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是媒体极为偏好的题材,报道的量比较大,在长期的报道实践中也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报道模式。下面,我们就以灾害性事件为例,了解一下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常见的报道模式。
灾难性事件报道后,人们首先会关心两类信息,一类是事件本身的信息,包括灾难的时间、地点、灾难的性质和程度、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事发过程,现场情况,灾害的发展趋势等等;一类是有关部门的应对和救援情况,包括现场处置、搜救进展、灾民安置、预防措施等。
第一条:对事件基本情况及发展进程的报道
以九寨沟地震为例,人民网成都8月8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8月0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成都、广元、南充、重庆、西安、兰州等多地震感强烈。据悉,震中距九寨沟县39公里、距松潘县66公里、距舟曲县83公里、距文县85公里、距若尔盖县90公里,距陇南市105公里,距成都市285公里。
新华社:新华社连发三问:九寨沟7级地震到底咋回事? 2017.8.10 四川在线:“8.8”九寨沟地震致25死525伤 搜救工作基本结束 2017.8.14
第二条:对政府应对措施及救援情况的报道
新华社:九寨沟地震:有16名游客被困景区 救援正在进行 2017.8.10
中新社:九寨沟地震:搜救不离不弃 2017.8.13 中新社:中国国际救援队再次深入九寨沟震中搜救 2017.8.13
1、从人的角度 “如果记者愿意,大多数报道都可以从人的角度去写,尤其是在报道火灾、车祸和灾难时,”“真正的灾难报道应当关注人的因素——遇难的人、被救出的人、救助他们的人、无家可归的人、被迫迁移的人。
灾难报道最主要的报道要素之一,就是要突出表现人,表现他们的生活因巨灾而发生的剧烈变化,要充满人情味”。以上两段话,是西方新闻教科书对记者提出的要求,近年来,这种以人为本的观念也逐渐为我国媒体所接受。
2、分析与问责 灾难是怎么发生的?是否能够避免?损失是否因为人为的原因扩大了?有关方面的应对是否及时,有效,充分?灾难的发生以及救援过程中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失职者是否受到了追究?追问这些问题是记者和媒体的职责所在。
3、回访与回顾 一个轰动性事件在尘埃落定之后就会逐渐淡出媒体和公众的视野,慢慢被人们所遗忘,然而,有些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却不会那么快就消除,甚至可能在沉淀一段时间后才会逐渐显示出来。这就要求记者不仅要在报道高峰期及时跟进,还要在事后选择有意义的时机,如重要的节庆、周年纪念日等,对事发地点进行回访,对事件进行回顾。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