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积极争取培训经费,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农民工培训管理和财政支持的政策规定,认真执行对农民工培训的补贴政策。大力推行“培训——推荐就业”一体化运作模式,不断拓宽农民工外出就业的渠道。建立健全适宜农民工流动的管理机制,落实农民工外出务工维权责任制,优化环境,改善服务,尽可能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同时,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返贫人口控制在10%以内,新启动143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完成整体搬迁式扶贫4188户,力争解决2万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5万低收入人口的基本脱贫问题。
    (二)以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全力推进工业兴州发展战略
    恩施要发展,关键在工业。必须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兴州步伐,走具有恩施山区资源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是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培植工业经济增长点。大力实施“过百万、超千万、达亿元”工程,着力抓好十大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对十大重点工业项目建立督办协调机制,对项目建设进展、扶持资金使用、项目竣工投产等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十大工业项目有2—3个项目在2006年竣工投产。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各县市都有几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和一批过千万元的企业,力争一半的县市有税收过亿元 的企业,各县市都有税收过5000万元的企业。进一步推动中小型项目的启动实施。要在初步筛选的133个“十一五”期间续建、拟建及储备项目中,争取有60个以上中小型项目在2006年启动实施。狠抓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抓好一批工业技改项目的扩能升级和技术创新。全州实施工业技改项目80个以上,确保完成技改工作量10亿元。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淘汰落后工艺和技术。
    二是加快发展支柱工业,做大做强一批企业。卷烟、电力、医药、富硒绿色食品、建材工业是我州的优势产业,要不断地把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进一步提高规模和效益。卷烟工业要支持武烟集团的清江卷烟厂做大做强。电力工业要加快电源点建设,完成新投产发电装机28万千瓦,续建和新开工电源装机72万千瓦。药化工业要积极支持八峰药化进行技术改造,扶持香连药业、施恩堂加快发展。富硒绿色食品工业重点抓好茶叶、山野菜、特色蔬菜、畜牧业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植一批精品名牌,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建材工业重点抓好湖北长宏公司年产4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建设,对13户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使其达标排放。2006年全州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使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00户以上。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要全面实施“质量兴州”规划,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产品档次。大力推进企业质量认证和贯标工作,帮助骨干企业通过国家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全州要新增15—20户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做好企业产品争创州、省和国家名优品牌和名优商标以及消费者“双满意”、质量信得过工作。
    四是抓工业园区建设,为产业聚集搭建平台。恩施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五个工业园区要搞好产业布局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的服务功能和吸纳能力。大力推进优势企业“退城进园”,盘活城区土地资源,利用土地增值资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园区骨干企业。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拓展招商领域和思路,积极引进外商、外资项目入园,增强园区的产业聚集效应。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努力为优势项目入园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三)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州各项建设的全面推进,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发展。围绕把恩施建成最具成长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抓好旅游业发展规划,以腾龙洞、沐抚大峡谷、清江闯滩、土司城等为核心景区,以梭布垭石林、龙麟宫、坪坝营等为配套景区,着力打造精品景点,使全州3A级以上景区达到5—6家,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达到220万人次(其中外宾13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8亿元。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宜万铁路、沪蓉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的大量人流、物流和恩施4C级机场投入营运为契机,大力发展商贸、饮食、运输、宾馆、旅游等服务业,拓宽服务业领域,扩大服务业规模,提升服务水平。建设好恩施州特色产品展示中心,进一步做好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恩施市的试点工作。要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重点是加强各类专业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逐步形成发育完全的消费资料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技术文化市场、信息服务市场和劳务市场。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实现州县市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向一、二、三产业的深层进军,向资源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领域拓展,催生一批集约型、深加工型、科技型民营企业。
    (四)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
    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要确保达到10%,力争达到12%,安排重点建设项目46个,计划完成投资65.9亿元,不含“两路”计划完成投资35.9亿元。农业项目:继续实施农村沼气池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工业项目:继续抓好鹤峰长宏年产4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恩施90万担烟叶复烤线项目建设,抓好山泰锅炉钢结构生产、恩施青蒿素生产提取项目、来凤硼氢化钠、来凤阿波罗肉联加工、鹤峰氨基酸系列产品生产、建始高磷铁脱磷中试工程建设;能源项目:继续服务水布垭电站、江坪河电站、500千伏恩施输变电工程等重点在建项目,继续抓好来凤纳吉滩电站、巴东麻线坪电站、宣恩桐子营和鱼泉河电站、咸丰小河电站项目建设,抓好利川龙桥电站、恩施云龙河三级电站、鹤峰桃花山电站、来凤金龙滩电站、建始广润河流域电站、利川风电一期工程、利川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宣恩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龙桥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水电建设工程;交通项目:继续做好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抓好209国道恩施绕城线、通乡油路工程、通村公路、省道白奉公路石乳关隧道工程建设;城建环保项目:继续抓好恩施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恩施凤凰大桥和凤凰山隧道、利川城区垃圾处理场、宣恩县垃圾处理场、咸丰县垃圾处理场、巴东县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新城供水、咸丰县二水厂等在建项目建设,抓好恩施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施州大桥及接线工程、恩施市金桂大道项目建设;社会事业项目:抓好州中心医院住院大楼、州体育中心、中小学寄宿制工程建设;同时,抓好巴东地质灾害三期治理项目。
    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引导、配合项目业主开展项目谋划、项目论证。要重点做好铁矿、天然气、磷矿、高岭土等优势资源的详查和项目开发的可行性论证,拿出一批有深度的项目本子,充实、完善重点项目库。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开发性和财政性投资的同时,大力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我州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吸纳州内外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开展项目推介活动,扩大重点项目建设贷款规模,引导和全面推动民间投资。加强财政性投资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继续改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坚持不懈地抓好环境建设,为外来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抓好重大工程的施工环境建设,保证重点工程的施工进度。积极推进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切实抓好机关效能建设,重点解决“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四风”(学风、文风、会风、事风)、“四公”(公车私驾私用、公款吃喝玩乐、公款游山玩水、公款请客送礼)等问题,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抓好现有招商引资项目跟踪落实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力求招商选商,招符合产业发展规划,能带动地方产业发展 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完成招商引资15亿元,直接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力争达到1300万美元。实施产品优质化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加快氨基酸原料药、茶叶、中药材、魔芋精粉、金属硅、桐油、坯布等特色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培育新的出口商品,加大兔毛、猕猴桃等产品的出口力度,培植出口后劲。在扩大对港澳台出口的同时,要积极拓展东盟市场,努力开拓欧美、中西亚和非洲市场,扩大外贸出口,全年外贸出口要增长10%以上。
    (六)进一步做好财税金融物价工作,促进州域经济快速发展
    围绕实施企业税收“过百、超千、达亿”工程,抓好财源建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加大对骨干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实施销售收入和税收“过百、超千、达亿”工程;狠抓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税种的税收征管,确保主体税收稳定增长;继续严格控制税收优惠政策,从严查处擅自出台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执行部门预算,维护预算的严肃性,确保干部职工工资、养老保险等法定支出的按时发放,保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重点支出的需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出国考察培训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认真做好金融工作。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开展争创A级信用州和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工作,抓好信用乡镇、信用社区的建设工作,积极培植A级以上信用企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及国家公职人员到逾期贷款的清收工作。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争取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州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完成存贷双增20%的目标,努力促进银企双赢。全面贯彻《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保险业发展的决定》,支持保险业发展。
    进一步发挥物价监管作用。抓好农资、食品、医药、煤炭价格的调控工作,重点整顿和规范教育、医疗、住房等项目价格和收费秩序。
    (七)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
    科学制定全州城镇体系规划。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牢固树立规划的龙头意识,按照“13311”战略的总体思路,迅速科学地制定出全州城镇体系规划。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真正做到“铁规划、铁管理”。多渠道筹措城镇建设资金,充分利用恩施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这个平台,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省直部门的支持,重点建设好进入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的8个集镇和50个村。加强州城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经营管理城市的水平。进一步加大州城建设力度,实施“1234”建设工程,即打通一条隧道(凤凰山隧道),新建两座大桥(施州大桥、凤凰大桥),改建新建三条道路(改扩建东风大道北段和恩施机场入口道路、新建金桂大道),整治改造四个片区(州体育场片区、施州大桥西南片区、舞阳坝北片区、挂榜岩片区)。启动恩施火车站建设及新区开发。
    (八)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要抓住当前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着力解决制约加快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力争在若干领域有所突破。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按照电力集团化管理的要求,通过资产评估和清产核资,理顺州电力总公司与各县市电力公司的资本纽带关系;积极推进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企业以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企业内部改革,建立和完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善员工退出机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由家族式管理逐步转变为科学管理。以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为重点,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切实抓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制度改革,积极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企业投资项目一律不再审批,直接实行备案制或核准制。
    (九)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眼于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加强对就业和再就业的宏观监控,加大对就业和再就业的资金投入,确保税费减免等扶持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继续对“4050”人员和双下岗等就业困难群体实行就业救助,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6万人。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依法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在抓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的同时,加强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工作,重视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利益,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
    建立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继续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和经济犯罪,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切实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要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防控预案,加强监测免疫,及时发现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努力维护社会公平公正。要重点解决农村征地、城镇拆迁、企业违法排污、项目建设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以及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问题,落实建设工程清欠责任,下决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做到有访必接、有信必复、有情接待、依法处理,防止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发生,严防群体性越级上访。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加大煤矿及非煤矿山、道路交通、重点工程、重点水库、学校及公共娱乐场所等方面的监督和专项整治。继续实施安全生产县市长述职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各项监督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  (十)坚持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抓好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力争有5—10户企业进入省“五个一百”计划笼子,20户重点骨干工业企业要逐步建立研发中心,科技三项费用主要用于支持自主创新工作;加快以恩施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搞好科普工作,大力推广应用农业适用技术,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认真做好“普九”巩固提高工作,确保2006年全州“普九”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继续争取国家和省加大对我州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的投入,全力实施好西部地区寄宿制中小学建设,新建校舍6万平方米;建立并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救助制度,“两免一补”救助贫困学生12万名。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各县市都要在民办教育上有所突破,州直和恩施市2006年要联合办一所质量较高和规模较大的民办高中。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把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办成武陵山区有影响力的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充分发挥湖北民族学院在经济发展中的智力支撑、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作用。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加快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步伐,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地氟病的防治工作,继续完成2.6万户改灶降氟任务;推进城市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村卫生室建设,抓好恩施、建始、鹤峰、咸丰4个县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县市覆盖面达到70%以上。要强力推进民族文化大州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农村、企业、校园、广场文化等各类文化事业,不断提高文化对经济的贡献率,对社会的影响力。积极发展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项社会事业,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生活。贯彻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抓好水泥、火电等企业的技术改造,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实现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的目标。积极推广应用资源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替代等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切实抓好建筑节能工作,2006年州城建筑节能的推行率要达到100%。抓好优势矿产资源开采秩序的专项整治,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重点解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水和大气污染等问题,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县市城区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达到290天以上。切实处理好城市污水和垃圾,2006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要提高5个百分点。
    三、努力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全州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努力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一,要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结合县市的实际,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转变观念,使确立的发展思路,提出的发展措施,始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做到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要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也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加强薄弱环节,结合本地发展实际,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组织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一是抓全面、抓大事。主要是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集中精力研究解决事关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重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工作总体部署、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必须精心研究修订“十一五”规划,使规划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符合本地实际,更好地指导今后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抓统筹、抓协调。各级党委、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形成经济建设的强大合力。三是抓督查、抓落实。对已经确定的发展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要抓好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三,要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进一步规范决策程序,做好调查研究,发扬民主,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形成有利于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要抓紧完善决策制度,重点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等,从制度的层面避免决策的随意性。要把依法行政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结合起来,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对依法决策的引导和监督。
    第四,要紧紧依靠和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加快发展。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必须充分激发全州广大干部群众投身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起加快恩施发展的强大力量。一是各级干部要在真抓实干上发挥表率作用。全州广大干部职工必须树立强烈的创新精神,在经济建设中敢于负责、敢于实践、敢于冒尖,争创一流业绩;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坚持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倍加珍惜民力、财力、物力,办什么事都要坚持量力而行,力戒形式主义;要保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围绕确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下决心每年抓一批具体项目,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我们的一言一行,把全州各族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二是要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特别是要深入企业、农村和城镇社区,深入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影响全州的重大问题,对制约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寻求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好办法,不断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开创新局面。三是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使广大职工为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出更大的贡献。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尤其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他社会阶层人员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他们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四是要努力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帮助群众正确认 识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暂时困难,正确对待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利益调整,引导群众识大体、顾大局,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德,共同克服困难。
    同志们,明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州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在州委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扎实苦干,为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而努力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