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i1 r- X1 N- A1 k
V# r( L2 p' Z+ u 7 s g3 } x# S1 u+ M+ B9 t% l, Q
7 U3 {3 B' {+ \0 ~0 H0 _ 一、《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中办发〔1996〕14号)
7 E; u7 _2 N2 r% V s 第五章 公文起草第十六条
2 b. C. y3 @) h0 i4 o* z 起草公文应当做到: ; n9 p8 W# R7 H' V& |; e
(一)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 s3 \: S) G3 V: G- X
(二)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提出的政策、措施切实可行。
1 ~2 @# a: L) m' D (三)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表述准确。
' ~% }" `: m/ j4 | (四)开门见山,文字精练,用语准确,篇幅简短,文风端正。 : V1 R6 f) Q- P& b) {
(五)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准确。公文中汉字和标点符号的用法符合国家发布的标准方案,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符合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
' N+ M1 d+ |8 T- w0 N0 t (六)文种、格式使用正确。
7 Q* w. G5 S- M# M' F! T- Q) B (七)杜绝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 n; F! C& \! x1 |: U' ]. O
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 0 q, k/ z' V. l9 I8 D& u' _
第五章第二十五条 # @9 H; N4 K" y
草拟公文应当做到:
9 f7 |- J0 F- H" g5 R (一)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等,要切实可行并加以说明。 3 N, H1 i. J |
(二)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直述不曲,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 7 r- f: {9 F: k/ A2 A( N3 T4 z
(三)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确定。
4 C3 K1 {& B( \6 L1 e/ } (四)拟制紧急公文,应当体现紧急的原因,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紧急程度。
/ l0 U9 M- |' T: Q$ _2 o8 d (五)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 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 @3 M. n5 R: m: C4 ?* }! I (六)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 K3 F, C8 \; X0 ] P) Y
(七)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 X! g7 A' v* r1 t. i6 r
(八)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 ( `9 {0 ]; E( m ?5 B1 ?
(九)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 + }! P: T+ }* g9 Z) ?2 p- ~% R
三、公文序号标点须知
2 H8 n6 l$ Q6 O, E1 C; j, v (一) “第一”、“第二”后面,“首先”、“其次”后面,用逗号。
+ N& `: Y9 b8 x$ \: B- P (二) “一”、“二”、“三”后面,用顿号。
: j3 D# l1 m4 k! S6 c# @ (三) “1”、“2”、“3”和“A”、“B”、“C”后面用齐线墨点“.”。
1 C+ n6 \$ [: H2 p4 a (四) 序号如加括号,如:⑴ ⑵ ⑶ ⑷,后面不加逗号、顿号或齐线墨点。 * `) n' \' A2 H2 z- P7 Z
四、其他注意事项 ! }) _, w! n9 N+ L, t
(一)关于汉字排序问题 ' H. X- ?: A4 W2 n
按汉字笔画多少排列先后。笔画相同的汉字,按第一笔的笔画排列先后——横(提)、竖(竖钩)、撇(横撇、竖撇)、点(捺)、折。
- p" k% S. c: [( ? (二)标点符号使用中容易出错的几个问题 , W, {8 H% m. N ?1 E
1.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如:三四天 三五成群
& r7 i$ H- I* ^" b9 c% Z 2.引号、书名号之间的顿号可用可不用,但不论用否,全篇一定要统一。
; ^& O: L! ^9 k 3.省略号后不能再用点号。 & S+ e# K' j# n( I4 \$ m/ w
4.冒号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数学中的比例号则居中(∶)。请注意二者的区别。
$ p& d5 c2 ]. v3 Y 5.破折号错用
3 [1 P9 n0 P. r; R 团结——批评——团结 ( 错误 ) ;团结—批评—团结 ( 正确 ) 3 E3 k! |3 ~# ^3 x% B7 Z
40 —— 50 周岁 ( 错误 )
; q5 o/ ]8 ^8 r8 C1 O ; 40 — 50 周岁 ( 正确 )
% w$ f) [0 o% D& Z, ` 70 —— 80 % ( 错误 )
2 [) K+ H1 a. |& T, G ; 70 %— 80 % ( 正确 )
3 c: o n2 |" R3 y 6.单书名号和双书名号及尖括号错用
: I* f" }. [( }7 f# `7 D 《 < 民办教育促进法/ p u- r# v( b
> 实施条例》 ( 错误 )
, |" v. Y9 r& x3 q) c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 正确 ) K2 R; A$ Z0 P& H& a; o+ w
7.该用引号或书名号而未用 % Y2 E4 t+ x, V
要贯彻三同时的原则,搞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 错误 ) 3 N e, N% g% j! r4 p/ Y
要贯彻“三同时”的原则,搞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 正确 )
: Y! w. I; d& `" {5 N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错误 ) ! k {( M$ F( @ q {' E3 _: g* W" p4 C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正确 ) 5 b+ q2 N# D$ u2 Q1 _" s1 `+ ~; {9 s
8.公文发文字号错用小括号、中括号
, E+ n7 Y. ~; x, b. e/ k N5 ^8 P 越政办 (2004)9号( 错误 )
: K! ]5 e C% o$ } 越政办[2004]9号 ( 错误 ) 4 Q4 s8 \5 }. [8 l0 z) ^8 t
越政办〔2004〕9号( 正确 )
1 G) A- p. S/ A( ^ (三)关于数字用法
. n0 n+ P8 R$ ^# x# R$ }1 e8 S0 R 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统计表中的各类数值。
) U7 d6 j( ^' z8 k( ~ 应该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分、秒。
) ]3 v: D3 a F6 Z: f( ~* S 必须使用汉字的情况:定型的词,如:一律(不能写作1律);词组,如:星期四(不能写作星期4); 成语,如:七上八下(不能写作7上8下)。 0 c f) v1 R! f
应该使用汉字的情况:惯用语,如:不管三七二十一(不能写作不管3721);缩略语,如:十六届四中全会(不能写作16届4中全会);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如:白发三千丈(不能写作白发3000丈);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如:甲申年三月初九(不能写作3月初9)。
' d. a. P4 w0 F | 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如:“一·二八”事变(不能写作“1·28”事变),五一国际劳动节(不能写作51国际劳动节)。
8 s& c9 r' ]0 R1 l2 L2 j5 e 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9·11”事件、“11·10”案件。
, C: } _2 m0 y6 ^ (四)年份中“零”的使用问题
# A M" k% [# B+ U$ ]8 x& u 年份一般不能用缩写。如:1990年不应简作“九○年”或“90年”。 " Z! H: ]: K5 a0 y: Z$ ~+ U- a+ A
年份如用中文形式表示,如“二○○五年十月”,则中间的“○”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的长“0”或英语全角字符“O”,而应该用圆“○”(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中选择) $ I# u* A( `0 p
年份如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则中间应该用长“0”表示,如:“2005年10月”。
! z: y( r% e6 t" c6 r8 ^$ i 如;二○○五年(正确)
_: _7 j# b' _* U# _8 [* {6 Y 二零零五年(错误) 二00五年 (错误) 二oo五年(错误)
: T, [4 E8 l- m. ~ 五、关于汉语拼音的使用 ; p0 C# u6 O. M$ U2 l1 c, S4 H
1. 拼音标准的依据是《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如果没有把握,宁可不标注汉语拼音。
3 i$ q# B/ ~+ T2 J 2.商品包装、广告应当使用汉字、或汉字与汉语拼音混用。不得仅使用汉语拼音 $ n. S9 C" C9 M% M
3. 词内连写,词间分写。 ! |4 X' T* q: Q8 A' M1 s1 s
错误一 : 不分音节连写 7 W8 C# E' G, R. V
中 国 绍 兴 越 城 经 贸 洽 谈 会 # { _4 t+ c$ P- b4 f( P
ZHONGGUOSHAOXINGYUECHENGJINGMAOQIATANHUI . W, d" q; M, |$ y5 ~, H" z
错误二 : 拼音与一个个汉字对应
& q3 |8 g& Z' b2 z8 |+ E 中 国 绍 兴 越 城 经 贸 洽 谈 会
* A6 ^2 y& G0 Q# g) k7 a ZHONG GUO SHAO XING YUE CHENG JING MAO QIA TAN HUI $ l5 s" j$ ], {$ q$ w
正确用法:拼音应以词为单位对应 Z8 B: }& Y6 e+ N! n0 W
中 国 绍 兴 越 城 经 贸 洽 谈 会 ) J& V2 c( D4 K
ZHONGGUO SHAOXING YUECHENG JINGMAO QIATANHUI
3 J7 w( Z6 M/ k* H; X' b 4.分词连写基本规则。 7 @! X0 }8 c. B
(1)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双音节和三音节结构,连写。如: 3 |7 a" _( w$ m7 g5 ?0 t6 c
音节 % V3 E" j* t4 G, p! g3 m$ d' D7 }
yinjie 爱鸟周 ainiaozhou
# H' H0 G, c% L) i. G0 Q7 @9 k, b- p (2)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名称,四音节以上的:
$ ^3 J7 P. z' L4 u, G, d0 G4 x9 Y 一般要按词分写。如:无缝钢管 wufeng gangguan " m; X, d: |4 B8 b0 P7 z- ?
不能按词划分的,才连写。如:红十字会 hongshizihui
% g1 z: Z0 P& u; q# u0 T8 G* k (3)单音节词重叠连写。如:人人 renren
/ ]0 ]# a$ F1 S* G; B& F2 u; Z (4)双音节词重叠分写。如:研究研究 yanjiu yanjiu
; q1 d9 ~* V# Z1 J0 B1 Q (5)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两者都是单音节的,连写。如:打死 dasi
! S! ? g `) o, F h 其余分写。如:整理好
$ S" z' E: v; i3 q4 | zhengli hao $ P& J! Z" Y1 g! a. V: f! l
5.短横在拼写中的使用。 7 X9 S, ^! }( |7 X
缩略语词 如:环保 huan-bao 5 K% R: X" g. B' x' X" n4 u# A
中小学 zhong-xiaoxue
$ L& M# j6 l/ G {; `$ z 约数 如:三五天 # ~7 j/ @7 U: j& m7 |: J
san-wu tian 十七八岁 shiqi-ba sui 9 O. Q6 G; d! |( `2 S- `
能按两段来念的四言成语 如: 爱憎分明 - D3 ~- e. a1 d* |; R( ^
aizeng-fenming 颠三倒四 diansan-daosi
+ y! N% d! G$ I% }# F; {/ j 6.大写字母的使用。 3 X) _- S& O& j$ E
(1)人名、地名等专名的首字母。如:
% R7 h% u- v3 _' R+ X 扬州 Yangzhou(不能拼成yangzhou)
4 L1 n8 b5 p) j) e (2)一句话开头的首字母。
" c) ^9 s; m! V. U! `% l& S (3)诗歌的每一行开头的首字母。 : L v- t5 i$ ^6 q
(4)标题可以全部大写.
# k" U' B) |8 [0 F1 q! X5 W+ t, x (5)企事业名称、商品名称、街名牌、站牌和书刊名称等可以全用大写字母。 % Y+ P- c1 y- n& ~# n ^& g
公文标准格式(摘要) ; c8 Y3 j- L3 i6 b, O$ y8 N
年份。一律采用公元纪年全称用六角括号“〔〕”括起,如〔2001〕,不得使用〔01〕之类简称。
/ L( O# ? p9 W 序号。为每年同一文种按发出时间顺序编流水号,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 D, [2 E) [+ y2 i4 | 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 8 q0 S; B( o: `9 L& w! n
如转发文件,原件标题过长时,可以原件发文字号代替,如“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务院国发〔2001〕××号文件的通知”。
6 ]" s5 x( ~2 F/ W6 s5 V. g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列;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 O4 e# g: d/ g 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多家主送机关中间可加顿号、逗号。主送机关的全称、特称、单称概念,均应使用统一的文字表达形式,不得前后不一。 # ~% M1 p$ G1 o7 f
公文正文。主送机关名称下1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和年份不能回行。正文要简明扼要,层次清楚。
6 X5 U9 V5 w" C. P5 y) v* L 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5 i4 S8 Z" n% n1 H8 _9 t1 N
成文日期。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并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日期。
' o: K/ l; N5 I& C- i) x- x (十一)印章。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一律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加盖印章要端正、居中。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6 Z/ F- l$ Q' t) P+ ?
主题词。公文应当标注主题词。上行文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主题词”三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之间空1字,并刊于抄送栏横线之上。 ) i/ G% h& P( y+ N/ _! m$ b/ K
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下1行;左右各空1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依上级机关、平行机关、下级机关次序排列,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同一层次的抄送机关依党、政、军、群顺序排列。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另起一行列于抄送机关最后。 ; i z4 U5 d" t' n& U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机关指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位于抄送机关之下,占1行位置。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日期右空1字。印发日期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并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横线右下角刊字“共印××份”。
, T* q4 r! t; P) N( g
8 E) W1 u- \' R _9 h | / ]4 B& @, s& _- U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